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了約,連人都像石沉大海。薑致重重嘆口氣,覺得自己確實發夢。一口喝盡杯子裏的水,她放下杯子,躺迴床上。
再醒過來已經過了起床的時辰,黃茶她們見她睡得死,沒敢叫她。她撐著身子,覺得頭有點昏沉,被伺候著梳洗完,忽而青茶拿著個東西進來,遞到她跟前。
她瞥了眼,似乎是封請帖。
青茶笑道:「老祖宗,孟家的請帖。」
薑致一口清粥嗆在喉口,「什、什麽?」
她接過那封請帖,帖子裏說是青爺二十九歲生辰。她拿著帖子出神,青茶小心翼翼問:「您打算去嗎?」
她迴過神,「大夫人她們去嗎?」
綠茶搶答:「去的。」
「哦。」她將請帖放在一邊,聲音似乎不是自己說出來的,「那便去吧。」
後天……生辰……幾個詞在她腦子裏轉來轉去,放了糖的白粥也變得沒味道起來,孟復青都沒和她說過這事兒。他已經二十九歲,安穩渡過禪師所說的年歲,可以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娶妻生子。
她低頭喝一口粥,心又亂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閱讀
鞠躬~
是假哥哥。
第17章 芳心苦(5)
陸小山說著等天氣好起來再來找她,也沒來,大概是被什麽事絆住了手腳,或者是已經對調查真相沒有了熱情。
薑致打個哈欠,人懶懶地坐在廊下曬太陽,心裏不可避免地想起孟復青來。再怎麽說,她還踢壞了人家的花,總是要賠的。至於旁的,旁的再說吧。
她又打個哈欠,再睜眼,遠遠瞧見劉氏旁邊的丫鬟正朝這邊來。
丫鬟道:「見過老祖宗,大夫人差我來問問,您後天是要同我們一道去,還是自個兒去?」
她邁過腿來,手搭在欄杆上,想了想道:「一道去吧。」
丫鬟得了吩咐便告退,薑致坐在欄杆上晃著腿,陽光懶洋洋的落在身上。春日已經近末尾,她的二十三歲也已經進入末尾。
她即將成為二十四歲的老姑娘。
·
這日天氣意外地晴朗,薑致又起了個大早,倒騰自己的時候糾結了許久,還是打扮得十分沉穩出了門。她穿一身黛藍色的衣裙,首飾一應也選了深沉色調,整個人老氣橫秋的。
劉氏與期容和期華媳婦一起,二房和三房各自乘一架馬車,薑致獨坐一輛馬車。馬車悠悠行駛,駛過街市。
因著這生辰不大尋常,聽說是孟復青的母親孟大夫人一手操辦的生辰宴。是大辦,邀請了不少人,尤其是家裏有適齡女兒的。都知道孟大夫人的意思,是想趁早把親事落實了。這麽些年,眼看著都要到而立一年了,孟大夫人怎麽能不急呢。
薑致也明白這個道理,總歸人家相看媳婦,看不到她身上。
她攏了攏袖,見旁邊的馬車從她們身邊經過。馬車富貴不凡,想來是哪位有頭有臉的人物。她正要放下簾子,忽而見得剛才超了車那輛馬車裏的人也掀起簾子來,有說有笑,正是安平郡主與安樂郡主。
薑致放下簾子,捂嘴咳嗽一聲。劉氏既然想讓期容攀這門親事,想必不會放過今日機會。雖然孟復青說過,他和孟夫人說過……她放下手,指甲扣在繡花的袖口。
不可能心裏沒有波瀾的。她嘆口氣,頭靠在馬車車廂上,本來這事兒是她鬧出的意外,怎麽繞著繞著,像成了一樁愛來愛去的風月事似的。
她有些氣餒地想,不應該這麽意氣用事,不就是意外嘛。
馬車噠噠停在孟府門口,賓客良多,熱鬧得很。大家在門口見了,還得寒暄一番才能各自進門。好在她身份詭異,和她同輩分的沒人找她,和她同年紀的也沒人找她。她帶著青茶,輕巧地溜進門,混在人群中進了宴席。
宴席圍著一個台子,不知道是做什麽用的。她看了眼位置,大致找到自己坐哪兒。她位子旁邊是謝家老太太,倒是每迴都與她坐一起。
她走過去坐下,同謝家老太太打了個招唿。謝老太太今年六十八,身體還算強健,也不耳背,還頗愛聽八卦。每迴與她坐一起,都要問她幾句有什麽八卦可聽,她笑道:「謝姐姐。」
謝老太太頭往後退了退,眉頭都皺在一起,「這麽久了,我就不習慣你這麽喊我。」
薑致捂嘴咳嗽一聲,輕笑不語。她們旁邊還有別家老太太,暫時都沒到。謝老太太一眼掃過全場,目光落在空蕩蕩的台子上,問薑致:「丫頭,你知道今天搭台子是幹嘛用的嗎?」
桌上放著一盤綠豆糕,她拿了一塊送進嘴裏。吃完了又咳嗽兩聲,才接謝老太太的話。「幹嘛用?唱戲?」
說起唱戲,她不免想起上迴的事來,這幾個月她是再也不想聽戲了。
謝老太太搖頭,故弄玄虛湊到她耳邊悄聲道:「還不是給孟家那位挑媳婦。」
「啊?」薑致不甚理解,這大台子和挑媳婦有什麽關係?
謝老太太嫌棄地看了她一眼,解釋其中緣由:「今兒來的姑娘,想嫁給孟復青的,都準備了才藝,你不懂吧?天天就知道玩,多打聽打聽。」
薑致一陣惡寒,果然這事兒和她沒什麽關係。請帖前兩日才送過來,她們都知道要準備才藝,可見消息都打聽過。何況才藝這事兒,她也不會,她總不能上去打套拳吧。
</br>
再醒過來已經過了起床的時辰,黃茶她們見她睡得死,沒敢叫她。她撐著身子,覺得頭有點昏沉,被伺候著梳洗完,忽而青茶拿著個東西進來,遞到她跟前。
她瞥了眼,似乎是封請帖。
青茶笑道:「老祖宗,孟家的請帖。」
薑致一口清粥嗆在喉口,「什、什麽?」
她接過那封請帖,帖子裏說是青爺二十九歲生辰。她拿著帖子出神,青茶小心翼翼問:「您打算去嗎?」
她迴過神,「大夫人她們去嗎?」
綠茶搶答:「去的。」
「哦。」她將請帖放在一邊,聲音似乎不是自己說出來的,「那便去吧。」
後天……生辰……幾個詞在她腦子裏轉來轉去,放了糖的白粥也變得沒味道起來,孟復青都沒和她說過這事兒。他已經二十九歲,安穩渡過禪師所說的年歲,可以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娶妻生子。
她低頭喝一口粥,心又亂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閱讀
鞠躬~
是假哥哥。
第17章 芳心苦(5)
陸小山說著等天氣好起來再來找她,也沒來,大概是被什麽事絆住了手腳,或者是已經對調查真相沒有了熱情。
薑致打個哈欠,人懶懶地坐在廊下曬太陽,心裏不可避免地想起孟復青來。再怎麽說,她還踢壞了人家的花,總是要賠的。至於旁的,旁的再說吧。
她又打個哈欠,再睜眼,遠遠瞧見劉氏旁邊的丫鬟正朝這邊來。
丫鬟道:「見過老祖宗,大夫人差我來問問,您後天是要同我們一道去,還是自個兒去?」
她邁過腿來,手搭在欄杆上,想了想道:「一道去吧。」
丫鬟得了吩咐便告退,薑致坐在欄杆上晃著腿,陽光懶洋洋的落在身上。春日已經近末尾,她的二十三歲也已經進入末尾。
她即將成為二十四歲的老姑娘。
·
這日天氣意外地晴朗,薑致又起了個大早,倒騰自己的時候糾結了許久,還是打扮得十分沉穩出了門。她穿一身黛藍色的衣裙,首飾一應也選了深沉色調,整個人老氣橫秋的。
劉氏與期容和期華媳婦一起,二房和三房各自乘一架馬車,薑致獨坐一輛馬車。馬車悠悠行駛,駛過街市。
因著這生辰不大尋常,聽說是孟復青的母親孟大夫人一手操辦的生辰宴。是大辦,邀請了不少人,尤其是家裏有適齡女兒的。都知道孟大夫人的意思,是想趁早把親事落實了。這麽些年,眼看著都要到而立一年了,孟大夫人怎麽能不急呢。
薑致也明白這個道理,總歸人家相看媳婦,看不到她身上。
她攏了攏袖,見旁邊的馬車從她們身邊經過。馬車富貴不凡,想來是哪位有頭有臉的人物。她正要放下簾子,忽而見得剛才超了車那輛馬車裏的人也掀起簾子來,有說有笑,正是安平郡主與安樂郡主。
薑致放下簾子,捂嘴咳嗽一聲。劉氏既然想讓期容攀這門親事,想必不會放過今日機會。雖然孟復青說過,他和孟夫人說過……她放下手,指甲扣在繡花的袖口。
不可能心裏沒有波瀾的。她嘆口氣,頭靠在馬車車廂上,本來這事兒是她鬧出的意外,怎麽繞著繞著,像成了一樁愛來愛去的風月事似的。
她有些氣餒地想,不應該這麽意氣用事,不就是意外嘛。
馬車噠噠停在孟府門口,賓客良多,熱鬧得很。大家在門口見了,還得寒暄一番才能各自進門。好在她身份詭異,和她同輩分的沒人找她,和她同年紀的也沒人找她。她帶著青茶,輕巧地溜進門,混在人群中進了宴席。
宴席圍著一個台子,不知道是做什麽用的。她看了眼位置,大致找到自己坐哪兒。她位子旁邊是謝家老太太,倒是每迴都與她坐一起。
她走過去坐下,同謝家老太太打了個招唿。謝老太太今年六十八,身體還算強健,也不耳背,還頗愛聽八卦。每迴與她坐一起,都要問她幾句有什麽八卦可聽,她笑道:「謝姐姐。」
謝老太太頭往後退了退,眉頭都皺在一起,「這麽久了,我就不習慣你這麽喊我。」
薑致捂嘴咳嗽一聲,輕笑不語。她們旁邊還有別家老太太,暫時都沒到。謝老太太一眼掃過全場,目光落在空蕩蕩的台子上,問薑致:「丫頭,你知道今天搭台子是幹嘛用的嗎?」
桌上放著一盤綠豆糕,她拿了一塊送進嘴裏。吃完了又咳嗽兩聲,才接謝老太太的話。「幹嘛用?唱戲?」
說起唱戲,她不免想起上迴的事來,這幾個月她是再也不想聽戲了。
謝老太太搖頭,故弄玄虛湊到她耳邊悄聲道:「還不是給孟家那位挑媳婦。」
「啊?」薑致不甚理解,這大台子和挑媳婦有什麽關係?
謝老太太嫌棄地看了她一眼,解釋其中緣由:「今兒來的姑娘,想嫁給孟復青的,都準備了才藝,你不懂吧?天天就知道玩,多打聽打聽。」
薑致一陣惡寒,果然這事兒和她沒什麽關係。請帖前兩日才送過來,她們都知道要準備才藝,可見消息都打聽過。何況才藝這事兒,她也不會,她總不能上去打套拳吧。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