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啟順走了,蕭南似乎對他也不耐煩,主要是他不是武南這條線上的,先前武南和莊林他們的聯合也隻是一次互相利用而已,蕭南作為武南的心腹是知道的,不過他們這種對於自己嚴於律己的人,其實是比較冷漠的一種人,他們不會對於身邊的人有什麽同情的,他在乎的隻是自己的事業和地位,他蕭南也明白如果他沒有利用價值了,武南也會甩掉他的,所以他很是積極的為武南奔走,雖然武南對他也不是很熱忱。
冷酷的人必然無情,愛裝愛顯自己的人一般都沒有人的感情。
他和武南是一類人。
而張強是一種民族,一種為了家庭痛苦掙紮的底層人,也隻有底層人才千姿百態但卻很有同情心和柔情,才會有一切不切實際的幻想,才會想要改變什麽,所以他改變和努力改變了華夏民族的百年屈辱史,改變了秦始皇多年來想要改變成的那個理想中的國家。
統一的民族,統一的語言,統一的度量衡,統一的信仰。
張思遠同蕭南的合作剛開始還有些相敬如賓的意味,但隨著金啟順升遷,武南的處境不好,然後武南同吳可敬繼續推進同英國人的談判,張思遠同蕭南的合作就從相敬如賓到磕磕絆絆,從磕磕絆絆到互相厭惡,摩擦不斷,直到徹底的對立起來。
這時候張思遠已經攻占了西班牙人的非洲海岸的直布羅陀海峽要塞,他希望調兵到哪裏駐守,而蕭南執行武南的指示,指責他製造同英國人的摩擦,拒絕調兵給他,同時武南的亞速群島對他的艦隊的補給也從來沒有實行過,多次希望通過蕭南控製的無線唿號同武南聯絡,但卻被蕭南擋住了。
張思遠也不想同蕭南徹底決裂,這樣上麵處罰起來沒有人幫助他,他隻能通過新定州海岸警備隊的第二分艦隊的少校傳話給金啟順,希望金啟順能給上麵反應一下,但很可惜,少校很無奈的告訴他,金啟順決定不牽涉他們之間的權利鬥爭,這就是說雖然金啟順是宋清推薦的,但在摩洛哥基地在武南手下呆了一段時間以後,他還是傾向於幫助武南,而不是他,倒不是金啟順不幫助宋清,而是他迴去以後決定兩邊誰都不粘。
這下張思遠覺得自己向上申述無門,向下如果動作的話,有可能背叛新秦國,還真是兩難啊,最後隻能向呂方求助,派遣了一支跟隨來的馬開波灣的陸戰隊心腹穿過西班牙人的領地,從非洲其他港口坐船迴去向呂方求救,希望他至少能保持聯絡,給予一些上層的支援,他能獲得一些權利,來挽迴他的艦隊。
他突然發現最難戰勝的不是英國這個敵人,而是內部的那些人,那些鬥爭。
不過張思遠也不會坐以待斃,占領了休達以後,他把忠於自己的陸戰隊調走,把忠於自己的漢人團調走,雇傭兵調走,所有跟隨他來的,沒有被蕭南他們整編或者收買的人手全部調走,一下抽走了胡賽馬港口大約四千人的兵力,艦隊也把多艘受傷的或者陳舊的戰艦用驅逐艦拖走,送到了休達,還派人搶了幾台無線電報機,以及收拾了一些海岸警備隊的裝備和一些艦艇,從他們的倉庫裏麵找到一些陳舊的封存的有線電報機和一些器材。
蕭南派人介入,雙方劍拔弩張,最終沒有上演內亂,張思遠的艦隊在海上的艦炮還是比較厲害的。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裏,張思遠率領艦隊,帶著岸炮團願意跟隨的一個半營徹底撤走了,當然胡賽馬基地也不是沒有艦隊守衛,金啟順手下的一些軍官還是願意留下的,不過也隻是一些陳舊的戰艦而已,隻有一艘護衛艦和八艘驅逐艦的水師官兵不願意走,留了下來,在沒有同新秦國決裂之前,張思遠還是不願意抽調走所有的戰艦,現在既然有人願意留下來,那麽憑著岸炮和陸軍,以及留下來的十幾艘戰艦還是能守住這個基地的。
當天他的做法就被蕭南用電報上報給了武南了。
張思遠走了以後,馬上更改電台唿號,隻保留了同海岸警備隊第二分艦隊的唿號,既然上麵不理,自己也無法聯絡到上麵,那麽誰也別想找到他,他知道現在找到他就是給他定罪的,他無法抗衡上麵,他雖然是武南和宋清,金林,莊林他們推出來要解決摩洛哥基地危機的人選,可他在這些人心裏也隻是一名海軍將領而已,因此莊林他們不會怎麽過問,金林他們會明哲保身,不會介入海軍內部的衝突的,羅左更是躲的遠遠的,就在哥倫比亞當他的土皇帝,現在誰也管不到他,或者管到也沒有辦法,又沒有人能去代替他,誰去代替他能比他做得更好?萬一搞砸了呢?
現在羅左哪裏是唯一支持新秦國戰略資源並且大部分資源的地方,如今新定州可以同英國人和法國人貿易,雖然是私下裏少量貿易,新定陽州可以接一些荷蘭商人,法國人商人的一些貿易,新秦國本身的商人貿易,其他一些西方國家的貿易,但和先前比較繁榮的貿易環境相比,貿易量下降的厲害,不僅自己以前的那些產業大部分破產或者隻能在國內售賣,而且連軍艦和槍支彈藥的貿易,舊船的出售和蒸汽機的製造貿易都被英國人搶走了。
華夏帝國同新秦國的貿易,又由於內部動蕩不安,加上路途遙遠,運河的消息還沒有完全傳迴華夏帝國,一些商人沒有反應過來,所以一兩年內新秦國同外麵的貿易量急劇下降,隻有以前的十分之一了,先前能有三億多華夏元的海上貿易,現在各種情況加起來也不過總體上三千萬華夏元的貿易額。
不說新秦國的這些,張思遠現在是根錯了人,相當於是在一個公司幹活兒,本來幹的好好的,突然被調入一個自己曾經看不起或者根本不了解,難以相處,這個部門的一些員工還自以為自己是嫡係,不想同他相處欺負他,而受到這些人的煽動,他的頂頭上司還最終對他有意見,可能是欺負他的員工給他上眼藥水,或者是他曾經在這個上司的對頭的部門上班,所以對他來說這是無妄之災,也是難以相處和化解的局麵,所以他隻有跳出來,要不然就隻能被陷害或者做冷板凳,忍氣吞聲,但肯定最後會變成替罪羊的,為了自保,他大膽走出了一步,沒有請示上麵,自己分家。
冷酷的人必然無情,愛裝愛顯自己的人一般都沒有人的感情。
他和武南是一類人。
而張強是一種民族,一種為了家庭痛苦掙紮的底層人,也隻有底層人才千姿百態但卻很有同情心和柔情,才會有一切不切實際的幻想,才會想要改變什麽,所以他改變和努力改變了華夏民族的百年屈辱史,改變了秦始皇多年來想要改變成的那個理想中的國家。
統一的民族,統一的語言,統一的度量衡,統一的信仰。
張思遠同蕭南的合作剛開始還有些相敬如賓的意味,但隨著金啟順升遷,武南的處境不好,然後武南同吳可敬繼續推進同英國人的談判,張思遠同蕭南的合作就從相敬如賓到磕磕絆絆,從磕磕絆絆到互相厭惡,摩擦不斷,直到徹底的對立起來。
這時候張思遠已經攻占了西班牙人的非洲海岸的直布羅陀海峽要塞,他希望調兵到哪裏駐守,而蕭南執行武南的指示,指責他製造同英國人的摩擦,拒絕調兵給他,同時武南的亞速群島對他的艦隊的補給也從來沒有實行過,多次希望通過蕭南控製的無線唿號同武南聯絡,但卻被蕭南擋住了。
張思遠也不想同蕭南徹底決裂,這樣上麵處罰起來沒有人幫助他,他隻能通過新定州海岸警備隊的第二分艦隊的少校傳話給金啟順,希望金啟順能給上麵反應一下,但很可惜,少校很無奈的告訴他,金啟順決定不牽涉他們之間的權利鬥爭,這就是說雖然金啟順是宋清推薦的,但在摩洛哥基地在武南手下呆了一段時間以後,他還是傾向於幫助武南,而不是他,倒不是金啟順不幫助宋清,而是他迴去以後決定兩邊誰都不粘。
這下張思遠覺得自己向上申述無門,向下如果動作的話,有可能背叛新秦國,還真是兩難啊,最後隻能向呂方求助,派遣了一支跟隨來的馬開波灣的陸戰隊心腹穿過西班牙人的領地,從非洲其他港口坐船迴去向呂方求救,希望他至少能保持聯絡,給予一些上層的支援,他能獲得一些權利,來挽迴他的艦隊。
他突然發現最難戰勝的不是英國這個敵人,而是內部的那些人,那些鬥爭。
不過張思遠也不會坐以待斃,占領了休達以後,他把忠於自己的陸戰隊調走,把忠於自己的漢人團調走,雇傭兵調走,所有跟隨他來的,沒有被蕭南他們整編或者收買的人手全部調走,一下抽走了胡賽馬港口大約四千人的兵力,艦隊也把多艘受傷的或者陳舊的戰艦用驅逐艦拖走,送到了休達,還派人搶了幾台無線電報機,以及收拾了一些海岸警備隊的裝備和一些艦艇,從他們的倉庫裏麵找到一些陳舊的封存的有線電報機和一些器材。
蕭南派人介入,雙方劍拔弩張,最終沒有上演內亂,張思遠的艦隊在海上的艦炮還是比較厲害的。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裏,張思遠率領艦隊,帶著岸炮團願意跟隨的一個半營徹底撤走了,當然胡賽馬基地也不是沒有艦隊守衛,金啟順手下的一些軍官還是願意留下的,不過也隻是一些陳舊的戰艦而已,隻有一艘護衛艦和八艘驅逐艦的水師官兵不願意走,留了下來,在沒有同新秦國決裂之前,張思遠還是不願意抽調走所有的戰艦,現在既然有人願意留下來,那麽憑著岸炮和陸軍,以及留下來的十幾艘戰艦還是能守住這個基地的。
當天他的做法就被蕭南用電報上報給了武南了。
張思遠走了以後,馬上更改電台唿號,隻保留了同海岸警備隊第二分艦隊的唿號,既然上麵不理,自己也無法聯絡到上麵,那麽誰也別想找到他,他知道現在找到他就是給他定罪的,他無法抗衡上麵,他雖然是武南和宋清,金林,莊林他們推出來要解決摩洛哥基地危機的人選,可他在這些人心裏也隻是一名海軍將領而已,因此莊林他們不會怎麽過問,金林他們會明哲保身,不會介入海軍內部的衝突的,羅左更是躲的遠遠的,就在哥倫比亞當他的土皇帝,現在誰也管不到他,或者管到也沒有辦法,又沒有人能去代替他,誰去代替他能比他做得更好?萬一搞砸了呢?
現在羅左哪裏是唯一支持新秦國戰略資源並且大部分資源的地方,如今新定州可以同英國人和法國人貿易,雖然是私下裏少量貿易,新定陽州可以接一些荷蘭商人,法國人商人的一些貿易,新秦國本身的商人貿易,其他一些西方國家的貿易,但和先前比較繁榮的貿易環境相比,貿易量下降的厲害,不僅自己以前的那些產業大部分破產或者隻能在國內售賣,而且連軍艦和槍支彈藥的貿易,舊船的出售和蒸汽機的製造貿易都被英國人搶走了。
華夏帝國同新秦國的貿易,又由於內部動蕩不安,加上路途遙遠,運河的消息還沒有完全傳迴華夏帝國,一些商人沒有反應過來,所以一兩年內新秦國同外麵的貿易量急劇下降,隻有以前的十分之一了,先前能有三億多華夏元的海上貿易,現在各種情況加起來也不過總體上三千萬華夏元的貿易額。
不說新秦國的這些,張思遠現在是根錯了人,相當於是在一個公司幹活兒,本來幹的好好的,突然被調入一個自己曾經看不起或者根本不了解,難以相處,這個部門的一些員工還自以為自己是嫡係,不想同他相處欺負他,而受到這些人的煽動,他的頂頭上司還最終對他有意見,可能是欺負他的員工給他上眼藥水,或者是他曾經在這個上司的對頭的部門上班,所以對他來說這是無妄之災,也是難以相處和化解的局麵,所以他隻有跳出來,要不然就隻能被陷害或者做冷板凳,忍氣吞聲,但肯定最後會變成替罪羊的,為了自保,他大膽走出了一步,沒有請示上麵,自己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