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約翰斯,這是紐芬蘭島後世紐芬蘭國的首都,也是紐芬蘭比較大的深水港口,城市原先居住六點八萬人,現在這個年代,這裏還很荒涼,不過這沒有辦法阻止羅左他們的眼光,也無法阻止英國人的眼光,羅左接手了掃天雷的工作,就把阿瓦蘭半島的政治和軍事中心定在這裏。


    這裏比較適宜居住和生存,耕種土地麵積比整個比鄰半島還要大,整個阿瓦蘭半島非常適宜人們居住,山峰不是太高,丘陵不是太多,森林覆蓋率還算不錯,有一兩個峽穀,都不算什麽瑕疵,雨水充足,淡水河也不錯,於是這裏集結了大量的新秦帝國人口和駐軍。


    同時整個阿瓦蘭半島已經清理幹淨,所有非漢人和新秦帝國,或者他們的盟友部落的人口都關押進了俘虜營裏麵,按時,按需分配到各處,按照計劃使用。


    這裏總共關押著三萬奴隸,兩千俘虜,兩千俘虜都是一些懂得技術,並且願意配合新秦帝國的英國人或者紐芬蘭人,不願意配合的人都進了奴隸營地,每天為了一幹一稀,兩個窩窩頭苦熬著,也許下一刻就倒下了。


    駐紮在這裏的有一千八百漢人兵馬,兩營的監工營士兵,一營的雇傭兵騎兵,一營的炮兵。


    各處港口還有分配來的一千二百人的漢人百姓,一千人的盟友部落人口,以及雇傭兵外籍人士百姓,還有願意成為百姓的從俘虜營和雇傭兵,流放者大隊裏麵轉化來的英國人和紐芬蘭人,因紐特人百姓三千人。


    各處百姓都已經安置下來,第一年的事情當然是建造房屋,分配土地,分配他們應該幹的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糧食,種田。


    第二件事情就是開墾一些房屋周圍的地方種菜。


    華夏帝國的百姓還是官員所涉及的民政第一步就是安居樂業,第二步就是吃穿。


    這兩件事請都已經搞定了,羅左才下令各村抽調人手在雇傭兵的監督下,進行民兵訓練,華夏帝國的民兵訓練由張強帶來,第一件事情就是紀律。


    不斷的下達命令,服從的給予獎勵,不服從的給予懲罰,所有人在幾個月之內就被訓練的猶如軍人一樣聽從命令。


    各種規章製度訂立出來,敲鍾聚集人手,敲鍾早晚休息,宵禁,敲鍾早上起床,敲鍾進行百姓和民兵合練,敵人來襲,百姓轉入山區或者其他地方躲避,躲避和行軍演習,幾個月之內做了六次,基本上百姓已經知道如何聽從民兵的安排,民兵知道了如何阻敵,報信,聯絡,四處傳達消息。


    配合駐紮的軍隊製定反擊敵人的策略,最終的還進行了一次全島不得守,在敵人的炮火下進行全島撤離的大演習。


    幾個月之後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的百姓,迴歸家園,然後減少一些預演,減少一些聯絡和擾民事情,讓百姓迴歸自由的生活。


    島上出現一些自發的商業行為,用自己家裏的蔬菜或者捕獲的魚換取其他生活物資,並且習慣了使用華夏帝國的華夏元貨幣交易物資和商品。


    這時候,由奴隸開采來的林木和礦石資源進入了百姓的生活,百姓可以在新秦帝國官辦的商鋪買酒水,糧食,蔬菜,交易鐵器,銅器,官辦的店鋪還收一些手工藝品,百姓製作的毛皮,打到的獵物,不是戰略物資或者外麵交易的商品,一律就地賣給其他的需要的百姓。


    到了年關的時候,重新統計,阿瓦蘭半島除了駐軍,擁有百姓八千多人,創造了五千華夏元的稅收,過了年,派遣了一名曾經的華夏帝國諮議院做過議員的曾經的縣令擔任阿瓦蘭半島上的縣令,他的一些幕僚和管理班子,由各軍和一些原先戰鬥中負傷的退伍軍人擔任,同時允許他從各個學校招募一些青年和教師來這裏擔任下屬的各個機構的官員。


    羅左為駐軍司令,不過很快羅左就不能擔任駐軍司令了,很快他就率領四個營的兵力出發,沿著唐亞翁的老路去支援唐亞翁去了,帶足了人手和武器彈藥,又帶了兩個營的艦隊水手戰鬥人員,押送五千奴隸負責在後麵支援唐亞翁的作戰和開拓。


    修葺道路,遇水架橋,逢山開路,以古比斯堡為基地,將源源不斷的奴隸和兵力,物資運輸到唐亞翁的後方兵站,他隨後建立更多的兵站,唐亞翁率領的兵馬到達了英國人地圖上的大瀑布城,溫莎等鎮子,並且在這裏同唐亞翁會合。


    而唐亞翁則在此停留下來,羅左率領這裏合軍的兵力渡過河,沿著河流上東北部,進攻哪裏的沿河村鎮,這裏盤踞著英軍最後的一部分抵抗勢力,連續攻克沿河的三個鎮子,然後同掃天雷兩麵加工渡過了河迴到南岸,進攻章克聖鎮,掃天雷則進攻對岸的格林的伍德鎮子。


    經過半個月的拉鋸戰,兩人一起攻占了這兩個鎮子,然後驅趕敵人到達半島,兩個人的軍隊隨後追趕到半島,羅左攻克了五個港口,掃天雷帶兵攻克了八個港口,將半島上的敵人全部消滅,殲滅英軍一千二百人,俘虜六百人,因紐特人五千八百人,紐芬蘭人一萬兩千人。


    隨後分艦隊送來了兩個營的水兵,帶走了受傷的雙方的傷員,以及一部分英國人俘虜,掃天雷留下來防守和善後。


    羅左帶領補充的兩營水兵沿著原路返迴同唐亞翁會合,停留一個星期,等到了陸上的武器彈藥補給,送走了近兩萬人的俘虜,唐亞翁繼續留在原地主持工作,羅左率軍北上。


    他帶走了四個營的水兵,兩個營的騎兵,一個營的炮兵,一千印第安人,三千奴隸。


    掃蕩西北沿河的敵人城鎮,這裏大都是因紐特人和印第安人部落,印第安人部落很快投降了,因紐特人卻抵抗的很強烈,經過一個星期的作戰,全滅了當地的因紐特人部落,一個俘虜也沒有留下,接受了三萬印第安人的投誠,俘虜了不肯投誠的一萬三千印第安人部落全部的人口。


    分出三百印第安人,一百奴隸,一個騎兵連,一個水兵連,押送這些俘虜迴溫莎鎮,交給唐亞翁。


    然後繼續北上,攻占了北方的一條河的沿岸小鎮毫克。


    這時候補充完畢的趙帥已經在後方莊林的支持下,率領一千八百漢人部隊,五百印第安人部隊,五十伊利亞特人騎兵,一個雇傭兵炮兵營,三千奴隸沿著海岸往北進攻,同他隻有三十公裏之隔,帕薩迪納鎮。兩個人隻需要渡過河就能會和進攻敵人河岸小鎮,迪爾萊克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