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行,東行,風雨無阻!)


    吳朋向大家一拱手:“既然你們去酒樓,那小生就迴房背書去了。”


    薛立仁笑了笑:“吳先生,這怎麽可以呢,你還是過來陪陪幾位貴客吧!”


    吳朋連連擺手:“不行不行,小生一來不勝酒力,二來不善於酒席上的辭令,就不打擾幾位的雅興了。再說小生已經吃過晚飯了的。”


    “那好吧,先生請便。本縣就不勉強了。”薛立仁道。


    吳朋向大家一鞠躬:“如此,小生告辭!”說著就徑直而去。


    “這位吳先生一向自命不凡,自視清高,大家看他的名字,吳朋,人到清則無朋之意。”薛立仁看著吳朋離開的背影不高興的說。


    蔡馨兒撇了撇嘴:“我看這位吳先生純粹是豬鼻子插蔥,愣裝大象的。”


    史文敬看了蔡馨兒一眼:“馨兒,你怎麽這樣說人家吳先生呢,每個人處世的方法不同,人家不願意陪咱們去酒樓,那一定是有原因的。”


    “什麽原因,不過就是一個窮酸的儒生而已,裝什麽大學問的人。”蔡馨兒不屑的說。


    薛立仁苦笑:“好了,好了,吳先生就是這樣的人,兩位千萬別在意。”


    大家說著走出了縣衙門來到了大街對麵的一家牌匾上寫著陶公居二層樓的酒樓。


    酒樓的掌櫃早已經率領著三名夥計在樓下恭候著,一看薛立仁等人來了,急忙鞠躬施禮:“知縣大人樓上請!”


    薛立仁帶著蔡馨兒,史文藝敬,展峰來到了樓上一座雅間:“諸位請坐,我們這裏條件簡陋,不比京城的酒樓飯店,還請多多包涵。”


    蔡馨兒向四周打量了一番點頭道:“還可以,條件也不錯的。”


    大家按主賓坐下後,薛立仁指著桌子上的酒菜:“來來,我這陶丘縣沒有什麽好吃的,還過這盤燒牛肉可是很有特色的。”主著指著一盤著色紅潤鮮亮,肉質細嫩,透香無比,引人食欲的牛肉道:“這道菜叫曹州燒牛肉是選1-2年齡的魯西南黃公牛作原料,加各種調料和小鹽加以醃透,細火燒熟後涼幹,再用小磨香油烹、炸,從而具有色、香、味、美、肉質鮮嫩、香味濃鬱、熟而不散的優點。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之功效,來來,大家伸筷子嚐嚐。“


    蔡馨兒率先拿起筷子挾了一塊放在嘴裏慢慢的咀嚼了片刻:“不錯果然是色香味俱全。“


    史文敬與展峰也嚐了一塊,交口稱讚。


    薛立仁看大家都嚐過了這道菜,便舉起酒杯對蔡馨兒道:“小妹,你初次離京就來到了我這兒,學兄深感榮幸,來小酌一杯,去去旅途的疲勞。“


    大家喝了三杯酒後,薛立仁頗有感慨的對蔡馨兒笑了笑:“小妹,恨隻恨學兄是一命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不然的話真想陪你們幾位去江湖上走一走,看一看這大好河山,體察一也民間的疾苦。“


    “薛老兄,你還是想一想怎麽治理好你的管轄區域的事情吧,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造成別辜負了我老爹對你的厚望。“蔡馨兒輕聲道。


    “是呀,知縣大人,現如今咱倆大宋是文治天下,不付大唐時期寧為百夫長,不作一書生的時代了。隻要你知縣大人能在其位謀其政,那也是可以大有作為的嗎。“史文敬說著端起了酒杯:”來,馨兒,展峰咱們仨人共同敬薛知縣一杯酒,以謝他的地主之誼,一片盛情!“


    蔡馨兒與展峰一齊端起了酒杯,與薛立仁碰了杯,四個人一飲而盡。這頓酒席一直喝了兩個時辰,直到子時時分,薛立仁才將大家送到客棧休息。


    第二天早晨,雄雞“喔喔喔“鳴啼了三遍,蔡馨兒就從自己的客房裏走了出來,來到史文敬、展峰住的客房外輕輕敲著門:”史大哥,小靈鼠該起床趕路了。“


    正在床上盤膝打坐的史文敬跳下床來到展峰的床邊輕輕拍打著展峰的屁股:“展老弟,起床走路了。“


    展峰睡眼朦朧的嘟嚷著:“哎呀,史大哥,你也真是的,好不容易眼睡個踏實的覺,這麽早你就將小弟吵醒。“


    史文敬笑了笑:“這可不是我讓你這麽早起床的,是你馨兒姐姐把咱們叫醒的。你要是不起來,小心她闖進來抽你的屁股。“


    這時,蔡馨兒又在門外喊:“怎麽,你們兩個人還磨蹭什麽?“


    展峰聽了一急忙爬了起來,一邊穿衣服一邊小聲的道:“史大哥,這位姑奶奶我可惹不起的。“


    “哈哈,這真是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的。“聽了展峰了話史文敬哈哈笑了起來。


    展峰穿好的衣服後同史文敬從客房裏走了出來與蔡馨兒一同來到了客棧院子裏。


    剛才踏進院子,就看到薛立仁站在那兒向仨人一拱手:“小妹,兩位兄弟早上好。““薛兄,昨天晚間在咱們不是說好了嗎,今天你就不用來了的。“蔡馨兒看著薛立仁說。


    薛立仁笑了笑:“那豈人待客之道,你們要走了,我這位地主總也得為你們餞餞行嗎,不然以後迴京城後,老太師要是怪罪下來,我怎麽能承擔的了。“說著躬腰做了下請的姿勢:”小妹,我已經在昨晚那家酒樓定下了一桌子薄酒素菜,還請你賞光。“


    蔡馨兒嫣然一笑:“那好吧,恭敬不如從命!小妹我吃的是立仁老兄的酒,可不是吃薛知縣的酒。“


    三個人隨著薛立仁來到了酒樓,喝了兩杯酒,很快就吃完的早餐。


    薛立仁將大家送到樓下,又從酒樓掌櫃手裏接過了一隻布袋子對蔡馨兒道:“小妹,這是本地的特產,你帶著於路上吃。“


    “這是什麽好吃的東西!薛兄你還真將小妹當成小孩子了,送了些零食來吃。“蔡馨兒笑了笑。


    薛立仁也笑了笑:“小妹,這個東西叫柿餅,是我們這裏獨一無二的特產。在我們這裏隻有耿莊所產的鏡麵柿,它的特點橙黃透明,肉質細軟,霜厚無核,入口成漿,味醇甘甜,營養豐富,且耐存放,久不變質。生津止渴正適合路上食用,小妹千萬別小看了我們這兒耿莊的鏡麵餅,這可是每年朝廷必要的貢品呢!”


    蔡馨兒聽了高興的:“嘻嘻,這麽說來,這鏡麵餅還是專門供給皇帝與皇後吃了呢,如此小妹受領了。”說著頤指氣使的對展峰道:“展老弟,拿著放在你的馬上。”


    展峰急忙從薛立仁手裏接過了口袋,拴在了自己的馬鞍上。


    薛立仁看著二匹馬,歎了一聲氣:“唉,小妹,史老弟,真是對不起,可惜我這小縣太窮,連一匹像樣的馬都沒有,不然就送給你們一匹,免得你們仨乘坐兩匹馬,多有不便。”


    蔡馨兒擺擺手:“老兄,你千萬別自責,你就是送給我們一匹馬,小妹也不敢騎的。”


    展峰在旁邊笑著:“知縣大人,你千萬別送馬給我們的,人家蔡小姐巴不得與史大哥同乘呢!”


    “小耗子!你在亂嚼舌頭,小心我捧你!”蔡馨兒臉一紅揚起手嗔怪著。


    薛立仁笑了笑:“小妹,展峰兄弟說得也對,你與史老弟同騎可以說是比翼雙飛,羨煞人也。”


    “薛兄,你也笑話小妹,再也不理你了!”蔡馨兒跺起了腳。


    史文敬急忙道:“好好,天色不早了,大家趕快上馬趕路吧!”


    三個人跳上馬與薛立仁道了聲再見,出了陶丘城。


    出了陶丘城,沒走出多遠,蔡馨兒就在馬上向展峰喊:“展峰,你將口袋裏的柿餅拿出幾塊給我嚐嚐!”


    “我的馨兒姐姐,這剛剛吃過早飯,你就要吃柿餅呀!”


    “怎麽,我願意什麽時候吃就什麽時候吃,難道就這點小事你都不願意辦,還一口一個姐姐叫著呢。”蔡馨兒口齒伶俐的道。


    展峰無奈的苦笑:“好好,你願意吃就吃吧!”說著將袋子扯到胸前解開了紮口的繩子,拿出了四塊柿餅遞了過去:“給,馨兒公主請嚐嚐這貢品吧!”


    “這還著不多!”蔡馨兒得意洋洋的接過了柿餅輕輕咬了一口:“哇塞,還真就是好吃。”說著拿起掰了一小塊迴手塞進了史文敬的嘴裏:“大哥,你嚐嚐試是不是很好吃。”


    史文敬咀嚼著連連道:“好吃好吃!”


    展峰在另一匹馬上叫著:“馨兒姐姐,既然好吃,你怎麽不掰給我一塊嚐嚐呢。”


    蔡馨兒抿著小嘴一笑:“美得你。臭小子,想吃自己去口袋裏拿!”


    展峰故意笑著:“自己去口袋裏拿的,一定沒有馨兒姐姐手裏拿過的香,這就秀色可餐。”


    蔡馨兒不再理會展峰,又拿起一塊柿餅放在嘴邊輕輕咀嚼著,仔細口味著。


    不錯,這耿莊的鏡餅確實與自己曾經吃過了不一樣。


    耿莊的鏡麵柿餅確實與薛立仁所說的那樣是獨一無二的,那製作的過程就較為頻繁。


    一是,選果:選用充分成熟、肉質堅硬、果形端正、果頂平坦或微突起、無縱溝、含糖量高、少核或無核品種,剔除損傷和蟲果。


    二是,去皮:目前大都采用腳踏式半自動去皮機。將果皮轉圈旋削下。去皮要幹淨,同時旋皮要薄而均勻。


    三是,曬餅:選光照充足、空氣流通、清潔衛生的地方,用木棒或磚塊搭架,架高0.8~1米,上鋪秫千箔,將去皮後的柿果果頂向上,單層排在箔上曝曬,晚間用席蓋好,防露水,雨天要防雨,約10天左右果肉皺縮,果頂下陷,進行第1次翻動,以後每隔3~4天翻動1次,每次翻動同時進行捏餅,第2次捏餅時柿餅外硬內軟,迴軟後沒有發汗現象,就可進行上霜,出霜才好。


    四是,上霜:將兩餅頂部相合,萼蒂部向外,在缸中放一層幹柿皮放一層柿餅,反複疊放至將滿缸,然後封缸,放在陰涼處生霜。柿餅上霜與環境溫度有關,溫度越低,上霜越好,所以要將缸放在陰涼處。


    最後才能食用。


    三個一邊說笑一邊催馬前行,很快就離開了陶丘縣境內,繼續向泰山的方向。為了打發旅途上的寂寞,史文敬,蔡馨兒,展峰三人一忽唐詩,一忽宋詞,引亢高歌,一路向前。


    按著史文敬的打算,他們前方的目的地是巨野,然後在經巨野向東。


    正午時分,三個牽馬走進了巨野,巨野歸屬於濟洲府所轄,是一個隻有兩二萬人口的小城,三人進了巨野城之後,並沒有去縣城府衙,而是找了一家小飯店,簡單的喝了兩碗酒,吃了些飯菜,牽馬出城,向東方趕奔。


    出城東門大約走出了二十多裏的路,就來到了了一個叫麒麟台的地方,隻要繞過麒麟台就可直奔上一條通往濟州的一條平坦寬敞的官道。“


    麒麟台,這地方別看如今是荒草萋萋遍地,當年還有個美麗的傳說,西狩獲麟故事就發生在春秋末期魯國西境大野澤地的巨野。其有文字記載的曆史,首先見於戰國成書的我國最早的一部編年史《春秋》,戰國史學家公羊高撰寫的《公羊傳》和穀梁赤撰寫的《穀梁傳》也都記載了這方麵的內容。“鳳凰麒麟,皆在郊藪”。,有麒麟愛吃的蘆葦、香蒲等植物,是麒麟習慣生長的地方。


    《東周列國誌》記載:“周敬王三十九年,魯哀公狩於大野,叔孫氏家臣鉏商獲麟,以為不詳,以賜虞人。”仲尼觀之曰:“麟也”。《東周列誌》又載:“周敬王三十九年,魯哀公狩於大野,叔孫氏家臣鉏商獲一獸,麕身、尾、馬蹄,頭上有一肉角,怪而殺之。孔子歎曰:‘麟也,孰為來哉?’使弟子埋之。是為麒麟塚。麒麟降世,無人識曉,卻被“怪而殺之”。孔子痛惜不已,聯想到自己一生懷才不遇,觸景生悲,為麒麟寫下了挽歌:“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自此絕筆,不再著書。麒麟塚也正因獨特的文化內涵成為一方名勝,曆代文人騷客臨其境覓聖跡,或謳歌,或慨歎,發思古之幽情,詠不朽之佳句。唐代著名學者韋表微曾作“麟台碑銘”:李白、杜牧、蘇軾著名詩人均為麒麟台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唐武德四年,據西狩獲麟之故,巨野一度改名麟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整肅大宋江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先生王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先生王六並收藏整肅大宋江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