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麵朱常淵說的有理有據,吳三桂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錢倒是有,別說區區十萬兩白銀,就是三十萬兩也不在話下,可是不能就這麽給啊。要知道朱常淵要的這些銀子足足是錦州所有士兵三個月的軍餉。
稍微思索了一下,吳三桂一副破罐子破摔的表情,雙手無賴一般一攤,道:“大人的這些賬目本將代朝廷認了,可惜現在沒錢,給不了。”說完朝一旁的親兵喊了一句:“去,取一千兩紋銀過來。”
親兵得令而去。
“將軍這是什麽意思?千兩銀子就想打發我?”朱常淵假裝氣憤的從椅子上跳下來:“當初那些軍餉可都是本人墊付的。大人也知道,沒有錢這些兵是不會老老實實聽話打仗的,更別說是送命了。”
“這個我自然知道。”吳三桂一揮手:“錢沒有,將軍墊付的那九千兩銀子本將記住了,他日定當奉還,至於九萬兩的恤銀,你就不用操心了,我會上報朝廷,讓他們想辦法撫恤。”
吳三桂這一手很漂亮,一句話將事情推得幹幹淨淨,恤銀是吧?那是朝廷的事你不要找我;軍餉是吧,我現在沒有,有了再給你!
不多時,那親兵又跑過來,手中拖著一個托盤,托盤上用紅布蓋著看不清裏麵什麽東西。
“難道這放了一千兩紋銀,一千兩差不多有一百多斤吧,就這一點?”朱常淵心中微微詫異,看吳三桂輕鬆的接過那托盤,將上麵的紅布揭開,上麵竟然放著一張紙。
銀票!
“大人,當初你率領四百將士出海,三月軍餉差不多就是千兩紋銀。這是一千兩銀票,你先接下。”吳三桂將銀票往朱常淵麵前的桌子上輕輕一放,接著道:“至於你招募的另外一些士兵,由於沒有經過遼東編製,我自然也不會輕易承認。”
朱常淵原本就沒打算能夠從吳三桂這裏撈到多少銀子,過來要債不過是惡心他一下罷了,現在既然隻能要到一千兩,那也比沒有好。
毫不客氣的收起銀票,滿臉堆笑的朝吳三桂一拱手,道:“自從在下入軍中以來,承蒙將軍接二連三的照顧,小人先在這裏向將軍致謝,他日必有後報!”
朱常淵說話,話裏有話。
吳三桂是聰明人,自然聽得出來,什麽接二連三的照顧,說的無非就是二人之間的嫌隙而已。
不過,吳三桂並不放在心上,一則朱常淵現在實力弱小,想動一個堂堂遼東總兵官談何容易。二則他心中有數,明朝宗室按道理來說不能在朝為官,就算這次朝廷賜恩,朱常淵也不可能得到重用。
況且,朝中已有位高權重的大臣向自己保證,朱常淵不可能得到重用。
吳三桂濃眉方臉,年紀也就比朱常渝大上幾歲的樣子,不過官場上卻是呆的久了,暗地裏冷哼一聲,表麵上麵無表情,朝朱常淵說道:“那就祝大人節節高升,日後平步青雲,否則可還真不一定能有什麽後報的機會!”
他已經做到了遼東總兵官,在整個大明帝國能夠強壓他一頭的人還真的不多。
“哈哈。”對付你還用當什麽大官嗎,老子有十九種辦法,十九種!
朱常淵表麵上笑了笑,拍了拍拿著銀票的手,道:“這千兩銀子我就先收下,別的既然你不認賬我也沒辦法,走了!”
拍拍屁股,帶著破虜一起乘車出了錦州的大門。
“他走了?”吳三桂問身邊的親兵。
親兵一躬身,道:“迴將軍,走了,不過不是往西,而是往東北方向去了!”
“東北方向?”吳三桂一驚,往東是建虜的地盤,往北是蒙古韃子的地盤,這小子不是迴京赴任嗎,吃飽了撐的往那邊去幹嗎?
“要不要派個人監視?”親兵問道。
吳三桂搖了搖頭,“不用,眼下當務之急是應龍在皮島的局麵。楊文嶽那邊有消息了嗎?”
親兵道:“楊大人那邊傳來消息,說山東今年民賊四起,恐怕難以大規模支援。楊大人的意思,還是以遊擊、騷擾為主!”
“什麽?遊擊、騷擾?”吳三桂一拍桌子,“皇太極盡出水師,指望他遊擊騷擾能有什麽用。算了,先把我們的物資送過去再說吧。”
“是!”
+++++++++++
與吳三桂探聽到的消息一樣,朱常淵出了錦州以後,並沒有直接一路西行迴京赴任,而是打馬向東走去,然後折而向北,一路朝錦州東北方向行進。
不是他迷路,更不是他腦子笨,之所以棄船登陸不走捷徑天津衛而是跑到大東北來,自然也不是為了與吳三桂討要區區白銀。
此行,朱常淵還有另外一個目的地:阜新。
不好意思,阜新是現代社會對於這個城市的叫法,遠在平行世界明朝的時候,阜新並不存在,此地本來一般的山野。
之所以來這裏,是因為有一個巨大的寶藏吸引。在現代社會中,朱常淵知道阜新有一個大型的露天煤礦,這次路過錦州,正好前去考察一番。
日後要發展,要建立現代社會,能源不可不重視,所有的可利用能源中,要數露天煤礦利用起來最為直接。
阜新有礦,而且是露天煤礦。
即使現在還沒有打算建造火力發電站這種東西,煤礦對於朱常淵來說無疑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錦州東北二百裏外的這座露天煤礦,算是距離日月島最近的一個資源庫了。
平行世界中,阜新地區尚未建市,還是一片山野之處。朱常淵趕著馬車從錦州出發,一路東行,不多久竟然到了之前屯守的大淩河軍屯。
三個月不見,軍屯還是那個老樣子,一圈是約有四米高的混凝土城牆。隻是城牆上光禿禿的,上麵的鋼筋也不知道是被清軍還是被明軍割了去。
一番感慨,朱常淵並未作停留,趕著馬車順大淩河往上走,折向東北繼續前行。
二百裏的路程,朱常淵的馬車整整走了差不多有四天才到,這還是日夜兼程趕路,不分白天黑夜才做到的。
“看來,坐車和騎馬相比,速度還是太慢了些!”等到了目的地以後,朱常淵沒有急著去尋找煤礦,而是先就近隨便找個村戶住了下來。
錢倒是有,別說區區十萬兩白銀,就是三十萬兩也不在話下,可是不能就這麽給啊。要知道朱常淵要的這些銀子足足是錦州所有士兵三個月的軍餉。
稍微思索了一下,吳三桂一副破罐子破摔的表情,雙手無賴一般一攤,道:“大人的這些賬目本將代朝廷認了,可惜現在沒錢,給不了。”說完朝一旁的親兵喊了一句:“去,取一千兩紋銀過來。”
親兵得令而去。
“將軍這是什麽意思?千兩銀子就想打發我?”朱常淵假裝氣憤的從椅子上跳下來:“當初那些軍餉可都是本人墊付的。大人也知道,沒有錢這些兵是不會老老實實聽話打仗的,更別說是送命了。”
“這個我自然知道。”吳三桂一揮手:“錢沒有,將軍墊付的那九千兩銀子本將記住了,他日定當奉還,至於九萬兩的恤銀,你就不用操心了,我會上報朝廷,讓他們想辦法撫恤。”
吳三桂這一手很漂亮,一句話將事情推得幹幹淨淨,恤銀是吧?那是朝廷的事你不要找我;軍餉是吧,我現在沒有,有了再給你!
不多時,那親兵又跑過來,手中拖著一個托盤,托盤上用紅布蓋著看不清裏麵什麽東西。
“難道這放了一千兩紋銀,一千兩差不多有一百多斤吧,就這一點?”朱常淵心中微微詫異,看吳三桂輕鬆的接過那托盤,將上麵的紅布揭開,上麵竟然放著一張紙。
銀票!
“大人,當初你率領四百將士出海,三月軍餉差不多就是千兩紋銀。這是一千兩銀票,你先接下。”吳三桂將銀票往朱常淵麵前的桌子上輕輕一放,接著道:“至於你招募的另外一些士兵,由於沒有經過遼東編製,我自然也不會輕易承認。”
朱常淵原本就沒打算能夠從吳三桂這裏撈到多少銀子,過來要債不過是惡心他一下罷了,現在既然隻能要到一千兩,那也比沒有好。
毫不客氣的收起銀票,滿臉堆笑的朝吳三桂一拱手,道:“自從在下入軍中以來,承蒙將軍接二連三的照顧,小人先在這裏向將軍致謝,他日必有後報!”
朱常淵說話,話裏有話。
吳三桂是聰明人,自然聽得出來,什麽接二連三的照顧,說的無非就是二人之間的嫌隙而已。
不過,吳三桂並不放在心上,一則朱常淵現在實力弱小,想動一個堂堂遼東總兵官談何容易。二則他心中有數,明朝宗室按道理來說不能在朝為官,就算這次朝廷賜恩,朱常淵也不可能得到重用。
況且,朝中已有位高權重的大臣向自己保證,朱常淵不可能得到重用。
吳三桂濃眉方臉,年紀也就比朱常渝大上幾歲的樣子,不過官場上卻是呆的久了,暗地裏冷哼一聲,表麵上麵無表情,朝朱常淵說道:“那就祝大人節節高升,日後平步青雲,否則可還真不一定能有什麽後報的機會!”
他已經做到了遼東總兵官,在整個大明帝國能夠強壓他一頭的人還真的不多。
“哈哈。”對付你還用當什麽大官嗎,老子有十九種辦法,十九種!
朱常淵表麵上笑了笑,拍了拍拿著銀票的手,道:“這千兩銀子我就先收下,別的既然你不認賬我也沒辦法,走了!”
拍拍屁股,帶著破虜一起乘車出了錦州的大門。
“他走了?”吳三桂問身邊的親兵。
親兵一躬身,道:“迴將軍,走了,不過不是往西,而是往東北方向去了!”
“東北方向?”吳三桂一驚,往東是建虜的地盤,往北是蒙古韃子的地盤,這小子不是迴京赴任嗎,吃飽了撐的往那邊去幹嗎?
“要不要派個人監視?”親兵問道。
吳三桂搖了搖頭,“不用,眼下當務之急是應龍在皮島的局麵。楊文嶽那邊有消息了嗎?”
親兵道:“楊大人那邊傳來消息,說山東今年民賊四起,恐怕難以大規模支援。楊大人的意思,還是以遊擊、騷擾為主!”
“什麽?遊擊、騷擾?”吳三桂一拍桌子,“皇太極盡出水師,指望他遊擊騷擾能有什麽用。算了,先把我們的物資送過去再說吧。”
“是!”
+++++++++++
與吳三桂探聽到的消息一樣,朱常淵出了錦州以後,並沒有直接一路西行迴京赴任,而是打馬向東走去,然後折而向北,一路朝錦州東北方向行進。
不是他迷路,更不是他腦子笨,之所以棄船登陸不走捷徑天津衛而是跑到大東北來,自然也不是為了與吳三桂討要區區白銀。
此行,朱常淵還有另外一個目的地:阜新。
不好意思,阜新是現代社會對於這個城市的叫法,遠在平行世界明朝的時候,阜新並不存在,此地本來一般的山野。
之所以來這裏,是因為有一個巨大的寶藏吸引。在現代社會中,朱常淵知道阜新有一個大型的露天煤礦,這次路過錦州,正好前去考察一番。
日後要發展,要建立現代社會,能源不可不重視,所有的可利用能源中,要數露天煤礦利用起來最為直接。
阜新有礦,而且是露天煤礦。
即使現在還沒有打算建造火力發電站這種東西,煤礦對於朱常淵來說無疑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錦州東北二百裏外的這座露天煤礦,算是距離日月島最近的一個資源庫了。
平行世界中,阜新地區尚未建市,還是一片山野之處。朱常淵趕著馬車從錦州出發,一路東行,不多久竟然到了之前屯守的大淩河軍屯。
三個月不見,軍屯還是那個老樣子,一圈是約有四米高的混凝土城牆。隻是城牆上光禿禿的,上麵的鋼筋也不知道是被清軍還是被明軍割了去。
一番感慨,朱常淵並未作停留,趕著馬車順大淩河往上走,折向東北繼續前行。
二百裏的路程,朱常淵的馬車整整走了差不多有四天才到,這還是日夜兼程趕路,不分白天黑夜才做到的。
“看來,坐車和騎馬相比,速度還是太慢了些!”等到了目的地以後,朱常淵沒有急著去尋找煤礦,而是先就近隨便找個村戶住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