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報線路其他的地方繞著核心區,除了海外基本上已經連接到了各個邊境的首府,州府,縣衙,重要的駐軍地點,其中各個重要的駐軍地點的線路同環核心區邊境和重要城市一樣,優先鋪設,三條線路,動用了所有的工部科舉人員,近十年來的科舉士子,一些工科的老的工藝人,工匠們,以及一些國內大型的工程建築公司的工人和動用附近的線路上的州,知州,府,縣衙的所有的能工巧匠,優先保障電報線路的鋪設。


    核心區的電報線路就像一張網一樣,密密麻麻的開始沿著這些構建起的骨架,分開幾十支工程隊施工鋪設,連接所有的沒有在這些線路上的州府,然後再分包給府縣等的工程隊。


    當然這樣建立起來的簡陋的初級的電報係統,雖然很大的提升了華夏帝國的消息傳遞速度和科技水平,不過也使得華夏帝國的財政開支再一次的超支,雖然有各個商人為之墊付錢幣,開支,可最終買單還是要華夏帝國的中樞財政給予支持,雖然拉動了稅收增加,可收迴的稅收和開支完全不成正比,總體上還是虧的大了。


    國家工程雖然肯定會虧,但相比來說,華夏帝國的這種建設模式還是肥了私人商人,虧了國家,因此張強以後還得考慮如何合理運用財政開支。


    這幾年隨著土耳其,俄羅斯,大清國,還有伊朗的阿爾沙夫王朝的貿易,以及同西方瑞典的貿易,英國人商人的貿易,西班牙人商人的貿易,使得華夏帝國的物資和商品大量出口西方,歐洲,取得了不少的收入,可由於西伯利亞還是在吸血,各個總督區發展不平衡,很多總督區還得補貼,核心區一些貧困山區還得補貼,因此華夏帝國的總體營收比例還是有些不平衡,盈利隨著時間的延長卻越來越少。


    帝國積欠的債務已經有不斷增長的苗頭,盈利的補貼也隻能緩慢的還掉積欠,卻不能把這種積欠完全還掉,這使得華夏帝國的華夏元貨幣有著微微的膨脹,先前有萬億的華夏元需要償還,目前隨著每年的盈利,如今隻剩下了八千億華夏元需要償還,每年的盈利有一千多個億,但需要償還給華夏民眾百姓的債務卻沒有見有多少減少,每年也隻是一百多億的減少,而每年的盈利能用於償還的也不過是三四百億,有時候還需要增加兩三百億的債務,這使得華夏最重每年償還的債務其實是一百多億,有時候是幾十億。


    為此張強很是頭疼,但電報係統又不得不搞,現在重要的是中亞和西域的電報係統,還得投入幾百億建設,哪裏路途遙遠,而且地形複雜,比起東南亞各州來更加複雜。


    而且張強想著在海外領地也建設電報係統,先讓他們在自己的地盤上連接起來,然後在一些電報點駐紮水師快船,水師快船可以保證風帆加蒸汽機,每小時最少十二節的速度,最快十七節的速度將消息送出來,送到下一個消息傳送點,幾次傳送以後,最遠的澳洲,次遠的馬六甲海峽,隻需要七天時間就能將電報送到核心區海岸邊,然後從海岸邊的縣級電報站送到州府級電報站,州然後直接送達下一個州電報站,連續傳遞三次,最多十天時間,電報就能從一萬多公裏以外的澳洲傳送到京師。


    這個速度,比起後世的貨船來,還要慢一些,比起飛機來則是慢的很多,很多了,但比起這個時代的華夏帝國來說,準確的說是華夏帝國的飛剪船戰艦護衛艦傳送消息來說,嗯,飛剪船,專門經過改良的用來傳遞消息的護衛艦,除了基本的武力裝備以後,就是提升速度了,不過平均速度也就是十五節,和巡航速度也就十二節而已,最快十七節,有的時候順風,加上蒸汽機助力,十七節多一點而已。


    這樣的速度從達爾文港到華夏帝國燕京,需要二十三天,最快速度,最慢速度需要三十多天,近兩個月時間,節省起碼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二時間,算是最快了。


    畢竟需要船來傳達消息,然後島上的電報係統傳達消息,剩下了中間繞島的那些海上航行距離,然後島另外一斷的消息快船,通訊船則接到電報至少有半個小時到三個小時的延誤,如果還要匯報的話,至少半天的延誤,如果有其他情況,也至少多半天的延誤或者一天的延誤,於是這就是華夏帝國現在能達到的最快消息傳遞速度,如果是陸地上的電報係統就不用了,經過幾次州與州之間的電報傳送,萬裏間隔,也就兩三天的時間,甚至於一天多一點,當然有延誤的話也就三天到五天多一點就傳送到京師了。


    不過為了華夏帝國的發展,張強不介意現在多花點錢,提高消息傳送速度,因此目前已經建設了四萬公裏的電報線路,還是重點線路雙線,一個來電,一個去電,錯開線路。


    初級的電報線路上,一根電報線路隻能通訊一個消息,隻能向一個方向傳送,不能來迴傳送,因為太簡陋了,華夏帝國太學研究院,正在加快速度研究新的升級版本的電報線路和消息傳送方式。


    而使用了電報傳送方式的鐵路蒸汽機火車則在車輛調度上有了長足的進步,列車時刻表可以隨時調整,並且中間出了什麽事情,火車如果超過時間不到的話,可以向沿途的站點發電報詢問,然後派出最近的人手去探查,極大的減少了事故的發生,同時對於一些故障車,很快拖到臨近的站點修理,使得火車的效率提高了至少百分之三十,沿路的時間提升了百分之十五,同時將火車的速度提升了百分之十,百分之十也許在短途上不算什麽,但在長途來看,萬裏之遙,需要七十多天到達,那麽這一下提高了8天左右的時間,這八天左右可以讓短途的幾百公裏的火車多運行多少趟。


    總之電報不僅使得軍事調動,各地發生叛亂的機會,以及其他突發事件降低到最低,同時能隨時調動附近的兵力壓製叛亂,遠著火車鐵道鋪設的電報線路使得火車的速度和調動方麵提高了不少,同事也加快了商業貿易的發展,南貨北往,北貨南去,流動性大大提高了。


    而且錢號核對賬務,提升華夏帝國貨幣的流通的速度也極大提高了。


    隨著主線鐵路的形成,幹線鐵路搭起骨架,支線線路越來越多,華夏帝國被鐵路網連接起來,同時也被電報網絡連接了起來。


    電報網絡正在向陸地上的總督區蔓延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