第八百二十五章象棋大師


    柳大華,中國象棋名手。特級大師。武漢黃陂人。1950年出生。十歲開始學棋。擅長中局搏殺,招法兇狠,有“東方電腦”“棋王”之稱。1963年入武漢體育館訓練班學習。1978年起任湖北象棋隊教練兼運動員。198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9年獲第四屆全運會中國象棋比賽亞軍。1980年、1981年獲中國象棋賽全國冠軍。是第一、二屆亞洲懷中國象棋比賽和第二屆歐洲中國象棋錦標賽團體冠軍中國隊成員,並獲個人冠軍。


    2006年8月9日上午,“浪潮杯”首屆中國象棋人機大戰熱身賽,即柳大華盲棋表演賽一對五的比賽,最終落下了最後一粒子,柳大華以三勝一平一負的成績同時戰勝了25名網絡業餘選手。比賽中,柳大華鎮定自若,背對著棋盤和選手們,細心聆聽裁判報出的各組走棋,他稍加思索後報出對每盤棋每一迴合的應對招數。整個盲棋表演賽過程中,雙方落子節奏似乎超出人們在賽前的想象,很快一組業餘選手就敗下陣來。柳大師始終麵對觀眾,表情並不豐富,但顯得信心十足。賽後,大師表示對比賽結果非常滿意,他說,“這個結果比我自己賽前的預測還要好,畢竟一人對陣五組,對精力消耗會很大。”有意思的是,柳大華在賽後認出25名挑戰者中,除了一些網絡象棋愛好者以外,確實有一些國內中象棋的高手,甚至是他自己認識的朋友。


    在中國,盲棋有“四大高手”,柳大華被稱為“四大盲棋之首”。(另外3個人是:胡榮華、徐天紅、李來群)不過隨著歲數日益增大,已經很少下盲棋了。


    柳大華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他9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拉扯四個孩子,日子過的很艱苦。


    大華的媽媽是一位勤勞賢慧的母親,盡管生活的重擔壓得她幾乎喘不過氣來,一家五口人的吃穿都得由她操持,但對孩子們下棋一事卻最支持。


    開始,由於她對下棋缺少認識,認為那隻是玩玩,甚至擔心孩子們學壞了。可當她發現弟兄三個學棋後,不但家務活幹得多了,而且個個在校是優秀生,她再也不反對孩子們下棋了。有一件事,尤


    其使她感動。


    一天晚上,大華跟兩個哥哥去文化宮參加象棋表演賽,棋賽結束時,主辦單位發給每人一包點心,三人誰也沒有舍得吃一塊,原封不動地拿迴了家,往媽媽麵前一放,說:“媽,您吃吧,這是我們下棋掙的點心。”


    媽媽從每個包裏拿了一塊,放在嘴裏慢慢嚼著,她似乎從來沒吃過這麽香甜的點心。做媽媽的,還有什麽比得到兒女的孝敬更香甜的呢?


    可當她把目光一停留在兒子們身上,見每人穿的都是比較破舊的衣服時,不覺一陣心酸,心中暗想,穿這樣的衣服,如何在大庭廣眾之下表演象棋呢?想到這裏,淚水幾乎奪眶而出,她對兒子們說道:“就是不吃不喝,我也得給你們做身體麵的衣服。”


    經過一段時間的省吃儉用,柳大華的母親節省下30元錢買了幾米藍燈芯絨布料,給每人做了身製服。穿上這身衣服,兄弟三個可就“體麵”多了。每當外出表演,三人一色藍燈芯絨製服,棋又下得好,特別引人注目,於是後來又有了這樣的讚揚:“藍燈芯絨弟兄三個,棋下得好厲害!”


    由於媽媽的支持,大華和哥哥們在象棋訓練班益發鼓足了勁。


    柳大華,作為中國象棋界的領軍人物,帶領著中國象棋在世界範圍內獨領風騷,是世界象棋曆史上的一個奇跡!


    李來群,1959年生於河北省邯鄲市。1977年開始接受象棋專業訓練,1982年首次登上全國個人冠軍寶座,是建國以來北方的第一個男子個人象棋冠軍,結束了南方棋手獨霸的局麵。


    1982年、1984年、1987年、1991年四次獲得全國象棋個人賽冠軍,是1983年、1985年、1997年、1998年全國團體賽冠軍河北隊主力隊員,也是第二、三、五、七屆亞洲杯團體冠軍中國隊主力隊員,1984年獲“五羊杯”冠軍,1989年獲“少林可樂杯”冠軍,獲得象棋“棋聖”稱號。同年的棋王挑戰賽成功,又獲得“棋王”稱號,1990年棋王賽衛冕成功,蟬聯棋王。1991年第二屆世界象棋錦標賽團體冠軍中國隊主力隊員之一,獲個人亞軍。1999年獲“沈陽日報杯”世界象棋賽亞軍。1993年經商。1959年出生,象棋特級國際大師、象棋高級教練員。


    李來群是河北省邯鄲市人,11歲開始學棋。他是在十年動亂中,在街頭巷尾的群眾性比賽中迷上象棋的。他蹲在街頭下棋時,常常是啃著幹饅頭,一下就是一整天。工夫不負有心人,李來群就是在這樣的風塵漫漫的戰場上,成長起來的。


    後來由於一次偶然的機會,結識了來自天津的象棋名手王保強(後來的邯鄲市體委象棋教練),由隨手下棋到潛心研究戰術,棋藝大進,並成為市象棋隊的主力選手。


    1976年加入河北省體工隊,得到當時已成名的劉殿中指點。他虛心好學,尊師愛友,從不固步自封。這樣,他犀利的棋鋒,敏捷的思路,精妙的計算,借機得到進一步發展,棋藝進展神速。李、劉二人聯手,在其後十餘年裏創造了河北象棋的輝煌。


    1982年以不敗成績第一次登上全國冠軍寶座,象棋男子冠軍第一次跨過黃河,結束了南方棋手獨霸棋壇的局麵。他的成功完全吻合象棋名家劉殿中對其做出的“三五年內可拿全國冠軍”的預測。


    1984、1987、1991年又三次榮獲全國冠軍。


    第二、三、五、七屆“亞洲杯”團體冠軍中國隊主力成員之一。


    1984年獲“五羊杯”冠軍。


    1983、1985年作為河北隊主力,為該隊奪得兩次全國象棋賽團體冠軍。


    1983年獲第二十六屆世香港體育節象棋名手賽冠軍。


    1989年獲第二屆“棋王”賽冠軍。1991年又衛冕成功。成為我國唯一的身兼“棋聖”和“棋王”殊榮於一身的特級大師。


    1991年獲第二屆世界象棋錦標賽個人亞軍,是團體冠軍中國隊主力成員之一。


    1985年獲象棋特級大師稱號。


    1988年獲特級國際大師稱號。


    李來群棋風穩健細膩,綿裏藏針,有“巨蟒纏身”之勢。擅長士角炮與後手屏風馬過河炮等開局,尤精於運子謀兵取勢,臨危不亂,耐於久戰,常能積小勝為大勝。


    王嘉良,長期擔任黑龍江隊教練和《北方棋藝》主編(1979年起),著書立說,影響甚遠,在我國象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黑龍江省政協委員。


    山東黃縣(今山東龍口)人。解放前即已成名,以“東北虎”之美譽馳騁弈林數十載。


    1956年、1957年和1959年,先後獲第一屆、第二屆、第四屆全國象棋賽亞軍;以後至1981年,又七次進入前六名。是1980年第一屆“亞洲杯”象棋比賽團體冠軍中國隊的主力隊員之一。王君棋風兇焊,大刀闊斧,是我國北派棋手的傑出代表,他潛心鑽研,矢誌創新,為我國象棋現代布局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東北三省這地界,會下象棋的人沒有不知道王嘉良的,走在北方的街頭巷尾,到棋攤去湊熱鬧,每每會聽到這樣的話:“交棋吧您呐,這棋王嘉良來了也不行嘍。”


    不獨是民間,在中國象棋史上,王嘉良的名字也占據著閃光的一頁:20世紀50年代初期,年僅18歲的王嘉良,在哈爾濱棋界已躋身一流,1956年踏上了全國比賽職業棋手道路,先後獲第一屆、第二屆和第四屆全國象棋個人賽亞軍,以後又七次進入全國個人賽前六名。他勇猛兇悍、大刀闊斧的棋風,被譽為北派棋藝的傑出代表,1982年他獲得中國象棋大師稱號,兩年後又獲得中國象棋特級大師稱號,並被國務院授予體育運動榮譽勳章。他曾任黑龍江棋院副院長兼象棋隊主教練、中國象棋協會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並是黑龍江省第二屆至第六屆政協委員。


    這位北派泰鬥、號稱“東北虎”的王老,縱橫南北,逐鹿枰場,贏得了“南有楊官麟,北有王嘉良”的威名,在全國賽場上,他坐鎮一台百戰不殆,以勇猛兇悍的棋風和精密獨到的布局研究享譽國內外棋壇,他下的棋很像京劇的“叫板”——高昂嘹亮,每有驚人的轉折,引人入勝,常被觀眾圍個水泄不通。


    王老不僅以其棋風兇猛、大刀闊斧而馳騁棋壇,而且他還善於挖掘和培養人才,為黑龍江省象棋的繁榮做出了努力。除了下棋外,自1960年,王老便開始執教省隊,先後培養出了象棋大師孫誌偉、特級大師趙國榮、象棋大師張影富、張曉平,女子象棋大師張曉霞、張梅、劉麗梅、女子特級大師郭莉萍、王琳娜等棋手,作為象棋隊主教練,王老從選拔棋苗、精心培育到率隊出征可謂麵麵俱到,現任黑龍江棋院院長的趙國榮是王老最得意的“門生”,他不僅奪得了三屆全國個人冠軍,率隊奪得1990年全國象棋團體冠軍,還將乃師的“北派”棋風發揚光大,成為青出於藍的“新東北虎”。王老對女子棋手的選材和訓練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女子象棋隊從無到有,從弱小到強大,無不凝聚著他的心血,1997年,王琳娜在漳州全國個人賽上技壓各路巾幗英雄,填補了北方女棋手從未獲得冠軍的空白;2000年黑龍江女隊摘取女團桂冠,而郭莉萍於2002年在宜春全國個人賽中成為第二位北國女狀元,兩位女傑又奪得世錦賽女子冠軍,達到了本項目的最高峰,這一切,無不與王老最初的發現和哺育有關。


    王嘉良老師1932年9月出生於山東黃縣,是父母珍愛的獨生子,盡管生活清苦,家裏盡其所有撫育他,他十六、七歲已經長到1.80的身高,長大成人後達到了1.91米,在人群中總是呈現“鶴立雞群”狀態,像一個籃球運動員,當然,王嘉良老師的籃球運動水平確實非常出色,在象棋隊當教練時,年過四十的他常與本省籃球隊的隊員切磋球藝,他搶籃板、投三分球每每有上佳的表現,經常贏得觀眾熱烈的掌聲。


    王嘉良老師在垂髫之年就隨父親流連棋攤,父親是當地的象棋野戰高手,機敏過人的王嘉良很快將象棋戰法了然於心,一來二去,兒子開始代替父親上陣,漸漸把眾位鄉鄰殺得丟盔卸甲,象棋的天賦初見端倪。


    在他十幾歲時,因為“闖關東”全家搬到了哈爾濱,他很快成為“小棋霸”。因為生活的窮困,他賣過香煙、當過力工,但從未放鬆對象棋的鑽研,從五十年代起代表哈爾濱與各地象棋高手對陣,轉戰於沈陽、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會高手,闖棋路,運奇謀,經常是饑啃燒餅、困睡地鋪,獲得的是象棋水平的千錘百煉,比賽對弈的百折不撓。在全國正式設立象棋比賽項目後,王嘉良的名字在象棋界已經是無人不知,作為專業棋手,沒有生活上的後顧之憂,他以更加忘我的精神投入到深愛的象棋事業中。功夫不負有心人,1985年,具有歐式建築風格的黑龍江棋院在哈爾濱市和平路建成,為了建成棋院,王老多方求援,籌措經費,真是煞費苦心。黑龍江象棋界有今天的輝煌,王老功不可沒!


    王老具有樂觀豁達的性格,他的棋藝也是威名遠播,他的朋友遍及海內外。國內一些象棋名將如胡榮華、李來群、徐天紅等棋王都到黑龍江拜謁遊學切磋,其中很多人與王老結下了深厚友誼。


    中國象棋源遠流長,能人輩出,必將迎來百花齊放的年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象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卡卡西大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卡卡西大人並收藏象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