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無神的看著張強送來的命令,唇亡齒寒,華夏漢族這個民族已經讓多少民族消亡了,他們就是一頭貪婪的永遠無法喂飽的惡狼,日本人同俄羅斯人打的熱火朝天的時候,他們在準備物資,準備人口,調動兵力,進行防禦戰,俄羅斯人也在全力支持東伯利亞的遠征軍,雙方並沒有什麽大戰,萬人以上的戰鬥隻進行過一兩次,俄羅斯人雖然逼近,卻沒有真正打起來,現在日本人經過這一戰,人口減半,他們的仆從軍幾乎全滅,現在華夏帝國又要驅使他們同俄羅斯人決戰了。


    他不知道打敗俄羅斯人以後,大清還有多少滿族人,漢族人,這次看來他要把南洋土著和東南亞土著消滅掉,同時帶著消耗掉一些高句麗人口和兵力,高句麗人口現在已經減員到了一千六百萬,還是一半在日本哪裏,一半在大清這裏,他們損傷慘重以後,就該華夏帝國來接手這裏的地盤了。


    康熙現在很是頹廢,這個曾經自詡為千古一帝的皇帝,此刻隻能像崇禎皇帝一樣無可奈何的接受本國被華夏帝國摧殘,卻沒有任何辦法。


    日本人看似得到了片刻安寧,高句麗人看似得到了休養生息,躲在後方,可他們依然得派出無數的青年參加這場戰鬥,青年不夠壯婦上,壯婦不夠老年人上,老年人不夠從十歲到八十歲的所有人都去。


    他覺得日本人和高句麗讓你差不多到在他們之前滅亡,也許還能支撐個十來八年的。


    滿族將領帶領著漢人兵馬上了戰場,滿族人也從十年前的四百多萬下跌到現在的一百八十萬人,漢人歸化的滿人不少,也有三百五十萬人,可這完全不能延續滿族的生存,為了此他派出人手在整個遼東抓,在整個西伯利亞抓,也不過補充了三十萬生番滿族人。


    華夏各地送來的歸化滿族人和被販賣出去的滿族人也有一百多萬人,可他認為這些人其實已經不是滿族人了,而是各色混雜的民族了。


    “皇上該休息了。”跟隨他身邊的宦官給他披上一張黑熊披風,對他說道。


    “三德子,你說難道我們真的沒有辦法和華夏帝國和解了嗎?他們真的要滅亡我們嗎?真的不給我們出路嗎?”三個問題看出他的絕望和迷茫。


    宦官道:“皇上,隻怪我們當初對大明太絕了,很多方式其實都是我們當初對待漢人的方式,多少次屠滅,讓漢人皇帝現在恨死我們了,因此才會有今日之禍,要是我們當日對待漢人稍微輕一些,然後慢慢用幾十年的時間圖謀,或許漢人即便崛起也不會這樣對待我們,而會和我們和平相處,允許我們退迴遼東,以藩國自處。


    不過說什麽現在說什麽也晚了,我們隻能一直向北打,直到打過烏拉爾山脈,然後占據西方泰西人的地盤,我們才能活下來,想當年的匈奴不也是被漢人攆到極北,極西之地嗎?現在他們在哪裏有自己的汗國。漢人就不騷擾他們了。漢人不可能再打過烏拉爾山脈了。華夏國的疆域太大了,他們沒有那麽多人口來統治那些地方的,這是漢人的極限了。”


    康熙絕望的仰頭長歎,“我們現在加上被華夏帝國送來的人口也不過一千六百萬人口了,替他們消滅俄羅斯人和西方聯軍,占領西伯利亞之後,即便加上日本人,高句麗人人口也不會太多,我覺得能有兩千五百就差不多了,到時候這點人人口難道能抵禦的住西方人的連續進攻,我們在哪裏能生存多少年,然後被滅族?”


    “皇上,有希望,總比沒有希望強,我看西方人不如我們東方人有戰鬥力,就是一個俄羅斯人還可以,西方人其他聯軍的陸上實力並不強,日本人能主要抵抗俄羅斯人,順便就把西方人聯軍給消滅了,難道我們還不如日本人嗎?


    我們人口比他們多,炮灰附庸比他們多,兵馬都是同華夏軍打過戰的精銳,一定能打的過西方人的,到時候我們損失了以後請求華夏皇帝將日本人賜予我們,讓他們做先鋒,我們殿後,用高句麗人和漢人在後麵耕作,集聚實力,然後一鼓作氣,去西方尋找一塊屬於我們的地盤。


    幾代以後,我們大清國又是一個強大的大清帝國。”


    康熙放下手中的書,“嗯,三德子,不錯,你比那些朝中的大臣和王爺們有見識,有眼光,這樣,等我們擊敗了俄羅斯遠征軍,你就去監督日本人和高句麗人移民,跟在我們後麵,派出人運輸物資和填補後方空虛,要是華夏帝國移民過來,你和他們交接。


    我們就當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幾代吧。但願西方人不至於太強,我們不至於滅族。”


    康熙說這個話的時候,大清國同中伯利亞的波蘭騎兵和哥薩克騎兵已經打的熱火朝天了,雙方的騎兵在中伯利亞荒原上你追我趕,三萬蒙古騎兵在多年奮戰以後已經學會了馬上開槍的技巧,同時身上背著弓箭,腰間掛著彎刀,相比波蘭騎兵的勇猛,他們更加善於在平原地形上跳躍,迂迴,一擊就走,使得波蘭騎兵和哥薩克騎兵圖有一聲鎧甲無法進攻他們。


    而大清國的步兵已經在基廉斯克城抵抗俄羅斯的遠征軍多次了,雙方圍繞城池進行了多少攻防戰,主要是俄羅斯農奴的進攻,大清國漢人兵馬的防守,以及長達左右三百公裏的防線防守,防線上是高句麗兵,日本仆從軍,還有後方的運輸和挖掘工事的俘虜兵和各色土著兵以及百姓。


    進攻防線的是瑞典王朝到來的援兵和英國人以及荷蘭人組織的雇傭兵,俄羅斯馬匪和冒險者。


    戰役轉移到這裏,正式開戰以後,傷亡就高了,騎兵之間的大決戰,蒙古人損失慘重,防線上的火炮使得土著兵和高句麗,日本人等的仆從軍士兵,以及俘虜兵,百姓損失慘重,隨著冬天的到來,食物一下運不上來,於是凍死餓死的不少,雙方死亡的人數在節節攀高。


    隨著戰鬥的進行,西方將更多的農奴和奴隸,俘虜送上前線,正規軍士兵基本沒有餓死的,凍傷的,但奴隸和農奴卻多死於此,畢竟戰線拉長了,三千多公裏啊,比東伯利亞交戰的俄羅斯遠征軍少了近千公裏,依然不能滿足前方的物資消耗。


    看書就搜“書旗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