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國的帝國紗廠同蒸汽機研製部門結合,然後就有了我們看到的蒸汽機帶動下的紡紗機。”一名來自華夏帝國南方的紡紗工匠官員大聲的對站在一邊的李亞和吳克敬訴說著。


    兩人聽了他的訴說,走上前去,仔細觀摩這架厚重,磅礴,巨大的紡紗機,長近五十米,寬近三十米,猶如蒸汽機火車上的連杆密密麻麻的,啟動起來,一側的蒸汽機房冒出的白氣發出唿哧,唿哧的聲音,拿蒸汽機房也是巨大無比,猶如後世廠礦的一座彩鋼房。


    蒸汽機三十個才平湊起如此一座蒸汽機紡紗機房,旁邊的紡紗機廠房同樣巨大,不比後世張強從白度裏麵搜索的那些圖片精致,卻實在是粗糙耐用。


    比起華夏帝國張強讓人發明的珍妮紡紗機來說,更加龐大,可一次在一側置織出一米寬,數十米長的粗亞麻布,也能擴大寬度織出兩米寬數十米長的粗亞麻布,甚至必要的時候可以織出長五十米,寬二十九米多一點的寬大粗亞麻帆布,可真是一項偉大的工程。


    蒸汽機開啟,隨著將一圈圈卷好的麻線滾子放在織布機上,一個廠房同時可以有近千個滾子同時聯動,剛剛被召集來的印第安人部落巧手婦女,還有漢人百姓中在紡織廠工作過的犯官們的奴婢,兒女,婦女,甚至技藝高超的老太婆們,站在蒸汽機紡織機下,低頭勞動。


    一些漢人青年們也在裏麵和婦女幹著同樣的活兒,隻不過數小時之內,廠房一側的布匹堆積區,就已經堆到房頂了,然後停機檢修,曾經是水師船上的蒸汽機養護操作的水手技工,還有華夏帝國來的紡紗機技工們,紛紛上前,檢查調整,一支漢人小隊的兵馬在這座占地數十畝的廠房裏外巡邏,看護。


    一隊隊穿著奴隸號衣的俘虜五人為一組,飛快的將布匹搬上大車,運出廠房,然後在另外一側數十個占地數十畝的廠房內堆積這些布匹。


    這名來自華夏帝國曾經從事過管理紡紗廠的官員低頭走在李亞和吳克敬旁邊,小聲的介紹著,“我們這個廠房一共能容納這樣的機器五座,這樣的廠房我們現在一共建立了三個,按照吳大人的規劃,這樣的廠房一共要建立十五個,我們這裏一共建立五個,還有兩個在施工,等待從法國購買的仿製華夏帝國的蒸汽機到來。


    還有我們自己製造和改造的船上的蒸汽機,等這些都到位了,我們將在阿瓦蘭半島建造五座,然後在沼澤森林,印第安人區建造一座,大瀑布城建造一座,甘德城建造兩座,然後在如今正在戰鬥的勒克萊爾鎮建造一座。


    如今建造好的三座每天出布萬匹,隻是下官認為,隻是粗亞麻布可能競爭力不大,我們還需要帥選更加細膩的麻線,製造更好的麻布,否則,這些布匹也隻能給我們帝國的奴隸使用,或者百姓使用,軍隊要使用的話也行,不過也隻能當做外麵的披風,鬥篷,或者外麵的罩衣,不能作為貼身衣物,要是想要出口,也隻能讓這些布匹給法國人的奴隸或者美洲的奴隸穿,賣不上好價錢。


    作為帆布的話,勉強可以當做替換的使用,卻不能作為主桅杆的帆布,要不然一下就扯爛了,不太結實,我們會繼續加強工藝的改造,卻一時半會兒不可行,這需要更多的工匠們,還是技術高超的工匠們。”


    吳克敬見他翻來覆去的說要技藝高超的工匠不由的心煩,這些犯官們的能力也就如此了,不耐煩的揮揮手,“行了,暫時就這樣吧,你下去,暫時就這樣把,管好你自己,各種麻布要做好了,不要用殘次品糊弄我們,糊弄商人,我們新秦帝國的信譽更加重要,明白嗎?”


    對於這位新秦帝國的目前的二首領,犯官還是知道的,因此很快迴應了一聲,小心退走。


    李亞搖頭笑而不語,吳克敬作為民政方麵的首領是得樹立一些威信。


    兩人出了廠房,又在蒸汽機紡織廠內轉悠了幾遍,吳克敬道:“暫時就這樣,雖然不能更加精致一些,但製作成帆布,還有供我們島上人用的外罩衫倒是也可以,我們暫時解決了布匹有無的問題,看看這次生產出來的東西,一個月足以讓我們島上十萬人多人穿用半年之久的了,兩個月差不多一年兩身衣服也做出來了。


    還可以製作出很多風帆,雖說我們賣掉了大量的風帆船,還有小型蒸汽機船,但艦隊裏麵依然有蒸汽機實驗型戰艦存在,還有很多大型風帆船存在,雖說風帆不如英國人,法國人製作的風帆好,精煉耐用,不過多準備些在船上而已,足夠他們使用的了。”


    李亞一邊走,一邊迴應,“嗯,暫時我們每半年可以得到華夏帝國采購的物資使用,華夏帝國現在把我們當做了大清國和俄羅斯那樣的國家,這樣是想要投資我們,然後讓我們變成他們的物品傾銷地啊,可現在我們又不得不接受,也得接受,畢竟我們都曾經是華夏帝國人,為了華夏帝國出力是我們的本分。


    已經傳迴去的電報我們已經向華夏帝國申請讓華夏帝國派遣貿易船隻來我們這裏,帶來的肯定都是華夏帝國的生活上的精品商品,比如陶瓷,茶葉,絲綢,以及華夏幣等,我們這裏奇缺的商品,有了這些,我們才能更像一個華夏帝國漢人,保持我們的傳統優勢。”


    “現如今,我們擁有亞麻,麻繩,帆布,亞麻布大量,還有從主島上弄來的巨木,等商品出口,暫時來說也能賺一些錢,以我們現在的貿易規模,暫時還可以應付,但天長日久,卻可能掏空我們的貨幣存貨,因為我們購買的永遠比賣出去的東西多,這樣就形成了一種順流出去的貿易順差,對我們的經濟不利。”


    吳克敬邊走邊說,“我想我們會逐漸扭轉這種狀況,不是還有木炭這一樁生意嗎?我們這裏別的沒有,但木材倒是多,我們可以用木材燒製木炭,然後賣出去,歐洲人也是很喜歡木炭的,上一次一艘西班牙的帆船運走了我們儲存的一個庫房近一萬噸的木炭儲備,我們至少賺了五萬西班牙金幣,三萬銀幣,這點對於我們來說是很好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