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象棋?這哪裏是象棋?”


    鄭虔一副‘我見識少你不要騙我’的表情,看著楊守文道:“楊大哥,象棋我知道,而且也下過,根本就不是這個樣子。象棋隻有將馬車卒四種妻子,由六十四個方格組成,哪裏是這種棋盤?不對不對,你這棋,好像的確是象棋的模樣。”


    楊守文頓時大吃一驚,看著鄭虔,一副見了鬼的模樣。


    唐代,已經有象棋出現了嗎?


    事實上,象棋一詞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


    《楚辭?招魂》中就有對其形製以及玩樂方法做過專門的記錄。而在漢代劉向鎖住的《說苑?善說》中,也記載過雍門子周以琴見孟嚐君說: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則都象棋而舞鄭女。


    關於象棋的起源,說法眾多。


    有說是起源於神農氏,又有說是源自於皇帝。


    諸如此類的說法林林總總,但大體上都表明,象棋的曆史和圍棋的曆史恐怕相差不大。


    早期的象棋,棋製由棋、箸、局三種器具組成,共十二子。


    箸為骰子,棋子用象牙製成,局就是棋盤。下棋時,投六箸、行六棋,依照著春秋時兵製,進行博弈。而到了後來,又逐漸演變成為一種隻行棋,不投箸,名為‘塞‘的棋戲。


    秦漢時期,塞戲盛行,又名格五。


    到了三國時期,象棋的形製不斷變化,甚至還傳播到了印度。


    北周武帝在位時,癡迷於象棋,並且製《象經》,王褒寫《象戲?序》,庾信寫《象戲經賦》,代表著象棋的形製完成了第二次演變和改革。乃至於到了隋唐,象棋活動主要集中於中原和南方地區,其形製與早期的國際象棋有頗多相似之處。


    唐代的象棋,共將馬車卒四個兵種。棋盤則是黑白相間的六十四個方格。


    楊守文畢竟是清醒的時間還短,也沒怎麽見人下過象棋,以至於以為象棋尚未出現。


    聽了鄭虔的話,他立刻意識到了自己似乎犯下了一個大錯。


    看著眼前的棋盤。楊守文一時間也有些茫然,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好在,鄭虔沒有留意到他臉上的尷尬之色,在仔細觀察了棋盤之後,突然扭頭問道:“楊大哥。你這‘象戲’,當如何遊戲?”


    “啊?”


    楊守文愣了一下,沉吟片刻後,輕聲道:“那你們以前是怎麽遊戲?”


    鄭虔笑道,“看樣子楊大哥是真不知道象戲的規則。”


    他於是滔滔不絕,向楊守文講解象棋的遊戲方式。一開始,楊守文聽著有些雲山霧罩,可漸漸的,他感覺到鄭虔所說的這種象戲規則,似乎與後世的國際象棋相仿。


    難道說。國際象棋是有中國的象戲而來嗎?


    楊守文不了解國際象棋的曆史,就如同他不清楚中國象棋的曆史一樣。


    不過仔細想想,似乎也不無可能。


    國際象棋是從什麽時候在歐洲盛行?楊守文不清楚。


    可他知道,此時的歐洲,應該正處於曆史上所說的‘拜占庭帝國’時代。而在中國中古曆史典籍中,則稱之為拂菻國。自絲綢之路開啟之後,華夏文明隨著各種商貿活動,早已傳播到了小亞細亞地區,並由此而進入歐洲。《北史?西域傳》中,成拜占庭為伏盧尼;而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記?卷十一》當中。則把波拉斯國所附西方諸國統稱為拂懍。由此可見,早在唐代,華夏文明已經向歐洲傳播。


    象戲在這個時期傳入歐洲,並逐漸發展成為後來的國際象棋。似乎也不足為奇。不過,楊守文卻來了興致,因為國際象棋的棋製和後來的中國象棋棋製,有很大不同。


    “哦,我這象戲的玩法,和你說的不一樣。”


    他立刻打起了精神。向鄭虔解釋這象棋的規則。


    馬走日,相走田,隔山炮,過河卒……諸如此類的規則,楊守文一一進行了詳細的解釋。他並不知道,中國象棋的基本定型,是宋代在唐代象棋的基礎上,增加了士、相、炮等妻子。同時,有增加了九宮格,吸收和借鑒其他棋類棋子的種類,以增強趣味性。


    隻是如此一來,中國象棋和唐代象戲的規則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曆經司馬光、晁補之等人的推廣,中國象棋逐漸在民間普及,並一直延續到後世。


    險些鬧出笑話!


    楊守文深吸一口氣,隻覺額頭冷汗淋漓。


    以後,可是需要小心一些,若不然的話,早晚都會露出馬腳。古人,並不是他想象的那麽簡單。


    這也就是鄭虔,如果換個人,未必會相信。


    哪怕鄭虔後世成就非凡,可這時候畢竟還是一個八歲的小孩子。至於其他人,諸如楊從義、阿布思吉達和楊氏等人,本身對這些東西就不是很了解,所以也沒有懷疑什麽。


    “楊大哥,這麽大的棋子,怎麽玩耍?”


    鄭虔旋即就提出了一個疑問,看著楊守文問道。


    楊守文笑道:“這本來就是把象戲和強身健體融為一體,代我先和大兄走上一局。”


    +++++++++++++++++++++++++++++++++


    銅馬陌巷口,李林甫看著巷子盡頭處的銅馬雕像,猶豫不決。


    “哥奴,這次太平公主在總仙宮舉辦詩會,邀請的都是當今名士。


    本來,你是沒有資格參加,可是公主聽說你前幾日在北市與楊青之相識,故而特別點名要你前去。不過呢,她不好出麵邀請楊青之,就隻好委托你,代她走一遭。”


    舅父薑皎的聲音,在李林甫的耳邊迴響。


    沒錯,十六歲的李林甫聲名不顯,似這種在神都苑中舉辦的集會,原本與他沒有任何關係。可就是因為他那天腦袋一熱,幫了楊守文一次,卻意外獲得了邀請。


    問題是,李林甫並沒有感到開心。


    張同休被貶青海鎮,二張也變得非常低調。


    但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來,楊守文和二張之間,已經結下了深仇大恨。


    張同休為洛陽令的時候,如同二張的馬前卒。很多事情都是由張同休出麵,也包括收受賄賂。現在,張同休被趕走,也讓二張折損一臂。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兩人現在是不敢囂張,但可以想象,他們對楊守文絕對是恨之入骨。


    自己,居然和楊守文扯上了關係。


    李林甫覺得,他實在是太倒黴了!


    那楊守文之前得罪了武三思,如今又得罪了二張,任誰都不會看好他的未來。更重要的是,武則天對他似乎也不太喜歡。從三月二十一日進入洛陽,至今已有半月光景,武則天卻始終沒有召見楊守文,就好像把他忘了,丟在這銅馬陌的宅院中。


    一旦二張迴過神來,亦或者武三思緩過氣,楊守文的日子就不會好過。


    李林甫自認,他和楊守文之間沒有什麽交情。


    可現在倒好,整個洛陽城都知道,他與楊守文交好……這世上,還有比這更讓人感到憋屈的事情嗎?


    如今的楊守文,就是一團火,誰靠近誰就會被灼傷。


    隻是,太平公主的命令,他李林甫有資格拒絕嗎?


    李林甫甚至覺得,他如果拒絕了這件事情,緊跟著就可能會得罪另外一個巨頭。


    那太平公主,又豈是那種能夠被拒絕的人嗎?


    想到這裏,李林甫就一陣頭大。


    別看他是長平王的曾孫,是郇王府的子弟。可除了出身之外,沒有任何自保的資本。這洛陽城如果說是一個巨大的鱷魚潭,他就是一隻被丟進潭裏的小雞崽兒,不管什麽人,都能一口把他吞掉。已經得罪了二張和梁王,就萬萬不可以再惹怒了太平公主。那娘們兒和那老娘們兒一樣,可都是翻臉不認人的狠角色。


    李林甫長出一口氣,邁步走進了銅馬陌。


    他也不知道,隨著他這一步邁出,等待他的會是什麽命運。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和楊守文交好,也將隨著他走進銅馬陌,坐定了口實……


    +++++++++++


    狀態奇差,隻有一更。(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唐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庚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庚新並收藏盛唐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