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所謂最終帶著兩艘戰艦逃到了巴拉望島,在華夏第三艦隊水師護衛艦的接應下,躲進了巴拉望島的港口。
英國人跟隨著的五艘戰船和十五艘武裝商船,以及兩艘三級風帆戰列艦在躊躇了一陣以後,還是離開了。
消息從巴拉望島開始,一直傳遞,半個月之後,張強坐在燕京新宮殿裏麵看著傳來的消息。
因為一直忙於國內建設,忙於征服西域,忙於警惕大清國和日本國,對於洪天炮他們的動作張強是采取不理會的態度,沒有想到,一個半月之後,南洋這邊已經打成了一鍋粥,而且鄭智的南洋王國和西班牙人的馬尼拉都幾乎被對手消滅掉了,現在的稱霸南洋的是荷蘭人和英國人。
先前一直不想理這個事情是因為哪裏越亂越好,最好所有人都同歸於盡,現在想來,那是不可能的,總有勝利的一方,哪怕是慘勝,勝利的一方都將獲得大片的土地和戰利品,從而成為南洋的霸主,從感情上來說張強希望看到的是漢人血統的鄭家,從理智的角度看張強希望看到的是西班牙人,而不是想著稱霸全世界的英國人這個大坑貨。
為什麽不是荷蘭人呢?
因為荷蘭人無論是在西方或者東方,實力都太弱小了,尤其是被華夏軍打的隻剩下了馬六甲一小片狹長的島嶼之地以後。
“現在荷蘭人和英國人在幹什麽?”張強問金麒。
金麒道:“英國人的戰艦所向無敵,鄭智跑到了戈公島,洪天炮迴到了馬尼拉島,如今馬尼拉島被荷蘭人,西班牙人圍困,英國人迴去圍攻宿務島,宿務島上還有鄭智的十萬兵力,還有十來萬百姓,總的來說他又一次把百姓送到了屠夫的手裏。”
吳所謂撤退到了巴拉望島,被我軍接受,英國人和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派人來多次交涉,要我們交出南洋王國的敵人,否則將進攻我們在南洋的領地,印尼和巴拉望島。
“借口罷了,這些泰西人就是這樣,當你弱小的時候,說都不說,直接打,當你強大的時候,總是喜歡站在道義製高點搞垮你,讓你承受輿論攻擊,然後他們名正言順的可以通過我們內部人的妥協取得他們的利益,但他們不知道,有我在的華夏王國,不通過戰爭,他們別想從我這裏得到哪怕一寸土地,一分利益。”
“那我們怎辦迴應他們呢?”金麒問道。
“別迴應,迴應就等於承認自己的懦弱,讓士兵們把槍擦幹淨,把大炮給我架起來,把船帆升起來,敵人如果來了,就給我打迴去。打了再說其他的。”
隨著張強的話傳到,第三艦隊總司令佩蘭鬆了一口氣,命令巴拉望島原先第五分艦隊司令柯達做好準備,隨時應付敵人的進攻,柯達原先是新成立的第五艦隊分艦隊司令,後來合並為四個艦隊,他隻能來巴拉望島主持第三艦隊分艦隊的事情了。
先前同西班牙人,荷蘭人,英國人,鄭智組建的反華夏聯盟經曆過兩次大的海戰,柯達在這方麵還是很有經驗的,他管理著巴拉望島和印尼的第三艦隊分艦隊。
其實第三艦隊分艦隊幾乎是所有艦隊分艦隊裏麵配備最高的,船隻最多,人員最多的一支分艦隊,要說他是主力艦隊也不為過。
因為他的主力作戰戰艦多達六十一艘,比起最多的第三艦隊都要多,這多的是柯達從第五艦隊分艦隊和皇家艦隊裏麵帶過來的戰艦,護衛艦則多達八十艘,可以說要說他是主力艦隊沒有人不相信,比起處於後方,隻能擔任巡邏海岸線,以及支援任務的第四艦隊,第三艦隊分艦隊好像才是主力作戰部隊。
連處於後方的第三艦隊西貢基地,都不過擁有二十艘戰艦,十五艘護衛艦,主要是巡邏與暹羅灣和寶島海域,第三艦隊分艦隊則巡邏多達五千海裏,繞一圈一萬多海裏的南洋印尼,澳洲,呂宋島,馬六甲等地,最小的圈子巡邏一圈巴拉望島到印尼主島,靠近棉蘭老島的地方也有近千海裏。
命令傳達到已經是半個月以後的事情了,從燕京到印尼到巴拉望島,也有上萬海裏的路程,信鴿加上快馬八百裏加急,到達壕門境第四艦隊分艦隊駐地,送到第四艦隊瓊島駐地,然後派出快船到達巴拉望島,柯達收到消息以後,氣氛已經很緊張了。
來迴三個月時間,洪天炮的龐大艦隊在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的圍攻下,死傷慘重,隻有五十多艘船隻逃迴了琉球群島,關注局勢的柯達知道以後,洪天炮已經丟棄巴拉望島跑迴了琉球王國了。
八百艘船隻,這麽龐大的艦隊,被泰西人聯軍給覆滅了,還丟了一百萬漢人百姓和東南亞土著歸化百姓,以及馬尼拉島上剩餘的一些躲藏以後跑迴來的漢人百姓給重新登陸的西班牙人殺。
呂宋島上在一次腥風血雨起來。
而宿務島盡管英國人攻勢淩厲,不過抵抗的十萬南洋兵馬,依然讓英國人不好過,英國人不同於荷蘭人,西班牙人,屠殺殖民地百姓,他們比另外兩個國家更有腦子,隻是進行管理,於是很多人都安定下來,活在英國人的統治之下。
撤出宿務城的南洋王國兵馬在鄭智的心腹馮信的帶領下,轉戰島嶼山林,繼續堅持抵抗。
其實這次聯軍也損失慘重,先說武裝商船,這些看起來戰鬥力不高的船隻,卻作用奇大,甚至高過戰艦,風帆戰列艦,這些人來這裏幹什麽?
除了英國人想要多奪取一點殖民地以外,其他的都隻不過是想要貿易,想要賺錢而已,武裝商船到現在開戰四個月以來,他們已經損失了兩千艘商船和武裝商船了,這等於是把他們賺錢的工具都給砸了,這是荷蘭和英國東印度公司三年的商船儲量,結果現在都成了木頭碎片,漂浮在大海上了。
西班牙人損失最慘重,五六百艘被鄭智轟沉在馬尼拉港口裏麵。
鄭智他們同樣有如此多數目的商船和武裝商船被轟沉在港口裏麵,使得西班牙人想要通過繳獲補償自己都不可能。
英國總督托馬斯·布萊克本拍著桌子道:“我們應該結束這該死的戰爭,幾個月了,我們一分都沒有賺到,反而損失了一百萬英鎊,不,是一千萬英鎊的商船,戰艦,還有近八千英國士兵,三萬五千印度支那的殖民地士兵的生命,我們應該同華夏王國談判,我們隻是需要同他們做生意而已。”
英國人跟隨著的五艘戰船和十五艘武裝商船,以及兩艘三級風帆戰列艦在躊躇了一陣以後,還是離開了。
消息從巴拉望島開始,一直傳遞,半個月之後,張強坐在燕京新宮殿裏麵看著傳來的消息。
因為一直忙於國內建設,忙於征服西域,忙於警惕大清國和日本國,對於洪天炮他們的動作張強是采取不理會的態度,沒有想到,一個半月之後,南洋這邊已經打成了一鍋粥,而且鄭智的南洋王國和西班牙人的馬尼拉都幾乎被對手消滅掉了,現在的稱霸南洋的是荷蘭人和英國人。
先前一直不想理這個事情是因為哪裏越亂越好,最好所有人都同歸於盡,現在想來,那是不可能的,總有勝利的一方,哪怕是慘勝,勝利的一方都將獲得大片的土地和戰利品,從而成為南洋的霸主,從感情上來說張強希望看到的是漢人血統的鄭家,從理智的角度看張強希望看到的是西班牙人,而不是想著稱霸全世界的英國人這個大坑貨。
為什麽不是荷蘭人呢?
因為荷蘭人無論是在西方或者東方,實力都太弱小了,尤其是被華夏軍打的隻剩下了馬六甲一小片狹長的島嶼之地以後。
“現在荷蘭人和英國人在幹什麽?”張強問金麒。
金麒道:“英國人的戰艦所向無敵,鄭智跑到了戈公島,洪天炮迴到了馬尼拉島,如今馬尼拉島被荷蘭人,西班牙人圍困,英國人迴去圍攻宿務島,宿務島上還有鄭智的十萬兵力,還有十來萬百姓,總的來說他又一次把百姓送到了屠夫的手裏。”
吳所謂撤退到了巴拉望島,被我軍接受,英國人和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派人來多次交涉,要我們交出南洋王國的敵人,否則將進攻我們在南洋的領地,印尼和巴拉望島。
“借口罷了,這些泰西人就是這樣,當你弱小的時候,說都不說,直接打,當你強大的時候,總是喜歡站在道義製高點搞垮你,讓你承受輿論攻擊,然後他們名正言順的可以通過我們內部人的妥協取得他們的利益,但他們不知道,有我在的華夏王國,不通過戰爭,他們別想從我這裏得到哪怕一寸土地,一分利益。”
“那我們怎辦迴應他們呢?”金麒問道。
“別迴應,迴應就等於承認自己的懦弱,讓士兵們把槍擦幹淨,把大炮給我架起來,把船帆升起來,敵人如果來了,就給我打迴去。打了再說其他的。”
隨著張強的話傳到,第三艦隊總司令佩蘭鬆了一口氣,命令巴拉望島原先第五分艦隊司令柯達做好準備,隨時應付敵人的進攻,柯達原先是新成立的第五艦隊分艦隊司令,後來合並為四個艦隊,他隻能來巴拉望島主持第三艦隊分艦隊的事情了。
先前同西班牙人,荷蘭人,英國人,鄭智組建的反華夏聯盟經曆過兩次大的海戰,柯達在這方麵還是很有經驗的,他管理著巴拉望島和印尼的第三艦隊分艦隊。
其實第三艦隊分艦隊幾乎是所有艦隊分艦隊裏麵配備最高的,船隻最多,人員最多的一支分艦隊,要說他是主力艦隊也不為過。
因為他的主力作戰戰艦多達六十一艘,比起最多的第三艦隊都要多,這多的是柯達從第五艦隊分艦隊和皇家艦隊裏麵帶過來的戰艦,護衛艦則多達八十艘,可以說要說他是主力艦隊沒有人不相信,比起處於後方,隻能擔任巡邏海岸線,以及支援任務的第四艦隊,第三艦隊分艦隊好像才是主力作戰部隊。
連處於後方的第三艦隊西貢基地,都不過擁有二十艘戰艦,十五艘護衛艦,主要是巡邏與暹羅灣和寶島海域,第三艦隊分艦隊則巡邏多達五千海裏,繞一圈一萬多海裏的南洋印尼,澳洲,呂宋島,馬六甲等地,最小的圈子巡邏一圈巴拉望島到印尼主島,靠近棉蘭老島的地方也有近千海裏。
命令傳達到已經是半個月以後的事情了,從燕京到印尼到巴拉望島,也有上萬海裏的路程,信鴿加上快馬八百裏加急,到達壕門境第四艦隊分艦隊駐地,送到第四艦隊瓊島駐地,然後派出快船到達巴拉望島,柯達收到消息以後,氣氛已經很緊張了。
來迴三個月時間,洪天炮的龐大艦隊在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的圍攻下,死傷慘重,隻有五十多艘船隻逃迴了琉球群島,關注局勢的柯達知道以後,洪天炮已經丟棄巴拉望島跑迴了琉球王國了。
八百艘船隻,這麽龐大的艦隊,被泰西人聯軍給覆滅了,還丟了一百萬漢人百姓和東南亞土著歸化百姓,以及馬尼拉島上剩餘的一些躲藏以後跑迴來的漢人百姓給重新登陸的西班牙人殺。
呂宋島上在一次腥風血雨起來。
而宿務島盡管英國人攻勢淩厲,不過抵抗的十萬南洋兵馬,依然讓英國人不好過,英國人不同於荷蘭人,西班牙人,屠殺殖民地百姓,他們比另外兩個國家更有腦子,隻是進行管理,於是很多人都安定下來,活在英國人的統治之下。
撤出宿務城的南洋王國兵馬在鄭智的心腹馮信的帶領下,轉戰島嶼山林,繼續堅持抵抗。
其實這次聯軍也損失慘重,先說武裝商船,這些看起來戰鬥力不高的船隻,卻作用奇大,甚至高過戰艦,風帆戰列艦,這些人來這裏幹什麽?
除了英國人想要多奪取一點殖民地以外,其他的都隻不過是想要貿易,想要賺錢而已,武裝商船到現在開戰四個月以來,他們已經損失了兩千艘商船和武裝商船了,這等於是把他們賺錢的工具都給砸了,這是荷蘭和英國東印度公司三年的商船儲量,結果現在都成了木頭碎片,漂浮在大海上了。
西班牙人損失最慘重,五六百艘被鄭智轟沉在馬尼拉港口裏麵。
鄭智他們同樣有如此多數目的商船和武裝商船被轟沉在港口裏麵,使得西班牙人想要通過繳獲補償自己都不可能。
英國總督托馬斯·布萊克本拍著桌子道:“我們應該結束這該死的戰爭,幾個月了,我們一分都沒有賺到,反而損失了一百萬英鎊,不,是一千萬英鎊的商船,戰艦,還有近八千英國士兵,三萬五千印度支那的殖民地士兵的生命,我們應該同華夏王國談判,我們隻是需要同他們做生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