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改革,還是革命,都有高尚的目標:救國救民,使國家強盛,使民眾幸福。
但目標是目標,說白了,就是美好的理想,就是鼓舞的口號,就是劃出來的大餅。最終能否實現,甚至結局是否令人大失所望,都是未知數,誰都不敢確定。
而複興會卻不一樣,相對於憲政派和其他革命團體,它打下了一塊根據地,可以將其作為實現目標的試驗田。
“一縣不治,一地不治,一省不治,又何談全國?”宋複華停頓了一下,掃視著與會眾人,都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都懷著救國救民的崇高理想,但也正是如此,操切之心在所難免。
“從起事到現在,我們的戰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打下了這一片根據地,加起來已超一省之地。革命形勢看起來是樂觀的,最後的勝利是值得期待的。但有一個現象我們要注意,那就是到目前為止,我們的政務、經濟,乃至法製建設,隻是剛有起色,離我們的預期還差之很無。”
“光複了,光複區的民眾是否生活得比以前輕鬆安樂,是否感覺到了與清廷統治時的不同?我們的財政是否能支撐革命的繼續發展?革命軍浴血奮戰,我們能不能保證他們不饑不寒?保證他們彈藥無缺?”
朗朗的聲音在屋中迴蕩,接連的發問使人深思。
“顯然,我們做得還不夠,遠遠不夠。”宋複華的聲音低沉了下去,“致力於救國救民,致力於國家富強,致力於民眾幸福,目標高尚而偉大。但實際上呢,連根據地都經營不好,連這不到兩萬革命軍都支撐不住。還談什麽振興國家,談什麽造福百姓?”
“我們充滿了革命激情。也為著高尚而偉大的目標不惜生命,但我們也要看到這絕不是想象中那麽簡單。革命不是改朝換代,也不是光靠熱情和勇敢便能達成我們心中的美好希望。當我們成功地推翻滿清*朝廷,建立起民國的時候,我們要怎麽使國家富強,要怎麽使民眾幸福?”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說句不好聽的話,當革命成功之後,如果我們成為執政黨。能做得比清廷好嗎?如果我們是在野黨,是否能有足夠的智力和才識監督政府,並為國家強盛出計獻策,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仔細審視自己的能力,可能會覺得力不從心吧?反正,麵對著積貧積弱的國家,麵對著需要提高文化知識和覺悟的廣大民眾,而對著要發展的科技、工業實力,千頭萬緒,複雜的綜合工程啊!興許是我才疏學淺。能力不夠,每想到此,我是感到沉重。感到艱苦萬分的。不知道諸位同誌是什麽樣的感覺,是否還以為隻要推翻滿清,隻要革命,便一切都能變好?”
下麵的人們或微笑,或苦笑,或皺眉思索……卻沒有出言反對者。特別是在西南根據地工作過一段時間的,都有切身感觸,紛紛點頭讚同。
宋複華伸手向下壓了壓,語氣也緩和下來。說道:“今天的議程主要是設立革命軍政府的各部門,以及選舉各部門領導、明確各部門工作。然後是頒布各項政策措施。從政治到經濟,再到軍事。也就是說。從今往後,革命軍政府就是一個政權,要在根據地內行使政權的職責和權力。現在,請革命軍政府特別顧問劉永福先生主持。”
對於七十多歲的劉永福來說,官職名位已經無關緊要,他也自知在思想理論上不如這些年輕人。但他願意投身其中,感受到那股新生的朝氣,為能參加到推翻久已厭惡、失望的清廷而感到振奮和自豪。
“下麵老夫來宣讀革命軍政府的機構組成,本著軍政分開的原則,現役軍人不可在政務機構任職……”劉永福早已割掉了辮子,光頭也長出了頭發,七十多歲的老頭子精神很好,聲音洪亮。
被稱為“十二九”會議的召開是具有曆史意義的,標誌著革命軍政府真正地向部門齊全的政權過渡,從以軍事為主,轉向軍事、政務、經濟並舉,工作更加細分,人才使用更加合理。
更重要的是從革命黨逐步向執政黨或在野黨進行轉變,為革命成功以後的諸項工作培養並儲備人才,積累工作經驗,增強著綜合實力。
……………
是主動開戰,還是被動應戰,在陳文強與總部溝通過之後,似乎就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按照當初的想法,陳文強是想著自衛反擊,讓澳葡先挑起戰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布置的完成,他卻發現被動地等下去,也不是一個好辦法。
資源浪費,神經緊張,一千多步兵,還有路環島的民團,再加上水師,光這著瞪大眼睛等著,終究不是長遠的辦法。更令陳文強感到納悶的是,澳葡似乎暫時還沒有用武力解決劃界問題的意圖,而是專注於在澳門附近海麵和內河航道上搞疏浚工程,企圖通過這種手段取得對內河外海的控製權。
鑒於此種情況,陳文強開始與手下商量主動挑釁,以盡快給澳葡以打擊,從而解決劃界問題帶來的隱患。
其實在陳文強看來,也不是什麽挑釁,而是反擊入侵。因為在1864年,葡人便侵入路環島上的荔枝灣,占地數十畝建造炮台,並屯兵數十人。
當然,陳文強不會用這個借口,他要誘引澳葡傾其全力,從而一戰定乾坤。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便要製造假象,使澳葡產生錯覺。
“如果路環島上發生戰事,水師可有把握將步兵迅速送上岸?”陳文強麵色嚴峻地看著麵前的數人。
水師巡弁李炎山等人因為查驗扣留“二辰丸”號而被處罰,本來以為已無出頭之日,但陳文強卻起複他們,並且重用升職,由此使這幾人甘心聽命,為陳文強效力。
“迴大人,澳葡不過兩三艘可戰兵艦,廣東水師大小艦船三十餘艘,戰則必勝,又何況是運兵抵岸。”李炎山躬身恭謹地答道。
............(未完待續。)
但目標是目標,說白了,就是美好的理想,就是鼓舞的口號,就是劃出來的大餅。最終能否實現,甚至結局是否令人大失所望,都是未知數,誰都不敢確定。
而複興會卻不一樣,相對於憲政派和其他革命團體,它打下了一塊根據地,可以將其作為實現目標的試驗田。
“一縣不治,一地不治,一省不治,又何談全國?”宋複華停頓了一下,掃視著與會眾人,都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都懷著救國救民的崇高理想,但也正是如此,操切之心在所難免。
“從起事到現在,我們的戰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打下了這一片根據地,加起來已超一省之地。革命形勢看起來是樂觀的,最後的勝利是值得期待的。但有一個現象我們要注意,那就是到目前為止,我們的政務、經濟,乃至法製建設,隻是剛有起色,離我們的預期還差之很無。”
“光複了,光複區的民眾是否生活得比以前輕鬆安樂,是否感覺到了與清廷統治時的不同?我們的財政是否能支撐革命的繼續發展?革命軍浴血奮戰,我們能不能保證他們不饑不寒?保證他們彈藥無缺?”
朗朗的聲音在屋中迴蕩,接連的發問使人深思。
“顯然,我們做得還不夠,遠遠不夠。”宋複華的聲音低沉了下去,“致力於救國救民,致力於國家富強,致力於民眾幸福,目標高尚而偉大。但實際上呢,連根據地都經營不好,連這不到兩萬革命軍都支撐不住。還談什麽振興國家,談什麽造福百姓?”
“我們充滿了革命激情。也為著高尚而偉大的目標不惜生命,但我們也要看到這絕不是想象中那麽簡單。革命不是改朝換代,也不是光靠熱情和勇敢便能達成我們心中的美好希望。當我們成功地推翻滿清*朝廷,建立起民國的時候,我們要怎麽使國家富強,要怎麽使民眾幸福?”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說句不好聽的話,當革命成功之後,如果我們成為執政黨。能做得比清廷好嗎?如果我們是在野黨,是否能有足夠的智力和才識監督政府,並為國家強盛出計獻策,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仔細審視自己的能力,可能會覺得力不從心吧?反正,麵對著積貧積弱的國家,麵對著需要提高文化知識和覺悟的廣大民眾,而對著要發展的科技、工業實力,千頭萬緒,複雜的綜合工程啊!興許是我才疏學淺。能力不夠,每想到此,我是感到沉重。感到艱苦萬分的。不知道諸位同誌是什麽樣的感覺,是否還以為隻要推翻滿清,隻要革命,便一切都能變好?”
下麵的人們或微笑,或苦笑,或皺眉思索……卻沒有出言反對者。特別是在西南根據地工作過一段時間的,都有切身感觸,紛紛點頭讚同。
宋複華伸手向下壓了壓,語氣也緩和下來。說道:“今天的議程主要是設立革命軍政府的各部門,以及選舉各部門領導、明確各部門工作。然後是頒布各項政策措施。從政治到經濟,再到軍事。也就是說。從今往後,革命軍政府就是一個政權,要在根據地內行使政權的職責和權力。現在,請革命軍政府特別顧問劉永福先生主持。”
對於七十多歲的劉永福來說,官職名位已經無關緊要,他也自知在思想理論上不如這些年輕人。但他願意投身其中,感受到那股新生的朝氣,為能參加到推翻久已厭惡、失望的清廷而感到振奮和自豪。
“下麵老夫來宣讀革命軍政府的機構組成,本著軍政分開的原則,現役軍人不可在政務機構任職……”劉永福早已割掉了辮子,光頭也長出了頭發,七十多歲的老頭子精神很好,聲音洪亮。
被稱為“十二九”會議的召開是具有曆史意義的,標誌著革命軍政府真正地向部門齊全的政權過渡,從以軍事為主,轉向軍事、政務、經濟並舉,工作更加細分,人才使用更加合理。
更重要的是從革命黨逐步向執政黨或在野黨進行轉變,為革命成功以後的諸項工作培養並儲備人才,積累工作經驗,增強著綜合實力。
……………
是主動開戰,還是被動應戰,在陳文強與總部溝通過之後,似乎就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按照當初的想法,陳文強是想著自衛反擊,讓澳葡先挑起戰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布置的完成,他卻發現被動地等下去,也不是一個好辦法。
資源浪費,神經緊張,一千多步兵,還有路環島的民團,再加上水師,光這著瞪大眼睛等著,終究不是長遠的辦法。更令陳文強感到納悶的是,澳葡似乎暫時還沒有用武力解決劃界問題的意圖,而是專注於在澳門附近海麵和內河航道上搞疏浚工程,企圖通過這種手段取得對內河外海的控製權。
鑒於此種情況,陳文強開始與手下商量主動挑釁,以盡快給澳葡以打擊,從而解決劃界問題帶來的隱患。
其實在陳文強看來,也不是什麽挑釁,而是反擊入侵。因為在1864年,葡人便侵入路環島上的荔枝灣,占地數十畝建造炮台,並屯兵數十人。
當然,陳文強不會用這個借口,他要誘引澳葡傾其全力,從而一戰定乾坤。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便要製造假象,使澳葡產生錯覺。
“如果路環島上發生戰事,水師可有把握將步兵迅速送上岸?”陳文強麵色嚴峻地看著麵前的數人。
水師巡弁李炎山等人因為查驗扣留“二辰丸”號而被處罰,本來以為已無出頭之日,但陳文強卻起複他們,並且重用升職,由此使這幾人甘心聽命,為陳文強效力。
“迴大人,澳葡不過兩三艘可戰兵艦,廣東水師大小艦船三十餘艘,戰則必勝,又何況是運兵抵岸。”李炎山躬身恭謹地答道。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