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一個戶籍,看似沒什麽用處,但實際上,好處卻太多太多了!”
林子凡淡笑道:“簡單來說,譬如方才我所說的購買刀劍等兵器需要登記,這便是其中一個好處!”
“登記之後,出了什麽問題,很容易,就能找到那個人姓甚名誰,家住何方!”
“這是其一!”
“其二,某人犯了法,殺了人,誰也不知道是誰,住在哪兒。往深山裏一躲,逍遙法外,這種例子,不少見吧?”
大臣們紛紛點頭,誰都知道,林子凡說的是真的。
大唐女子,實力高強,性格也很是火爆,皇城腳跟下,每天都有很多‘講道理’甚至動刀子的人,哪怕是挨鞭子都不怕,更何況其她地方?
打架打出火氣,最終憤而殺人的,還真不少見,每年都有那麽些。但最終,卻很少有捉拿歸案的。
“但,如果登記了戶籍之後,咱們至少可以知道,死的人是誰吧?”
“通過死者,再去找兇手,是否會容易很多?如此一來,咱們大唐的法令,是否擁有更高的執行力?”
“其三,直接一點,征兵!”
林子凡搖頭一笑,有些無奈道:“諸位都知道,本官之所以會入朝為官,其實也有些可笑。”
“當初,無可奈何之下,代替征兵書卷之上,阿娘的名字,入伍行軍,最後,倒是險些被陛下給砍了……”
“你還記著呢?”女帝哭笑不得:“朕當初也隻是嚇嚇你而已……”
“臣知道的,陛下。”
林子凡笑道:“臣要說的,也不是這個,而是……為何當初,臣要替母從軍?”
在場之人,紛紛愣住……
是啊?為什麽林子凡要替母行軍?這……是個問題!
一個男人,不在家好好待著,繡繡花、做做飯,跑去參軍?他又不傻,更不是想死,那麽……為什麽呢?
“因為……”女帝麵色微變,明白過來。
“看來陛下已經想到了,沒錯。”林子凡無奈一笑:“阿娘無大女,子凡無長姐……”
“我家老母娶我父親時,已經是四十出頭。”
“接到征兵令的時候,她已年近七十,且因為修行天賦不算好,身體和戰力,都已經大不如前。而臣的妹妹,當時還不到十五歲……”
“但征兵令上卻寫著,我們一家,有四口人,其中有兩女,按照法令,應當派出一人從軍,保家衛國……”
“這種情況下,臣一家該怎麽選呢?”
“讓年過七十的老母去從軍打仗麽?還是不到十五歲,甚至未曾見過世間繁華的妹妹,去戰場上生死搏殺?”
“這,都不是臣願意看到的啊!所以,隻能是臣去!也必須是臣去!”
“縱然替母從軍,犯下大罪又如何?”
他幽幽一歎,道:“可這難道是因為咱們大唐的法令太過分,不顧人情倫理,都要讓人上戰場麽?”
“並非如此啊!按照正常情況下來說,一家兩女,至少有一個是青壯年的吧?”
“所以,法令沒錯!”
“那錯的是什麽?”
林子凡環視眾人,緩緩道:“錯的是,戶籍不夠完善!隻知道臣家有四口人,其中有兩女,卻不知道,兩女分屬老幼,而無青壯年!”
此言一出,朝堂上下,盡皆沉默了……
這一番話,誰都能聽的明白。但也正因聽的明白,她們才會沉默……
是啊,如果戶籍完善,知道他家的情況,怎麽會出這種錯誤?
林子凡又怎麽會以男兒之身,冒充女人,替母從軍?
雖然從長遠來看,林子凡替母從軍,似乎最終的結果對大唐而言是一件大好事,但誰願意看到這樣的事再次發生?
別忘了,大唐的男人,本就少到可憐!
“戶籍,的確很重要。”李尚書沉聲開口:“但……若是登記戶籍的家庭,都送一把鋼匕首,是否……投入太大?”
“不大,真的不大。”
林子凡解釋道:“咱們大唐到底有多少人?城鎮人口三到四千萬,國內山民,三千萬出頭,十萬大山的人,應該不會超過三千萬。”
“加起來,就算一億吧!”
“一億人口,也就是三千餘萬個三口之家。”
“一把匕首,不足半斤鋼材,全部加在一起,也不過是一千萬斤出頭罷了。”
“相信本官,對鞍山而言,一千萬斤鋼……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
“就依林尚書所言!”
女帝直接開口,沒有給任何人商量的餘地。
“朕,不想再看到類似的事情發生!更不想讓大唐子民,罵朕昏庸,罵大唐的法令,乃是胡編亂造,不講人情!”
“此事,在大煉鋼鐵之後,立刻實施!”
“尊陛下旨意!”
見女帝都已經開口,文武百官自然不好再說什麽。而且按照林子凡這麽一算,似乎也的確不算太大的投入,貌似還可以接受?
隨後,便是一陣細致的探討,譬如大煉鋼鐵到底該怎麽煉,七部之人應該如何分工等等,都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隨著探討,倒不如說林子凡時不時的冒出一句話來,指點眾人,整個事件的脈絡,也就越發清晰。
但就算如此,也是一直討論到日落下山之時,才將所有細節都定下……
“既然如此,便退朝吧。”
女帝有些頭疼的擺了擺手,示意退朝。
畢竟與之前相比,這次商議的大事小事,比之前十次加起來還多……
“對了,陛下,修路一事,需要盡快確定才好!否則,從鞍山到長安,路途遙遠,運輸不便……”曹丞相又想起來一件事。
“此事倒是不用擔心。”林子凡笑道:“迴來之時,遇到了她們,現在應該正在朝鞍山那邊修呢。”
“林尚書有心了。”女帝笑了笑:“明日一早朕便派人過去確認一次……”
“退…朝…”
“陛下!”誰知,國師跳了出來:“老身有一言……”
女帝翻了翻白眼:“說!”
“陛下,還請不要怪老身多嘴,老身認為,陛下與林尚書,還是盡早成婚的好,畢竟,隻有如此,陛下才能早日誕下龍女……”
女帝:“……”
林子凡淡笑道:“簡單來說,譬如方才我所說的購買刀劍等兵器需要登記,這便是其中一個好處!”
“登記之後,出了什麽問題,很容易,就能找到那個人姓甚名誰,家住何方!”
“這是其一!”
“其二,某人犯了法,殺了人,誰也不知道是誰,住在哪兒。往深山裏一躲,逍遙法外,這種例子,不少見吧?”
大臣們紛紛點頭,誰都知道,林子凡說的是真的。
大唐女子,實力高強,性格也很是火爆,皇城腳跟下,每天都有很多‘講道理’甚至動刀子的人,哪怕是挨鞭子都不怕,更何況其她地方?
打架打出火氣,最終憤而殺人的,還真不少見,每年都有那麽些。但最終,卻很少有捉拿歸案的。
“但,如果登記了戶籍之後,咱們至少可以知道,死的人是誰吧?”
“通過死者,再去找兇手,是否會容易很多?如此一來,咱們大唐的法令,是否擁有更高的執行力?”
“其三,直接一點,征兵!”
林子凡搖頭一笑,有些無奈道:“諸位都知道,本官之所以會入朝為官,其實也有些可笑。”
“當初,無可奈何之下,代替征兵書卷之上,阿娘的名字,入伍行軍,最後,倒是險些被陛下給砍了……”
“你還記著呢?”女帝哭笑不得:“朕當初也隻是嚇嚇你而已……”
“臣知道的,陛下。”
林子凡笑道:“臣要說的,也不是這個,而是……為何當初,臣要替母從軍?”
在場之人,紛紛愣住……
是啊?為什麽林子凡要替母行軍?這……是個問題!
一個男人,不在家好好待著,繡繡花、做做飯,跑去參軍?他又不傻,更不是想死,那麽……為什麽呢?
“因為……”女帝麵色微變,明白過來。
“看來陛下已經想到了,沒錯。”林子凡無奈一笑:“阿娘無大女,子凡無長姐……”
“我家老母娶我父親時,已經是四十出頭。”
“接到征兵令的時候,她已年近七十,且因為修行天賦不算好,身體和戰力,都已經大不如前。而臣的妹妹,當時還不到十五歲……”
“但征兵令上卻寫著,我們一家,有四口人,其中有兩女,按照法令,應當派出一人從軍,保家衛國……”
“這種情況下,臣一家該怎麽選呢?”
“讓年過七十的老母去從軍打仗麽?還是不到十五歲,甚至未曾見過世間繁華的妹妹,去戰場上生死搏殺?”
“這,都不是臣願意看到的啊!所以,隻能是臣去!也必須是臣去!”
“縱然替母從軍,犯下大罪又如何?”
他幽幽一歎,道:“可這難道是因為咱們大唐的法令太過分,不顧人情倫理,都要讓人上戰場麽?”
“並非如此啊!按照正常情況下來說,一家兩女,至少有一個是青壯年的吧?”
“所以,法令沒錯!”
“那錯的是什麽?”
林子凡環視眾人,緩緩道:“錯的是,戶籍不夠完善!隻知道臣家有四口人,其中有兩女,卻不知道,兩女分屬老幼,而無青壯年!”
此言一出,朝堂上下,盡皆沉默了……
這一番話,誰都能聽的明白。但也正因聽的明白,她們才會沉默……
是啊,如果戶籍完善,知道他家的情況,怎麽會出這種錯誤?
林子凡又怎麽會以男兒之身,冒充女人,替母從軍?
雖然從長遠來看,林子凡替母從軍,似乎最終的結果對大唐而言是一件大好事,但誰願意看到這樣的事再次發生?
別忘了,大唐的男人,本就少到可憐!
“戶籍,的確很重要。”李尚書沉聲開口:“但……若是登記戶籍的家庭,都送一把鋼匕首,是否……投入太大?”
“不大,真的不大。”
林子凡解釋道:“咱們大唐到底有多少人?城鎮人口三到四千萬,國內山民,三千萬出頭,十萬大山的人,應該不會超過三千萬。”
“加起來,就算一億吧!”
“一億人口,也就是三千餘萬個三口之家。”
“一把匕首,不足半斤鋼材,全部加在一起,也不過是一千萬斤出頭罷了。”
“相信本官,對鞍山而言,一千萬斤鋼……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
“就依林尚書所言!”
女帝直接開口,沒有給任何人商量的餘地。
“朕,不想再看到類似的事情發生!更不想讓大唐子民,罵朕昏庸,罵大唐的法令,乃是胡編亂造,不講人情!”
“此事,在大煉鋼鐵之後,立刻實施!”
“尊陛下旨意!”
見女帝都已經開口,文武百官自然不好再說什麽。而且按照林子凡這麽一算,似乎也的確不算太大的投入,貌似還可以接受?
隨後,便是一陣細致的探討,譬如大煉鋼鐵到底該怎麽煉,七部之人應該如何分工等等,都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隨著探討,倒不如說林子凡時不時的冒出一句話來,指點眾人,整個事件的脈絡,也就越發清晰。
但就算如此,也是一直討論到日落下山之時,才將所有細節都定下……
“既然如此,便退朝吧。”
女帝有些頭疼的擺了擺手,示意退朝。
畢竟與之前相比,這次商議的大事小事,比之前十次加起來還多……
“對了,陛下,修路一事,需要盡快確定才好!否則,從鞍山到長安,路途遙遠,運輸不便……”曹丞相又想起來一件事。
“此事倒是不用擔心。”林子凡笑道:“迴來之時,遇到了她們,現在應該正在朝鞍山那邊修呢。”
“林尚書有心了。”女帝笑了笑:“明日一早朕便派人過去確認一次……”
“退…朝…”
“陛下!”誰知,國師跳了出來:“老身有一言……”
女帝翻了翻白眼:“說!”
“陛下,還請不要怪老身多嘴,老身認為,陛下與林尚書,還是盡早成婚的好,畢竟,隻有如此,陛下才能早日誕下龍女……”
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