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他消滅敵人騎兵的數量從兩三個,增加到十來個,他拯救的周圍的雇傭兵越來越多,一些膽小怕事,依然逃跑躲藏,一些曾經有過戰鬥經曆的老兵,或者有一些信任他的士兵,或者其他的被發落到雇傭兵裏麵的漢人百姓紛紛聚攏過來,然後他聚集了八十名雇傭兵,憑借著連綿不斷的火力,將周圍的敵人全部擊殺,或者擊傷,或者驅趕到遠處。


    二十名騎兵也迴來了,不過不是全迴來,迴來的隻有四名完整的,六名輕傷的,兩名重傷的,其他的都死了,騎兵疲憊的倒在地上,幾個負責裝彈的雇傭兵紛紛撲上去,將他們拽下來安置在一邊,一個騎兵牽著十幾匹同樣受傷的戰馬躲在丘陵一側,用力的約束著戰馬。


    敵人騎兵見再也不能擊破雇傭兵的防線,兜了一圈以後,跑了,派出幾名伸手敏捷的雇傭兵遠遠追出五六裏地,知道敵人遠去以後,李亞疲憊的躺在地上,一邊的吳克敬給他捶著腿,揉著胳膊,幾名還有力氣的騎兵一邊收拾東西,一邊整隊,槍聲落下,逃走的雇傭兵也有人試探的跑了迴來。


    李亞恢複過來一會兒以後,派出騎兵在周圍警戒,同時收攏敵人遺落的馬匹和武器,雇傭兵裏麵派出所有還有力氣的雇傭兵去周圍搜尋馬匹和逃走的人,剩餘人手一邊警戒,一邊照料傷者,一邊吃東西,恢複體力。


    一名中年人蹣跚的走過來,朝著李亞抱拳拱手,“多謝頭領操持照顧,多謝頭領帶領士兵們打退了敵人的進攻,我代表那些老弱和文弱之人謝謝頭領,可憐我們這些人,不知道如何同敵人戰鬥,總是讓頭領勞累,要不是我們的速度慢,也不會被敵人追上,是我們害了大家。”


    李亞扭了扭有些用勁過度,十分不自在的脖子,朝他還禮,抱拳,很是憂傷的說道:“文大人,這是我應該做的,既然大家推舉我為首領,我就應該擔負起保護大家的職責,可我也沒有想到匈牙利騎兵竟然會在這個時候,這種天氣偷襲,是我考慮不周,造成了大家的死傷,我才是應該感謝大家,並且向大家請罪的人。”


    這個人是文安之的曾孫,叫文如新,不過他這個曾孫不是主支脈,是文安之的四兒子一支,但他四兒子也有五六個兒子,女兒,這是第三個孫子生的,生他的時候文家已經沒落了,後來在他叔伯輩兒,才做到了知府一任上,他老子隻是鄉間一個被迫遷移到東伯利亞的移民家庭,在東伯利亞當然沒有什麽發展,還好他考上了州立農學科,但再上一步中樞太學,皇家學院,他沒有考上,因此被下放到了中亞去開荒,又是一個被移民政策害了的人。


    開荒幾年,他從一名農學技師,升到縣學教諭,之後進入諮議局擔任一名議員,後來升入府諮詢局擔任一名預備議員,之後調到了東伯利亞擔任某縣的諮議局副局長,之後擔任縣學校長,後來調入知縣衙門擔任戶房主事,刑房協理,在擔任了一段時間縣令助理以後,馬上要升縣丞了,卻被排擠下來,然後被丟入了刑房大獄,這次被送到了雇傭軍中,成了應該被消滅的和華夏帝國作對的人。


    這是李亞從其他人,以及他的嘴裏聽到他的有關身世,文家在華夏帝國史上不算顯赫,隻是曾經進入內閣,任過一任尚書,後來受到了尤海波等人的影響,榮養歸家,之後等文安之死後,他的兒子們才再次出來謀官,不過所謀到的大多是縣諮議局的一些閑散議員,那時候可沒有現在這麽風光,管事,議員們隻是閑散人員而已。


    到他的孫子們出來為官,才有一個兒子擔任了一個總督區的知縣,還是邊荒地區的。


    孫子們可是比他這個叔伯要高多了,經過了二十年的拚搏,大都進入知府和內閣的知府這一級別的帝國官府中下層官僚中任職。


    如果和其他曆代王朝相比,知縣是七品的話,知府也不過是五品,六品,最高取得四品半等級的官職,一個知州兵備道,相當於是地區管理武裝部隊民兵,地區部隊的後勤物資,工資發放,以及可以參與管理整個知州府的三把手不到,比四把手高一些的官員。


    因為上麵還有副知州,知州主事,知州守備團司令等人超過他的官員級別,不是品級,一個品級裏麵有很多官,但官位和權利大小,代表你在這個品級裏麵的地位,就如地區書籍,一把手,專員二把手,還有一個專員書籍三把手,副專員四把手,他就相當於專員書籍的地位,但比起專員書籍來權利和人事,處理的事情方麵要少很多,但比起副專員來他的地位高,不過權利不如人家。


    就是這麽一個家族的人,因為華夏帝國分散權利,移民政策,打擊家族政策,使得他的家族也照顧不上他,都散落在各地,誰不是巴結著上麵的官員,地域大了,即便有上麵的官員,品級在三品和四品的官員,也不可能把手伸到東伯利亞來。


    在東伯利亞,軒轅龍飛經營的像鐵桶一樣。


    因為對軒轅龍飛這些老臣子的放縱,所以有些問題,張強也不去管,而且以後是他兒子的事情,他也等著兒子出手整頓,還有新上任的首相去管,他就不操那個心了。


    這樣才造成了移民政策在下麵執行的時候有些走樣,而且移民政策隨著時間的推移,張強不太管理了,所以有些懈怠了,華夏帝國的人口流動不像以前那樣快速和頻繁了,大都沉澱下來十幾年了,這樣不可避免的使得一些家族勢力抬頭,他們畢竟在當地經營和發展十幾年時間了。


    於是像文如新這樣的遭遇很多,華夏帝國也沒有及時糾正,還有像李亞這樣的被帝國二代們逼迫走的事情,張強也沒有心境去處理和調查,民情部已經交給了大兒子,太子去管理了,監察部也差不多是內閣把持了,軍情部知道要換皇帝了,雖然還是張強的心腹坐鎮,但也不太管理了,因為他們都老了。


    沒辦法,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們也得給自己的子孫們留後路,不要觸怒新的皇帝,雖然由於張強的安排,新皇帝的權利其實沒有那麽大,內閣首相的權利比起古時候的一些能力不高的宰相要大很多,沒有到權臣的地步也差不多了,除了不能管軍,他們能管的不少。


    在設置阻礙,平分了一些權利以後,張強就隻能看著帝國朝著文官集團的老路上走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