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人的抗議被新秦國很是忽視了,因為自從1701年到1714年西班牙爆發的王位爭奪戰爭以後,十幾年時間,西班牙都因為戰爭衰弱的一塌糊塗,新秦帝國當時也正是因為看到西班牙的衰弱才敢於虎口拔牙,西班牙到現在也沒有恢複過來,反而是在戰後沒有得到多少利益,隻是得到一個西班牙王位的法國人正在路易十五的帶領下,走在逐漸恢複強盛的時期。


    也許誰也不知道李亞他們是張強安排出來的又一個棋子,一個徹底攪亂西方和歐洲世界的棋子而已,要不然李亞能這麽快交權?


    趙帥他們實際上就是華夏帝國的利益代表,還有先前的吳可敬,以及老上校唐亞翁等,也許還有後麵崛起的小軍官們,但這幾個人對華夏帝國的感情,就讓新秦帝國實際上就是華夏帝國伸出的那隻手,要不然也不會這麽賣力的支援他們。


    現在雖然西班牙在新的來自法國的國王腓力五世的改革下,正在走向融合和強大,但失去了大部分歐洲國土,殖民地雖然有,但也逐漸衰落的局麵使得西班牙現在還是很虛弱,因此,新秦國敢於忽視他們,這幾年的不斷恢複,並不能讓西班牙對新秦國這個以海起家的國家造成多大傷害。


    四王子在確立了自己在新秦國的地位以後,蟄伏了一段時間,等這一波忙碌過去以後,開始調整國內的權利分布,在幾個關鍵位置上安插了跟隨自己的幾名老官員,這些都是他在華夏帝國的近身老官員,是支持他的勢力中的官員,但這些官員其實沒有多少實權,因為他們還不懂新秦國怎麽運作,不懂就插手對於這個國家來說那是災難。


    所以他們頂多隻是四王子的耳目而已。


    同時派遣了跟隨來的年輕人下到各個部門去學習和軍隊裏麵去從基層幹起,也相當於是一邊培養,一邊當他的耳目。


    並且他用何好樂組建一支禁衛軍,大約一個團的兵力,禁衛軍全部來自原先隔著他打戰的逃跑的原先他的近衛,以及何好樂帶去的先遣隊的士兵和軍官,然後挑選了一批最近到來的漢人青年,經過核實,考察,比武,然後錄用,經過一個星期的短暫學習,主要是禮儀和紀律,並最終組建了起來。


    大約有五分之一的人是老兵和老軍官,十五分之一的人是原先他的老禁衛軍,剩餘的都是新來的漢人青年們組成的架子團,就是可能沒有多少戰鬥力,甚至可能連剛剛經過三個月嚴格訓練的漢人團的新兵營一個團都打不過,但作為麵子和儀仗還是可以用的,因為都是個子高,壯實,形象好,有一部分文化的年輕漢人們。


    而他們外圍則是一個守備營的精銳漢人老兵步兵營和一個連的自南美鍛煉迴來的守備營騎兵連幫助防禦。


    但他能影響的也就是這麽一點人了,因為現在實際上是李亞他們當政,軍事權力捏在李亞一個人手裏和他的軍官團手裏,而且李亞還是首相,四王子隻是一個代表華夏帝國的代表而已,目前來看,他也隻能如此,雙方雖然相敬如賓,但在有些問題上,李亞他們還是不想讓四王子他們插手,讓一個不懂軍事的人插手軍事,對於國家來說是一場浩劫。


    幾次談判,雖然四王子也在,可並沒有發揮作用,隻是李亞他們拍板,然後給他過目,現在誰都知道他隻不過是一個橡皮圖章而已,隻有深刻的融合了來自華夏帝國的漢人,才能讓他擁有權力,上麵的權利牢固與否來自於底層的支持廣度和力度。


    當然他也不想去破壞目前的形勢,目前的形勢可以說對於新秦國來說一片大好。


    西班牙雖然在恢複強盛的道路上,但他們國內還不允許他們繼續和新秦國碰撞,在大海上他們得不到任何的優勢,西班牙現在還有不少帆船呢,雖然帆船其實早在二十年前就開始退出了大海的爭霸了,現在取而代之的是蒸汽機船,新的,舊的,高級的。


    西班牙雖然從華夏帝國哪裏得到很多,但十幾年的王位之爭,讓法國人和英國人,荷蘭人在他們土地上打了十幾年戰爭,使得即便有蒸汽機船的技術也隻是緩慢的發展,現在才陸續造出了不少他們自己的蒸汽機船和蒸汽機戰艦。


    但還不如現在的葡萄牙,葡萄牙自從和新秦國簽訂了條約以後,得到了英國人的幫助,新秦國的放開購買,使得他們可以購買新秦國的蒸汽機戰艦。


    由於先前同新秦國的關係也差不多,至少在貿易上不錯,因此也得到不少先前的新秦國退役的蒸汽機戰艦和蒸汽機船,運輸船,貨船,蒸汽機明輪船,可他們的水平也就如此了,發展了幾年也不過剛剛製造出鐵甲艦一型差不多的蒸汽機戰艦,他們落後新秦國太多了。


    也許他們的人口基數是新秦國的數十倍,他們依然龐大的海外殖民地依然為他們每天輸送著利益,養活他們,但他們在新秦國麵前懦弱的就像一個孩子。


    而相反,人口不多,卻在蓬勃發展的,老牌帝國英國卻在飛速發展,不說他們龐大的法國人和西班牙人加起來都不如他們的海外殖民地,最大的一塊就是印度,光一個印度就能養活他們兩百年,因為現在英國的人口不過一千九百來萬人而已,也許加上北美和海外其他地方的殖民的英國人,他們的人口超過三千萬,可在本土來說,那些去往殖民地的英國人最後隻有不到百分之十,大約一百多萬人會承認或者成為英國人,被承認,其他人早就是二等百姓了,而本土的英國人有著本質的區別。


    這和華夏國過往的曆史有點相像,不過英國人的這些二等人比較好的是,他們為英國人開疆拓土的同時,他們內心裏麵其實還想著怎麽爬到英國人本土的一等百姓,甚至成為英國貴族,而華夏的漢人或者其他被迫離開的民族的華夏人們,恨不得對自己的母親華夏吃肉熬湯,他們對華夏有著的是深深恨意,當然也有一部分人,他們內心裏麵還渴望迴到華夏,葉落歸根,但他們死了以後,他們的子孫迅速墮落為三等,四等,甚至奴隸,奴仆自居卻毫不羞恥的地步,他們想著成為英國人,哪怕是四等人,五等人。


    英國人雖然在幾次同新秦國的海戰中幾乎都損失了大半的戰艦,卻一次次重新補充滿,維持著龐大的艦隊規模,並且一點也會被削弱,因為他們同後世的美國一樣,占據了一個好地方,誰家也打不到他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