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有四艘巡洋艦,因為兩艘重傷的巡洋艦沒有逃離,還在跟在驅逐艦後麵戰鬥,一邊讓驅逐艦掩護他們,一邊讓繼續為驅逐艦提供火力支援,八艘驅逐艦也渾身是傷,但依然朝著敵人十七艘主力戰艦衝鋒。


    張思遠帶著兩艘巡洋艦繞著敵人攻擊,在自身也受傷頗為嚴重的時候,依然進攻。


    張遠他們成功的帶著一身傷,帶著敵人八艘主力戰艦撤退迴來,同包子中尉的五艘護衛艦會合,他們打的不錯,十五艘護衛艦,還是以敵人的主力戰艦為主的護衛艦主體艦隊,硬是消滅了敵人十二艘主力戰艦,其實他們當初要麵對的可是四十多艘敵人的主力戰艦,敵人的主力艦隊的主力戰艦來的可是有六十七艘。


    如今張思遠這邊拚上所有的家底,同敵人死磕,敵人還剩下了二十五艘主力戰艦,損失了四十一艘主力戰艦,四十四艘輔助戰艦,可以說非洲艦隊打殘了。


    不過也把他們給打殘了,到現在沒有俘虜敵人的一艘戰艦,而且他們現在的戰艦數量幾乎下降到了全部水師官兵都去當陸軍的程度了,當然如果這些人能活著迴去的話。


    現在是全部家底,家裏除了幾艘受傷的驅逐艦和一艘受傷的護衛艦,全部家當都在這裏了。


    四艘巡洋艦衝在前麵,八艘驅逐艦,八艘護衛艦四麵包抄,麵對敵人依然是他們兩倍多的強大的主力艦隊,他們發起了決死衝鋒。


    衝鋒之前他們把所有帶著的小艇放海裏麵了,就是為了多留一個水師的種子,小艇在海麵上搜索自己的落水的船員和水手,一艘滿了,馬上往迴帶,到他們衝鋒的時候,所有三十二艘小艇都迴去了,帶迴去了七百二十名水手和各船的雇傭兵,陸戰隊士兵,但海上依然有很多沒有來得及營救的落水水手。


    兩艘快速巡洋艦打頭,兩艘蹣跚行動的巡洋艦跟在後麵,戰場相隔不遠,不到五海裏,十分鍾就到了,敵人的主力艦隊會合以後同五艘這邊的護衛艦戰鬥,同時分兵應付張遠他們撤迴來的三艘護衛艦,驅逐艦衝上去,側翼敵人分出了七艘主力戰艦迎戰。


    他們也知道這邊的厲害,留下七艘對付這邊的五艘護衛艦,七艘對付八艘驅逐艦,五艘對付張遠他們的三艘護衛艦,八艘主力戰艦對付這邊的四艘巡洋艦,張思遠帶著另外一艘巡洋艦同敵人先接戰,敵人開始遊而不擊,消耗他們的彈藥,同時利用數量優勢拖延時間,也許敵人也戰怯了,想著要跑。


    戰鬥從淩晨四點多開始,到中午兩點多,整整八個小時了,雙方都損失慘重。


    敵人的八艘主力戰艦穿過他們的兩艘巡洋艦火力,掉頭就有四艘主力戰艦去對付受了傷的正在後麵蹣跚的兩艘巡洋艦,而麵對張思遠他們的旗艦和另外一艘巡洋艦這邊隻是拖著,敵人數量占優勢,張思遠他們的巡洋艦經過了一天的戰鬥炮彈也不多了,因此無法一下奈何他們。


    不過敵人想錯了,那邊的巡洋艦雖然受傷了,可依然能開火,依然能機動,隻是速度要慢多了,兩艘重傷的巡洋艦硬扛著敵人的炮火,轉身,火力全開。


    四艘的敵人主力戰艦,還沒有轉變隊形,就被迎頭痛擊,兩艘戰艦受中傷,兩艘受輕傷,不得不退後一點,雙方你來我往,又開戰半個小時,伴隨張思遠他們的巡洋艦被敵人四艘主力戰艦多次打中,終於撐不住了,在敵人擊中了彈藥庫以後,僅剩不多的炮彈殉爆,讓巡洋艦直接炸成兩節,上麵不多的五十多名官兵隻有七八個人跳入大海,奮力的遠離巡洋艦。


    張思遠他們的旗艦繼續麵對敵人的四艘受傷的主力戰艦。


    另外一邊,重傷的其中一艘巡洋艦火力全開,重傷敵人一艘主力戰艦,將敵人一艘主力戰艦擊沉,卻被敵人剩餘的兩艘戰艦給集火擊中,多次中彈,雙方同歸於盡,兩艘戰艦一前一後沉入大海,雙方落水的船員無助的漂在大海上。


    這艘巡洋艦是好樣的,重傷敵人以後,還擊沉敵人一艘主力戰艦,同時和那艘重傷的敵人主力戰艦同歸於盡。


    剩餘的敵人的兩艘主力戰艦圍攻僅剩的一艘重傷的巡洋艦,巡洋艦在最後一次炮擊中擊中了敵人一艘中傷的戰艦,使得那艘戰艦和他一樣不能動彈,然後轉身擊沉了敵人一艘重傷的主力戰艦,自己也被那艘重傷的敵人主力戰艦擊沉了。


    這時候,敵人還有五艘受傷的主力戰艦,張思遠他們的旗艦也不好過,受傷頗重,副炮損失十二門,速射炮炮手盡失,主炮三座炮台損失,敵人的五艘主力戰艦雖然火力損失也不小,還有一艘不能動,兩艘行動緩慢,可還是有兩艘中傷的主力戰艦可以同他這艘巡洋艦纏鬥。


    這時候,這邊的巡洋艦還剩下了一艘,那邊八艘驅逐艦也帶著渾身的傷,陷入了敵人十幾艘主力戰艦的圍攻當中,還好,有八艘護衛艦和他們並肩作戰。


    不過顯然這些敵艦同那些沒有經曆過先前辛苦戰鬥的主力戰艦不同,他們火力齊備,至少有十艘先前戰鬥是打醬油的,因為這邊新秦國的戰艦太少,海峽狹窄,他們有時候並不能發揮數量優勢到極致,這也是先前張遠他們能憑借十五艘護衛艦艦隊硬抗敵人六十七艘主力戰艦的原因,後來敵人分出十五艘主力戰艦過來,被後麵的驅逐艦艦隊和趕來的休達港口的護衛艦四小隊擋住了。


    如今雙方的戰艦都損失了大半兒,都打出火氣來了,都不想退讓,要是按照後世的甲午戰爭的戰鬥,或者日德蘭海戰的戰鬥,損失三分之一的戰艦,雙方都在想辦法脫離戰場,雖然四個國家基本上都是兩兩深仇大恨,可為此不理智的拚上所有戰艦,這樣的事情大家不會做的。


    而這邊英國人的非洲艦隊被偷襲消滅了近四百多艘輔助戰艦,六十多艘近一半的主力,他們現在就想著要全滅張思遠他們的這支艦隊,拚光了他們非洲艦隊,他們還有六支超級艦隊,而拚光了所有戰艦的張思遠他們,就成了陸軍了,而且是被困在非洲大陸上的陸軍,這個買賣可以做,帶領非洲艦隊的指揮官還是很明智的,很有戰略眼光的。


    當然這邊打的火熱,那邊雙方也不是沒有損失,八艘驅逐艦渾身帶傷,戰鬥再次開始不到十五分鍾,一艘驅逐艦被擊沉,他們給敵人造成的最大損傷是剛才逃出的敵人第一批主力十五艘主力戰艦剩餘的三艘重傷的主力戰艦再次被重創,於是三艘敵人的主力戰艦不得不後退,因為他們的火力實在太弱了,幫不上忙。


    這艘驅逐艦用自己的生命拉近了雙方的戰艦數量,那邊敵人還剩下了十四艘主力戰艦,這邊還剩下五艘主力戰艦,不過一艘敵人實在重傷的主力戰艦,根本不能動,隻能停在哪裏,因為張思遠已經遠離了這艘這艘敵人的主力戰艦艦炮的射程精度範圍了。


    這點眼力他還是有的,這樣他要麵對的就是敵人兩艘重傷的還能戰鬥的主力戰艦,兩艘中傷的主力戰艦。


    戰鬥中往往精確的計算和臨場指揮這樣的小細節能決定一場實力懸殊的戰役是那一邊贏的勝利,並不是數量多或者看起來戰鬥力強大的那一邊贏,就和足球是圓的,你有時候無法猜測一支保級的隊伍爆發的力量,會不會把皇馬和巴薩給掀翻。


    新秦國之所以能屢次以少勝多就是注意了分割敵人,用質量優勢壓製敵人,並且時刻注意細節,還有無線電報的幫忙,這些年鍛煉出了無數的這樣的戰術高手,因此一代一代海軍將領沒有一次讓人失望的。


    在新秦國高層叫海軍將領,在下麵所有的華夏漢人還是習慣了叫水師,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因為自從明朝以前和明朝,大清朝以來,海軍艦隊在華夏一直叫水師艦隊,哪怕是張強掌權的時候,大多數時候叫水師艦隊,直到後來大王子成為皇帝,才改為了海軍。


    先前也有明文規定說是海軍,但就像華夏五千年的曆史一樣,曆史的車輪遠遠比人的身子和大腦高大,就像礦產上的高大的250噸自卸貨車的車輪一樣,那得兩個大漢疊起來,起碼是兩個俄羅斯大漢的身高疊起來那麽高才行,這麽高的車輪狠狠的碾過人的身體的時候,就是曆史的車輪在碾壓,於是習慣和曆史的慣性,還是到了大王子時代,經過了十幾年大王子的執政時期,才完全改變了華夏帝國的海軍的習慣,叫海軍而不是水師了。


    損失了一艘驅逐艦,卻使得敵人的三艘主力戰艦退出了戰鬥,這邊損失了三艘巡洋艦使得敵人兩艘戰艦重傷不能參戰,一艘巡洋艦帶傷應付三艘帶傷的敵人主力戰艦,不要多輕鬆,至少能應付過來。


    不過那邊的形勢不好,剩餘的七艘驅逐艦和護衛艦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裏去,畢竟已經戰鬥了九個小時了,炮彈不多了,速度明顯下降了,防護也沒有多少了,敵人的十四艘主力戰艦對於他們來說還是一座喘不過氣來的大山,張思遠這邊也無法幫助他們,除非,有新的勝利軍加入,還得是這邊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