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幾個月海上的漂流生活,三百多個華夏帝國的流浪者終於到達了一片陸地,四周海水很冷,風也很冷,陽光死氣敗力的照射也隻是讓曬太陽的人身上感到一絲暖意,稍稍驅逐了一些船艙裏麵的潮濕的氣息,一座巨大的冰山上麵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積雪,緩緩的從破敗的商船旁邊飄過。
船旁邊水線下麵,大量的魚兒也不見生,成群結隊的遊來遊去,密集的幾乎快碰到了一起,但這些魚兒卻沒有一條撞在一起,很是神奇,魚兒的種類也很多,周圍不見什麽大型的魚類,海上碧波蕩漾,很是平靜。
“看,陸地,我們終於看到了陸地了。”
“嗨,我就知道,一直航行肯定能碰到陸地。”有人高聲喊著。
“哈哈,我們現在不是看到陸地了嗎?”有人高聲喊道。
而站在最高處的船台上,船長撒雷大聲對水手們喊道:“所有人注意冰山,發現海麵下的冰山要注意及時發出警告,水手長,準備小艇,守衛,準備派人上岸,查探一下,二副,查看海圖,看看這是哪裏?”
這時候船隻已經距離岸邊不遠了,岸邊有一個木製的燈塔,燈塔歪歪斜斜的,看似要倒塌的樣子,周邊是一片沼澤一般的地形,不遠處有針葉林,還有看起來也是沼澤水池,還有一些不高的山丘,在遠處有一些沙灘,沙灘後麵是茂密的草叢,草叢後麵依然是山丘和針葉林。
站在撒雷身邊的李亞指著山丘前麵的一片高地道,*我們可以先在哪裏紮營*。
“好,”
船隻靠近岸邊兩三裏地,不能再冒險前進了,因為按照以往的航海經驗,靠近陸地越近,那海底下的灘塗暗礁越多,如果貿然前進,一定會陷入灘塗擱淺,或者被暗礁撞破船底,那樣大家都完蛋了,一定得有引水員下去引導船隻通過,引水員知道哪裏的航道能通過船隻。
千噸的華夏帝國戰艦改造的蒸汽機商船雖然噸位不高,可體型不小,水線也得三米多,也就是能進入三米多的水深的地方,三米就擱淺了,得尋找一條水道直接到達岸邊水深超過至少四米的地方才算安全。
現在呢,四米也不行了,至少五米多才行,為什麽,因為雖然經曆了大逃亡,可這艘船上可是裝著他們繳獲的俄羅斯人和雇傭軍兵團的燧發槍,火藥,炮彈,大炮,華夏式1705式步槍,以及其他國家的船隻的貨物,還有很多船帆,桅杆,木材,糧食,煤炭,農具,還有艙底關押著襲擊他們的路上的一些海盜船隻上的海盜,還有海盜們的財寶,商品,武器裝備,各種物資,高達幾百噸。
光那些海盜就有幾百人,還有那些被擊沉俘虜的華夏帝國流亡者的漢人雇傭兵,以及其他的民族的雇傭兵,這些人都不和李亞他們合作,現在還被關押著,如今都已經瘦如材骨,可也是重量啊。
如今這艘船上有李亞他們的人三百二十人,還有先前逃跑的另外一支雇傭兵團的人手七十多人,這些人也加入了李亞他們的兵團,為什麽,因為他們從海上把他們救了迴來,沒有救文如新他們是因為討厭他們,可是底下的那些漢人們李亞倒不討厭,都是同胞嗎,他們做不了主,就是為了活著才不得不跟隨另外一支雇傭兵團,現在投入李亞的雇傭兵團能活命,為什麽不妥協呢?
不過這些人目前還得不到信任,隻能做一些低下的活計,擦洗船甲板,爬上爬下,修理,還有搬運物資,做飯,看守犯人,而保衛工作都是李亞的心腹吳克敬在做,開船是撒雷的水手和李亞派遣的人手在做。
於是一支十四人的小隊,兩名水深探測水手,兩名開船的水手,加上十名船上的雇傭兵,十名雇傭兵三名迫擊炮操作手,在船尾,七名火槍手,七名火槍手裏麵有一名班長,擔任這次行動的指揮官,軍銜為下士。
李亞的雇傭兵隊伍經過李亞的多次改造,已經把模式鎖定為華夏帝國近衛軍的那種模式,軍事體製。
他身邊有二十名近衛,還有十名遠處擔任斥候的騎兵,沒有騎馬的時候就是散在四周作為警戒線的十名火槍手。
這些都是李亞挑選來挑選去,選擇純漢人,並且對他忠誠的人擔任的,都是心腹。
十四人小隊在寬闊的海麵上引導船隻接近了沙灘一裏地,但船隻開不進去了,因為隻有兩米多的水深,水下是一個明顯的斷層,大約兩米,看來沙灘這裏也曾經是一個山丘,或者是塌陷的懸崖峭壁處,隻不過經過歲月的積累,這裏變的比較平坦,延伸入海而已。
船隻繞島環遊有十幾公裏,可以看到遠處的海邊都是高達幾十米,上百米的懸崖,隻有這裏以及越往東南越平坦,可能這邊是海水衝擊平原地形,那麽可能延伸上去,就是至少十幾公裏的平原丘陵地區,這好,至少有十幾公裏可以供人居住的地方了。
他們需要休息一下,不能再在海綿上飄蕩了,這幾個月他們倒是遇到不少小島,可李亞的野心絕對不是在一個荒島渡過餘生,至少要找到一片陸地或者大島,他不想當原始人,這個他在學習的時候,早就學習過了,有了張強這個穿越者,簡單或者隱晦的提到世界地理,以及世界曆史,他知道自己去一個島上當野人,最終是要被西方人消滅掉的,他希望他也建立一個國家,一個華人為主的國家。
作為一個深受張強製定的華夏人教育的資深的華夏帝國軍人,他對華夏可是愛之深,同時深入骨髓的愛國,隻是因為很多一些因素,他不得不成為現在的樣子,離開祖國。
現在這個島嶼,他覺得挺大的,至少海岸線一眼望不到邊,他覺得這是一個大島,至少是一個大島,說不定離陸地不遠,或者本身就是陸地延伸出來的一塊半島。
他們先要在這裏紮根。
再想其他的辦法,這麽多人,至少是一個華夏帝國中等的小村的人口的規模,他有信心發展成一個大鎮子的規模。
(本章完)
船旁邊水線下麵,大量的魚兒也不見生,成群結隊的遊來遊去,密集的幾乎快碰到了一起,但這些魚兒卻沒有一條撞在一起,很是神奇,魚兒的種類也很多,周圍不見什麽大型的魚類,海上碧波蕩漾,很是平靜。
“看,陸地,我們終於看到了陸地了。”
“嗨,我就知道,一直航行肯定能碰到陸地。”有人高聲喊著。
“哈哈,我們現在不是看到陸地了嗎?”有人高聲喊道。
而站在最高處的船台上,船長撒雷大聲對水手們喊道:“所有人注意冰山,發現海麵下的冰山要注意及時發出警告,水手長,準備小艇,守衛,準備派人上岸,查探一下,二副,查看海圖,看看這是哪裏?”
這時候船隻已經距離岸邊不遠了,岸邊有一個木製的燈塔,燈塔歪歪斜斜的,看似要倒塌的樣子,周邊是一片沼澤一般的地形,不遠處有針葉林,還有看起來也是沼澤水池,還有一些不高的山丘,在遠處有一些沙灘,沙灘後麵是茂密的草叢,草叢後麵依然是山丘和針葉林。
站在撒雷身邊的李亞指著山丘前麵的一片高地道,*我們可以先在哪裏紮營*。
“好,”
船隻靠近岸邊兩三裏地,不能再冒險前進了,因為按照以往的航海經驗,靠近陸地越近,那海底下的灘塗暗礁越多,如果貿然前進,一定會陷入灘塗擱淺,或者被暗礁撞破船底,那樣大家都完蛋了,一定得有引水員下去引導船隻通過,引水員知道哪裏的航道能通過船隻。
千噸的華夏帝國戰艦改造的蒸汽機商船雖然噸位不高,可體型不小,水線也得三米多,也就是能進入三米多的水深的地方,三米就擱淺了,得尋找一條水道直接到達岸邊水深超過至少四米的地方才算安全。
現在呢,四米也不行了,至少五米多才行,為什麽,因為雖然經曆了大逃亡,可這艘船上可是裝著他們繳獲的俄羅斯人和雇傭軍兵團的燧發槍,火藥,炮彈,大炮,華夏式1705式步槍,以及其他國家的船隻的貨物,還有很多船帆,桅杆,木材,糧食,煤炭,農具,還有艙底關押著襲擊他們的路上的一些海盜船隻上的海盜,還有海盜們的財寶,商品,武器裝備,各種物資,高達幾百噸。
光那些海盜就有幾百人,還有那些被擊沉俘虜的華夏帝國流亡者的漢人雇傭兵,以及其他的民族的雇傭兵,這些人都不和李亞他們合作,現在還被關押著,如今都已經瘦如材骨,可也是重量啊。
如今這艘船上有李亞他們的人三百二十人,還有先前逃跑的另外一支雇傭兵團的人手七十多人,這些人也加入了李亞他們的兵團,為什麽,因為他們從海上把他們救了迴來,沒有救文如新他們是因為討厭他們,可是底下的那些漢人們李亞倒不討厭,都是同胞嗎,他們做不了主,就是為了活著才不得不跟隨另外一支雇傭兵團,現在投入李亞的雇傭兵團能活命,為什麽不妥協呢?
不過這些人目前還得不到信任,隻能做一些低下的活計,擦洗船甲板,爬上爬下,修理,還有搬運物資,做飯,看守犯人,而保衛工作都是李亞的心腹吳克敬在做,開船是撒雷的水手和李亞派遣的人手在做。
於是一支十四人的小隊,兩名水深探測水手,兩名開船的水手,加上十名船上的雇傭兵,十名雇傭兵三名迫擊炮操作手,在船尾,七名火槍手,七名火槍手裏麵有一名班長,擔任這次行動的指揮官,軍銜為下士。
李亞的雇傭兵隊伍經過李亞的多次改造,已經把模式鎖定為華夏帝國近衛軍的那種模式,軍事體製。
他身邊有二十名近衛,還有十名遠處擔任斥候的騎兵,沒有騎馬的時候就是散在四周作為警戒線的十名火槍手。
這些都是李亞挑選來挑選去,選擇純漢人,並且對他忠誠的人擔任的,都是心腹。
十四人小隊在寬闊的海麵上引導船隻接近了沙灘一裏地,但船隻開不進去了,因為隻有兩米多的水深,水下是一個明顯的斷層,大約兩米,看來沙灘這裏也曾經是一個山丘,或者是塌陷的懸崖峭壁處,隻不過經過歲月的積累,這裏變的比較平坦,延伸入海而已。
船隻繞島環遊有十幾公裏,可以看到遠處的海邊都是高達幾十米,上百米的懸崖,隻有這裏以及越往東南越平坦,可能這邊是海水衝擊平原地形,那麽可能延伸上去,就是至少十幾公裏的平原丘陵地區,這好,至少有十幾公裏可以供人居住的地方了。
他們需要休息一下,不能再在海綿上飄蕩了,這幾個月他們倒是遇到不少小島,可李亞的野心絕對不是在一個荒島渡過餘生,至少要找到一片陸地或者大島,他不想當原始人,這個他在學習的時候,早就學習過了,有了張強這個穿越者,簡單或者隱晦的提到世界地理,以及世界曆史,他知道自己去一個島上當野人,最終是要被西方人消滅掉的,他希望他也建立一個國家,一個華人為主的國家。
作為一個深受張強製定的華夏人教育的資深的華夏帝國軍人,他對華夏可是愛之深,同時深入骨髓的愛國,隻是因為很多一些因素,他不得不成為現在的樣子,離開祖國。
現在這個島嶼,他覺得挺大的,至少海岸線一眼望不到邊,他覺得這是一個大島,至少是一個大島,說不定離陸地不遠,或者本身就是陸地延伸出來的一塊半島。
他們先要在這裏紮根。
再想其他的辦法,這麽多人,至少是一個華夏帝國中等的小村的人口的規模,他有信心發展成一個大鎮子的規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