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戰報,關於大清國同日本聯軍同俄羅斯在遠東的戰報。”已經升任國防尚書的蕭飛將一疊戰報放在張強的桌子上。


    張強整了整自己的大元帥軍服,看著鏡子中自己那鬢角的白發,不由的有些感歎,穿越者也是普通人啊,三十多年了,從一個十六歲的小夥子變成了五十多歲的帝國皇帝,勵精圖治,多年戰爭,終於讓華夏漢人的疆域變成了後世自己心目中的疆域,終於帶著華夏走向了一條強勢曆史。


    相比自己相處的那個世界的弱勢曆史,不知道有多麽優越,如今華夏帝國的威名已經威震全世界,強勢崛起的英國人也在西方惶惶不可終日,在不久,終於派遣了遠征軍幫助俄羅斯同大清大戰,企圖在陸地上擊敗大清國,然後一路平推到華夏帝國首都。


    戰報上麵顯示清軍已經征召了五十萬日本仆從軍,三十萬東南亞仆從軍,高句麗仆從軍一百五十萬人,日本盟軍三十萬人,在西伯利亞打的不可開交,已經整整打了兩年時間了。


    大清國為了占領這一片地方,驅逐俄羅斯遠東的馬匪,各方殖民點定居居民,一路攻占了烏拉爾山東麵的所有區域,但俄羅斯發起狠來,調來了國內的不少農奴參戰,人口優勢上麵,大清國不能同俄羅斯比,況且這片地方還不是全部屬於俄羅斯,還有瑞典王國,波蘭王國,韃靼人等等。


    大清國開始的遠征軍戰勝了俄羅斯的開拓隊伍,卻在驅逐這一地區的西方人的時候受到了抵抗,很多馬匪和殖民點的人組織起來自發的反抗大清,大清國的遠征軍兵力分散,雖然不至於被擊退,卻苦不堪言,不得不調遣日本盟軍助戰,日本盟軍派遣了三萬兵馬去替他們守住了沿著海岸線的吉爾斯庫克一代,使得清軍的兵力能調往赤塔防線,清剿那些馬匪和反抗的俄羅斯遠東僑民。


    隨著人口的進入,大清國看著占據了優勢,但烏拉爾山脈的俄羅斯兵馬開始反擊,開始他們不過是火繩槍,還是笨重的那種火繩槍,後來是波蘭騎兵,哥薩克騎兵,清軍不得不把他們的蒙古騎兵和大清騎兵調去,同時加緊調動人口,開頭就有一百萬漢民前去,後來是五百萬東南亞日本等仆從軍百姓去哪裏,之後是三十萬滿族,一百萬高句麗人被迫移民。


    但在烏拉爾山脈兵馬無法抵抗敵人的人數優勢,還有人家對哪裏的氣候和地理環境比較熟悉,打的大清國節節敗退,退到了赤塔一帶,卻不能再退了,因為背後是一千二百萬移民的定居點。


    開頭是大清國占據陸地西麵,後來日本哪裏移民不足以填滿空曠的地方,日本不得不移民一百萬高句麗百姓,又增加了三十萬日本百姓,但日本的人口實在太少了,不過二百七十萬人,走了六十萬日本百姓,又走了三十三萬大軍,日本在高句麗的統治也不安穩,因此日本不再移民,大清國繼續往那一帶移民了十萬牧民,三萬蒙古騎兵,同時移民了十萬滿族人。


    把那一帶的地方堪堪填滿,日本在靠近海岸的東麵,地形狹窄,等於是海參崴上去快到白令海峽那一條地形。


    隨著大清國,日本,和高句麗往東,往北走,他們越來越像遊牧民族了,大量空曠的地方需要很多馬匹才能聯通,交流通訊需要馬匹。


    於是草原上的蒙古馬被大量轉移到了哪裏,大清國,日本,高句麗人,過著半定居,半遊牧的生活。


    後退到赤塔以後,大清國站穩了腳跟,同原來的俄羅斯和波蘭,瑞典,三國兵力打戰。


    一年以後反推迴烏拉爾山脈東側,人口移民到了哪裏,兩千萬人人口移民占滿了他們所占領的地盤,不過俄羅斯人發狠,繼續增加農奴,訓練士兵,騎兵,從西方購買了糧食和馬匹,和槍支,彈藥,甚至雇傭了雇傭兵,黑森雇傭兵進行作戰。


    戰爭是越打越大,最後大約雙方有百萬兵力卷入,從原先的遊擊戰,雙方的騎兵斥候在千裏冰原和草原,和森林裏麵互相襲擊,到最後各守據點,進行槍炮對戰。


    根據戰報,移動到這一區域的俄羅斯人和農奴大概有五百萬人,波蘭人有一百萬人,哥薩克人有三十萬人,瑞典人有三萬人,後來又加入了西斯拉夫和那斯拉夫,中斯拉夫人,日耳曼人,以及天方教的希臘人,等等,近一千萬西方的人口和兵馬匯聚。


    這是一場東西方之間的戰爭,雙方都有後麵的支持,英國人,法國人,阿拉伯人,非洲人,北美洲土著人,等等所有流浪漢都被雇傭,加入這一場大戰。


    到今年年底大約有二百四十萬西方聯軍進入俄羅斯的烏拉爾山山脈同大清國的士兵作戰,大清這邊動員了三百多萬兵力,烏拉爾山脈好幾個據點都在堅守,烏拉爾山脈東側的據點到赤塔之間,廣闊的空間裏麵是不斷到來的東方移民,以日本人,大清漢人,大清滿人,以及高句麗人為主,人口到了年底到達兩千萬人人口。


    為了支援這兩千萬人口,華夏帝國除了提供西線的鋒無羽他們的移民和作戰,還調動了幾乎國內所有的糧食儲備換取西伯利亞,東伯利亞的清軍戰鬥,每天都有幾十萬噸糧食從燕京起運,到達遼東,先接濟遼東的華夏帝國移民的漢人,然後由哪裏在轉到剛剛轉交的吉林地盤上的漢人移民,最後運到赤塔,剩餘的糧食不足十萬噸,分一萬噸繼續運輸到烏拉爾山脈和中間的大清移民,然後拉迴哪裏的原木,毛皮,各種藥材,返迴燕京。


    隨著戰爭越來越大,張強催促日本趕快移民,否則蓬萊島上的兵馬將會在日本新羅道登陸。


    日本不得不加快移民,帶走了新羅道所有的日本百姓,還有高句麗百姓,兵馬,往海參崴移民。


    1681年春天,薛紅派遣守備旅士兵十萬人登陸新羅道,接管了新羅道,然後移民漢人兩萬人,占據了日本走留下的木屋,各種城池。


    當然也不是白移民,張強用藥品,槍支,彈藥,馬匹,換取了日本移民。


    日本人走了以後,琉球島上的百姓再次移民兩萬人,同時從寶島移民三十萬人占領新羅道。


    由於黃雀在後,華夏帝國收取了南洋王國,新魯國,西班牙人的馬尼拉島,呂宋島上的土著人口,漢人人口,日本人口,以及南洋土著人口,東南亞土著人口近一千萬人。


    這些沒有經過歸化的人,張強一般是不收的,於是免費處理給了日本人和大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