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什麽禮物?”田單的目光中,閃過一絲驚訝,他早已得到蘭夫人迴報,陸雲舟在解決完血燕的事情之後,中途並沒有迴到家中,而是直接來到相國堂見自己的。


    難道陸雲舟早就料到,今晚自己會召見他,竟然在今晚要抓捕血燕的情況下,還在出門前隨身把禮物戴在了身上?


    方才陸雲舟的表現,已經讓田單對他超群的才智有了深刻的認識,也早已不將他當作一個普通的少年人看待,相反,如今的田單,自認如何高看、重視陸雲舟都不為過。


    從今夜陸雲舟跨入書房大門的那一刻起,田單就有一種直覺,陸雲舟的目光中帶著一種躍躍欲試的主動性,他並不隻是單純地被田單叫來迴話,他來此是有自己的目的的!


    結合陸雲舟今夜的表現,層層鋪墊,增加自己說話的分量,直到這一刻與田單正式建立了初步的默契和信任,才將這份所謂的“禮物”拿出來。


    田單甚至有理由懷疑,陸雲舟如此大張旗鼓地計劃抓捕血燕,說不定,就是為了憑借這個功勞,得到自己的召見,然後將他的這個精心準備的“禮物”,不著痕跡地呈到自己的案前!


    念及與此,田單倒是對陸雲舟的這份禮物,好奇了起來。


    到底是什麽樣的東西,讓他在追捕刺客的時候還要堅持帶在身上,並且將氣氛鋪墊了那麽久才舍得將它拿出來?


    在田單目光的注視下,陸雲舟從懷中取出了一封用火漆印封起來的紙質信封,以及一本薄薄的書冊,同樣也是紙質的。


    造紙術,陸雲舟在齊敬迴來的那一天,就已經拜托這位大伯私下裏幫他開始製造了,直到今天下午陸雲舟迴到家中之後,第一批成品才剛剛造出來!


    今天一整個下午,陸雲舟待在府中,可不是在幹等著齊霆迴來給他送金霓軟甲,而是忙著將這封信,以及這本小書冊鼓搗了出來。


    這是紙在這個時代的第一次問世,陸雲舟拿著這兩樣看似很輕很小,實則對這個時代意義重大的東西,起身走到了田單的書案前,鄭重地放在了書案上。


    “此乃何物?”


    田單好奇地看著書案上的薄書冊,以及那封書信,伸手摩挲了一下材質,發現這是一種他從未見過的材質。


    “迴稟田相,這是我前段時間無意中做出來的一個小玩意兒,叫做紙,田相不妨先看看!”


    陸雲舟解釋了一番,便迴到座位上去坐著等待。


    田單頗為驚異地看了陸雲舟一眼,首先拿起了那本小書冊。


    隻見書冊的封麵上,寫著--《管子<經言>九篇》這幾個挺拔雋秀、筆走龍蛇的大字。


    田單點了點頭,他認得,這是陸雲舟的字!


    在陸雲舟來到這個世界之前,齊雨雖然是一個出了名的紈絝浪蕩子,但才學同樣在齊國十分出名,否則原著中他也不會年紀輕輕就被委以重任,獨自出使趙國勾搭雅夫人。


    陸雲舟這一手字,自然還是繼承了原主人的功力!


    《管子》這本書是在管仲死後,由齊國管仲學派的學者根據管仲生前的治國思想方略,編寫的一本書。


    《管子》全書十六萬言,除了田單手中的《經言》九篇,還有《外言》八篇、《內言》七篇、《短語》十七篇、《區言》五篇、《雜篇》十篇、《管子解》四篇、以及《管子輕重》十六篇。


    全書主要記錄了管子的治國方法,有很強的法家色彩,還糅合了儒家、道家、輕重家的部分思想,以及大量的軍事思想,內容涉及政治、軍事、經濟等治理國家需要的方方麵麵,可謂這個時代統治者的最佳治國指導書!


    先賢管仲是齊國人民們共同的偶像,也是田單和齊王最崇敬的人,齊國百姓都知道,田單最崇拜最想效仿的就是一力輔佐齊桓公首霸的“仲父”管仲,而《管子》這本書也是田單平日裏最愛讀的。


    齊國目前丞相以下的五位最高官員的職位名稱:大司馬、大司田、大司行、大司理、大諫,也是田單在複國後,堅持複古,沿用了當年管仲設置的中央官職體係。


    日後秦國呂不韋那“仲父”的稱號,也不過是在模仿管仲罷了,不同的是,管仲的“仲父”可是齊桓公心甘情願,主動尊稱的,而不像呂不韋那般,是為了踩在嬴政頭上,自己強加的。


    而如今陸雲舟特意獻上這本紙質版《管子<經言>九篇》,自然是投其所好,示好田單。


    看到田單將《管子<經言>九篇》翻開,陸雲舟解釋道:“這批紙是今日中午才剛做成的,時間有限,我就先抄了《經言》九篇,給田相看看效果,至於剩餘的內容,等我迴去補齊裝訂好之後,再一起獻給田相!”


    田單捧著手中輕若無物的薄書冊,手卻忍不住輕輕地顫抖,他仿佛不敢相信般地,再次輕輕地摩挲了一下手中紙張的材質,緩緩抬頭看向陸雲舟,眼神驟然變得炯炯逼人,緩緩開口問道:“齊雨,你告訴我,這種……紙,製造工藝困難嗎?產量如何?造價又如何?”


    陸雲舟微笑道:“這第一批紙造出來隻用了五天時間,產量保守估計,至少也可以裝滿一輛車,造價則非常低廉,不論是用料、造價都比竹簡的成本低廉,製造過程也十分方便!這第一批的生產隻是做一個試驗,從第二批開始,隨著規模加大,產量還可以加大,製造周期也會隨著勞工的手藝日漸熟練而進一步縮短!”


    紙的發明、發展是一個十分漫長、曲折的過程。紙的出現是在西漢時期,但西漢的紙造價很貴,質量又十分的差,紙質又黑又粗糙又小張不說,還容易爛、碎、破。到了東漢時期,蔡倫改進了造紙技術,紙的製造成本大大降低,但是由於工藝的局限性,無法造出大張的、潔白程度令人滿意的紙,因此仍沒有實現廣泛的普及。到了三國時期,主要的書寫載體仍舊是竹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切從尋秦記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骨頭不聽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骨頭不聽話並收藏一切從尋秦記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