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尉扶著指揮台,看著三副在哪裏指揮艦隊,這艘戰艦的艦長早就在先前一次指揮中陣亡,根據先前的他們說的,自己的記憶,敵人的炮彈擊中了指揮塔,使得大副和二副,自己的參謀,以及整個領導班子都幾乎重傷或者陣亡了,也就是說這支艦隊已經失去指揮。


    可問題是自己是誰?


    什麽少尉,自己感覺自己的年齡還有記憶中的年齡絕對不超過25歲,25歲當個少尉也無可厚非,也許後世的那些當兵的三十歲也還隻是一個兵呢,少尉這是需要上了軍校以後,或者部隊提幹以後才有的事情。


    現在他的記憶裏麵都是關於剛才的海戰的戰鬥,還有少尉的記憶,猶如潮水一般的湧了進來,弄得他的頭很痛的,自從他從他穿越的遊戲世界裏麵死亡以後,他就告別了他的帝國,告別了他在這個世界上的兒女們,然後,然後,就像關了開關的機器人一樣,什麽也沒有了,什麽記憶也沒有了,他現在腦子裏麵殘存的記憶還是有關華夏帝國的記憶,很多都是,但很零碎,也好像不是太多,他不知道他是誰,隻是有著記憶,華夏帝國,新秦國,以及最多的就是這名少尉的記憶。


    這名少尉叫張思遠,祖上曾經是一名華夏義軍時代的民兵,沒有受到過老皇帝的感化和栽培,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機會,他祖上來自遙遠的表裏河山的山西晉商家庭,祖上曾經是兄弟七八個,但隻有他一個逃到了河北境內,曾經當過大清國的一名抗著長槍的河邊的駐守小兵。


    那時候他們還是綠營兵,之後被調到了台州府攻打張強他們,被俘以後當了一年的俘虜,從俘虜兵轉化為華夏義軍,之後被裁撤,在金華府一帶安家,之後又被召入華夏軍,成了華夏軍的一名騎兵,跟著蒙古人訓練騎術,其實那時候大清國的山西人,大部分都會騎馬,因為是晉商之家,也跟著家人騎馬去蒙古貿易,因此馬術還相當不錯,就當了一名騎兵排長。


    幾次作戰以後,在一次攻打南明國的小城的時候,墮馬撈下殘疾,後來養好傷以後迴到家裏,幾年以後,他的大兒子出生,他又跟著大兒子成為運輸的民兵,並且因為移民政策,他們從金華府一帶一家人搬遷到了湖南境內,之後幾次華夏軍同大清軍的戰鬥,同李定國他們當時的永曆大明戰鬥,他都是以民兵身份跟著的。


    而他的大兒子在從民兵轉變為華夏軍的新兵駐守部隊以後駐守了廣州府,這時候他和老婆在湖南生下了自己的二兒子,三兒子,幾個女兒,他已經是五十歲的人了,之後又經過了一次遷移,他們移民雲南,在哪裏他成了一名縣衙的管理民兵的武裝部長。


    之後他的大兒子迴到了金華府舊宅,二兒子在他六十多歲的時候跟著民兵們運輸物資去湖北,在哪裏當了兵,被整編以後編入了蕭飛的部隊,五年以後二兒子成為一名守備軍軍人,提升為一等兵,退役迴來,正好趕上再次移民入雲貴,二兒子和三兒子分別移民到了雲貴,幾年以後三兒子迴來陪伴他終老,他在七十多歲老死雲南。


    三兒子在後麵的年紀到了以後,也離開了家,在當地成為了一名民兵,然後新兵,守備軍,正規軍,騎兵,騎兵直接拉到了河北戰場上打戰,參加了耿旅長的那場在山東的針對魯國的作戰,負傷以後返迴家鄉修養,後來在當地守備軍當一名排長,部隊整編以後,母親死了,他也結婚了,幾年的幸福生活以後和幾個姐姐們在再次被遷移到了寶島,在寶島三年時間,他的姐姐們留下來了,他帶著孩子們返迴了大兒子在金華府的他們的老宅,這時候他們同老大住在一起。


    兩家人在當地開花散葉,之後進攻陝甘的時候,他和他家大哥兩家人包括兒子們,姑娘們的夫婿都被遷移到了四川離著陝甘的地方,然後他們跟隨部隊作戰,兩人他大哥升任連長,他升為排長,他大哥是守備軍連長,他是正規軍排長,級別上要比他大哥高的多了。


    之後他大哥一家留在了當地,他們一家移民進入了陝甘,從此他們落戶陝甘,他從野戰軍正規軍排長升為連長,又從連長升為了營長,步步高升,營長以後退役,生兒育女,成為當地的守備團團長,以後兵力裁撤,兵力調動,像他這樣年紀的低級兵源就不動了,他最後以小州的武裝部長,相當於是守備旅旅長的待遇最終退休。


    而這時候他的四個兒子們也在陝甘長大,大兒子入山西作戰,二兒子進入了海軍,三兒子成了近衛軍,四兒子在家經商照顧他,此時已經是1689年了。


    進入海軍的二兒子在海軍當了五年新兵加守備兵以後得以進入內河警備隊實習,此時已經是1694年,同時在山東一帶結婚,兩年以後的1696生下他大哥,然後七八個兄弟,他是最小的,這個時候大清國已經完了,俄羅斯也被趕走了,西伯利亞成為了華夏帝國的領土,烏拉爾山裏麵大清國已經認命了,俄羅斯人再也翻不起向西擴張的念頭,中亞已經落入華夏帝國手中,各個總督區的經濟一瀉千裏,發展的很好了。


    1715年已經是第四代的他父親和母親生下了他,老來得子,他在海邊長大,並且還見了一次他父親的那些叔叔伯伯們,姐妹們,然後見到了他的叔叔伯伯們,此時電報,鐵路,長途馬車,電燈已經普及了,但帝國的移民風暴依然沒有停止,他和他最小的哥哥一起被遷移到了遼東,並且在哪裏度過了自己少年時期,直到他因為想要上去看一下巍峨的戰艦,被抓,然後被強製老教,流放土耳其。


    華夏帝國沒有對未成年人的相關的保護,隻要你犯罪,一定會被懲處,隻不過懲處的輕重而已,他這樣涉及到軍事機密的事情,當然會很重,本來隻是流放中亞的,但很快判決下來了,流放土耳其,他和他最小的哥哥,也不過是二十來歲的哥哥就分開了。


    在1728年他被流放到了土耳其,然後整天行軍,打戰,僥幸沒有死,和一幫漢人們逃到了海邊坐上新秦國接應的船隻去到了新秦國,當了兩年臨時居民以後,他終於交夠了稅收貢獻金,成為了一名正式的新秦帝國漢人百姓。


    相對於西方國家或者任何不適漢人的外籍人,漢人百姓要成為新秦帝國的百姓很容易的,熬過一段時間,有一定的技能的,三個月時間就能成為查看的百姓,比起經過了四年半時間的外籍人來說,他們要幸運多了,在三個月觀察期內表現好的,有用的,半年時間就會發給百姓證明,你成為正式的百姓,可以被遷移到有空閑土地的地方種地,或者你有了一定身家,可以落戶本土或者其他任意一個州,幹自己喜歡幹的事情,並不強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