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自作聰明
經此一役後便再無生事,倒是殷政決定孝廉郎,舉秦言為陸安城縣尉,陸安城是齊林郡下縣城,是齊林郡三城十一縣僅有的三座縣城之一,陸安城原縣尉據說前些日子死在了剿匪途中,如今正好空缺。
等秦言迴府明月高掛,夜幕已深,秦言迴家便迴房休息了,一夜無話。
清晨時分,用過早餐後便一同來了議事廳,秦家也是紮根禹州百年的大家族,雖然嫡係凋零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秦府在齊林郡也算的上富麗堂皇,亭台樓閣,雕梁畫柱,樓閣林立,花草叢生,議事廳即為寬大,容得的下百十人來。
廳上高坐一人,乃是秦家現家主秦載陽,秦載陽說來長得也算雄偉,人高馬大,卻有著一顆懦弱的心,說出來都怕沒幾人能信。
沒辦法這就是事實,總歸沒少被支脈占便宜,辛虧老家主還在。
秦言今日衣冠楚楚,光彩照人,踏步進了議事廳,眾人皆投來異樣的目光,秦言雖為秦家少主,但自懂事以來從未參與過議事。
來的不禁秦言一人,背後更有一大漢,容貌甚偉,身姿偉岸,氣煞旁人,端立秦言身後閉目不言,滿堂秦家老宿更是不瞧一眼。
“言兒,今日怎麽有空來這議事廳,有何事直接道於叔伯既可,何必跑這一趟呢!”這時一個秦家老者開口,那是秦言支脈的堂伯。
家事基本是幾位叔伯暗地相商,再報於秦載陽,隻要不做的太過,摻幾句事關重大,秦載陽多半會應下。
秦言拱手笑道“堂伯說笑了,秦言身為秦家少主,哪能一直不理世事,知道叔伯念言兒年少,不願言兒勞累,但如今多事之秋,舍我其誰,秦言自當仁不讓。”
秦言所說沒有絲毫問題,幾人也無法拒絕,不過怕是心中多事,今日不好再提,想來秦言也就徒一時好玩,過幾日也就不來了。
一位堂叔站起“言兒懂事啦,那言兒快入座,來堂叔這邊吧,叔伯談論家族之事,聽聽也好,以後早日接管秦家。”
這話一語雙關,除了說簡單的長輩教導晚輩之外,還暗諷秦載陽膝下無子。
果然聞言,秦載陽麵色一黑,他到不氣惱秦言,自己無子,秦載陽自然對他視如己出。
秦言聞言不為所動,望著那位堂叔癡癡的笑,笑的讓人心寒,這才幽幽道“堂叔說笑了,秦言身為秦家少主,自然坐在堂上。”最後堂上二字重了幾分。
幾位叔伯心中一驚,本沒多想,此言一出,方才記起,秦言身為嫡係又是少主,身份自然高過旁支叔伯,本將其當做小孩打發,卻被反將了一軍。
一時間竟忘了說話,秦言自顧自的踏步向前,一屁股坐在了秦載陽右側,堂上共有兩把椅子,左為尊自然是家主,那麽右邊就是身為少家主的自己。
眾人心中咯噔一聲,今日恐怕有些變故,互相使了使眼色,暗暗點頭。
就在幾人神遊在外時,看門的秦家子弟前來通報,對著眾家老宿拱了拱手,最後對著秦載陽拜道“家主,郡府送來文書,說孝廉郎,舉秦言為陸安城縣尉,以上報朝廷,批下了公文。”
才一天怎麽可能真的通報朝廷,還下了文書,自然是胡謅的,大家心知肚明,但表麵功夫還是要做,這才顯得名正言順。
“什麽郡府舉孝廉!”
“陸安縣尉!”
“秦言?”
舉孝廉一事三國時期不少,曹操就曾舉司馬懿父親司馬防為縣尉。
有驚訝,有疑問,畢竟昨夜之事還未傳開,幾個老者更不會特意打聽,不懂為何這個紈絝子弟去了趟笄禮便成了一城縣尉。
大家或許覺得縣尉很小,各類小說裏都是炮灰,但若類比現在,那是一市公安局長,在這亂世之中還加了個地方軍區司令。
縣城主要以縣令為主,縣尉縣丞相輔,若是安平年代是三把手,但在這亂世之中,縣尉除了文職的縣衙衙役,連帶地方軍防軍權都歸他管理,甚至能淩駕縣令之上,小的手下有一兩千人,多的能有上萬兵馬。
聞言眾人皆京,一時啞口無言,議事廳安靜的可怕,秦載陽卻興致高漲,畢竟秦言在他心中,如同自家親子一般,平常秦家宿老經常拿秦言胡作非為來痛斥自己。
秦載陽一樂,哈哈一笑“哈哈,言兒可以呀,不聲不響的搞了這麽大事,還不去接過文書。”打從心底裏高興。
聞言幾位宿老才迴過神,縣尉是實打實的實權,這亂世手握一城兵馬可不是小事,進可開疆擴土,退可安守一方,就是當地縣城的土皇帝。
“不可。”兩字脫口而出,是支脈的堂叔秦鏡,慌忙道。
秦載陽秦言二人不禁皺眉,即為叔伯也太過大膽,此乃秦家大事,秦言又是秦家少主,本就理所當然,竟敢出聲阻止。
不等秦言說話,秦鏡一旁的管家祿文開口道“鏡爺是念秦言少主年幼,若壞了殷郡守大事可不好,再則陸安前縣尉死於匪盜,也是為秦言少主安危找想。”
聞言秦鏡趕忙點頭,“是是是,堂叔就是這個意思,還是祿管事能說會道,我這個老頭呀,口角不利索啊,哈哈”說著自顧自的笑起來。
“是是是,老祿說言甚是呀。”
“言兒年少,真不宜太早入仕。”
“對呀,那邊多危險,言兒還是先修身養性,帶修為提高後再行打算不遲。”
幾位叔伯經祿文這麽一點撥,簡直如開閘的水,奔湧而出,七嘴八舌的勸導著。
聞言秦言會意的笑了笑,眯著眼看著幾位叔伯道“那各位堂,叔伯有何指教,不如駁了殷太守如何。沒準晚幾年,還會給我個縣令當當。豈不快哉,哈哈”說著哈哈的笑著,笑的幾人心裏沒底。
一位堂伯連忙擺手“這怎麽可以,若是惡了殷太守美意,惹惱了他老人家,秦家日後可不好過。”
“是是是”
“老三說的是呀”
“對對,不能駁了太守美意。”
秦言依舊不語,低頭喝了口茶,看幾位宿老繼續表演,輕吐一口氣“蛤”。
“對對,老三所言甚是,言兒還未立冠,不如在等幾年,不過駁了郡守好意也不好,你們說怎麽辦呢。”說著聲音越來越小,嘀嘀咕咕的。
幾人打著什麽主意秦言懂,當著秦言的麵都不想做這個出頭鳥,畢竟老家主還在,萬一出關秦言一訴苦,可就了不得了。
打著馬虎眼,彼此推辭,眼神來迴瞟,就差把秦言笑噴出來,這群老東西,想占便宜還怕當責任,老而不死是為賊沒錯。
“不然聽在下一言,如今秦言少主年幼,不如擇族中幾位及冠而立的子弟前去,一來曆練曆練,二來相互有個照應。”祿文知道自己開口的時候到了。
“對對對”
“祿管事說言有理”
“不愧是打底秦府諸事的祿管事,腦子就是轉的快。”
眾人借坡下驢,應的那叫一個快,七嘴八舌就差沒把秦家貼給祿文了。
“唿”輕輕的放下手中盞茶,秦言搖了搖頭。
“祿管事是吧。”
祿文微笑著,這事不可能不觸怒秦言的,不過自己是下人也得硬著頭皮,這是個表忠心的時候“少主有何指教,祿某山野村夫,目光短淺,若說錯什麽還望贖罪。”
秦言就喜歡這種自以為是,又愛摻和的人,端坐堂前“祿管事出來下,秦言有一事不明,還望指教。”
聞言祿文跨步到了廳***手背弓道“言少主有何事,望不吝賜教。”
祿文也是有底氣的,他六品天府,長生境,哪怕在秦家也是前十的戰力,不然也不會被招入秦家,做了這秦家管事。
他原本隻是個客卿習教,憑借著自己腦筋轉得快,實力高強,慢慢做了秦家管家,他腦子活絡,老家主在時,為他馬首是瞻。
如今秦載陽當家,也就順著跟族中宿老走的近了。
若說穩勝他的現場估計也隻有秦載陽了,但他不擔心,秦載陽的性格如此,基本不會出手,哪怕秦言不悅至多也不過幾句責罵,與族中宿老的人情相比,穩賺不賠。
“二爺,勞煩您出手。”眯著眼的秦言,露出一絲笑意,嘴角微揚打著壞主意。
經此一役後便再無生事,倒是殷政決定孝廉郎,舉秦言為陸安城縣尉,陸安城是齊林郡下縣城,是齊林郡三城十一縣僅有的三座縣城之一,陸安城原縣尉據說前些日子死在了剿匪途中,如今正好空缺。
等秦言迴府明月高掛,夜幕已深,秦言迴家便迴房休息了,一夜無話。
清晨時分,用過早餐後便一同來了議事廳,秦家也是紮根禹州百年的大家族,雖然嫡係凋零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秦府在齊林郡也算的上富麗堂皇,亭台樓閣,雕梁畫柱,樓閣林立,花草叢生,議事廳即為寬大,容得的下百十人來。
廳上高坐一人,乃是秦家現家主秦載陽,秦載陽說來長得也算雄偉,人高馬大,卻有著一顆懦弱的心,說出來都怕沒幾人能信。
沒辦法這就是事實,總歸沒少被支脈占便宜,辛虧老家主還在。
秦言今日衣冠楚楚,光彩照人,踏步進了議事廳,眾人皆投來異樣的目光,秦言雖為秦家少主,但自懂事以來從未參與過議事。
來的不禁秦言一人,背後更有一大漢,容貌甚偉,身姿偉岸,氣煞旁人,端立秦言身後閉目不言,滿堂秦家老宿更是不瞧一眼。
“言兒,今日怎麽有空來這議事廳,有何事直接道於叔伯既可,何必跑這一趟呢!”這時一個秦家老者開口,那是秦言支脈的堂伯。
家事基本是幾位叔伯暗地相商,再報於秦載陽,隻要不做的太過,摻幾句事關重大,秦載陽多半會應下。
秦言拱手笑道“堂伯說笑了,秦言身為秦家少主,哪能一直不理世事,知道叔伯念言兒年少,不願言兒勞累,但如今多事之秋,舍我其誰,秦言自當仁不讓。”
秦言所說沒有絲毫問題,幾人也無法拒絕,不過怕是心中多事,今日不好再提,想來秦言也就徒一時好玩,過幾日也就不來了。
一位堂叔站起“言兒懂事啦,那言兒快入座,來堂叔這邊吧,叔伯談論家族之事,聽聽也好,以後早日接管秦家。”
這話一語雙關,除了說簡單的長輩教導晚輩之外,還暗諷秦載陽膝下無子。
果然聞言,秦載陽麵色一黑,他到不氣惱秦言,自己無子,秦載陽自然對他視如己出。
秦言聞言不為所動,望著那位堂叔癡癡的笑,笑的讓人心寒,這才幽幽道“堂叔說笑了,秦言身為秦家少主,自然坐在堂上。”最後堂上二字重了幾分。
幾位叔伯心中一驚,本沒多想,此言一出,方才記起,秦言身為嫡係又是少主,身份自然高過旁支叔伯,本將其當做小孩打發,卻被反將了一軍。
一時間竟忘了說話,秦言自顧自的踏步向前,一屁股坐在了秦載陽右側,堂上共有兩把椅子,左為尊自然是家主,那麽右邊就是身為少家主的自己。
眾人心中咯噔一聲,今日恐怕有些變故,互相使了使眼色,暗暗點頭。
就在幾人神遊在外時,看門的秦家子弟前來通報,對著眾家老宿拱了拱手,最後對著秦載陽拜道“家主,郡府送來文書,說孝廉郎,舉秦言為陸安城縣尉,以上報朝廷,批下了公文。”
才一天怎麽可能真的通報朝廷,還下了文書,自然是胡謅的,大家心知肚明,但表麵功夫還是要做,這才顯得名正言順。
“什麽郡府舉孝廉!”
“陸安縣尉!”
“秦言?”
舉孝廉一事三國時期不少,曹操就曾舉司馬懿父親司馬防為縣尉。
有驚訝,有疑問,畢竟昨夜之事還未傳開,幾個老者更不會特意打聽,不懂為何這個紈絝子弟去了趟笄禮便成了一城縣尉。
大家或許覺得縣尉很小,各類小說裏都是炮灰,但若類比現在,那是一市公安局長,在這亂世之中還加了個地方軍區司令。
縣城主要以縣令為主,縣尉縣丞相輔,若是安平年代是三把手,但在這亂世之中,縣尉除了文職的縣衙衙役,連帶地方軍防軍權都歸他管理,甚至能淩駕縣令之上,小的手下有一兩千人,多的能有上萬兵馬。
聞言眾人皆京,一時啞口無言,議事廳安靜的可怕,秦載陽卻興致高漲,畢竟秦言在他心中,如同自家親子一般,平常秦家宿老經常拿秦言胡作非為來痛斥自己。
秦載陽一樂,哈哈一笑“哈哈,言兒可以呀,不聲不響的搞了這麽大事,還不去接過文書。”打從心底裏高興。
聞言幾位宿老才迴過神,縣尉是實打實的實權,這亂世手握一城兵馬可不是小事,進可開疆擴土,退可安守一方,就是當地縣城的土皇帝。
“不可。”兩字脫口而出,是支脈的堂叔秦鏡,慌忙道。
秦載陽秦言二人不禁皺眉,即為叔伯也太過大膽,此乃秦家大事,秦言又是秦家少主,本就理所當然,竟敢出聲阻止。
不等秦言說話,秦鏡一旁的管家祿文開口道“鏡爺是念秦言少主年幼,若壞了殷郡守大事可不好,再則陸安前縣尉死於匪盜,也是為秦言少主安危找想。”
聞言秦鏡趕忙點頭,“是是是,堂叔就是這個意思,還是祿管事能說會道,我這個老頭呀,口角不利索啊,哈哈”說著自顧自的笑起來。
“是是是,老祿說言甚是呀。”
“言兒年少,真不宜太早入仕。”
“對呀,那邊多危險,言兒還是先修身養性,帶修為提高後再行打算不遲。”
幾位叔伯經祿文這麽一點撥,簡直如開閘的水,奔湧而出,七嘴八舌的勸導著。
聞言秦言會意的笑了笑,眯著眼看著幾位叔伯道“那各位堂,叔伯有何指教,不如駁了殷太守如何。沒準晚幾年,還會給我個縣令當當。豈不快哉,哈哈”說著哈哈的笑著,笑的幾人心裏沒底。
一位堂伯連忙擺手“這怎麽可以,若是惡了殷太守美意,惹惱了他老人家,秦家日後可不好過。”
“是是是”
“老三說的是呀”
“對對,不能駁了太守美意。”
秦言依舊不語,低頭喝了口茶,看幾位宿老繼續表演,輕吐一口氣“蛤”。
“對對,老三所言甚是,言兒還未立冠,不如在等幾年,不過駁了郡守好意也不好,你們說怎麽辦呢。”說著聲音越來越小,嘀嘀咕咕的。
幾人打著什麽主意秦言懂,當著秦言的麵都不想做這個出頭鳥,畢竟老家主還在,萬一出關秦言一訴苦,可就了不得了。
打著馬虎眼,彼此推辭,眼神來迴瞟,就差把秦言笑噴出來,這群老東西,想占便宜還怕當責任,老而不死是為賊沒錯。
“不然聽在下一言,如今秦言少主年幼,不如擇族中幾位及冠而立的子弟前去,一來曆練曆練,二來相互有個照應。”祿文知道自己開口的時候到了。
“對對對”
“祿管事說言有理”
“不愧是打底秦府諸事的祿管事,腦子就是轉的快。”
眾人借坡下驢,應的那叫一個快,七嘴八舌就差沒把秦家貼給祿文了。
“唿”輕輕的放下手中盞茶,秦言搖了搖頭。
“祿管事是吧。”
祿文微笑著,這事不可能不觸怒秦言的,不過自己是下人也得硬著頭皮,這是個表忠心的時候“少主有何指教,祿某山野村夫,目光短淺,若說錯什麽還望贖罪。”
秦言就喜歡這種自以為是,又愛摻和的人,端坐堂前“祿管事出來下,秦言有一事不明,還望指教。”
聞言祿文跨步到了廳***手背弓道“言少主有何事,望不吝賜教。”
祿文也是有底氣的,他六品天府,長生境,哪怕在秦家也是前十的戰力,不然也不會被招入秦家,做了這秦家管事。
他原本隻是個客卿習教,憑借著自己腦筋轉得快,實力高強,慢慢做了秦家管家,他腦子活絡,老家主在時,為他馬首是瞻。
如今秦載陽當家,也就順著跟族中宿老走的近了。
若說穩勝他的現場估計也隻有秦載陽了,但他不擔心,秦載陽的性格如此,基本不會出手,哪怕秦言不悅至多也不過幾句責罵,與族中宿老的人情相比,穩賺不賠。
“二爺,勞煩您出手。”眯著眼的秦言,露出一絲笑意,嘴角微揚打著壞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