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政心裏叫苦不迭。邱遠尚心胸狹窄,定然記恨上他了。
也怪他,剛才被郡主驟然的狠戾震懾住,一時心神不寧說錯了話。
楊政隻得起身,為邱遠尚說情:“邱典膳不是有意冒犯郡主。他一時糊塗說錯了話,實則一片忠心赤誠,求郡主寬宥,饒過他這一迴。”
薑韶華定定地看著楊政,慢慢道:“楊審理一張利口,正說反說都有理。看來,在楊審理眼中,本郡主年少無知,很好糊弄啊!”
楊政:“……”
宋淵擰起眉頭,目光沉沉,右手又扶上了刀柄。大有郡主一聲令下他就拔刀的架勢。
楊政隻得一並跪下請罪。
陳卓嘴角微微一抽,和馮文銘隔空對了個眼神。
過去一年,盧玹暗中拉攏王府屬官,楊政邱遠尚兩人和盧玹眉來眼去。
郡主不吭不聲,原來早將一切看在眼底。今日這是借題發作,敲打立威。
樂嗬嗬的聞主簿斂了胖臉上的笑容,專心地研究地麵玉石上的花紋。
倒是性情孤僻不愛和人打交道的沈木站了起來:“楊審理和邱遠尚都是口舌之過,並無大錯。請郡主從輕發落。”
論官職,沈木隻有正八品。負責營房修建器具製造,和朝廷工部的職責差不多。
薑韶華對楊政和邱遠尚不假辭色,對沈木倒是格外禮遇客氣:“既有沈工正求情,本郡主便饒了你們這一迴言語不敬心存糊弄。再有下一次,便是陳長史馮長史求情也沒用。”
得,這下馬威還掃到他們身上了。
陳馮兩位長史一同起身應是。
唯一坐著的聞主簿忙也跟著起身低頭。
楊政和邱遠尚心裏是否有怨言不得而知,至少此刻臉上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兩人謝恩後各自站了起來。
薑韶華依舊穩穩端坐,目光掃過眾臣,然後轉頭對宋淵笑道:“宋統領先放下手中刀柄,別嚇著他們了。”
剛才麵孔沉凝淩厲迫人,這一笑,又如山花爛漫。
宋淵神情一鬆,點頭應是,將手再次自寶刀挪開。
“諸位都坐。”薑韶華像什麽事也沒發生一般,聲音和氣又親切:“本郡主年少,有很多事還不懂不會,若有不周全之處,諸位可得體諒一二。”
這份城府手段,可一點都不“年少”。
眾屬官心裏默默腹誹,口中恭聲應了,各自入座。
薑韶華輕聲說道:“祖父托夢給我,明後年大梁接連大旱,之後接著蝗災,流民遍野。讓我一定要存夠南陽郡百姓三年的糧食。”
眾人霍然動容。
陳卓一臉震驚地追問:“王爺真得托夢這麽說了?”
薑韶華麵色凝重:“這等事,我豈敢亂說。祖父特意托夢給我,囑咐我盡力存糧以備饑荒。”
前世大梁北方郡縣接連兩年旱災連著蝗災,百姓拋家逃荒,餓殍千裏,堪稱慘烈。南陽郡有三個縣遭災,又有民匪流竄,死在饑荒和戰亂裏的百姓不知凡己。
她被養在深宮,看到的是一串串冰冷的數字,悲痛難過卻鞭長莫及有心無力。
如今她重生而迴,自要提前做好準備。應對接下來的連年災荒和匪禍。
馮文銘掌王府錢糧,對存糧一事格外敏銳,皺著眉頭說道:“南陽郡十四縣,三個上縣,四個中縣,另有七個下縣。登記在戶籍冊的共有兩萬三千四百六十五戶,合計九萬三千六百九十八人。”
“這是今年最新統計的戶籍在冊人數。加上一些不在籍冊的奴仆和隱戶,至少十萬人。”
“要存夠這麽多人三年的糧食,根本不可能。”
不愧是馮長史,對南陽郡人口情形了然於心。
薑韶華被否定了也沒惱:“我記得祖父以前令各縣設了太平糧倉。如遇災荒之年,可以開糧倉賑濟百姓。不知糧倉裏有多少存糧。”
掌管庫房的聞主簿接了話茬:“迴郡主,每個縣有三座太平糧倉,如果都存滿糧食,應該夠全縣百姓吃三個月。遇到災荒年,飯量減半,勉強能支應五六個月。”
也就是說,哪怕太平糧倉裝滿了,也頂多撐半年。
事實上,這幾年南陽郡還算風調雨順,太平糧倉基本沒怎麽動用。裏麵每年的舊糧要換新糧,既費事又耗銀子,且看不出什麽政績,縣令們哪裏還肯費心。
太平糧倉能有個三四成存糧,都算好的。
薑韶華毫不猶豫地下令:“請陳長史發公文,傳本郡主號令,命各縣增設太平糧倉。上縣要有十座太平糧倉,中縣八座,下縣六座。且要在秋收後將糧倉填滿,存夠百姓一年的糧食。”
飯要一口一口吃,存糧一事也得緩著來。萬幸還有大半年的時間,足夠她放手施為。
南陽郡是郡主封地,在這片土地上,她的命令就如聖旨。
陳卓立刻起身應下。
不過,建糧倉非小事,耗費頗多,要將糧倉全部裝滿,更不是易事。
馮文銘心裏那把算盤一劃拉,眉頭擰成了結:“要建糧倉,就得征工役。現在正是春日播種之時,萬萬不能耽擱春耕。”
馮文銘倒不是故意唱反調。事實上,他是王府裏最操勞的那個人。陳卓處理朝廷公務和各縣公文,涉及錢糧田畝稅賦賬冊的事務,都是他這個右長史的。晚上忙到子時是常有的事。就如一頭孜孜不倦常年拉磨的驢。
脾氣是大一些,本事更大。
薑韶華對有能耐的人格外優容,微笑著說道:“馮長史說得對。春耕為首要之務。等春耕結束了,再征工役建糧倉。”
至於春耕期間,各縣的縣令們也別閑著,督促春耕之外,還要督查原有的糧倉,將糧倉塞滿。
做著朝廷官員,拿著俸祿,就該用心當差做事。都學一學馮長史嘛!
馮文銘眉頭舒緩,語氣溫和多了:“郡主體恤百姓,是百姓們的福氣。”
薑韶華看向沈木:“沈工正,南陽郡也要增建糧倉。我給你三個月時間,建二十座糧倉。”
即將拉磨拉得飛起的沈木,還不知道命運的齒輪這一刻已經轉動,張口領命。
也怪他,剛才被郡主驟然的狠戾震懾住,一時心神不寧說錯了話。
楊政隻得起身,為邱遠尚說情:“邱典膳不是有意冒犯郡主。他一時糊塗說錯了話,實則一片忠心赤誠,求郡主寬宥,饒過他這一迴。”
薑韶華定定地看著楊政,慢慢道:“楊審理一張利口,正說反說都有理。看來,在楊審理眼中,本郡主年少無知,很好糊弄啊!”
楊政:“……”
宋淵擰起眉頭,目光沉沉,右手又扶上了刀柄。大有郡主一聲令下他就拔刀的架勢。
楊政隻得一並跪下請罪。
陳卓嘴角微微一抽,和馮文銘隔空對了個眼神。
過去一年,盧玹暗中拉攏王府屬官,楊政邱遠尚兩人和盧玹眉來眼去。
郡主不吭不聲,原來早將一切看在眼底。今日這是借題發作,敲打立威。
樂嗬嗬的聞主簿斂了胖臉上的笑容,專心地研究地麵玉石上的花紋。
倒是性情孤僻不愛和人打交道的沈木站了起來:“楊審理和邱遠尚都是口舌之過,並無大錯。請郡主從輕發落。”
論官職,沈木隻有正八品。負責營房修建器具製造,和朝廷工部的職責差不多。
薑韶華對楊政和邱遠尚不假辭色,對沈木倒是格外禮遇客氣:“既有沈工正求情,本郡主便饒了你們這一迴言語不敬心存糊弄。再有下一次,便是陳長史馮長史求情也沒用。”
得,這下馬威還掃到他們身上了。
陳馮兩位長史一同起身應是。
唯一坐著的聞主簿忙也跟著起身低頭。
楊政和邱遠尚心裏是否有怨言不得而知,至少此刻臉上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兩人謝恩後各自站了起來。
薑韶華依舊穩穩端坐,目光掃過眾臣,然後轉頭對宋淵笑道:“宋統領先放下手中刀柄,別嚇著他們了。”
剛才麵孔沉凝淩厲迫人,這一笑,又如山花爛漫。
宋淵神情一鬆,點頭應是,將手再次自寶刀挪開。
“諸位都坐。”薑韶華像什麽事也沒發生一般,聲音和氣又親切:“本郡主年少,有很多事還不懂不會,若有不周全之處,諸位可得體諒一二。”
這份城府手段,可一點都不“年少”。
眾屬官心裏默默腹誹,口中恭聲應了,各自入座。
薑韶華輕聲說道:“祖父托夢給我,明後年大梁接連大旱,之後接著蝗災,流民遍野。讓我一定要存夠南陽郡百姓三年的糧食。”
眾人霍然動容。
陳卓一臉震驚地追問:“王爺真得托夢這麽說了?”
薑韶華麵色凝重:“這等事,我豈敢亂說。祖父特意托夢給我,囑咐我盡力存糧以備饑荒。”
前世大梁北方郡縣接連兩年旱災連著蝗災,百姓拋家逃荒,餓殍千裏,堪稱慘烈。南陽郡有三個縣遭災,又有民匪流竄,死在饑荒和戰亂裏的百姓不知凡己。
她被養在深宮,看到的是一串串冰冷的數字,悲痛難過卻鞭長莫及有心無力。
如今她重生而迴,自要提前做好準備。應對接下來的連年災荒和匪禍。
馮文銘掌王府錢糧,對存糧一事格外敏銳,皺著眉頭說道:“南陽郡十四縣,三個上縣,四個中縣,另有七個下縣。登記在戶籍冊的共有兩萬三千四百六十五戶,合計九萬三千六百九十八人。”
“這是今年最新統計的戶籍在冊人數。加上一些不在籍冊的奴仆和隱戶,至少十萬人。”
“要存夠這麽多人三年的糧食,根本不可能。”
不愧是馮長史,對南陽郡人口情形了然於心。
薑韶華被否定了也沒惱:“我記得祖父以前令各縣設了太平糧倉。如遇災荒之年,可以開糧倉賑濟百姓。不知糧倉裏有多少存糧。”
掌管庫房的聞主簿接了話茬:“迴郡主,每個縣有三座太平糧倉,如果都存滿糧食,應該夠全縣百姓吃三個月。遇到災荒年,飯量減半,勉強能支應五六個月。”
也就是說,哪怕太平糧倉裝滿了,也頂多撐半年。
事實上,這幾年南陽郡還算風調雨順,太平糧倉基本沒怎麽動用。裏麵每年的舊糧要換新糧,既費事又耗銀子,且看不出什麽政績,縣令們哪裏還肯費心。
太平糧倉能有個三四成存糧,都算好的。
薑韶華毫不猶豫地下令:“請陳長史發公文,傳本郡主號令,命各縣增設太平糧倉。上縣要有十座太平糧倉,中縣八座,下縣六座。且要在秋收後將糧倉填滿,存夠百姓一年的糧食。”
飯要一口一口吃,存糧一事也得緩著來。萬幸還有大半年的時間,足夠她放手施為。
南陽郡是郡主封地,在這片土地上,她的命令就如聖旨。
陳卓立刻起身應下。
不過,建糧倉非小事,耗費頗多,要將糧倉全部裝滿,更不是易事。
馮文銘心裏那把算盤一劃拉,眉頭擰成了結:“要建糧倉,就得征工役。現在正是春日播種之時,萬萬不能耽擱春耕。”
馮文銘倒不是故意唱反調。事實上,他是王府裏最操勞的那個人。陳卓處理朝廷公務和各縣公文,涉及錢糧田畝稅賦賬冊的事務,都是他這個右長史的。晚上忙到子時是常有的事。就如一頭孜孜不倦常年拉磨的驢。
脾氣是大一些,本事更大。
薑韶華對有能耐的人格外優容,微笑著說道:“馮長史說得對。春耕為首要之務。等春耕結束了,再征工役建糧倉。”
至於春耕期間,各縣的縣令們也別閑著,督促春耕之外,還要督查原有的糧倉,將糧倉塞滿。
做著朝廷官員,拿著俸祿,就該用心當差做事。都學一學馮長史嘛!
馮文銘眉頭舒緩,語氣溫和多了:“郡主體恤百姓,是百姓們的福氣。”
薑韶華看向沈木:“沈工正,南陽郡也要增建糧倉。我給你三個月時間,建二十座糧倉。”
即將拉磨拉得飛起的沈木,還不知道命運的齒輪這一刻已經轉動,張口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