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帝國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來東方的西方人越來越多,被越來越多的人傳播到西方,普魯士派人來到東方,學習東方的先進文明,準備向華夏帝國取經,而遠在亞洲另外一邊的印度那片土地上的王朝,他們也有很多人來到東方華夏帝國,希望尋求華夏帝國的幫助對抗英國人的統治。


    而這些正是華夏帝國潛伏了近二十年的軍情司情報人員的功勞,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張強不是不想徹底斷絕英國人在東方的聯係和利益,而是他當初在海上擊敗了英國人和西班牙,荷蘭人的艦隊之後,沒有時間去針對他們,現在終於騰出手來,可以用來打擊他們了。


    佛教是從印度傳過來的,而佛教宣傳的亂世的時候可以入深山躲避,也真是印度人的寫照,就如鴕鳥一樣,任由人家打你,而大言不慚的說,你打左臉給你右臉,兩張臉一起打,不準報仇,一定不會找你報仇,因為這是我的罪孽,我需要贖罪,這樣的思想使得華夏帝國一直骨頭硬不起來,所以張強準備把他們的這些想法還迴去,不過是比較激烈的,改變了儒家思想。


    儒家到達明朝的時候是儒,釋,道,以及很多古人的思想的雜燴,有墨家的,有法家的,有黃老思想的無為而治,也有其他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一個包羅萬象的哲學思想的集合,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把這樣的思想還給印度,讓印度的無數個民族去找英國人的麻煩吧。


    所以在商道開通之後,英國和華夏帝國有了最初的合作之後,華夏帝國的各個被派遣的曾經擔任過私塾老師的那些秀才們就被全家遷移到印度去了,去毒害印度人去了。


    不過在這種軟弱的風格之下,還有華夏帝國改裝過的鬥爭的思想,讓印度接受的思想裏麵多了一些鬥爭的因素,反抗的骨血,讓印度人同英國東印度公司起衝突,這樣華夏帝國才能坐收漁人之利,起碼讓英國人損失很多。


    最新的合作簽訂以後,英國人可以重新使用馬六甲海峽的商道了,英國人可以重新通過海上貿易,將印度的各種物資運送迴英國,同時把他們的人員運送到印度,相比於陸地上還要穿過其他國家,走很長不安全的陸地通道,英國人的遠航的商船就要安全多了,而且載運的貨物也多。


    一船貨物幾百噸,幾船的貨物就是上千噸,上萬噸,而把上萬噸的貨物通過其他國家運送到英國,輾轉之後,耗費的比運送到的貨物的價值還要高,這樣使得英國人幾乎要放棄印度了,因為太耗費了,打又打不過華夏帝國,同時還同華夏帝國處於敵對狀態,現在好了。


    源源不斷的船隻從海上過來,還可以通過海峽交了通行費用之後,去華夏帝國販賣他們的貨物,或者購買華夏帝國的貨物,雖然還得交稅,但總比沒有商業貿易,水路被封鎖,二十年損失了印度能給英國帶來的無數好處要好的多。


    獲得的利益更加高。


    唯一讓英國人不爽的是,華夏帝國不準他們在華夏帝國傳播教義,不準教士登陸華夏帝國港口,同時不準教士從華夏帝國任意地點進入華夏,這是一個拒絕傳教的國家。


    暫時英國人還不想改變什麽,他們需要的是商業利益,他們帶著大量的黃金和白銀,還有大量的英國的羊毛,棉花還有機紡商品來到華夏,卻發現他們失算了,華夏帝國無論是手工的,還是機器製造的,都比他們帶來的要好,而且價錢便宜,這讓他們措手不及。


    帶著嶄新的用黃金等賤賣的商品換來的華夏帝國精美的商品,以及華夏帝國升級了的防偽做的非常好的華夏元,英國商人踏上了返程的路途,經過了印度,他們將一批去印度的中國商人放下,這些中國商人很順利的通過這些英國商船入境印度,然後開始傳播華夏帝國的儒家文化思想,同時用廉價的商品套走印度的各種原材料,或者黃金珠寶。


    以及其他的野獸皮,牛角,象牙,藥材,各種海產品,水產品,各種古跡珍品,中國商人不僅僅是拿著華夏元,不僅僅僅是拿著好看的陶瓷,比他們更好的茶葉,還有絲綢麵料,以及各種精致的白糖,奶糖,青鹽,耐用的農具,還有豪華的馬車,以及馬車配件,他們手裏還有大量的華夏帝國各軍退下來的武器裝備。


    還有玻璃製品,這是奢侈品,印度的各種頭人,酋長,首領們就喜歡這種東西,雖然現在已經不是拿著玻璃球就能換走黃金的年代和時代了,但大塊的能看到自己的玻璃,以及裝在窗戶上,能讓室內外明亮寬敞的,比起英國商人從威尼斯運來的玻璃更加明亮和更加尺寸大,即便是已經見識過英國人各種新奇商品的印度各個貴族老爺,長老們也不得不驚奇,讚美,並且爽快的掏錢或者用其他物品兌換過來,不掏錢,想要訛詐的或者想要耍橫的,很快被英國人逮捕或者被華夏商人們用土炮轟死了。


    華夏帝國的商人們有的是武器彈藥,大炮,小炮,因為華夏帝國曾經預備了兩千多萬兵馬的武器裝備,都沒有用上,兩千多萬兵馬就成了八百萬,並且實際的戰鬥部隊不過三百萬出頭。


    在看到蒸汽明輪船在印度河流上冒著黑煙,以飛快的速度行駛的時候,印度多如牛毛的各個部族頭人們紛紛表示,他們也要這樣的水上飛馬,飛船。


    於是華夏商人很快就賺的腸肚流油,笑灼眼開。


    他們沒有升為官府公務員的可能,但能輔助官府辦事情,甚至是提出一些好的建議,研發出好的東西,官府一旅高價馬下他們的建議和研發的東西,這就是官府的政績,上麵的公務員想要升級為更高級別的科員就得依靠他們。


    第四級的往往是那些讀過書,並且在行業內有很深造詣的人,他們還有一顆當官的心,他們一般都會先安排為辦事員,通過官府考試,成為官府辦公吏員,吏員能升官,能升為書吏,文辦,書簿等職位,相當於是鄉長,鎮長的輔助人員。


    尤海波吏部,張煌言戶部,學政部李光地,刑部肖大壯,禮部錢秉鐙,農業部張名振,工商部朱盼盼,兵部李過,工部萬思元,外交部張亮,民情部黃韜,國防部魏無忌,監察部杜歌,軍情部米林,各部算是配齊了。


    另:新兵訓練總監,田顯,軍情部副部長田斌


    各方大員,浙江州張名振,福建州李光熊,廣西州金聲,江西州米淳,湖廣州唐殿風,湖北州古月笙,河南州方以智,雲貴州錢秉鐙,安徽州藺養成,雲南州劉良佐,寶島總督朱大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