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人大采購,但是他們的船隻速度太慢了,來迴得半年時間,而英國人和西班牙人的戰艦速度和商船速度就快多了,來迴四個月時間就足夠了,如果是直航的話,基本上三個多月時間就足夠了,因為兩家有著無比先進和發達的造船技術和科學技術的支撐。


    華夏帝國賣給荷蘭人風帆戰艦以後,荷蘭人馬上更換了戰艦,速度立刻提升了起來,至少少了一個月時間,四個月大半就往返一次,有些荷蘭人還坐火車通過陸地來到西伯利亞,然後在西伯利亞港口坐船迴到荷蘭,或者坐火車去土耳其沿岸,坐船迴荷蘭。


    如今華夏帝國廣州府已經有直接開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堡的火車了,因為華夏帝國幫助土耳其建設了鐵路,就像幫助大清國和俄羅斯建設鐵路一樣,現在幾個國家的鐵路建設款項現在隻收迴個利息,款項還隻收迴個零頭,不過十幾億,幾十億,幾百億,這可是隨便都是幾千億的項目。


    不過因為商業貿易,幾個國家給華夏帝國創造的商業貿易額倒是不少,大清國每年幾百億,淨利潤也有個幾十億,稅收利潤在大清國華夏帝國收取的也有十幾億,在華夏帝國自己這裏,創造的稅收利潤就很多了,每年一百億左右,而且逐年上漲,什麽意思,就是因為你的交易,帶動了有關的商業活動,這些商業活動創造的稅收遠遠不止你這一項目本身交給華夏帝國的稅收那麽一點。


    這就是後世華夏中國為什麽總是虧本的買賣做個不停,那就是因為許多人要依靠這個生活,倒下一家廠子,倒下的不是他們一家,是所有同他們有關聯的,配件廠,建築商,給他們提供食物的農民,甚至官府的一些機構,官員,各種為他們服務的商人,官員,工人,廠家,這一係列的人或者企業,這些企業在生產的同時也在創造稅收,而同這些關聯企業關聯的其他企業也在創造稅收,一個企業起來了,那麽肯定會帶動關聯企業,關聯企業和其他的關聯企業至少也有百分數級別的連接,獲利,這樣整個企業牽連很廣,虧本營造起來的一個企業,能獲得至少比這虧本更加多的利益和利潤。


    幾個最靠近華夏帝國的國家現在的市場已經接近了萬億級別,每年給華夏帝國產生的收入達到了兩千億的級別,這樣的市場,華夏帝國隻是一次性投入了很多,現在在慢慢迴收利潤,估計用不了多久就收迴盈利了。


    荷蘭,英國,西班牙的到來,使得華夏帝國又擁有了一個大的市場,這個市場目前的級別看來至少是俄羅斯和大清國等國市場的一倍半,也就是相當於三千億華夏元的收入。


    原先華夏帝國每年負盈利,還得每年發行債券來維持官府運作,連續發行了十年,直到最近進入了十八世紀才緩過氣來,每年支出減少,收入一點一點增多,現在不用發行債券,隻需要用華夏帝國每年的財政收入和利潤就能支撐運作,除了還款一定比例,剩下的,還能投入到華夏帝國的建設中來,建設肯定是建設核心區了,總督區由各個總督和巡撫去建設,華夏帝國中樞隻是大略給規劃一下,然後讓你們自由發揮。


    建設好了經濟增長了,不拖後腿了,由你們發起申請加入核心區的提議,然後中樞就會進行為期至少三年的審核期,審核期過了以後,在政議院,監察院裏麵討論,最終拿出結果,提交內閣審批,內閣審批完了,提交顧問院核準,樞密院給配備一定的武力和對當地的武力進行調整,一些列計劃以後,所有材料提交皇帝審核,簽字,批準,之後下發內閣,內閣首相副首相一起討論一個實施方案以後,在今後兩年內,慢慢接受申請區域的申請,並且給予通過,一切準備妥當,定下一個日子宣布莫某總督區的某某州,或者總督區並入核心區。


    最近並入核心區的是東北三洲以外的原先後世曆史上被老毛子搶占的就近的領土,海參崴,庫頁島,以及一部分府縣,這些地方直接並入東北三洲,然後設立第四周,仍然包入東北這個區域,原先東北三洲是總稱東北總督區的,後來三洲並入了,但外麵的那些地方沒有並入,現在那些地方被成立一州,然後由東北這個地方統稱起來,合成東北四洲。


    這等於是拉了東伯利亞總督區的地盤,東伯利亞總督區地盤減少了。


    對於華夏帝國來說是好事情,不斷從別的地方拿迴優質資產,這是資本家喜歡幹的事情,對於東伯利亞總督區,這可是一個噩耗,剛發展起來,靠著它的支撐,總督區有一些收入了,轉眼間又被劃歸了核心區,說不流淚那是假的,但從民族大義,國家整合來說,這是好事情。


    為什麽要切割整個華夏帝國的國土為核心區和總督區呢?


    因為華夏帝國盤子太大,發展不均衡,靠近中樞的地方合並,收攏,把一些強勢的地區合並進入核心區,那麽整個國家的優勢資產加起來,發揮優質資產的優勢,賺更多的錢,就能有更多的錢來小弟一把,讓小弟跟在後麵發展,發展好了,可以幫助大哥,發展差了,自己在後麵慢慢發展,也不是太拖累大哥。


    先富帶動後富嗎!


    而且對於西伯利亞,華夏帝國幾乎傾盡了全力來占領,來移民,管理,建設,這些錢幾乎掏空了華夏帝國幾次,華夏帝國為此欠下了千萬億的負債,布局完成,華夏帝國二十年沒有緩起來,到現在還負債著近幾百萬億的負債沒有還清楚。


    新進合並進入華夏帝國的州還有幾個,那就是內蒙古總督區,大部分已經擺脫了人均收入幾十元的困境,現在人均收入達到了一百多遠,雖然還和申請進入核心區有著很大的差距,至少人均三百元的收入才能申請,而且申請以後必須達到人均六百元的收入才能進入核心區。


    這就是為什麽連申請到審核需要五年的時間了,因為給你調整和發展的時間,就像一個人寫了一份商業計劃書,然後申請投資一樣,給你時間去完善你的基礎建設,公司改製發展,完全合乎投資商的規格才能打贏你申請,並且給你投資。


    荷蘭人這次的到來,給華夏帝國帶來了如此多的商品和資金,也給華夏帝國依然堆積如山的商品找到了市場,很多國內企業發展了起來,於是華夏帝國今年的稅收比以往多了很多。


    一下實現了五千億華夏元的稅收,這個稅收是什麽時候才有過,那都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華夏帝國還沒有擁有東北三洲,還沒有擁有印尼,馬六甲,澳洲,呂宋島等海外領地,哪裏還是荷蘭人,英國人,西班牙人,鄭家,洪家四處亂戰之地,由於他們的戰爭,華夏帝國體量還小的時候,略次通過戰爭獲得很多的繳獲,然後稅收一年比一年增長,三千億,五千億,八千億,甚至到了一萬億,然後因為戰爭結束,華夏帝國獲得了大量海外領地。


    各種更新換代,各種移民,加上移民們反抗移民,同大清國的戰爭,同西域各個地區勢力的戰爭,進軍西伯利亞,需要付出的很多,雖然收入也不少,可剛剛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農業國時代,華夏帝國的基礎還不是很牢靠,馬上開始了虧損,稅收收入九千億,但支出一年比一年高,將大清國驅趕出東北三洲的時候,華夏帝國需要付出三千多億華夏元。


    大清國在大興安嶺以外的時候,華夏帝國需要付出五千億華夏元,大清國接受華夏帝國的威逼,給華夏國開拓西伯利亞,同俄羅斯戰爭時候,華夏帝國每年支出八千億華夏元,這時候華夏帝國的稅收一路從八千億華夏元跌到了三千億華夏元的稅收,以後十幾年一直維持這個稅收,直到最後華夏帝國每年的稅收隻有十幾億華夏元,需要靠借貸來維持華夏帝國的戰爭。


    這也是華夏帝國最慘的時刻,當然還有最最慘的時刻,西伯利亞移民,澳洲移民,印尼移民,西域移民建設,中亞移民,東南亞移民迴流,馬六甲海峽戰役加上移民,一係列的事情使得華夏帝國內部動蕩不安,使得開支越來越龐大,直接到了幾百萬億的規模,然後直逼上千萬億規模,華夏帝國欠商人們的錢,百姓的錢,以及每年稅收支出的錢,那就是個巨大的口袋。


    直接導致華夏帝國經濟發展停滯數年,這些都是張強固執的統治下挺了過來,要是靠文官集團,恐怕又得端掉很多地盤給別人,或者放棄掉,讓這些地盤上漢人們自由發展,最終由於環境的影響,把他們變成土著人,以後想要控製就難了。


    漢人去了草原,就變成了蒙古人,漢人去了西域,都去信佛了,漢人去了雲貴等山裏麵,就變成了土司,漢人去了緬甸大山,就變成了流民,變成了緬甸土著了,澳洲人則變成了袋鼠,如果沒有華夏文化的綿延不絕的熏陶,沒有華夏帝國連續的經濟支持和強力的武裝打壓,很快文官集團就會毀滅張強好不容易用了一生的時間建立的帝國,漢人的勢力圈。


    如今欠賬已經有可以期待的還上的可能,各種工業也開始發展了,農業也大力發展了,核心區人均收入從三百元直接突破千元,最窮的也有三百多元以上,符合核心區的留置資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