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鴻漸他們開始正經的寫劇本了。這劇本寫起來呢,也挺麻煩的。雖然說有了他賈鴻漸的指點,很多場景照辦都行,可是問題在於他想塞進劇本裏的故事還是太多了,而這些故事哪怕有的是取材於別的電影,哪怕是有的取材於社會現實,可是畢竟彼此之間沒什麽關聯。真的想要讓他們能夠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這還是真的挺廢心力的。
而且這種融合的情況下,還會爆發出來各種額外的可能性,這就導致劇本寫的慢下來了。比如說賈鴻漸他們暫時設定梁超偉的角色是出身一個黑幫大家庭,隻不過是他老爸老媽早年離婚了,所以他一直跟著老媽過,但是時不時還是能看到那些犯罪的親戚。後來老爹死了以後,他就斷了跟所有親戚的聯係,準備去當警察。本來看起來這是把無間道1和2裏麵的漏洞稍微彌補了一下是吧?然後就可以讓這角色去臥底了吧?
可是在設定了這個角色的叔叔或者大伯是曾誌威的角色之後,在聽到了賈鴻漸說了這麽一個角色是否可能臥底9年之類的設定之後,突然諾蘭就問了一個問題——“咱們可不可以設定開場以後是一個更大的類似教父角色的家夥死了,留下來了巨大的權力真空,同時這個教父死了可能是對頭弄的,也可能是這麽一個類似聯盟陣營內部有人想上位弄的。一時之間聯盟裏麵人人自危的同時也摩拳擦掌,大家都想擴大自己的版圖和勢力範圍……然後主角之一就奉命引導他們本身的小幫派成為領頭羊,成為掌權的教父?這樣一來是不是戲劇張力就更加的大?”
這感情是把《黑社會2》和《無間道》的劇情都給放到了一起啊?“不過這樣一來戲劇張力是夠了,會不會亮點太多,反而把觀眾的注意力給轉移到了黑社會鬥爭上麵。而不是兩個臥底身上?”賈鴻漸提出來了這樣的反對意見。沒錯,他們這拍的又不是黑幫史詩片,又不是講黑幫之間互相爭鬥的,是講兩個臥底的啊!
如果大形勢上麵太過於吸引人,那麽觀眾就很難把注意力放在這麽兩個臥底身上了。是吧?同時也沒有那麽多篇幅去刻畫這兩個主角的內心和性格什麽的了,所以說起來反而是有點喧賓奪主了啊!所以哪怕賈鴻漸他們說過現在寫劇本的時候隨便可以把創意往裏扔,可是到了最後,這個想法也沒有扔進去。
大概的一個劇情大綱在寫作的時候,諾蘭突然問了賈鴻漸一個問題,“賈總。我們這個片子,是要票房好還是……獲得奧斯卡?”他的這個問題問的讓賈鴻漸挺好奇的,“為什麽這麽問?難道我們不能兩者兼顧麽?”沒錯啊,哪怕就像是《臥虎藏龍》這樣的片兒都能得到5被於投資的票房,怎麽諾蘭說起來就一定要在票房和奧斯卡中間選呢?諾蘭本人不就是擅長商業和文藝的結合麽?
賈鴻漸這麽一反問之後,諾蘭也明白了他的意思。自嘲的笑了一下之後,他就說到:“那麽我們要奔著奧斯卡去的話,通過我這些天的思考,我們有些事情還是要做的,比如說盡量的貼近實事。不一定就要把最新的事兒放進去,但是一定要反應一點現實。不能完全的再講虛構的事兒,畢竟奧斯卡的那幫老家夥們都是學院派。而且還都偏左派一些,講究一點對現實社會的批判。比如要講點階級固定啊,或者什麽人性掙紮啊,或者要勵誌啊……這樣的風格才比較容易獲得奧斯卡提名,甚至是獲得獎項……”
諾蘭這麽一說之後,賈鴻漸突然腦袋裏麵出現了一個想法——會不會是美版的那個並不太好看的《無間道》能夠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也是有這個原因?在美版的影片裏麵,賈鴻漸記得剛開始的時候還說波士頓南城那邊20年前愛爾蘭人根本找不到工作,沒人要雇傭愛爾蘭人。最後是靠著暴力起家,才慢慢的好了起來。雖然整個故事背景不是在80年代,可是剛開始的時候卻是有了一兩個鏡頭拍到了80年代的場景。當時黑人小朋友做的小車還被人丟石頭什麽的……難道這個片兒就是因為講了這種過去沒什麽人講的現實“背景”。所以才讓奧斯卡青睞的?
賈鴻漸曾經聽美國的同事說過,在當時之前幾年的“嚴打”之前,那波士頓南邊兒愛爾蘭後裔幫派也很囂張跋扈的。所以外加上影片裏麵說的什麽“你父親是個碼頭工人,那你要麽就當警察,要麽就當個看大門的……”這種是在反應美國的階級固化?雖然並沒有完全的往這方麵傾斜。不過賈鴻漸隱約記得片兒裏麵馬特戴蒙扮演的“柳德華”當買了大公寓的時候,那經紀人還挺不相信他能買得起。然後到了最後“梁超偉”被殺了之後,這馬特戴蒙迴到了自己的公寓,在電梯門口看到了鄰居女士帶著小狗出去,他想逗狗,可是誰想那女人卻是直接把狗牽開,根本不讓馬特戴蒙逗!
是不是影片就是通過這種細節來反應了美國的階級固化,是不是間接的暗示了“美國夢”都是放屁,實際上在美國出身怎麽樣基本上就決定了社會其他人怎麽看這個人,也基本就決定了這個人以後的生活階級?這可不是說賈鴻漸跟看中學語文課本兒一樣的可以胡亂聯想胡亂的引申,其實仔細想想看次貸危機爆發了之後,美國的那占領華爾街的運動,其實不就是一種老百姓對於階級壓迫的反抗麽?
美國那些老百姓主要反抗的是啥?是他們讀了大學之後,繁重的助學貸款讓他們根本還不起!不跟中國這邊一樣助學貸款很廉價,美國那邊的助學貸款可是很貴的,因為好學校大多都是私立的,哪怕公裏學校一年都要一萬多兩萬美元,私立學校更是四五萬美元!再加上利息沒有優惠,加上工作並不是太好找,這讓大學生出來怎麽找工作?而有錢人就不一樣了,有錢人根本不用助學貸款就能上好學校,這一出來就不一樣啊!像是所謂的“99%”的人群裏麵那不是沒有快30歲了結果沒有一份正式工作,整天要打零工賺錢,結果自己擺著指頭算一下發現助學貸款要換到50歲!這樣一來還怎麽對社會充滿希望?
雖然這種抱怨這種占領華爾街的運動是在08年之後才出來的,可是仔細想想的話,難道現在美國這邊就完全沒事兒麽?肯定引子已經有了,肯定也已經有一些苗頭了,隻不過是因為整體經濟形勢還不錯,所以沒有顯得矛盾那麽尖銳而已!所以曆史上美版的《無間道風雲》一提到了這點事兒,美國人頓時覺得感同身受,然後才各種好評?
也許是因為這樣!當然了,賈鴻漸也聽說過另外一個說法,那就是說拍美版無間道的那個導演老馬,因為幾十年來多少次被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導演了,結果就是一次沒中獎過!就跟後世的“小李子”萊奧納多一樣,這萊奧納多演技真已經不錯了,可是十幾年下來就是拿不到奧斯卡影帝的小金人!哪怕再熱門都沒用!所以奧斯卡到了最後看著老馬都老了,最後等於是給了一個類似“終身成就獎”一樣,才給了這老馬的《無間道風雲》一係列的評獎。
對於這種說法呢,賈鴻漸覺得不可能是完全的照顧。哪怕就算要照顧,奧斯卡也不是沒有終身成就獎之類的獎項,能發獎給老馬,哪怕就算有那麽一點照顧,本身的素質也要讓美國人看了覺得好才行,對吧?否則奧斯卡自己的臉還要不要了?他們的評審標準要不要被人質疑?同時賈鴻漸後世可是看過美國那邊的爛番茄網之類的排行榜,當時美版的無間道評價相當好,新鮮率90%以上,大多數人評價都是a級!這說明啥,說明美國全國看過這片子的人都覺得好!所以賈鴻漸才會聯想到這玩意兒是不是因為反應了一些中國人不太了解的美國現實,所以才讓美國人如此激動。
所以想到了這裏,賈鴻漸就真心在考慮要不要和諾蘭一起在片兒裏麵加上一點如同階級固化之類的隻有美國人才能感同身受的事兒?那麽要不要把背景設定改編一下,變成“梁超偉”是本來沒想當警察?不不不……還是應該是他想要當警察,而且是大學畢業後想當fbi,但是因為經濟原因就想先當警察?因為貸款背負的太多,如果出去打零工還貸款就沒空去複習考公務員以及fbi的書了?去當臥底的時候也可以說成是筆試過了,麵試沒過,然後沒能成為預備警察去訓練,最後因為貸款所迫就去犯罪了?
然後“柳德華”就是因為“曾誌威”給他提供了全套的資金,讓他讀大學然後去應證當警察?還要他當駐紮有組織犯罪調查的重案組的技術偵查員之類的崗位?這樣一來就容易通風報信?通過這種種設定,把《無間道》的故事跟美國這邊的社會現實掛上鉤?這樣一來通過種種設計,那就應該能達到一種讓美國人覺得心有戚戚焉的效果?
而且這種融合的情況下,還會爆發出來各種額外的可能性,這就導致劇本寫的慢下來了。比如說賈鴻漸他們暫時設定梁超偉的角色是出身一個黑幫大家庭,隻不過是他老爸老媽早年離婚了,所以他一直跟著老媽過,但是時不時還是能看到那些犯罪的親戚。後來老爹死了以後,他就斷了跟所有親戚的聯係,準備去當警察。本來看起來這是把無間道1和2裏麵的漏洞稍微彌補了一下是吧?然後就可以讓這角色去臥底了吧?
可是在設定了這個角色的叔叔或者大伯是曾誌威的角色之後,在聽到了賈鴻漸說了這麽一個角色是否可能臥底9年之類的設定之後,突然諾蘭就問了一個問題——“咱們可不可以設定開場以後是一個更大的類似教父角色的家夥死了,留下來了巨大的權力真空,同時這個教父死了可能是對頭弄的,也可能是這麽一個類似聯盟陣營內部有人想上位弄的。一時之間聯盟裏麵人人自危的同時也摩拳擦掌,大家都想擴大自己的版圖和勢力範圍……然後主角之一就奉命引導他們本身的小幫派成為領頭羊,成為掌權的教父?這樣一來是不是戲劇張力就更加的大?”
這感情是把《黑社會2》和《無間道》的劇情都給放到了一起啊?“不過這樣一來戲劇張力是夠了,會不會亮點太多,反而把觀眾的注意力給轉移到了黑社會鬥爭上麵。而不是兩個臥底身上?”賈鴻漸提出來了這樣的反對意見。沒錯,他們這拍的又不是黑幫史詩片,又不是講黑幫之間互相爭鬥的,是講兩個臥底的啊!
如果大形勢上麵太過於吸引人,那麽觀眾就很難把注意力放在這麽兩個臥底身上了。是吧?同時也沒有那麽多篇幅去刻畫這兩個主角的內心和性格什麽的了,所以說起來反而是有點喧賓奪主了啊!所以哪怕賈鴻漸他們說過現在寫劇本的時候隨便可以把創意往裏扔,可是到了最後,這個想法也沒有扔進去。
大概的一個劇情大綱在寫作的時候,諾蘭突然問了賈鴻漸一個問題,“賈總。我們這個片子,是要票房好還是……獲得奧斯卡?”他的這個問題問的讓賈鴻漸挺好奇的,“為什麽這麽問?難道我們不能兩者兼顧麽?”沒錯啊,哪怕就像是《臥虎藏龍》這樣的片兒都能得到5被於投資的票房,怎麽諾蘭說起來就一定要在票房和奧斯卡中間選呢?諾蘭本人不就是擅長商業和文藝的結合麽?
賈鴻漸這麽一反問之後,諾蘭也明白了他的意思。自嘲的笑了一下之後,他就說到:“那麽我們要奔著奧斯卡去的話,通過我這些天的思考,我們有些事情還是要做的,比如說盡量的貼近實事。不一定就要把最新的事兒放進去,但是一定要反應一點現實。不能完全的再講虛構的事兒,畢竟奧斯卡的那幫老家夥們都是學院派。而且還都偏左派一些,講究一點對現實社會的批判。比如要講點階級固定啊,或者什麽人性掙紮啊,或者要勵誌啊……這樣的風格才比較容易獲得奧斯卡提名,甚至是獲得獎項……”
諾蘭這麽一說之後,賈鴻漸突然腦袋裏麵出現了一個想法——會不會是美版的那個並不太好看的《無間道》能夠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也是有這個原因?在美版的影片裏麵,賈鴻漸記得剛開始的時候還說波士頓南城那邊20年前愛爾蘭人根本找不到工作,沒人要雇傭愛爾蘭人。最後是靠著暴力起家,才慢慢的好了起來。雖然整個故事背景不是在80年代,可是剛開始的時候卻是有了一兩個鏡頭拍到了80年代的場景。當時黑人小朋友做的小車還被人丟石頭什麽的……難道這個片兒就是因為講了這種過去沒什麽人講的現實“背景”。所以才讓奧斯卡青睞的?
賈鴻漸曾經聽美國的同事說過,在當時之前幾年的“嚴打”之前,那波士頓南邊兒愛爾蘭後裔幫派也很囂張跋扈的。所以外加上影片裏麵說的什麽“你父親是個碼頭工人,那你要麽就當警察,要麽就當個看大門的……”這種是在反應美國的階級固化?雖然並沒有完全的往這方麵傾斜。不過賈鴻漸隱約記得片兒裏麵馬特戴蒙扮演的“柳德華”當買了大公寓的時候,那經紀人還挺不相信他能買得起。然後到了最後“梁超偉”被殺了之後,這馬特戴蒙迴到了自己的公寓,在電梯門口看到了鄰居女士帶著小狗出去,他想逗狗,可是誰想那女人卻是直接把狗牽開,根本不讓馬特戴蒙逗!
是不是影片就是通過這種細節來反應了美國的階級固化,是不是間接的暗示了“美國夢”都是放屁,實際上在美國出身怎麽樣基本上就決定了社會其他人怎麽看這個人,也基本就決定了這個人以後的生活階級?這可不是說賈鴻漸跟看中學語文課本兒一樣的可以胡亂聯想胡亂的引申,其實仔細想想看次貸危機爆發了之後,美國的那占領華爾街的運動,其實不就是一種老百姓對於階級壓迫的反抗麽?
美國那些老百姓主要反抗的是啥?是他們讀了大學之後,繁重的助學貸款讓他們根本還不起!不跟中國這邊一樣助學貸款很廉價,美國那邊的助學貸款可是很貴的,因為好學校大多都是私立的,哪怕公裏學校一年都要一萬多兩萬美元,私立學校更是四五萬美元!再加上利息沒有優惠,加上工作並不是太好找,這讓大學生出來怎麽找工作?而有錢人就不一樣了,有錢人根本不用助學貸款就能上好學校,這一出來就不一樣啊!像是所謂的“99%”的人群裏麵那不是沒有快30歲了結果沒有一份正式工作,整天要打零工賺錢,結果自己擺著指頭算一下發現助學貸款要換到50歲!這樣一來還怎麽對社會充滿希望?
雖然這種抱怨這種占領華爾街的運動是在08年之後才出來的,可是仔細想想的話,難道現在美國這邊就完全沒事兒麽?肯定引子已經有了,肯定也已經有一些苗頭了,隻不過是因為整體經濟形勢還不錯,所以沒有顯得矛盾那麽尖銳而已!所以曆史上美版的《無間道風雲》一提到了這點事兒,美國人頓時覺得感同身受,然後才各種好評?
也許是因為這樣!當然了,賈鴻漸也聽說過另外一個說法,那就是說拍美版無間道的那個導演老馬,因為幾十年來多少次被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導演了,結果就是一次沒中獎過!就跟後世的“小李子”萊奧納多一樣,這萊奧納多演技真已經不錯了,可是十幾年下來就是拿不到奧斯卡影帝的小金人!哪怕再熱門都沒用!所以奧斯卡到了最後看著老馬都老了,最後等於是給了一個類似“終身成就獎”一樣,才給了這老馬的《無間道風雲》一係列的評獎。
對於這種說法呢,賈鴻漸覺得不可能是完全的照顧。哪怕就算要照顧,奧斯卡也不是沒有終身成就獎之類的獎項,能發獎給老馬,哪怕就算有那麽一點照顧,本身的素質也要讓美國人看了覺得好才行,對吧?否則奧斯卡自己的臉還要不要了?他們的評審標準要不要被人質疑?同時賈鴻漸後世可是看過美國那邊的爛番茄網之類的排行榜,當時美版的無間道評價相當好,新鮮率90%以上,大多數人評價都是a級!這說明啥,說明美國全國看過這片子的人都覺得好!所以賈鴻漸才會聯想到這玩意兒是不是因為反應了一些中國人不太了解的美國現實,所以才讓美國人如此激動。
所以想到了這裏,賈鴻漸就真心在考慮要不要和諾蘭一起在片兒裏麵加上一點如同階級固化之類的隻有美國人才能感同身受的事兒?那麽要不要把背景設定改編一下,變成“梁超偉”是本來沒想當警察?不不不……還是應該是他想要當警察,而且是大學畢業後想當fbi,但是因為經濟原因就想先當警察?因為貸款背負的太多,如果出去打零工還貸款就沒空去複習考公務員以及fbi的書了?去當臥底的時候也可以說成是筆試過了,麵試沒過,然後沒能成為預備警察去訓練,最後因為貸款所迫就去犯罪了?
然後“柳德華”就是因為“曾誌威”給他提供了全套的資金,讓他讀大學然後去應證當警察?還要他當駐紮有組織犯罪調查的重案組的技術偵查員之類的崗位?這樣一來就容易通風報信?通過這種種設定,把《無間道》的故事跟美國這邊的社會現實掛上鉤?這樣一來通過種種設計,那就應該能達到一種讓美國人覺得心有戚戚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