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槍的聲音響徹整個島嶼,硝煙迷茫,英國人和叛軍在新秦國通往新寶島最為狹窄的地方奮力開拓,進攻,華夏05式步槍和華夏11式步槍的槍聲交替響起,還有英國人的燧發槍,以及線膛槍的槍聲,還有來福槍的槍聲,到現在新秦國已經使用了來福槍模式,彈倉模式,英國人雖然也有改進,但傳統守舊勢力太大,他們的改進不大,還是燧發槍,來福槍,最多小打小鬧而已。


    總之黑火藥,遂發式,排槍槍斃,加上簡單的散兵線,集團衝鋒仍然是英國人的主要作戰方式,而新秦國的雇傭兵則是集團小隊式的散兵線衝鋒,戰壕防守,兩家其實相差不大,但武器上有代差,因為新秦國已經是撞針式步槍,後發裝彈,但英國人雖然也有這些,並且裝備還不少,可總體來說,英國人的主流還是改進又改進,看起來越來越漂亮複雜的遂發式來福槍,更有的因為陸軍其實發展不如海軍來的資源豐富,所以英國人的陸軍很多還裝備著火繩槍,有的甚至不如英國人的殖民地開拓者,冒險者的槍械好。


    他們能打敗新秦國其實和日本人打敗曾經的清朝和民國一樣,趁著敵人內部紛爭的時候,周密策劃,以強大的兵力和訓練有素的軍隊擊破敵人虛弱並且時常想要逃跑或者投降的腐敗軍隊,然後營造他們不可戰勝的神話,使得更多的人望風而降,其實要論戰鬥力,他們可能還不如清朝的精銳軍隊和民國的精銳軍隊,可就是這樣的事情,一而再的上演。


    在陣地前倒下的是很多雇傭兵叛軍和很多被召集起來的外籍百姓,以及很多炮灰式雇傭兵旅,還有很多加入炮火雇傭兵旅的漢人帶路者們,英國人的正規軍軍團始終在後麵穿戴的華麗,列著整齊的隊伍,旗幟招展,鼓聲隆隆,號聲嘹亮,戰馬來迴奔騰,好不威風,好不整齊,好精神抖擻的一支精銳部隊的樣子。


    戰鬥已經打了一個多半月了,但他們在狹窄的幾十公裏的正麵依然沒有攻破新秦國的防線,新秦國的炮灰雇傭兵旅士兵,還有普通雇傭兵旅士兵們蹲守在戰壕裏麵,手裏握著庫存的燧發槍,舊式華夏05式步槍,一下一下的,將子彈打響,打向衝鋒的敵人。


    他們手裏握著的是繳獲或者販賣給西方人的燧發槍,理論射速是每分鍾四到五發子彈,實際上熟練射手每分鍾也不過三發子彈,何況現在根本沒有什麽熟練射手,新秦國早八輩子不玩這種槍械了,因此每分鍾能打兩發已經算是好手了,這還是得益於新秦國一直以來幾乎是全民皆兵的訓練方式,從火繩槍到燧發槍,到華夏05式撞針式步槍,到華夏11式三發彈倉式後裝步槍,一直到精銳手裏的華夏21式五發彈倉式撞針後裝步槍,總之這些槍械每個人都玩過,都打過,不過普通民眾一般最高打到華夏11式步槍,之後一直手裏拿著的都是火繩槍或者燧發槍,最多民兵手裏拿著華夏05式撞針式步槍。


    憑著同樣多的人數,兵力,憑著最後國土的守衛的熱情和激情,憑著新秦國從海軍到陸軍多年來的戰鬥經驗和多年來戰爭不斷的積累和磨練,他們擋住了同樣是他們同胞的衝擊。


    因為他們是防守者,他們一步一步的削弱和拖延敵人進攻的步伐,這裏已經是最為狹窄的地方,也是最後的陣地了,如果這裏被突破,他們的兵力將分散在更為廣闊的陣地,他們可能無法在阻擋有兵力優勢的英國人帶領的入侵者和叛國者們的進攻,新秦國有被滅國的危險。


    法國人和英國人終於會師了,不過法國人和英國人可真不是正常會師,而是在戰火中會師的,雙方為了這塊地盤打起來了,英國人為了自己的殖民地可是不會放棄法國人在這裏占領地盤的,法國人兵力不足,又沒有投降的新秦國人支持,後方又有美洲人搗亂,帶的軍隊也是美洲人,因此很快一敗塗地,三千正規軍隻迴去一千五百兵力。


    英國人在圍攻半個月之後終於拿下了加拿大地盤上的新秦國領地,死傷十三萬兵力,戰艦也損失幾十艘,但他們自己的兵力最多損傷三萬多人,其他的都是投降的新秦國雇傭兵和漢人兵力。


    之後英國人返迴主島開始清剿瀑布城等地,新秦國主島上戰火紛飛,新寶島四周也是炮彈,子彈,馬刀紛紛見血,新秦國已經到了危亡時刻。


    最終吳克敬和國王,張強的孫子決定向同為漢人國家的新華夏王國求援。


    都兩個半月了,新華夏王國沒有說要援助他們的,也沒有出兵的跡象,盡管金林的話被宋清傳達給張思遠,但張思遠可不會為了別的國家讓自己國家陷入戰火之中,能接收二十多萬,三十萬新秦國逃出來的漢人和外籍百姓已經是張思遠做到的最大的幫助了。


    新華夏王國現在貿易形勢非常好,上一季節整個新華夏王國陸地貿易三千萬新華夏元,內部稅收七千萬新華夏元,海上近岸貿易六千萬新華夏元,遠海貿易三千萬新華夏元,在新華夏王國貨幣受到西方的承認,並且黃金,白銀,珠寶等的儲備達到三億多西班牙金幣價值的時候,新華夏元由於戰爭的原因升值很大,變得堅挺起來,成為很多商人交易的貨幣,使得新華夏王國在西方的地位提升很大。


    這麽好的形勢下,如果開戰,新華夏元能到達的地方就會減少,地位就會下跌,他才不會開戰呢,當然如果能痛打落水狗,或者把新秦國並入新華夏王國,也能提升新華夏王國的地盤和領土,甚至威信,這樣的好買賣他也要做,不過不是現在,一定要等新秦國分崩瓦解,勢力影響力下降很厲害的時候才能出兵,這個時候不能出兵。


    如果新秦國不死,那麽從新秦國來的將領和百姓會怎麽想?


    兩個國家的靈魂鑲嵌在一個國家內,會給新華夏王國落下後遺症的,對新華夏王國以後不好,就像當初尤海波,杜俊他們叛變,幾十年才在帝國消除了他們的影響力,但現在華夏帝國內亂,這些人的後代或者有心人打著他們的旗號又出現了,使得華夏帝國到現在也陷入了一種暴躁式的幾乎快被掏空的不穩定之中,一旦有強烈的外部推動,華夏帝國就會發生內戰,自己,那個前世的張強,用了一百年時間讓華夏走出受人欺負的局麵,統一了整個東方和太平洋海域,建立的強大帝國馬上就要分奔離析,這讓張思遠心裏很是難受,華夏就是這點不好,分分合合的,總是不如西方,一馬奔騰,一如既往的往前前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