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滅真人落下地來,猶自牢牢抱住傅徹。他和張角這次各盡絕學,兩敗俱傷,而他因強施禦血凝功心法,本已損耗經脈,當然傷要重多了。張角雖傷輕些,也不好受,但覺全身真氣渙散,一時凝集不起來。明滅真人又一次使出禦血凝功心法,把傷勢暫壓製住,雖知這樣隻會加重傷情,但為了自己和傅徹的性命,他也隻能如此。
不一會他的真力已迴複三四層,而張角此際功力也正在逐步迴複之中。明滅真人知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憑著僅有的微弱真力,展開天蹤步法,帶著傅徹風一般掠去。張角見他們逃遁,提氣欲追,但迴思一想自己受傷頗重,真力隻能迴複三四層,追去不一定能勝過明滅真人,加上張寶張梁又都重傷不起,需要人照看。雖然他對明滅真人身上的天玄真訣早已垂涎三尺,但思前想後,還是放棄了追擊明滅真人。
明滅真人抱著傅徹一口氣狂奔出數十裏後,真力耗竭,再也支持不住,猛噴了幾次鮮血,倒向了冰冷的大地。
夜氣深沉,荒野無人。清冷的天地,安然無聲。
不知過了多少時候,明滅真人微微醒轉。他見自己渾身無力躺在一張床榻上,竭力睜大雙眼,簡略看了一下周圍。見這是一個極其簡樸的小房。房內除了自己躺的一隻床榻外,幾乎是別無他物了。房門半開半合,可以隱約看見屋外的情景。一時明滅真人記起傅徹,而他並不在自己身邊,使勁得要坐起來,出外去找。
就在這時,門被推開了,走進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明滅真人一見這人,頓時滿臉喜色道:“元化,你真在這地方啊!”那人見明滅真人醒來,也喜不自勝道:“師兄,你終於醒了!”原來這人竟是明滅真人的師弟,當代第一名醫華佗,字元化。
明滅真人想起傅徹,問道:“元化,你救我之時,有沒看見我懷中的小孩。”華佗見明滅真人憂心忡忡,忙道:“師兄別擔心,那孩子現在由隔壁梁家夫婦照料,都很好。”又道:“其實這次師兄能被帶到我這裏,還得感謝梁家夫婦,若非三天前他們在山穀外發現你和那孩子昏倒在野外,帶了迴來,我們師兄弟還不能相逢哪!哦,對了,師兄,那孩子是誰家的兒孩了?”當下明滅真人將傅徹的身世和華佗說了,又道:“幾個月前,我得知你隱居於此,便來尋你,誰知被張角發現了行蹤。”於是又將自己和張角三兄弟的事和華佗說了一遍。華佗聽得怒氣陡升,道:“張角這個畜生,竟然又做出這種罪不容誅之事,當年,若非師兄勸著,我就把他廢了。可現在,他翅膀硬了,再要誅殺,隻怕難了。”
明滅真人歎道:“當初也隻怪我有眼無珠,收了這樣一個狼心狗肺的東西。現在後悔太晚了。”華佗安慰道:“師兄何必自責,事已至此,我想最重要還是想一個法子去製住那畜生。”
明滅真人搖頭歎道:“難了,現在張角已經快臻至先天之境了。依我之見,不出兩年他的玄功就能大功告成了。”華佗道:“可惜我當年耽於醫術,對武功不是很在心。”
二人又談了些別來事由,華佗見明滅真人重傷未愈,讓他多休息。自己去給他煮藥。
華佗隔壁的梁家,丈夫叫梁亮,字儲明,妻子李氏。梁亮是個儒生,讀書勤勞,可惜出生寒微,身處末世,隻能自歎生不逢時,埋才草野。李氏原本乃名家閨秀,端麗賢惠,因慕梁亮之才相約私奔,兩年前生了一女,取名梁絮。梁絮雖隻三歲,卻生得聰明慧秀,世所難尋。此時一家三口正在逗傅徹。那傅徹這幾天來一直由李氏照顧,和梁家三人已經熟悉,不再認生哭鬧。梁氏夫婦見他長得俊秀可愛,很是喜歡。梁絮仗著自己大兩歲,對小弟弟也甚是疼愛,儼然有大姐姐的風範。
李氏對梁亮道:“不知那老伯怎樣了,你過去看看吧!”梁亮道:“前兩天都沒起色,不過華先生說沒有大礙,以華先生的醫術,天下有什麽疑難雜症治不好呢?”說著他便往華佗家走去。
此時華佗正拿了藥給明滅真人吃。二人見梁亮進來,明滅真人連聲稱謝。梁亮見明滅真人醒轉,很替他高興。聽明滅真人不停道謝,忙道:“老伯切勿如此客氣,這樣折殺小生了。再說這一切都是華先生的功勞,若不是華先生妙手迴春,小生一切也隻是徒勞。”華佗道:“梁賢侄也不是外人,師兄你就不用再和他客氣了。”
如此匆匆過了數月,明滅真人的傷勢也漸漸痊愈。那傅徹在梁家夫婦的悉心照顧下,身子骨也茁壯起來。這時已是能走能說了,明滅真人見梁亮夫婦對傅徹愛撫有加,就讓傅徹拜他們夫婦為義父義母。這樣兩家的關係又深了一層。
經過這些日子的觀察,明滅真人和華佗發覺傅徹是個絕佳的練武之材。於是二人便著意培養他,明滅真人在華佗的建議下收他為入室弟子。華佗隔上幾天便用藥水替他洗筋骨,又研製了不少強身健體的藥物讓他服下。同時明滅真人心中卻又生起一重隱憂,心想傅徹將來會不會與張角一樣。華佗和他做了幾十年的師兄弟,當然明白他的心思。道:“師兄,凡人之善惡忠奸,都可從一人的麵貌體態氣脈看出,你看徹兒骨骼清奇氣血端正,絕非奸偽之輩。再則他父母傅銘秦嫣也是一輩人傑,常言虎父無犬子,徹兒又怎麽可能是邪惡之徒呢?”明滅真人道:“但願如你之言了!”
三年轉眼即逝,這三年來,傅徹一邊和梁亮勤讀詩書,一邊和明滅真人及華佗學習道脈經典和武功醫術。別看他年紀小,儒家和道家的不少經典已能熟讀甚至背誦,至於武功方麵,明滅真人教的入門基本功已練成,而且還將華佗教的集虎鹿熊猿鳥五禽精華的秘技爛熟於胸,這套技藝雖不是很強的攻擊性武藝,卻是一門神奇的內功修習法門。華佗可謂是傾囊相授,竟將自己醫術精華的針灸術一股腦兒傳給他,但傅徹究竟限於年歲不能盡解,但這卻對他打穴認穴幫助極大。
接下來的三年,傅徹依舊勤勤懇懇的跟著三人學習各門技藝。經過這些年的觀察,明滅真人已能確信傅徹心正不邪。於是毫不保留不遺餘力地將自己畢生所學相授。其中包括天影掌、天蹤步法,以及神奇莫測的天幻十三式,至於道脈不傳之秘天玄真訣和天遁劍法,傅徹限於年歲還未能修習。這許多絕學大部分要以極強的內功為基石,傅徹年歲還輕,內功有限,這些真法的威力還不能發揮出來,現今隻能記住口訣用法,不過即使這樣,明滅真人也已經很滿意了。
這年傅徹已是七歲了,一日華佗把他叫到跟前道:“徹兒長大了,今天師叔要考考你這些年來是否學有所成。”傅徹聞言,躍躍欲試道:“師叔有什麽事盡管說,徹兒一定好好辦到的。”華佗見他那急於表現的神情,微微一笑:“看徹兒你這麽踴躍,師叔就告訴你,你聽好了,師叔要你今天獨自一人進山去采藥,你敢麽?”傅徹仰起頭驕傲道:“我敢!”華佗伸手撫了撫他的小腦袋瓜,道:“好,徹兒真勇敢,現在師叔去拿藥籃藥鋤給你。”
明滅真人走過來笑道:“徹兒,今天要一人去采藥了,真厲害。”傅徹聽師父表揚,眉開眼笑。倒是李氏在屋內聽到嚇一跳,趕忙出來,對明滅真人道:“老伯,你說要讓徹兒獨自入山采藥,這不行啊,他才七歲,太小了,萬一有個意外怎麽辦?”明滅真人道:“賢侄不必過分擔心,徹兒也該自己去鍛煉鍛煉了。”李氏道:“要不讓我陪他一起去吧。”華佗從屋內拿著藥籃藥鋤出來,笑道:“你就別去了,你太寵這孩子了,要你真不放心就讓絮兒一起去吧!”沒想到華佗一句玩笑話,李氏竟當真了,道:“既然我不去,讓絮兒一起去也好,這樣兩人好歹也有個照應。”
當下就把梁絮叫了出來,那梁絮已是九歲的少女了,長得美貌異常,國色天香亦非虛誇。
她被母親叫出不知何事,李氏道:“你弟弟今天要進山采藥,你陪他一起去好嗎?”梁絮看著傅徹,道:“就我和徹兒嗎?”傅徹點頭笑道:“就我們兩人,姐姐你說好嗎?”梁絮看了一眼眾人,點了點頭。華佗將藥籃藥鋤讓傅徹背上,道:“這樣你們好好采藥,早去早迴。”李氏還是很擔心看著兩個孩子,這傅徹雖不是她親生的,卻是她一手拉扯大的,早視若己出了,可憐天下慈母心,能叫她不有幾分憂心嗎?
傅徹背緊藥籃藥鋤,和諸人揮揮手,拉著梁絮,便往前走去。
不一會他的真力已迴複三四層,而張角此際功力也正在逐步迴複之中。明滅真人知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憑著僅有的微弱真力,展開天蹤步法,帶著傅徹風一般掠去。張角見他們逃遁,提氣欲追,但迴思一想自己受傷頗重,真力隻能迴複三四層,追去不一定能勝過明滅真人,加上張寶張梁又都重傷不起,需要人照看。雖然他對明滅真人身上的天玄真訣早已垂涎三尺,但思前想後,還是放棄了追擊明滅真人。
明滅真人抱著傅徹一口氣狂奔出數十裏後,真力耗竭,再也支持不住,猛噴了幾次鮮血,倒向了冰冷的大地。
夜氣深沉,荒野無人。清冷的天地,安然無聲。
不知過了多少時候,明滅真人微微醒轉。他見自己渾身無力躺在一張床榻上,竭力睜大雙眼,簡略看了一下周圍。見這是一個極其簡樸的小房。房內除了自己躺的一隻床榻外,幾乎是別無他物了。房門半開半合,可以隱約看見屋外的情景。一時明滅真人記起傅徹,而他並不在自己身邊,使勁得要坐起來,出外去找。
就在這時,門被推開了,走進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明滅真人一見這人,頓時滿臉喜色道:“元化,你真在這地方啊!”那人見明滅真人醒來,也喜不自勝道:“師兄,你終於醒了!”原來這人竟是明滅真人的師弟,當代第一名醫華佗,字元化。
明滅真人想起傅徹,問道:“元化,你救我之時,有沒看見我懷中的小孩。”華佗見明滅真人憂心忡忡,忙道:“師兄別擔心,那孩子現在由隔壁梁家夫婦照料,都很好。”又道:“其實這次師兄能被帶到我這裏,還得感謝梁家夫婦,若非三天前他們在山穀外發現你和那孩子昏倒在野外,帶了迴來,我們師兄弟還不能相逢哪!哦,對了,師兄,那孩子是誰家的兒孩了?”當下明滅真人將傅徹的身世和華佗說了,又道:“幾個月前,我得知你隱居於此,便來尋你,誰知被張角發現了行蹤。”於是又將自己和張角三兄弟的事和華佗說了一遍。華佗聽得怒氣陡升,道:“張角這個畜生,竟然又做出這種罪不容誅之事,當年,若非師兄勸著,我就把他廢了。可現在,他翅膀硬了,再要誅殺,隻怕難了。”
明滅真人歎道:“當初也隻怪我有眼無珠,收了這樣一個狼心狗肺的東西。現在後悔太晚了。”華佗安慰道:“師兄何必自責,事已至此,我想最重要還是想一個法子去製住那畜生。”
明滅真人搖頭歎道:“難了,現在張角已經快臻至先天之境了。依我之見,不出兩年他的玄功就能大功告成了。”華佗道:“可惜我當年耽於醫術,對武功不是很在心。”
二人又談了些別來事由,華佗見明滅真人重傷未愈,讓他多休息。自己去給他煮藥。
華佗隔壁的梁家,丈夫叫梁亮,字儲明,妻子李氏。梁亮是個儒生,讀書勤勞,可惜出生寒微,身處末世,隻能自歎生不逢時,埋才草野。李氏原本乃名家閨秀,端麗賢惠,因慕梁亮之才相約私奔,兩年前生了一女,取名梁絮。梁絮雖隻三歲,卻生得聰明慧秀,世所難尋。此時一家三口正在逗傅徹。那傅徹這幾天來一直由李氏照顧,和梁家三人已經熟悉,不再認生哭鬧。梁氏夫婦見他長得俊秀可愛,很是喜歡。梁絮仗著自己大兩歲,對小弟弟也甚是疼愛,儼然有大姐姐的風範。
李氏對梁亮道:“不知那老伯怎樣了,你過去看看吧!”梁亮道:“前兩天都沒起色,不過華先生說沒有大礙,以華先生的醫術,天下有什麽疑難雜症治不好呢?”說著他便往華佗家走去。
此時華佗正拿了藥給明滅真人吃。二人見梁亮進來,明滅真人連聲稱謝。梁亮見明滅真人醒轉,很替他高興。聽明滅真人不停道謝,忙道:“老伯切勿如此客氣,這樣折殺小生了。再說這一切都是華先生的功勞,若不是華先生妙手迴春,小生一切也隻是徒勞。”華佗道:“梁賢侄也不是外人,師兄你就不用再和他客氣了。”
如此匆匆過了數月,明滅真人的傷勢也漸漸痊愈。那傅徹在梁家夫婦的悉心照顧下,身子骨也茁壯起來。這時已是能走能說了,明滅真人見梁亮夫婦對傅徹愛撫有加,就讓傅徹拜他們夫婦為義父義母。這樣兩家的關係又深了一層。
經過這些日子的觀察,明滅真人和華佗發覺傅徹是個絕佳的練武之材。於是二人便著意培養他,明滅真人在華佗的建議下收他為入室弟子。華佗隔上幾天便用藥水替他洗筋骨,又研製了不少強身健體的藥物讓他服下。同時明滅真人心中卻又生起一重隱憂,心想傅徹將來會不會與張角一樣。華佗和他做了幾十年的師兄弟,當然明白他的心思。道:“師兄,凡人之善惡忠奸,都可從一人的麵貌體態氣脈看出,你看徹兒骨骼清奇氣血端正,絕非奸偽之輩。再則他父母傅銘秦嫣也是一輩人傑,常言虎父無犬子,徹兒又怎麽可能是邪惡之徒呢?”明滅真人道:“但願如你之言了!”
三年轉眼即逝,這三年來,傅徹一邊和梁亮勤讀詩書,一邊和明滅真人及華佗學習道脈經典和武功醫術。別看他年紀小,儒家和道家的不少經典已能熟讀甚至背誦,至於武功方麵,明滅真人教的入門基本功已練成,而且還將華佗教的集虎鹿熊猿鳥五禽精華的秘技爛熟於胸,這套技藝雖不是很強的攻擊性武藝,卻是一門神奇的內功修習法門。華佗可謂是傾囊相授,竟將自己醫術精華的針灸術一股腦兒傳給他,但傅徹究竟限於年歲不能盡解,但這卻對他打穴認穴幫助極大。
接下來的三年,傅徹依舊勤勤懇懇的跟著三人學習各門技藝。經過這些年的觀察,明滅真人已能確信傅徹心正不邪。於是毫不保留不遺餘力地將自己畢生所學相授。其中包括天影掌、天蹤步法,以及神奇莫測的天幻十三式,至於道脈不傳之秘天玄真訣和天遁劍法,傅徹限於年歲還未能修習。這許多絕學大部分要以極強的內功為基石,傅徹年歲還輕,內功有限,這些真法的威力還不能發揮出來,現今隻能記住口訣用法,不過即使這樣,明滅真人也已經很滿意了。
這年傅徹已是七歲了,一日華佗把他叫到跟前道:“徹兒長大了,今天師叔要考考你這些年來是否學有所成。”傅徹聞言,躍躍欲試道:“師叔有什麽事盡管說,徹兒一定好好辦到的。”華佗見他那急於表現的神情,微微一笑:“看徹兒你這麽踴躍,師叔就告訴你,你聽好了,師叔要你今天獨自一人進山去采藥,你敢麽?”傅徹仰起頭驕傲道:“我敢!”華佗伸手撫了撫他的小腦袋瓜,道:“好,徹兒真勇敢,現在師叔去拿藥籃藥鋤給你。”
明滅真人走過來笑道:“徹兒,今天要一人去采藥了,真厲害。”傅徹聽師父表揚,眉開眼笑。倒是李氏在屋內聽到嚇一跳,趕忙出來,對明滅真人道:“老伯,你說要讓徹兒獨自入山采藥,這不行啊,他才七歲,太小了,萬一有個意外怎麽辦?”明滅真人道:“賢侄不必過分擔心,徹兒也該自己去鍛煉鍛煉了。”李氏道:“要不讓我陪他一起去吧。”華佗從屋內拿著藥籃藥鋤出來,笑道:“你就別去了,你太寵這孩子了,要你真不放心就讓絮兒一起去吧!”沒想到華佗一句玩笑話,李氏竟當真了,道:“既然我不去,讓絮兒一起去也好,這樣兩人好歹也有個照應。”
當下就把梁絮叫了出來,那梁絮已是九歲的少女了,長得美貌異常,國色天香亦非虛誇。
她被母親叫出不知何事,李氏道:“你弟弟今天要進山采藥,你陪他一起去好嗎?”梁絮看著傅徹,道:“就我和徹兒嗎?”傅徹點頭笑道:“就我們兩人,姐姐你說好嗎?”梁絮看了一眼眾人,點了點頭。華佗將藥籃藥鋤讓傅徹背上,道:“這樣你們好好采藥,早去早迴。”李氏還是很擔心看著兩個孩子,這傅徹雖不是她親生的,卻是她一手拉扯大的,早視若己出了,可憐天下慈母心,能叫她不有幾分憂心嗎?
傅徹背緊藥籃藥鋤,和諸人揮揮手,拉著梁絮,便往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