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還沒下馬,這“下馬威”就來了!
朝廷給每個縣城配了四個官員,縣令縣尉縣丞主簿,六房吏員大多是當地大戶。西鄂縣裏湯家人眾多,於是乎吏員有大半都姓湯。
不過,身為湯家家主的湯懷德並未在縣衙裏當差。
一來,湯懷德年已七旬,以時下活到六旬就是高壽的標準來看,湯懷德是真正的長者。不可能去縣衙做吏員。
二則,湯家勢大,身為湯家家主,西鄂縣實際的掌權人,焉能低頭折腰伺候鄒縣令?
所以,湯懷德是在場迎接郡主的眾人裏唯一一個白身的鄉紳。
郡主話音一落,眾人的目光就齊刷刷地落在湯懷德身上。
湯懷德受此羞辱,氣得不輕,一張老臉忽紅忽白。
薑韶華沒有耐心和一個棺材瓢子囉嗦,轉頭吩咐一聲:“秦虎,你領人去瞧瞧,請閑雜人等立刻離去,不要浪費本郡主的時間!”
秦虎立刻領命,和另幾個親兵縱身一躍下馬。直接略過鄒縣令等人,到了湯懷德麵前,不客氣地張口問詢:“你是何人?在縣衙裏當什麽差事?”
一千多精兵手持利器,虎視眈眈。
湯懷德縱然有萬千怒火,也不得不壓下:“草民姓湯,是湯氏一族的族長。縣衙刑房戶房的兩位湯司吏,是草民侄兒……”
“不用說這麽多廢話。”秦虎冷哼一聲:“我隻問你,你有沒有在縣衙當差?”
“沒有,但是……”
“既然沒有,就速速離去,別礙了郡主的眼。”秦虎不耐地揮手示意,身邊幾個親兵立刻上前。白發顫巍巍的湯老太爺根本反應不及,直接被架著胳膊“請”去了城門裏麵。
鄒縣令驚呆了!
縣尉縣丞主簿也都驚住了!
兩位湯司吏也懵了!
秦虎辦完差事,趾高氣昂地向郡主複命。
郡主略一點頭,依舊沒有下馬,直接策馬進了西鄂縣的高大城門。
被“請退下”的湯老太爺,此時剛在子侄後輩的攙扶下勉強站穩。就見年少的郡主霸氣十足地策馬進城,心裏慪得一口老血都快噴出來了。
緊接著魚貫而入的精兵們,迅速拉迴了湯老太爺所剩無幾的理智。
這位郡主,殺土匪如切瓜剁菜,毫不留情地趕走了酈縣縣令,聽聞還打傷了南陽軍主將左將軍……
現在郡主帶著那麽多精兵來西鄂,既是震懾,也是警告。
這口氣,不能不忍。
湯老太爺深深吸一口氣,轉頭吩咐長孫湯啟:“立刻去糧鋪,讓糧鋪通通開門,糧價恢複原來的價格。縣衙要買多少就給多少。”
湯啟略一遲疑:“郡主剛來我們就認輸,是不是太過丟人現眼了。”
這跪的速度未免太快了。
湯老太爺氣急敗壞地瞪一眼過去:“還不快去!要是耽擱了大事,我饒不了你!”
湯啟被自家祖父噴的灰頭土臉,隻得應下,叫了其他人來扶著祖父,然後領著心腹族人去了糧鋪。
西鄂是大縣城,一共有三家糧鋪。其中兩家是湯家開的,另外一家焦氏糧鋪的主家,是湯老太爺的女婿。
湯啟先去自家糧鋪,令掌櫃立刻開門賣糧,將糧價恢複如初。
掌櫃的不敢怠慢,連忙去寫新的糧價牌子,將牌子掛在匾額下。
湯啟又匆匆去焦氏糧鋪。結果,遲了一步。
幾個差役領著一堆如狼似虎的士兵堵住了焦氏糧鋪的門。
掌櫃的焦頭爛額,汗流如注:“諸位官爺,請容小的說幾句……”
“縣衙早有規定,不準擅自漲糧價。”為首的高個少年親兵,冷笑著摘了標著糧價的木牌:“隻憑這一條,就能封了糧鋪的門。”
那掌櫃的又去哀求幾個麵熟的差役。這些差役都是本地人,平日沒少收好處。鄒縣令派差役來買糧,差役們買不上是常有的事。
今日幾個差役嘴像被針縫了起來,閉得緊緊的,一聲不吭。
那個高個少年,正是郡主心腹親兵秦虎。
秦虎奉命來挑刺找茬,第一個就來焦氏糧鋪,當然也是有考慮的。
果然搶在了湯家人前麵一步,糧價還沒來得及趕,便逮了個正著。
湯啟一行人來的時候,焦氏糧鋪的門都被封了。掌櫃和夥計們都被捆了雙手,一同押往縣衙大堂。
湯啟頭腦一嗡,幾乎要炸開,立刻大步上前。湯大少爺在西鄂縣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一露麵就有人自動讓開一條路。
“官爺請稍等,”湯啟拱手上前:“這間糧鋪的糧價是高了一些,請官爺稍微通融,我們立刻將糧價降低……”
秦虎以身高的優勢睥睨一眼:“你是誰?”
湯啟咳嗽一聲:“我姓湯,單字啟,是湯氏長孫……”
“這焦氏糧鋪是湯家的?”
“這倒不是……”
“不是你廢什麽話。讓開,別耽擱我們當差辦事。”
說完,理都不理湯大少爺,帶著一串掌櫃夥計揚長而去。
湯啟:“……”
一個四十多歲身穿綢緞的男子一臉驚惶地來了:“怎麽辦?現在該怎麽辦?糧鋪被封了,掌櫃夥計都被帶走了,說不定官差已經去焦家了。我現在該怎麽辦?”
湯啟用袖子抹一把額上冷汗,咬牙道:“郡主帶了一千多精兵來,態度十分強硬。祖父都不敢和郡主正麵對抗,姑父還是快些去縣衙向郡主請罪吧!”
焦老爺用力一跺腳,就往縣衙跑。沒跑幾步,就遇上了差役。
差役裏也有兩個湯家子弟,一邊拿下焦老爺,一邊匆匆低語:“郡主帶來的親衛,就守在縣衙內外。我們不敢不聽令行事。到縣衙大堂後,趕緊跪下請罪,求郡主開恩。”
焦老爺哭的心都有了。
當日提高糧價,都是湯家太爺的主意。現在東窗事發,郡主氣勢洶洶地來問罪,封的卻是焦家的糧鋪。這也太倒黴了!
倒黴的焦老爺在親眼見到一個個麵容兇狠腰間掛著長刀的士兵後,雙腿都軟了。待被押進縣衙大堂,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草民知錯,求郡主開恩,饒草民一命。”
朝廷給每個縣城配了四個官員,縣令縣尉縣丞主簿,六房吏員大多是當地大戶。西鄂縣裏湯家人眾多,於是乎吏員有大半都姓湯。
不過,身為湯家家主的湯懷德並未在縣衙裏當差。
一來,湯懷德年已七旬,以時下活到六旬就是高壽的標準來看,湯懷德是真正的長者。不可能去縣衙做吏員。
二則,湯家勢大,身為湯家家主,西鄂縣實際的掌權人,焉能低頭折腰伺候鄒縣令?
所以,湯懷德是在場迎接郡主的眾人裏唯一一個白身的鄉紳。
郡主話音一落,眾人的目光就齊刷刷地落在湯懷德身上。
湯懷德受此羞辱,氣得不輕,一張老臉忽紅忽白。
薑韶華沒有耐心和一個棺材瓢子囉嗦,轉頭吩咐一聲:“秦虎,你領人去瞧瞧,請閑雜人等立刻離去,不要浪費本郡主的時間!”
秦虎立刻領命,和另幾個親兵縱身一躍下馬。直接略過鄒縣令等人,到了湯懷德麵前,不客氣地張口問詢:“你是何人?在縣衙裏當什麽差事?”
一千多精兵手持利器,虎視眈眈。
湯懷德縱然有萬千怒火,也不得不壓下:“草民姓湯,是湯氏一族的族長。縣衙刑房戶房的兩位湯司吏,是草民侄兒……”
“不用說這麽多廢話。”秦虎冷哼一聲:“我隻問你,你有沒有在縣衙當差?”
“沒有,但是……”
“既然沒有,就速速離去,別礙了郡主的眼。”秦虎不耐地揮手示意,身邊幾個親兵立刻上前。白發顫巍巍的湯老太爺根本反應不及,直接被架著胳膊“請”去了城門裏麵。
鄒縣令驚呆了!
縣尉縣丞主簿也都驚住了!
兩位湯司吏也懵了!
秦虎辦完差事,趾高氣昂地向郡主複命。
郡主略一點頭,依舊沒有下馬,直接策馬進了西鄂縣的高大城門。
被“請退下”的湯老太爺,此時剛在子侄後輩的攙扶下勉強站穩。就見年少的郡主霸氣十足地策馬進城,心裏慪得一口老血都快噴出來了。
緊接著魚貫而入的精兵們,迅速拉迴了湯老太爺所剩無幾的理智。
這位郡主,殺土匪如切瓜剁菜,毫不留情地趕走了酈縣縣令,聽聞還打傷了南陽軍主將左將軍……
現在郡主帶著那麽多精兵來西鄂,既是震懾,也是警告。
這口氣,不能不忍。
湯老太爺深深吸一口氣,轉頭吩咐長孫湯啟:“立刻去糧鋪,讓糧鋪通通開門,糧價恢複原來的價格。縣衙要買多少就給多少。”
湯啟略一遲疑:“郡主剛來我們就認輸,是不是太過丟人現眼了。”
這跪的速度未免太快了。
湯老太爺氣急敗壞地瞪一眼過去:“還不快去!要是耽擱了大事,我饒不了你!”
湯啟被自家祖父噴的灰頭土臉,隻得應下,叫了其他人來扶著祖父,然後領著心腹族人去了糧鋪。
西鄂是大縣城,一共有三家糧鋪。其中兩家是湯家開的,另外一家焦氏糧鋪的主家,是湯老太爺的女婿。
湯啟先去自家糧鋪,令掌櫃立刻開門賣糧,將糧價恢複如初。
掌櫃的不敢怠慢,連忙去寫新的糧價牌子,將牌子掛在匾額下。
湯啟又匆匆去焦氏糧鋪。結果,遲了一步。
幾個差役領著一堆如狼似虎的士兵堵住了焦氏糧鋪的門。
掌櫃的焦頭爛額,汗流如注:“諸位官爺,請容小的說幾句……”
“縣衙早有規定,不準擅自漲糧價。”為首的高個少年親兵,冷笑著摘了標著糧價的木牌:“隻憑這一條,就能封了糧鋪的門。”
那掌櫃的又去哀求幾個麵熟的差役。這些差役都是本地人,平日沒少收好處。鄒縣令派差役來買糧,差役們買不上是常有的事。
今日幾個差役嘴像被針縫了起來,閉得緊緊的,一聲不吭。
那個高個少年,正是郡主心腹親兵秦虎。
秦虎奉命來挑刺找茬,第一個就來焦氏糧鋪,當然也是有考慮的。
果然搶在了湯家人前麵一步,糧價還沒來得及趕,便逮了個正著。
湯啟一行人來的時候,焦氏糧鋪的門都被封了。掌櫃和夥計們都被捆了雙手,一同押往縣衙大堂。
湯啟頭腦一嗡,幾乎要炸開,立刻大步上前。湯大少爺在西鄂縣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一露麵就有人自動讓開一條路。
“官爺請稍等,”湯啟拱手上前:“這間糧鋪的糧價是高了一些,請官爺稍微通融,我們立刻將糧價降低……”
秦虎以身高的優勢睥睨一眼:“你是誰?”
湯啟咳嗽一聲:“我姓湯,單字啟,是湯氏長孫……”
“這焦氏糧鋪是湯家的?”
“這倒不是……”
“不是你廢什麽話。讓開,別耽擱我們當差辦事。”
說完,理都不理湯大少爺,帶著一串掌櫃夥計揚長而去。
湯啟:“……”
一個四十多歲身穿綢緞的男子一臉驚惶地來了:“怎麽辦?現在該怎麽辦?糧鋪被封了,掌櫃夥計都被帶走了,說不定官差已經去焦家了。我現在該怎麽辦?”
湯啟用袖子抹一把額上冷汗,咬牙道:“郡主帶了一千多精兵來,態度十分強硬。祖父都不敢和郡主正麵對抗,姑父還是快些去縣衙向郡主請罪吧!”
焦老爺用力一跺腳,就往縣衙跑。沒跑幾步,就遇上了差役。
差役裏也有兩個湯家子弟,一邊拿下焦老爺,一邊匆匆低語:“郡主帶來的親衛,就守在縣衙內外。我們不敢不聽令行事。到縣衙大堂後,趕緊跪下請罪,求郡主開恩。”
焦老爺哭的心都有了。
當日提高糧價,都是湯家太爺的主意。現在東窗事發,郡主氣勢洶洶地來問罪,封的卻是焦家的糧鋪。這也太倒黴了!
倒黴的焦老爺在親眼見到一個個麵容兇狠腰間掛著長刀的士兵後,雙腿都軟了。待被押進縣衙大堂,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草民知錯,求郡主開恩,饒草民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