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知道李亞他們正在遭受雇傭兵團逃跑以來最大的危急,來自紐芬蘭島上的伊利亞特人和印第安人,以及法國人正在盡全力絞殺這一股外來的勢力,在法國人看來,這是一支來自俄羅斯或者華夏帝國的殖民者,一支殖民者無視當地的勢力,要強行在他們地盤上落腳,展開殖民行動,這是他們不允許的。


    而李亞他們根本不知道他們的行為在人家眼裏是搶奪殖民地的行為,不知道法國人的憤怒來自哪裏,不知道印第安人為什麽要攻擊他們,哪一個不知道什麽人種的人為什麽要攻擊他們。


    他們現在無法同敵人溝通,隻能奮力抵抗,隻有讓敵人認識到無法消滅他們,他們才能在敵人的地盤上站穩了腳跟,才能有和敵人談判的資本。


    這幾天法國人稍稍露麵,然後又縮了迴去,李亞他們還是加緊修築防禦工事,拚命的儲存戰略物資,全民出動,除了那些的確是罪大惡極的俘虜,其他人都給予了一些自由,把他們編入了勞作和戰鬥隊列,對他們進行訓練。


    尤其是那些曾經在那名中尉手下立下汗馬功勞的幾十名勇猛的近戰海盜。


    總共有六十五名海盜活了下來,然後他們被發放了燧發槍,編為一隊人馬,從其他小隊調來十五名士兵,用於指導他們的射擊,還有隊列,戰鬥紀律,以一個帶5個海盜,組成了老兵帶新兵,雇傭軍人馬控製海盜的編組,控製了他們。


    剩下的三十人,十五人組成一支近戰力量,同時給前麵的人裝填子彈的隊伍,還有剩下的十名海盜編為小隊軍官近衛隊,同調來的軍官和他的四名警衛,以及軍官自己,組成另外一支戰鬥指揮小組,所有人組成八十人的戰鬥小隊。


    而還有其他海盜和其他俘虜混編的小隊,不是七十五人,就是六十人,都在前方修築防禦工事,設置障礙。


    而一百多名監工們,因為前麵死了三十多人,現在也是一個小隊的編製,不過他們都被分散開來監視剩餘的海盜俘虜以及其他俘虜們,成為各個俘虜小隊的頭頭,每個小隊編製兩名戰鬥力不大的聯絡士兵,整個俘虜被逃迴來的老民兵團長唐亞翁指揮。


    負責工程進度。


    在他們忙碌的時候,華夏帝國卻在穩步前進,隨著稅收的增多,東伯利亞和中伯利亞,西西伯利亞已經發展了起來,經濟不說是徹底擺脫了中樞財政的支持,但從根本上解決了連糧食都依靠中樞每年運輸過去的尷尬境地,他們的糧食產出對於他們來說還是有所不殆,不過剛剛夠吃了,加上他們打獵,用毛皮,樹木,藥材換取的糧食和物資,足夠他們生活下去,要發財不可能,但生活是沒有問題了。


    也就是說可以自給自足了。


    有些頭腦聰明的人還發展起了自己的生意,作起了生意,也許不如核心區和其他總督區的商人做的大,賺得多,不過有總督區的扶持,他們的生意還是不錯的。


    也使得總督區終於有了一些自己的稅收,勉強維持官府的開支,中樞在少量補貼一些,官府可以正常運作了。


    於是中樞財政開始向其他方向傾斜,比如多還欠債,每年從原先的十幾億的欠債償還,到五千億華夏元的欠債償還。


    也許這樣的償還程度還得很多年才能解決欠款,可也算是加快了償還的進度了,使得華夏帝國的財政向良好的情況轉變,能有多餘的錢支持一些不是國家工程的一些工程和項目,可以支持一些中小商人自己創業,發展。


    而發展比較快的是華夏帝國的寶島州和瓊島州,由於有礦產和林木資源,港口的交易便利,還有不菲的,獨特的漁業資源,還有造船廠,兩個島發展的還算是不錯的,每年為華夏帝國貢獻百億的財政稅收,尤其是瓊島,每年製造大量的漁船,供移民使用,製造大量的礦石運輸船,賣給島上運輸礦石的企業和帝國礦場。


    還有大量的橡膠,水果,礦石出口帝國中樞地區,為總督區財政貢獻不少的稅收,總督區從一開始的勉強運作到現在肥的流油,因為總督區還有自己的海關,能從港口收取英國人,西班牙人,以及其他國家來這裏做買賣停靠船隻的停泊費,貨物稅收,進出港口費用,還能同外國人做生意,出口一些礦石和水果,橡膠。


    而這裏麵做生意,同外國人做生意做的最大的是華夏帝國的張海親王,張強的第四個排序下來的兒子,因為不能同大哥勇武爭取皇位,他的心思就轉移到了做生意上了,這點張強不會對自己的孩子設限,隻要他們不違法,違反帝國法律,不以親王至尊濫用皇室的信用和職權,他做什麽張強都不會管他。


    他的兄弟勇文和勇武,勇兵,更不會管他,勇兵自己更是隻玩古董和文藝,也不涉及到王位和權利。


    勇文還在文官和武官位置上有一些擔當,出任大臣,這是必須的,任何一個皇位繼承人,都不是很保險的,要是勇武突然出問題,能穩定皇室的就是他這個老二了,因此勇武雖然不願意,還是讓他繼續呆在文官行列,繼續在軍中擁有一定的影響力。


    勇武沒有事情就大力培養自己的兒子們,期望他們不要差自己兄弟太多,他也不小了,五十歲了,萬一出個問題,帝國皇位按照順位繼承是他的大兒子繼承,他不想讓自己的兄弟勇文或者勇文的兒子去繼承。


    而早已不管是的張強除了每次聽取一下匯報,就是全國各地遊玩,帶著自己的老婆孩子們,那些還小的孩子們。


    勇海,他一般叫自己張海,自從離開中樞,自己的事業重心從中樞核心區轉移到寶島總督區以來,他幾乎就是半個寶島州和瓊島州,總督區總督,連養老的顧問元老,正牌總督米林都沒有他的影響力在寶島大,沒有他在寶島的活動積極。


    躲在金華養老的周粥,幾乎不聽到他的聲音,躲在蓬萊州養老的魏無忌,幾乎從來不再參加顧問院的會議,參與事情,連以前參謀長蕭飛都從副首相的位置上退下來以後,窩在金陵養老,雖然他的總督區並不在金陵。


    在同英國人,西班牙人接觸了不少,了解了海外以後,勇海,他自己叫自己張海,每天尋思著出海去歐洲轉悠。


    這一個月來他多次提出自己帶領一支艦隊出海遠遊,但都被張強打了迴來,幾天前在福州遊曆,感懷的時候,張海侍奉在張強身邊,老爹,老爹的很是殷勤,張強想了想,終於放他出海遠遊,其實張強覺得張海還是有點野心的,也許他向在國外建立一個王國。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