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王氏拿著家裏攢的五個雞蛋去了村東頭的青磚瓦房。


    魏山海他大哥魏江河不在,隻有魏江河的婆娘夏氏帶著大兒媳小夏氏也是她嫡親的侄女兒,和小女兒魏梅梅在院子裏曬著太陽做針線。


    看到弟妹王氏來了,夏氏臉色一變,心想果然還是來了。


    魏梅梅嫌棄地撇了一眼二嬸,連人也沒喊,那拿著做了一半的香囊起身走了。


    “大嫂……”王氏縮著肩走進院子,扯著嘴角喚道。


    “二嬸。”小夏氏不鹹不淡地喚了一聲。


    “誒。”王氏連忙應了一聲。


    “今日刮的是什麽風,把弟妹你給吹來了?”夏氏手上的針線活也沒停,說話的時候都沒有看王氏。


    王氏看了一眼小夏氏道:“聽說大侄媳婦懷孕了,我們家也沒什麽好送的,就拿了幾個家裏攢的雞蛋來,給大侄媳婦補身體,大嫂和大侄媳婦不要嫌棄才好。”


    王氏把手裏提著的籃子往前送,婆媳二人卻沒一個人接,倒是夏氏看了一眼籃子裏那少得可憐又寒酸地幾個雞蛋,臉上閃過一抹嫌棄之色。


    “不要,不要,你趕緊拿迴去吧,你們家日子也不好過,我們哪裏能要你家的雞蛋。”夏氏輕慢地說道,“再說了,老大媳婦要補身體,我們家都是給殺雞燉肉的,雞蛋也補不了啥。”


    老大媳婦都懷孕三個月了,半個月前就傳得村裏的人都曉得了,這會兒王氏才因為老大媳婦懷孕送雞蛋來,這一看就是借著送禮,拿幾個雞蛋換錢迴去呢。


    王氏麵露窘色,提著手想繼續往前伸也不是,收也不是。


    “二嬸還是拿迴去,放著給二叔補身子吧,我也不愛吃雞蛋。”小夏氏也冷淡地說道,想起她成親的時候,這個二嬸家不但沒給她這個晚輩紅包不說,還隻送了十個雞蛋,就來了一大家子人吃席,她就對這二嬸一家的態度好不起來。


    加上婆母也說,讓她少跟二叔一家來往,免得她們家被纏上,所以平時在村裏瞧見了,除非是走到她麵前了,她是連人都不會喊的。


    王氏訕訕地把手收了迴去,婆媳二人低著頭做針線,就當王氏不在。


    過了好一會兒,夏氏抬起頭,見她還在便道:“喲,還在呢?”


    她故意把人晾著,就是表明自己的態度,好讓這人自己離開。可這人卻一直在她們麵前幹站著,看來今日是借不到錢就不會走的。


    當家的還說他弟弟有骨氣,跟誰借錢也不會跟他借錢,也慶幸從幼時便與老二關係不好,倒是為他們家省去了不少麻煩。


    有什麽骨氣,這不就找上門來賴著不走了嗎?


    王氏更加的窘迫了,嘴唇蠕動著道:“我本不想跟大嫂你開這個口的,但是自立他們書院要買布做校服,家裏實在是拿不出錢來了,還請大嫂能借我五十文,等後半個月自強從采石場迴來了,我就立刻把錢還個大嫂。”


    隔壁縣的采石場需要宮人,上個月魏自強就跟著村裏的人去了采石場,再等十來天就迴來了,隻要他一迴來,就是能還上錢的。


    小夏氏目光微動,沒想到這二嬸來這一趟就是為了借五十文錢而已,她看了一眼婆母,覺得隻是借這麽點兒的話,倒是可以借給二嬸,畢竟,五十文也就是夫君一天在書院裏的飯錢而已。.五816


    “弟妹不是我說你們,你們就不該把自立送到書院去念書,你家還能像我們一樣供大郎二郎三郎他們考科舉嗎?”夏氏看著王氏問。


    王氏嘴唇蠕動著沒有說話。


    “再說了,那免費的書院,又怎麽會好好教孩子,和你家自立一起在書院讀書的那些人,不過都是在書院混日子,浪費時間罷了。”


    “不是的……”王氏想反駁,告訴大嫂自立已經會寫自己的名字了,但無奈聲音太小,直接被夏氏的話音給蓋了過去。


    “你們家自立也不是讀書的料,你們這樣的家庭也供不起,與其讓自立在書院浪費時間瞎玩兒,還不如讓他在家裏幫著幹活呢!你們也能輕鬆些。”


    夏氏板著臉說完後又道:“五十文錢是不多,按理來說我這個做嫂嫂的也該借給你,但是這錢我卻是不能借的。不借給你不是我小氣,而是不想讓你們在沒有意義的事上浪費錢,早點兒認清現實,讓自立早點兒迴家幹活。”給自己找的理由可以說是相當的冠冕堂皇。


    王氏的胸口劇烈地起伏著,大嫂的話就像是刀子一樣在往她心裏紮,也讓她心生憤怒。


    她家自立很聰明,怎麽就不是讀書的料了?


    人縣主是心善為了讓她們這些貧寒人家的孩子能讀上書,大嫂怎麽能說縣主的書院不會好好教?


    她可以接受大嫂說她家窮,供不起,但是不能接受,大嫂說書院和她家自立不好。


    “大嫂就當我今日沒來過吧。”王氏冷冷地丟下一句,轉身就走了。


    大嫂說自立不是讀書的料,她偏要讓自立繼續讀下去。


    大嫂說縣主辦的書院不會好好教孩子,她就偏要讓人看看,她家自立能在書院學到多少東西。


    夏氏衝著王氏的背影翻了個白眼。


    王氏從大房家走出來後,並沒有立刻迴家,而是提著籃子裏的五個雞蛋,去了十裏外的娘家。


    到現在她還欠著娘家三兩銀子沒還,兩個弟妹都催了好多次了,她早已經沒有連再登娘家的們了,但是為了兒子,她還是厚著臉皮登了門。


    正好她大弟妹的爹過壽,一家人都去吃酒了,隻有她要顧著家裏牲口的老娘在家。


    老娘沒等她開口,就把自己納鞋底兒賣了攢的一百文錢拿出來塞在了她手裏。


    王氏對著老娘哭了一場,和老娘一起吃了中飯,又提著五個雞蛋迴家了。


    雞蛋她本是要留下的,但是她娘不要,說她大弟妹管家,要是家裏多了雞蛋她要問的,若知道王氏來了,又有多的話說。


    王氏納了錢迴家後,第二天就帶著女兒魏蘭蘭和兒子自立去了沈記布莊。


    布莊裏都是穿著粗布麻衣的學生家長,到了鋪子裏一看打一折的布竟然這麽便宜,那都是直接半匹半匹的買,買完又細細地看了樣衣,把款式和胸口的花樣記下來了。


    好多家長不認字,自然也就不會把育才書院幾個字繡下來,直接讓布莊的掌櫃,在布上給她們描了個字體的樣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沈婉宋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荼並收藏沈婉宋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