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這天也不早了嗎,你也別送我。該說的我都告訴了你,迴頭別忘了去慈慶宮一趟,本職工作千萬要做好。”曹化淳好心好意的將事情與朱常淵說明,在三個小太監的攙扶下離去。
朱常淵卻是一臉玩味的坐在座位上尋思起來。
剛剛曹化淳告訴他,慈慶宮裏的張皇後要他中秋節後整修慈慶宮後的地磚,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麽意思?
“不會是又想到了什麽現代社會的事情,向我詢問吧?”想了一會,也猜不透女人的心思,不過這差事卻是不錯,最起碼,嘿嘿,也能看到絕世美女不是。
至於能不能再次一覽裙底之春光,朱常淵覺得可能性應該不大。
遠的想不了,多想想自己老婆吧。
夜色已經很深了,也沒有再去打擾兩個丫鬟,朱常淵自己親自將會客廳整理幹淨,關上門,摸摸索索的上了二樓。
“當當當,當當當!”敲了敲毓敏的門,裏麵沒人迴應。
又走到旁邊敲了敲拉娜的門,依舊沒人迴應。
“看來,今天晚上的福利算是沒有了。”
朱常淵有些失望。
這一別,兩位夫人至少要在海上漂泊十來天之久,就算自己有地圖可以穿梭,但也不能定位到隨時移動的船上啊。
“算了,不擔心了,擔心也是白搭,希望她們早些安全到達日月島。”
這麽想著,一抬腳走了兩步,來到自家的房間,推開門。裏麵黑洞洞的沒有任何光亮。
拿出打火機將裏麵的蠟燭點燃,簡單洗漱一下上床就要睡覺。哪知道解開被子一看,兩位夫人正抱在一起狂笑,身子都抖起來了。
嗬!
原來在這兒等我呢。
看來今天晚上的福利不但大大的,還是雙份呢。而且,同時和毓敏拉娜。。。
好吧,朱常淵確實已經不知道自己姓啥了。
但是,即便這種精蟲上腦的情況下,他依然保持著清醒,在他看到兩位夫人的一刹那。腦子裏至少還有一部分空間充滿的是感激。
不錯,是感激。
即便在古代,女人勉為其難可以與別的女人分享丈夫,卻萬萬不願意同時和別的女人分享丈夫,這一點。朱常淵心知肚明。
當年雄才大略的隋煬帝楊廣,如此荒誕的君王,在提出讓蕭皇後與另外一個女子一同侍寢的時候,也被斷然拒絕。
對一個女人來說,這是一種恥辱。
可是,今天自己的兩位夫人竟然。。。
唉,估計是她們不知道我可以穿梭,以為今日一別後。不知道何時再會,所以才會這樣的吧?
當然了,麵對夫人的美意。朱常淵也不去深究原因。
人生在世,歡樂就好。
++++++++++++++++++++++++++++++
第二天一早,府中所有的人都起床。
雖然昨天晚上累的半死,朱常淵卻也不能例外,因為今天自己的兩位夫人要迴島上,再繼續睡大覺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丫鬟將東西準備好。破虜和塗瑞已將兩輛大馬車停在了院子中間。
吃完早飯後,毓敏、拉娜、兩個丫鬟加上毓敏小姨依次上車。破虜和塗瑞負責趕馬,一行人出了家門口。朝東方的驛道上走去。
朱常淵在家閑著也沒事做,親自騎著馬一路相送。由於車馬都是係統中兌換出來的,所以跑起來比一般的馬車快了數倍。
朱常淵隻用了一日一夜的時間,就將幾人送到天津衛。
目送他們上了大船之後,才找個隱蔽的地方將馬收進係統中,順便穿梭迴了現代社會。
現代社會中,是大早上七點多種的時間。朱常淵本想去那家照相館取照片,無奈人家還沒開門,在南都市晃蕩了一圈,好不容易找了個私人超市,進去購買了一些零食,又穿梭迴了平行世界的京師中。
本來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可是實在是沒有時間在現代社會流連,因為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今天上午,就是他開堂講義割圓大術的日子。
由於連夜送二位夫人到天津衛上船,朱常淵已經一天一夜沒合眼。迴到平行世界的四合大院中,看著軟塌好想睡個大覺。
無奈上午還要給人家上課,隻好拿著筆記本拖著沉重的身體朝工部衙門走去。
工部衙門外,比朱常淵還要疲憊的宋應星下馬,在黃武的攙扶下進入其中。由於今天的日子比較特別,工部尚書劉遵憲特地下令:所有來工部衙門的客人,一律不許盤問。
這樣一來,衙門裏的小廝也輕鬆多了。
宋應星進入工部,看到裏麵的場麵也不由得一驚,朝身邊的黃武道:“黃賢侄啊,這真是千古難得一見的盛會。”
“黃賢侄,黃賢侄?”迴頭一看,黃武已經合著眼睡著了,不過卻依然在走路。
唉,宋應星也明白黃武的辛苦,一個不知道什麽是割圓大術的世家公子,為了割圓大術不辭辛苦一天一夜不合眼跑到天津衛請自己過來,又兩夜一天沒合眼跑到京師,即便是鐵打的漢子也受不了啊。
“宋兄。”黃明玉從一旁走過來給宋應星打了個招唿,看著兒子這個樣子有些心疼,扯了扯他的肩膀,卻沒有任何反應。
“真是勞煩黃兄了。”宋應星兩夜一天沒睡覺,卻神采奕奕。
“來人呐。”黃明玉將自己身邊的下人喊過來,指了指自己家的公子,道:“快送少爺迴府休息。”然後對宋應星道:“宋兄裏麵請,今日工部主辦割圓大會,來的人多,我在裏麵已經訂好了位置。”
“好,如此,則多謝黃兄了。”
二人並排繞過又一個院牆,來到工部一處空地上,像是一個小型的廣場。
廣場上僅僅擺了三排座位,大部分都坐上了人,少部分沒有人坐的位置也都已經有了主人。
特別是第一排,整整二十個老少不同的人端坐其上,人人麵前都擺了一副算盤。而坐在第一排左首位置的人,赫然便是程步籌的父親,程樹政。
最前麵空出來一塊約莫十來丈方圓的空地,最端頭立著一塊丈許大的黑色木板,木板旁邊放著早就準備好的石筆、尺子,等等。
現場除了座位之外,大部分是空置的場地,上麵一無所有,那些來了沒有座位的人士便都站在了空地上。
“你們看,那位瘦瘦的老者便是當今世上第一大儒,浙江紹興府劉宗周。”
“原來是劉老先生,聽說其門生故吏遍布蘇浙,我是久仰他的大名了。”
“那是,嘿嘿,再往左邊,胖胖頭發稀疏的老者,是如今工部的當家人,工部尚書劉大人。”
“還有,還有,你們看,再左邊那兩位胖乎乎的白淨的閹貨是誰?”古代男人都留胡須,上了年紀嘴上不長毛的一看就知道他們的身份:太監。
所以,這位哥們一眼看穿也就不稀奇了。
“這兩位你沒見過,可是你一定聽說過。”說話的人將聲音壓低,道:“緊挨著劉老尚書的是司禮監的曹化淳,再往左邊看到沒有,那個是當今陛下身邊的貼身太監王承恩。”
“原來是這兩個閹貨。”
。。。。
座位上,第一排為首的程樹政雙眼微閉,麵前的算盤楠木為框,寶玉作珠,上麵泛著珠光寶氣,好不氣派。
程樹政聽著周邊人的讚譽,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
“第一排為首的那個,看到沒有,是當今世上不多的數術大家程樹政。”
“程樹政,我怎麽沒聽說過啊?”
“那是因為你不懂算術,知道程樹政的祖父是誰麽?”
“誰?”
“珠算開方的鼻祖程大位,萬曆年間參與張居正一鞭法的推行,乃是休寧巨富。”
“哦,這些我都不關心,我就想知道,傳說中的朱常淵在哪?”
“哎,對呀!朱常淵在哪?”
“你們誰見過朱大人,幫忙給指出來,說實話我不懂數術,大老遠的跑過來就是為了能看看這個牛逼人長的啥樣,是不是和我們一樣,一個鼻子四個眼?”
“噗,你特麽才四個眼。。。”
“嘿嘿,兄弟,你認識就給指出來唄!”
“呃,我看看哈,呃,呃,好像朱大人還沒來,不過我就奇怪了,你不懂數術來這裏幹嘛,就為了看朱大人,他有什麽好看的。這位兄台,你,不是有龍陽。。。”
“我呸,你才龍陽呢,我不懂數術就不能開朱大人了,你懂打仗麽?”
“切,打仗有什麽懂得,咦,這都什麽時間了,朱大人怎麽還不來,不是嚇得不敢來了吧。”
“不是不敢來了,而是嚇跑了,昨天京師就有人看到朱大人騎馬朝天津衛方向趕去了。”
四周的人頓時議論紛紛,有位朱常淵說好話的,有認為朱常淵肯定來不來的,但是,不管說好話的還是那些說風涼話的,其實心裏都不怎麽認為朱常淵能夠解出割圓大術這道千古謎題。
今天來到工部衙門的這些人,少數是抱著學習的態度過來探討數術的,多數是過來看笑話的,當然了,還有一部分是朱常淵的軍事粉絲,過來追星的。
就在眾人猜疑朱常淵是在家裏縮著不敢露頭還是跑去天津衛的時候,朱常淵終於姍姍而來。(未完待續)
朱常淵卻是一臉玩味的坐在座位上尋思起來。
剛剛曹化淳告訴他,慈慶宮裏的張皇後要他中秋節後整修慈慶宮後的地磚,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麽意思?
“不會是又想到了什麽現代社會的事情,向我詢問吧?”想了一會,也猜不透女人的心思,不過這差事卻是不錯,最起碼,嘿嘿,也能看到絕世美女不是。
至於能不能再次一覽裙底之春光,朱常淵覺得可能性應該不大。
遠的想不了,多想想自己老婆吧。
夜色已經很深了,也沒有再去打擾兩個丫鬟,朱常淵自己親自將會客廳整理幹淨,關上門,摸摸索索的上了二樓。
“當當當,當當當!”敲了敲毓敏的門,裏麵沒人迴應。
又走到旁邊敲了敲拉娜的門,依舊沒人迴應。
“看來,今天晚上的福利算是沒有了。”
朱常淵有些失望。
這一別,兩位夫人至少要在海上漂泊十來天之久,就算自己有地圖可以穿梭,但也不能定位到隨時移動的船上啊。
“算了,不擔心了,擔心也是白搭,希望她們早些安全到達日月島。”
這麽想著,一抬腳走了兩步,來到自家的房間,推開門。裏麵黑洞洞的沒有任何光亮。
拿出打火機將裏麵的蠟燭點燃,簡單洗漱一下上床就要睡覺。哪知道解開被子一看,兩位夫人正抱在一起狂笑,身子都抖起來了。
嗬!
原來在這兒等我呢。
看來今天晚上的福利不但大大的,還是雙份呢。而且,同時和毓敏拉娜。。。
好吧,朱常淵確實已經不知道自己姓啥了。
但是,即便這種精蟲上腦的情況下,他依然保持著清醒,在他看到兩位夫人的一刹那。腦子裏至少還有一部分空間充滿的是感激。
不錯,是感激。
即便在古代,女人勉為其難可以與別的女人分享丈夫,卻萬萬不願意同時和別的女人分享丈夫,這一點。朱常淵心知肚明。
當年雄才大略的隋煬帝楊廣,如此荒誕的君王,在提出讓蕭皇後與另外一個女子一同侍寢的時候,也被斷然拒絕。
對一個女人來說,這是一種恥辱。
可是,今天自己的兩位夫人竟然。。。
唉,估計是她們不知道我可以穿梭,以為今日一別後。不知道何時再會,所以才會這樣的吧?
當然了,麵對夫人的美意。朱常淵也不去深究原因。
人生在世,歡樂就好。
++++++++++++++++++++++++++++++
第二天一早,府中所有的人都起床。
雖然昨天晚上累的半死,朱常淵卻也不能例外,因為今天自己的兩位夫人要迴島上,再繼續睡大覺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丫鬟將東西準備好。破虜和塗瑞已將兩輛大馬車停在了院子中間。
吃完早飯後,毓敏、拉娜、兩個丫鬟加上毓敏小姨依次上車。破虜和塗瑞負責趕馬,一行人出了家門口。朝東方的驛道上走去。
朱常淵在家閑著也沒事做,親自騎著馬一路相送。由於車馬都是係統中兌換出來的,所以跑起來比一般的馬車快了數倍。
朱常淵隻用了一日一夜的時間,就將幾人送到天津衛。
目送他們上了大船之後,才找個隱蔽的地方將馬收進係統中,順便穿梭迴了現代社會。
現代社會中,是大早上七點多種的時間。朱常淵本想去那家照相館取照片,無奈人家還沒開門,在南都市晃蕩了一圈,好不容易找了個私人超市,進去購買了一些零食,又穿梭迴了平行世界的京師中。
本來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可是實在是沒有時間在現代社會流連,因為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今天上午,就是他開堂講義割圓大術的日子。
由於連夜送二位夫人到天津衛上船,朱常淵已經一天一夜沒合眼。迴到平行世界的四合大院中,看著軟塌好想睡個大覺。
無奈上午還要給人家上課,隻好拿著筆記本拖著沉重的身體朝工部衙門走去。
工部衙門外,比朱常淵還要疲憊的宋應星下馬,在黃武的攙扶下進入其中。由於今天的日子比較特別,工部尚書劉遵憲特地下令:所有來工部衙門的客人,一律不許盤問。
這樣一來,衙門裏的小廝也輕鬆多了。
宋應星進入工部,看到裏麵的場麵也不由得一驚,朝身邊的黃武道:“黃賢侄啊,這真是千古難得一見的盛會。”
“黃賢侄,黃賢侄?”迴頭一看,黃武已經合著眼睡著了,不過卻依然在走路。
唉,宋應星也明白黃武的辛苦,一個不知道什麽是割圓大術的世家公子,為了割圓大術不辭辛苦一天一夜不合眼跑到天津衛請自己過來,又兩夜一天沒合眼跑到京師,即便是鐵打的漢子也受不了啊。
“宋兄。”黃明玉從一旁走過來給宋應星打了個招唿,看著兒子這個樣子有些心疼,扯了扯他的肩膀,卻沒有任何反應。
“真是勞煩黃兄了。”宋應星兩夜一天沒睡覺,卻神采奕奕。
“來人呐。”黃明玉將自己身邊的下人喊過來,指了指自己家的公子,道:“快送少爺迴府休息。”然後對宋應星道:“宋兄裏麵請,今日工部主辦割圓大會,來的人多,我在裏麵已經訂好了位置。”
“好,如此,則多謝黃兄了。”
二人並排繞過又一個院牆,來到工部一處空地上,像是一個小型的廣場。
廣場上僅僅擺了三排座位,大部分都坐上了人,少部分沒有人坐的位置也都已經有了主人。
特別是第一排,整整二十個老少不同的人端坐其上,人人麵前都擺了一副算盤。而坐在第一排左首位置的人,赫然便是程步籌的父親,程樹政。
最前麵空出來一塊約莫十來丈方圓的空地,最端頭立著一塊丈許大的黑色木板,木板旁邊放著早就準備好的石筆、尺子,等等。
現場除了座位之外,大部分是空置的場地,上麵一無所有,那些來了沒有座位的人士便都站在了空地上。
“你們看,那位瘦瘦的老者便是當今世上第一大儒,浙江紹興府劉宗周。”
“原來是劉老先生,聽說其門生故吏遍布蘇浙,我是久仰他的大名了。”
“那是,嘿嘿,再往左邊,胖胖頭發稀疏的老者,是如今工部的當家人,工部尚書劉大人。”
“還有,還有,你們看,再左邊那兩位胖乎乎的白淨的閹貨是誰?”古代男人都留胡須,上了年紀嘴上不長毛的一看就知道他們的身份:太監。
所以,這位哥們一眼看穿也就不稀奇了。
“這兩位你沒見過,可是你一定聽說過。”說話的人將聲音壓低,道:“緊挨著劉老尚書的是司禮監的曹化淳,再往左邊看到沒有,那個是當今陛下身邊的貼身太監王承恩。”
“原來是這兩個閹貨。”
。。。。
座位上,第一排為首的程樹政雙眼微閉,麵前的算盤楠木為框,寶玉作珠,上麵泛著珠光寶氣,好不氣派。
程樹政聽著周邊人的讚譽,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
“第一排為首的那個,看到沒有,是當今世上不多的數術大家程樹政。”
“程樹政,我怎麽沒聽說過啊?”
“那是因為你不懂算術,知道程樹政的祖父是誰麽?”
“誰?”
“珠算開方的鼻祖程大位,萬曆年間參與張居正一鞭法的推行,乃是休寧巨富。”
“哦,這些我都不關心,我就想知道,傳說中的朱常淵在哪?”
“哎,對呀!朱常淵在哪?”
“你們誰見過朱大人,幫忙給指出來,說實話我不懂數術,大老遠的跑過來就是為了能看看這個牛逼人長的啥樣,是不是和我們一樣,一個鼻子四個眼?”
“噗,你特麽才四個眼。。。”
“嘿嘿,兄弟,你認識就給指出來唄!”
“呃,我看看哈,呃,呃,好像朱大人還沒來,不過我就奇怪了,你不懂數術來這裏幹嘛,就為了看朱大人,他有什麽好看的。這位兄台,你,不是有龍陽。。。”
“我呸,你才龍陽呢,我不懂數術就不能開朱大人了,你懂打仗麽?”
“切,打仗有什麽懂得,咦,這都什麽時間了,朱大人怎麽還不來,不是嚇得不敢來了吧。”
“不是不敢來了,而是嚇跑了,昨天京師就有人看到朱大人騎馬朝天津衛方向趕去了。”
四周的人頓時議論紛紛,有位朱常淵說好話的,有認為朱常淵肯定來不來的,但是,不管說好話的還是那些說風涼話的,其實心裏都不怎麽認為朱常淵能夠解出割圓大術這道千古謎題。
今天來到工部衙門的這些人,少數是抱著學習的態度過來探討數術的,多數是過來看笑話的,當然了,還有一部分是朱常淵的軍事粉絲,過來追星的。
就在眾人猜疑朱常淵是在家裏縮著不敢露頭還是跑去天津衛的時候,朱常淵終於姍姍而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