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頂著凜冽的寒風,在五百有造船經驗的奴隸,一百我們自己的船工的努力下,已經完全修複了所有的戰船,現在我們擁有十八艘蒸汽機戰船,十二艘風帆戰船。其中十二艘風帆戰船分為兩隊,一隊駐守聖皮埃爾島,作為我們對英國和法國人從海上來的警戒哨,一隊將用作跟隨蒸汽機戰船艦隊作戰的前出警戒哨分隊。”
莫林攤開一張紙,低頭念著,他這段日子來的工作成果。
“另外,我們擁有十五艘一千五百噸以下的可以作為海岸近海防禦的風帆戰船,這些可以用作各個港口據點的聯絡船,也可以用作防禦,警戒船隻,其中三艘千噸以上的船隻駐紮在我們的對著阿瓦蘭半島的那個小島上,身後有三艘八百噸的風帆戰船在後麵的港口待命,必要的時候可以支援島上的分艦隊。
另外的六艘也在這邊對著主島的英國人的據點的那個我們從法國人手裏得來的靠近主島海岸的島嶼上,其中三艘,一千噸一艘,兩艘八百噸的兩艘,剩餘的三艘,兩艘在後麵不遠的小島上,一艘在我們這邊比鄰半島靠近敵人的港口裏麵,戰鬥的時候,可以迅速的將消息傳遞過去,並且同他們會合,形成一個六艘的分艦隊。
最後三艘,三百噸的船隻體型龐大,可以用作平時運糧,運送補給,船上有武器和煙霧報警狼煙,天氣良好的時候,可以對敵人切入我們內線的商船,戰艦位置進行警示,然後撤退到附近的港口躲避。”
“再次,我們的所有蒸汽機戰船換裝了英國人的艦炮,這種艦炮更加適合我們,更加接近我們原先華夏帝國的攻堅野炮,另外我們嚐試著在船頭上裝備兩種火炮,一種是原先的我們的三十四磅重型攻城炮,在他的後麵,墊高了兩米左右,我們假裝了我們原先的火炮炮塔,兩門火炮使用一個聯合裝置,可以讓我們的火炮同一時間打出兩發炮彈可以為前麵的攻城炮清掃敵人戰船上的火炮。
攻堅炮在我們接近敵人的大型戰艦,比如五千噸的大型戰艦的時候,隻需要一發炮彈,就能炸爛敵人的船頭,或者重創敵人的船隻,三十四磅火炮使用的是我們火炮維修工廠改進的128毫米巨炮的炮彈,雖然射程近了一些,大約需要迫近敵人一千五百米左右,如果要命中或者打的準的話需要接近敵人八百米到六百米左右,雖然有些風險,但要是我們不得不這麽做的時候,這種火炮還是很有作用的。”
在冬季討論會上,莫林這麽給所有人匯報這個消息,這點吳克敬和唐亞翁都知道,因為唐亞翁管理這些工廠和企業,吳克敬負責全麵的東西,民政,還有俘虜們的產出,以及需要建立的各種部門,這和唐亞翁的職能有很多重合,不過沒有什麽,現在每個人都要負責很多東西,吳克敬作為新秦帝國的第二首領,他統籌的東西可能更多,不僅僅是一個管理民政的縣令,很多東西他都可以看到和管理,插手。
莫林說完,李亞抬頭看看唐亞翁這個老上校,這是這裏唯一和自己軍銜持平的老人,在新秦帝國的建設的這兩年裏麵做了不少工作,也許指揮打仗不在行,但統計和調度物資,管理後勤實在是太給力了,在那麽艱難的情況下,依然可以以每個月一艘的船隻,造出了不少新秦帝國需要的船隻,雖然這些船都是風帆船隻,可能沒有什麽戰鬥力,但運輸物資和出海捕魚,運輸人員,以及必要的時候可以改裝成武裝商船,弄出去充當炮灰。
在華夏帝國和新秦帝國的曆史上,炮灰有很重要的作用。
“總的來說,我們這個冬天一共儲備了十萬噸的柴火,足夠我們再燒一個冬天的了。今年夏天如果沒有再多的人口的話,我們就不需要奴隸們準備柴火了。煤炭我們這幾年一共使用了十萬噸煤炭,因為有蒸汽機,今年我們還有結餘大約一萬噸,另外我們還挖掘了一萬兩千噸煤炭。
我們各地的城堡在下個月就可以全部竣工了,然後各地的防禦措施早在上個月就竣工了,戰壕和屯堡我們造了夠多,足夠五萬人兵力的駐守需要。
火藥桶我們自己生產了一些土製火藥桶,一共兩萬桶,加上我們繳獲和剩餘的大約五萬八千桶,再打兩次同法國人和英國人的海戰都夠用了。
原木我們采伐了兩千根,足夠造五百噸的風帆商船兩百艘了,八百噸的風帆商船一百五十艘,一千噸的商船一百二十艘,兩千噸的八十艘,三千噸的五十艘,四千噸的三十艘,五千噸的十五艘左右,到開春,我們還可以擁有兩百根。
不過這樣的原木不可多得,基本上三千根就是我們比鄰半島的上限了,一根原木可能需要上百年才長成,我們基本上采伐了全島的百分之八十,剩餘的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原木,我覺得應該留下,帝國皇帝曾經給我們說過生態發展的課題,我覺得為了我們新秦帝國以後日子,盡量不要開采這樣的原木了。
也就是說,我們以後要造船的話,可能需要進口了,或者說去阿瓦蘭半島,以及主島去采伐了,當然,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哪裏有很多原始部落土著人和因紐特人,紐芬蘭人,還有強大的英國人。
1705式華夏步槍我們現在可以生產了,目前以每個月五根槍管,一個半月組裝八支華夏1705式步槍的速度生產。
我們的火炮現在能生產我們華夏帝國國內的75毫米野炮,不過產量有點低,每個月兩門,要生產一門比以前的我們仿製的128毫米巨炮,我們需要半年一門,現在需要三個月一根炮管,五個月一門火炮,目前我們又生產了兩門,根據李亞首領的建議,這兩門火炮加裝了炮車,彈藥車,用作移動的陸軍火炮。
另外莫林首領提到的34磅攻城炮,這種舊式的實心彈火炮,我們每個月可以生產三門,要把所有三千噸以上的,包括三千噸的戰船都改裝一遍,我們需要五個月時間,另外組裝和生產實心彈,上艦改裝需要兩個半月時間。
也就是說到今年夏天我們就可以改裝十艘三千噸以上的戰艦,同時留下五門火炮作為備用,然後我們繼續生產,爭取給每艘船生產出一到兩門的備用火炮,然後停產。
因為這種火炮可能用處不大,而且時效有限,對我們艦隊以後的作戰方式有很大損傷,我們以前的華夏帝國一般都不提倡衝到敵人火力範圍之內去同敵人決鬥。
所以我的意見是,我們這種火炮的隻能作為艦隊打不過敵人,又需要戰勝敵人的時候,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來擊敗敵人的時候,才能使用,因此準備二十門到二十五門這樣的火炮,應該足以,同時我們要做好下一次海戰的時候,我們可能損失五到八艘我們的主力戰艦的巨大損失的心理準備。”
(本章完)
莫林攤開一張紙,低頭念著,他這段日子來的工作成果。
“另外,我們擁有十五艘一千五百噸以下的可以作為海岸近海防禦的風帆戰船,這些可以用作各個港口據點的聯絡船,也可以用作防禦,警戒船隻,其中三艘千噸以上的船隻駐紮在我們的對著阿瓦蘭半島的那個小島上,身後有三艘八百噸的風帆戰船在後麵的港口待命,必要的時候可以支援島上的分艦隊。
另外的六艘也在這邊對著主島的英國人的據點的那個我們從法國人手裏得來的靠近主島海岸的島嶼上,其中三艘,一千噸一艘,兩艘八百噸的兩艘,剩餘的三艘,兩艘在後麵不遠的小島上,一艘在我們這邊比鄰半島靠近敵人的港口裏麵,戰鬥的時候,可以迅速的將消息傳遞過去,並且同他們會合,形成一個六艘的分艦隊。
最後三艘,三百噸的船隻體型龐大,可以用作平時運糧,運送補給,船上有武器和煙霧報警狼煙,天氣良好的時候,可以對敵人切入我們內線的商船,戰艦位置進行警示,然後撤退到附近的港口躲避。”
“再次,我們的所有蒸汽機戰船換裝了英國人的艦炮,這種艦炮更加適合我們,更加接近我們原先華夏帝國的攻堅野炮,另外我們嚐試著在船頭上裝備兩種火炮,一種是原先的我們的三十四磅重型攻城炮,在他的後麵,墊高了兩米左右,我們假裝了我們原先的火炮炮塔,兩門火炮使用一個聯合裝置,可以讓我們的火炮同一時間打出兩發炮彈可以為前麵的攻城炮清掃敵人戰船上的火炮。
攻堅炮在我們接近敵人的大型戰艦,比如五千噸的大型戰艦的時候,隻需要一發炮彈,就能炸爛敵人的船頭,或者重創敵人的船隻,三十四磅火炮使用的是我們火炮維修工廠改進的128毫米巨炮的炮彈,雖然射程近了一些,大約需要迫近敵人一千五百米左右,如果要命中或者打的準的話需要接近敵人八百米到六百米左右,雖然有些風險,但要是我們不得不這麽做的時候,這種火炮還是很有作用的。”
在冬季討論會上,莫林這麽給所有人匯報這個消息,這點吳克敬和唐亞翁都知道,因為唐亞翁管理這些工廠和企業,吳克敬負責全麵的東西,民政,還有俘虜們的產出,以及需要建立的各種部門,這和唐亞翁的職能有很多重合,不過沒有什麽,現在每個人都要負責很多東西,吳克敬作為新秦帝國的第二首領,他統籌的東西可能更多,不僅僅是一個管理民政的縣令,很多東西他都可以看到和管理,插手。
莫林說完,李亞抬頭看看唐亞翁這個老上校,這是這裏唯一和自己軍銜持平的老人,在新秦帝國的建設的這兩年裏麵做了不少工作,也許指揮打仗不在行,但統計和調度物資,管理後勤實在是太給力了,在那麽艱難的情況下,依然可以以每個月一艘的船隻,造出了不少新秦帝國需要的船隻,雖然這些船都是風帆船隻,可能沒有什麽戰鬥力,但運輸物資和出海捕魚,運輸人員,以及必要的時候可以改裝成武裝商船,弄出去充當炮灰。
在華夏帝國和新秦帝國的曆史上,炮灰有很重要的作用。
“總的來說,我們這個冬天一共儲備了十萬噸的柴火,足夠我們再燒一個冬天的了。今年夏天如果沒有再多的人口的話,我們就不需要奴隸們準備柴火了。煤炭我們這幾年一共使用了十萬噸煤炭,因為有蒸汽機,今年我們還有結餘大約一萬噸,另外我們還挖掘了一萬兩千噸煤炭。
我們各地的城堡在下個月就可以全部竣工了,然後各地的防禦措施早在上個月就竣工了,戰壕和屯堡我們造了夠多,足夠五萬人兵力的駐守需要。
火藥桶我們自己生產了一些土製火藥桶,一共兩萬桶,加上我們繳獲和剩餘的大約五萬八千桶,再打兩次同法國人和英國人的海戰都夠用了。
原木我們采伐了兩千根,足夠造五百噸的風帆商船兩百艘了,八百噸的風帆商船一百五十艘,一千噸的商船一百二十艘,兩千噸的八十艘,三千噸的五十艘,四千噸的三十艘,五千噸的十五艘左右,到開春,我們還可以擁有兩百根。
不過這樣的原木不可多得,基本上三千根就是我們比鄰半島的上限了,一根原木可能需要上百年才長成,我們基本上采伐了全島的百分之八十,剩餘的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原木,我覺得應該留下,帝國皇帝曾經給我們說過生態發展的課題,我覺得為了我們新秦帝國以後日子,盡量不要開采這樣的原木了。
也就是說,我們以後要造船的話,可能需要進口了,或者說去阿瓦蘭半島,以及主島去采伐了,當然,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哪裏有很多原始部落土著人和因紐特人,紐芬蘭人,還有強大的英國人。
1705式華夏步槍我們現在可以生產了,目前以每個月五根槍管,一個半月組裝八支華夏1705式步槍的速度生產。
我們的火炮現在能生產我們華夏帝國國內的75毫米野炮,不過產量有點低,每個月兩門,要生產一門比以前的我們仿製的128毫米巨炮,我們需要半年一門,現在需要三個月一根炮管,五個月一門火炮,目前我們又生產了兩門,根據李亞首領的建議,這兩門火炮加裝了炮車,彈藥車,用作移動的陸軍火炮。
另外莫林首領提到的34磅攻城炮,這種舊式的實心彈火炮,我們每個月可以生產三門,要把所有三千噸以上的,包括三千噸的戰船都改裝一遍,我們需要五個月時間,另外組裝和生產實心彈,上艦改裝需要兩個半月時間。
也就是說到今年夏天我們就可以改裝十艘三千噸以上的戰艦,同時留下五門火炮作為備用,然後我們繼續生產,爭取給每艘船生產出一到兩門的備用火炮,然後停產。
因為這種火炮可能用處不大,而且時效有限,對我們艦隊以後的作戰方式有很大損傷,我們以前的華夏帝國一般都不提倡衝到敵人火力範圍之內去同敵人決鬥。
所以我的意見是,我們這種火炮的隻能作為艦隊打不過敵人,又需要戰勝敵人的時候,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來擊敗敵人的時候,才能使用,因此準備二十門到二十五門這樣的火炮,應該足以,同時我們要做好下一次海戰的時候,我們可能損失五到八艘我們的主力戰艦的巨大損失的心理準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