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許十萬滿人,八百萬漢人迴來,加上一百萬東南亞土著和南洋漢人,你們可以去高句麗,到時候薛紅和馮銓大人會安排你們,你們必須同已經移民到哪裏的漢人交叉,分散居住,不得抱團,明白嗎”
“謝謝皇上,臣代表大清子民感謝皇上,”納蘭明珠跪地用力的磕頭。
張強道:“雖然允許你們迴來,但那地方還是華夏帝國的,你們隻是借住,要服從華夏帝國的管理,你們可以行你們大清國的律法,管理你們大清國,但不能在華夏帝國管理華夏帝國的領土以及子民,明白嗎?”
“謝陛下。”納蘭明珠站起來以後又一個躬身行禮。
“嗯,你們對日本怎麽看?”張強問道。
納蘭明珠咬牙切齒道:“必須消滅他們,除惡務盡,這樣的狗狼之輩,不能留存在世間。”
張強搖搖頭,“不可以,日本人雖然不多了,不過三四百萬人,但日本仆從軍依然很多,你們的隊伍裏麵依然有近百萬仆從軍,你們的主體人口是漢民和滿民,總共不到兩千萬人口,其他大部分人口是高句麗,這個是你們所占最多的人口,大約為一千六百萬人,東南亞土著和漢人土著移民,這差不多就是八九百萬人,其他的日本歸化民和南洋漢人所占是幾百萬人,這差不多是你們人口的百分之五十還多,剩下的是天方教眾,以及華夏帝國交給你們的中東百姓,以及華夏帝國漢人,大清國人,以及暹羅土著,印度土著,戰敗的西方聯軍土著和僑民,如今你們的人口差不多是五千萬人口。”
“這麽多人口你們主體民族不占優勢,隻能慢慢消耗掉他們,如今日本人加上高句麗人依然有一千三百萬人,如果加上這些人口,你們依然有六千到七千萬人口,即便戰爭再進行下去,你們依然不能擊敗他們,反而加劇了消耗,會同歸於盡的,這不好,不如就派遣他們去前線吧,讓他們一邊往西方打,一邊定居,為你們開路如何?”
張強問道。
納蘭明珠道:“好,皇上英明。”腦子裏卻想到,這就是你對付我們的辦法,隻不過現在顛倒過來了而已,讓我們驅趕日本人去進攻俄羅斯,我們在後麵被你們驅趕而已。
但他卻不敢表露出一點不滿,張強答應讓一百萬滿人去高句麗原先的北方土地上生活,他們這些貴族差不多都搬過去了,遙控指揮大清國,保住了他們,至於底層的那些旗人,死活幹他們什麽事情?
同時他知道張強並沒有掌握情況,至少統計數據就不對,華夏帝國沒有深入的去統計,在那樣惡劣環境下,哪有那麽多人口,還七千萬人呢,日本能有一千六百萬人就不錯了,這還是加上高句麗被他們搶占的人口,而他們大清國受到俄羅斯和西方聯軍,以及日本人兩麵的夾攻,在近六千公裏方圓的土地上,這一年因為冬天凍死的,戰鬥死的,逃跑失蹤的,差不多有個三千八百萬出頭就不錯了。
至少有一大半華夏帝國沒有統計到,而且張強所說的天方教眾和百姓,早就死的差不多了,南洋土著也死的差不讀了,都是大清國反擊,日本應對的戰鬥中消耗掉了。
“皇上,臣還有一事。”納蘭明珠道。
“哦,什麽事情?”
“皇上,臣覺得,應該讓高句麗複國,然後把他們放在後方開墾土地,戰兵抽調上前線,最起碼用他們做定居點民兵,或者運輸糧草隻用,把他們放在日本人身後,然後加上大清國的兵馬控製,就像一條繩子,高句麗人是繩子本身,大清國是繩子裏麵的中堅力量,日本就是那條狗,派遣在日本兵馬裏麵的大清國官員和兵馬就是鐵鏈鐵環,拴住他們,驅趕他們去咬人。”
“嗯,這個比喻不錯,如果再中堅夾雜一些俘虜兵,其他地方土著兵馬,讓東南亞土著士兵再旁邊看著他們,那麽就不錯了,讓日本人去打俄羅斯人,你們在後麵牽著繩子,很不錯,就這麽辦。”
兩人商討以後,半個月時間,馮銓和薛紅也反身迴到了燕京,自從有了馬拉鐵路,他們從東北邊境迴到燕京就快多了。
聽了兩個人的匯報,張強知道康熙自降身份,奉華夏帝國為宗主國,自稱國王,摘掉了自己皇帝的帽子,皇上了國王王冠,徹底服從了華夏帝國,在接到納蘭明珠的匯報以後,他們出兵南線,橫掃大片地域,將高句麗人全部拘禁起來,日本人失去了高句麗人的人口優勢,向大清國求和,最終達成協議,日本全部民族向北線遷移,從蒙古草原向烏拉爾山脈進軍,西伯利亞東麵完全交給了高句麗人和大清國管理,高句麗在東伯利亞複國,人口一千二百萬人。
派出二百萬戰兵押送日本三百八十萬百姓,三十萬兵馬,去雅兒茨克,從哪裏進攻俄羅斯遠東地區,跟在後麵的是東南亞聯軍,以及大清國押送兵馬五十萬人,大清國從東伯利亞和中伯利亞集結了三百萬人和五百萬民夫,這其中有一百萬高句麗民夫,這個方向上向西西伯利亞進軍。
而大清國貴族和官員從赤塔前線撤退,帶領八百萬漢民迴歸高句麗。
華夏帝國強行從福建州,安徽州,蘇州州調派富人移民去高句麗,用人口包圍大清國漢民和滿人,準備同化他們,南方人雖然軟弱,但他們的文化融合性比較高,比起北方剽悍苦窮的漢人,他們要更加注重文化傳承。
然後通過守備旅家屬調動,守備旅調動,將北方的兵力往南方調派,讓北方兵少一些悍勇,多一些文人氣質,讓南方兵去北方磨練他們的戰鬥力和培養他們的血性。
同時填補因為大量移民到中東,蒙古,東北,以及東南亞各州,南邊海島造成的北方人口空虛,這次移民是強製性的,不服從沒收財產,打入監牢,發配從軍。
總之張強不會讓南方越來越富,北方越來越動亂,苦寒,南方因為處於戰線大後方,總是西湖歌舞幾時休的場麵,都不知道刀槍劍戟砍在人身上的滋味,現在張強讓他們嚐嚐,以避免華夏帝國越來越羸弱,安逸是禍,宋朝就是太想要安逸了,所以才滅亡的,不思進取是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而隨著局勢的發展,俄羅斯終於從大後方調來了大量的人口和兵馬,會同西方聯軍前進了近三千多公裏,推進到了大清國後退以後的邊境線上。
“謝謝皇上,臣代表大清子民感謝皇上,”納蘭明珠跪地用力的磕頭。
張強道:“雖然允許你們迴來,但那地方還是華夏帝國的,你們隻是借住,要服從華夏帝國的管理,你們可以行你們大清國的律法,管理你們大清國,但不能在華夏帝國管理華夏帝國的領土以及子民,明白嗎?”
“謝陛下。”納蘭明珠站起來以後又一個躬身行禮。
“嗯,你們對日本怎麽看?”張強問道。
納蘭明珠咬牙切齒道:“必須消滅他們,除惡務盡,這樣的狗狼之輩,不能留存在世間。”
張強搖搖頭,“不可以,日本人雖然不多了,不過三四百萬人,但日本仆從軍依然很多,你們的隊伍裏麵依然有近百萬仆從軍,你們的主體人口是漢民和滿民,總共不到兩千萬人口,其他大部分人口是高句麗,這個是你們所占最多的人口,大約為一千六百萬人,東南亞土著和漢人土著移民,這差不多就是八九百萬人,其他的日本歸化民和南洋漢人所占是幾百萬人,這差不多是你們人口的百分之五十還多,剩下的是天方教眾,以及華夏帝國交給你們的中東百姓,以及華夏帝國漢人,大清國人,以及暹羅土著,印度土著,戰敗的西方聯軍土著和僑民,如今你們的人口差不多是五千萬人口。”
“這麽多人口你們主體民族不占優勢,隻能慢慢消耗掉他們,如今日本人加上高句麗人依然有一千三百萬人,如果加上這些人口,你們依然有六千到七千萬人口,即便戰爭再進行下去,你們依然不能擊敗他們,反而加劇了消耗,會同歸於盡的,這不好,不如就派遣他們去前線吧,讓他們一邊往西方打,一邊定居,為你們開路如何?”
張強問道。
納蘭明珠道:“好,皇上英明。”腦子裏卻想到,這就是你對付我們的辦法,隻不過現在顛倒過來了而已,讓我們驅趕日本人去進攻俄羅斯,我們在後麵被你們驅趕而已。
但他卻不敢表露出一點不滿,張強答應讓一百萬滿人去高句麗原先的北方土地上生活,他們這些貴族差不多都搬過去了,遙控指揮大清國,保住了他們,至於底層的那些旗人,死活幹他們什麽事情?
同時他知道張強並沒有掌握情況,至少統計數據就不對,華夏帝國沒有深入的去統計,在那樣惡劣環境下,哪有那麽多人口,還七千萬人呢,日本能有一千六百萬人就不錯了,這還是加上高句麗被他們搶占的人口,而他們大清國受到俄羅斯和西方聯軍,以及日本人兩麵的夾攻,在近六千公裏方圓的土地上,這一年因為冬天凍死的,戰鬥死的,逃跑失蹤的,差不多有個三千八百萬出頭就不錯了。
至少有一大半華夏帝國沒有統計到,而且張強所說的天方教眾和百姓,早就死的差不多了,南洋土著也死的差不讀了,都是大清國反擊,日本應對的戰鬥中消耗掉了。
“皇上,臣還有一事。”納蘭明珠道。
“哦,什麽事情?”
“皇上,臣覺得,應該讓高句麗複國,然後把他們放在後方開墾土地,戰兵抽調上前線,最起碼用他們做定居點民兵,或者運輸糧草隻用,把他們放在日本人身後,然後加上大清國的兵馬控製,就像一條繩子,高句麗人是繩子本身,大清國是繩子裏麵的中堅力量,日本就是那條狗,派遣在日本兵馬裏麵的大清國官員和兵馬就是鐵鏈鐵環,拴住他們,驅趕他們去咬人。”
“嗯,這個比喻不錯,如果再中堅夾雜一些俘虜兵,其他地方土著兵馬,讓東南亞土著士兵再旁邊看著他們,那麽就不錯了,讓日本人去打俄羅斯人,你們在後麵牽著繩子,很不錯,就這麽辦。”
兩人商討以後,半個月時間,馮銓和薛紅也反身迴到了燕京,自從有了馬拉鐵路,他們從東北邊境迴到燕京就快多了。
聽了兩個人的匯報,張強知道康熙自降身份,奉華夏帝國為宗主國,自稱國王,摘掉了自己皇帝的帽子,皇上了國王王冠,徹底服從了華夏帝國,在接到納蘭明珠的匯報以後,他們出兵南線,橫掃大片地域,將高句麗人全部拘禁起來,日本人失去了高句麗人的人口優勢,向大清國求和,最終達成協議,日本全部民族向北線遷移,從蒙古草原向烏拉爾山脈進軍,西伯利亞東麵完全交給了高句麗人和大清國管理,高句麗在東伯利亞複國,人口一千二百萬人。
派出二百萬戰兵押送日本三百八十萬百姓,三十萬兵馬,去雅兒茨克,從哪裏進攻俄羅斯遠東地區,跟在後麵的是東南亞聯軍,以及大清國押送兵馬五十萬人,大清國從東伯利亞和中伯利亞集結了三百萬人和五百萬民夫,這其中有一百萬高句麗民夫,這個方向上向西西伯利亞進軍。
而大清國貴族和官員從赤塔前線撤退,帶領八百萬漢民迴歸高句麗。
華夏帝國強行從福建州,安徽州,蘇州州調派富人移民去高句麗,用人口包圍大清國漢民和滿人,準備同化他們,南方人雖然軟弱,但他們的文化融合性比較高,比起北方剽悍苦窮的漢人,他們要更加注重文化傳承。
然後通過守備旅家屬調動,守備旅調動,將北方的兵力往南方調派,讓北方兵少一些悍勇,多一些文人氣質,讓南方兵去北方磨練他們的戰鬥力和培養他們的血性。
同時填補因為大量移民到中東,蒙古,東北,以及東南亞各州,南邊海島造成的北方人口空虛,這次移民是強製性的,不服從沒收財產,打入監牢,發配從軍。
總之張強不會讓南方越來越富,北方越來越動亂,苦寒,南方因為處於戰線大後方,總是西湖歌舞幾時休的場麵,都不知道刀槍劍戟砍在人身上的滋味,現在張強讓他們嚐嚐,以避免華夏帝國越來越羸弱,安逸是禍,宋朝就是太想要安逸了,所以才滅亡的,不思進取是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而隨著局勢的發展,俄羅斯終於從大後方調來了大量的人口和兵馬,會同西方聯軍前進了近三千多公裏,推進到了大清國後退以後的邊境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