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桐慧眼辨英才,判定小諸葛亮乃蟄臥龍鳳,前途無量,在一邊逗他玩。諸葛亮秉性聰明、勤奮好學,確是可造之材。
另一邊孫策憤慨道:“清平兩妖道,卑鄙無恥,比武不勝,使出這下流招式。”周瑜歎息道:“江湖人心難測,咱們身在其中隻有履薄臨深、處處在心了。”孫策道:“最可惡的是他們還要去廣陵加害喬姑娘她們。”周瑜接口道:“但願他們找不到兩位姑娘了,嗨!”孫策道:“公瑾,要是他們找到喬姑娘他們,你說怎麽辦?”周瑜愁苦道:“咱們倆自救尚且不能,即使趕到廣陵也無濟於事。”
諸葛瑾過來感謝傅徹援救諸葛亮之恩,他弘雅俊爽,談論天下大勢,頭頭是道。孫周二人方知他胸有真才、腹藏經略,不恥請教。諸葛瑾傾盡才學,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甄桐、諸葛亮從遠處走近,傅徹笑道:“小亮都跟姑姑學了什麽呢?”諸葛亮欣喜道:“姑姑教我的可多了,姑姑還說姑父你老學不會,誇我厲害一學便會。”傅徹拍拍他肩膀,笑道:“那小亮可比我有本事多了。”諸葛亮得意歡笑。
諸葛瑾耳聽諸葛亮喚甄桐姑姑,自己跟著矮了一輩,臉露尷尬之色。甄桐、傅徹也感這樣對他不敬,傅徹道:“諸葛兄,桐兒和小亮戲耍,你勿介懷。”諸葛瑾道:“亮兒得蒙傅夫人厚待,那是他的福分,我哪會介意。”諸葛亮道:“哥哥,姑姑是我認的,她年紀比你小,你可以不叫的。”諸葛瑾撫著他的頭,慈愛而笑。
甄桐在場,眾人懾於她的姿容,談話格外拘謹。傅甄倆會心而笑,攜手漫步江岸。甄桐道:“諸葛瑾感歎懷才不遇,可末世離亂,盡是滄海遺珠,又有何奈?”傅徹笑道:“我們不是明君聖主,理會這些作甚?”甄桐笑道:“你就是不長進,別說周瑜、孫策,連小亮也比你強。”傅徹道:“他們胸懷天下、誌在四海,我一無所求,自然不長進了。”甄桐笑道:“別把話說大了,你真的一無所求嗎?”傅徹笑道:“我求與桐兒終生相伴。”甄桐笑道:“江山易得,美人難求。想要我長伴左右,傅徹你可須有大福氣才行呀!”
船老大船毀人未亡,得傅徹慨贈三十金,樂蒙了頭,利用自己的人際關係,攔了一艘船舶送諸人上路。此船較大,故行駛平穩且快,順水乘風,傍晚即到了廣陵。孫策、周瑜誌在解救二喬,諸葛瑾、諸葛亮欲借住江東避禍,傅甄等人擬折路南下去吳郡。孫周二人依依惜別,周瑜道:“傅兄,小弟有一不情之請。”傅徹心道:“既是不情之請,那你還是別說為好。”口上卻道:“周兄弟有話不妨直說。”周瑜道:“我們想請傅兄在廣陵逗留兩日,幫忙對付清平二師,不知是否方便?”
孫周二人皆乃俠義同道,傅徹卻之不過,但甄桐傷病又不宜一拖再拖,道:“這樣吧,我陪兩位在廣陵呆兩天,若兩天後還沒喬姑娘她們的消息,我便先行南下,其他事讓廣陵的護龍宗兄弟幫忙。”孫周二人通曉事理,深懷感激。當夜,傅徹下令急召廣陵分壇壇主及其肱骨。廣陵分壇壇主韋昆不惑之年,精明練達,傅徹稍有話頭他就心領意會,親率徒眾四處搜尋二喬下落。孫周二人稍稍寬心。
子夜時分,韋昆等人歸來複命,他們查出二喬寄住在廣陵大豪範中舉府上。孫策、周瑜聞知,恨不能插上翅膀飛去。韋昆道:“兩位少俠莫急,範中舉乃廣陵一霸,自身武藝過人又有數十個門客,二喬姑娘住在他府裏,清平二師就算色膽包天,也沒膽去捋他的虎須。咱們還是等明日下了拜帖,再登門造訪,不然範中舉必定要怪咱們禮數不周。”孫策、周瑜都覺有理,遂按他的意思行事。
次日一早,韋昆備好名帖,遣人先送往範府。孰料範中舉以二喬將要與他兩兒子成親為由,拒絕了孫策、周瑜會見二喬的請求。孫周二人聞訊,像死了爹娘一樣,灰心喪氣。周瑜道:“這事有古怪,喬姑娘她們避難才投靠範中舉,怎會成親呢?”孫策道:“一定是範中舉那老賊強迫喬姑娘她們嫁給他兒子的。”周瑜義憤道:“若是這樣,咱們決不能與範老賊善罷甘休,必須得救喬姑娘她們逃離火窟。”
傅徹道:“此事關係到孫兄、周兄的終身幸福及二喬姑娘的命運,非同兒戲,咱們不能不慎重行事。這樣,我今夜去探範府,你們在此等消息。”韋昆道:“宗主,還是屬下去吧!這裏我比較熟悉,有個意外,要躲避也容易。”傅徹道:“韋壇主放心,我去諒範中舉他們還發現不了。”孫策、周瑜皆想讓傅徹為了他們的事孤身冒險說不過去,異口同聲道:“傅大哥,我們陪你同去吧!”
傅徹心想獨自一人可來往隨心,人多了便如同累贅,故而謝絕了他們的好意。入夜後,孫周二人坐立難安。傅徹欲獨身前往範府,甄桐拉住他道:“我也去。”傅徹恐她氣惱觸動傷情,不敢違逆其意,背著她夜探範府。範中舉乃廣陵大豪,家宅豪奢,不輸洛陽達官貴人居所。傅甄二人從後牆躍入,見四處火明,想必都在籌備明日的婚事。各路英豪及範家親友有不少提前來恭賀,整座府院熱鬧沸騰。傅徹蹙眉道:“範府這麽大,不曉得喬姑娘她們在哪,倒難找了!”甄桐道:“我告訴你,那範中舉有頭有臉,絕然不會讓自己的兒媳婦和一群客人混住的,你隻管往人少的居處找去。”
傅徹讚道:“桐兒就是聰敏,幸虧把你帶上了!”於是背著她走往人少卻有亮光的地方。範府規模宏大,二人尋了一炷香時間才找到一處燈火輝明而又寂落悄靜的小樓。二人掠到窗邊,裂縫內窺,房裏空空,不見人蹤。傅徹發愁道:“不像有人呀!”甄桐道:“這裏必是女子居所,女子夜不歸宿,大不尋常。”傅徹道:“那你說是怎麽一迴事呢?”甄桐笑道:“你當我是神仙,什麽都知曉呀!”
傅徹溢美道:“桐兒本來就是仙女下凡……”他說到這忽察有人匆匆趕往此處,忙背甄桐躍上樓頂。二人張目下望,見三男子衝進小樓,中間那人五旬左右,相貌威武,旁邊是兩個二十來歲的青年。傅甄倆推定這三人即範中舉及其兩兒子。範家三父子翻箱倒櫃,在房內搜了個遍。一個青年道:“爹,那兩丫頭真的跑了。”範中舉沉哼道:“諒她們兩個小丫頭也跑不遠,咱們追。”父子同心,沿著房子四圍散開,各追一邊。
另一邊孫策憤慨道:“清平兩妖道,卑鄙無恥,比武不勝,使出這下流招式。”周瑜歎息道:“江湖人心難測,咱們身在其中隻有履薄臨深、處處在心了。”孫策道:“最可惡的是他們還要去廣陵加害喬姑娘她們。”周瑜接口道:“但願他們找不到兩位姑娘了,嗨!”孫策道:“公瑾,要是他們找到喬姑娘他們,你說怎麽辦?”周瑜愁苦道:“咱們倆自救尚且不能,即使趕到廣陵也無濟於事。”
諸葛瑾過來感謝傅徹援救諸葛亮之恩,他弘雅俊爽,談論天下大勢,頭頭是道。孫周二人方知他胸有真才、腹藏經略,不恥請教。諸葛瑾傾盡才學,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甄桐、諸葛亮從遠處走近,傅徹笑道:“小亮都跟姑姑學了什麽呢?”諸葛亮欣喜道:“姑姑教我的可多了,姑姑還說姑父你老學不會,誇我厲害一學便會。”傅徹拍拍他肩膀,笑道:“那小亮可比我有本事多了。”諸葛亮得意歡笑。
諸葛瑾耳聽諸葛亮喚甄桐姑姑,自己跟著矮了一輩,臉露尷尬之色。甄桐、傅徹也感這樣對他不敬,傅徹道:“諸葛兄,桐兒和小亮戲耍,你勿介懷。”諸葛瑾道:“亮兒得蒙傅夫人厚待,那是他的福分,我哪會介意。”諸葛亮道:“哥哥,姑姑是我認的,她年紀比你小,你可以不叫的。”諸葛瑾撫著他的頭,慈愛而笑。
甄桐在場,眾人懾於她的姿容,談話格外拘謹。傅甄倆會心而笑,攜手漫步江岸。甄桐道:“諸葛瑾感歎懷才不遇,可末世離亂,盡是滄海遺珠,又有何奈?”傅徹笑道:“我們不是明君聖主,理會這些作甚?”甄桐笑道:“你就是不長進,別說周瑜、孫策,連小亮也比你強。”傅徹道:“他們胸懷天下、誌在四海,我一無所求,自然不長進了。”甄桐笑道:“別把話說大了,你真的一無所求嗎?”傅徹笑道:“我求與桐兒終生相伴。”甄桐笑道:“江山易得,美人難求。想要我長伴左右,傅徹你可須有大福氣才行呀!”
船老大船毀人未亡,得傅徹慨贈三十金,樂蒙了頭,利用自己的人際關係,攔了一艘船舶送諸人上路。此船較大,故行駛平穩且快,順水乘風,傍晚即到了廣陵。孫策、周瑜誌在解救二喬,諸葛瑾、諸葛亮欲借住江東避禍,傅甄等人擬折路南下去吳郡。孫周二人依依惜別,周瑜道:“傅兄,小弟有一不情之請。”傅徹心道:“既是不情之請,那你還是別說為好。”口上卻道:“周兄弟有話不妨直說。”周瑜道:“我們想請傅兄在廣陵逗留兩日,幫忙對付清平二師,不知是否方便?”
孫周二人皆乃俠義同道,傅徹卻之不過,但甄桐傷病又不宜一拖再拖,道:“這樣吧,我陪兩位在廣陵呆兩天,若兩天後還沒喬姑娘她們的消息,我便先行南下,其他事讓廣陵的護龍宗兄弟幫忙。”孫周二人通曉事理,深懷感激。當夜,傅徹下令急召廣陵分壇壇主及其肱骨。廣陵分壇壇主韋昆不惑之年,精明練達,傅徹稍有話頭他就心領意會,親率徒眾四處搜尋二喬下落。孫周二人稍稍寬心。
子夜時分,韋昆等人歸來複命,他們查出二喬寄住在廣陵大豪範中舉府上。孫策、周瑜聞知,恨不能插上翅膀飛去。韋昆道:“兩位少俠莫急,範中舉乃廣陵一霸,自身武藝過人又有數十個門客,二喬姑娘住在他府裏,清平二師就算色膽包天,也沒膽去捋他的虎須。咱們還是等明日下了拜帖,再登門造訪,不然範中舉必定要怪咱們禮數不周。”孫策、周瑜都覺有理,遂按他的意思行事。
次日一早,韋昆備好名帖,遣人先送往範府。孰料範中舉以二喬將要與他兩兒子成親為由,拒絕了孫策、周瑜會見二喬的請求。孫周二人聞訊,像死了爹娘一樣,灰心喪氣。周瑜道:“這事有古怪,喬姑娘她們避難才投靠範中舉,怎會成親呢?”孫策道:“一定是範中舉那老賊強迫喬姑娘她們嫁給他兒子的。”周瑜義憤道:“若是這樣,咱們決不能與範老賊善罷甘休,必須得救喬姑娘她們逃離火窟。”
傅徹道:“此事關係到孫兄、周兄的終身幸福及二喬姑娘的命運,非同兒戲,咱們不能不慎重行事。這樣,我今夜去探範府,你們在此等消息。”韋昆道:“宗主,還是屬下去吧!這裏我比較熟悉,有個意外,要躲避也容易。”傅徹道:“韋壇主放心,我去諒範中舉他們還發現不了。”孫策、周瑜皆想讓傅徹為了他們的事孤身冒險說不過去,異口同聲道:“傅大哥,我們陪你同去吧!”
傅徹心想獨自一人可來往隨心,人多了便如同累贅,故而謝絕了他們的好意。入夜後,孫周二人坐立難安。傅徹欲獨身前往範府,甄桐拉住他道:“我也去。”傅徹恐她氣惱觸動傷情,不敢違逆其意,背著她夜探範府。範中舉乃廣陵大豪,家宅豪奢,不輸洛陽達官貴人居所。傅甄二人從後牆躍入,見四處火明,想必都在籌備明日的婚事。各路英豪及範家親友有不少提前來恭賀,整座府院熱鬧沸騰。傅徹蹙眉道:“範府這麽大,不曉得喬姑娘她們在哪,倒難找了!”甄桐道:“我告訴你,那範中舉有頭有臉,絕然不會讓自己的兒媳婦和一群客人混住的,你隻管往人少的居處找去。”
傅徹讚道:“桐兒就是聰敏,幸虧把你帶上了!”於是背著她走往人少卻有亮光的地方。範府規模宏大,二人尋了一炷香時間才找到一處燈火輝明而又寂落悄靜的小樓。二人掠到窗邊,裂縫內窺,房裏空空,不見人蹤。傅徹發愁道:“不像有人呀!”甄桐道:“這裏必是女子居所,女子夜不歸宿,大不尋常。”傅徹道:“那你說是怎麽一迴事呢?”甄桐笑道:“你當我是神仙,什麽都知曉呀!”
傅徹溢美道:“桐兒本來就是仙女下凡……”他說到這忽察有人匆匆趕往此處,忙背甄桐躍上樓頂。二人張目下望,見三男子衝進小樓,中間那人五旬左右,相貌威武,旁邊是兩個二十來歲的青年。傅甄倆推定這三人即範中舉及其兩兒子。範家三父子翻箱倒櫃,在房內搜了個遍。一個青年道:“爹,那兩丫頭真的跑了。”範中舉沉哼道:“諒她們兩個小丫頭也跑不遠,咱們追。”父子同心,沿著房子四圍散開,各追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