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美好的,實現卻需要流血,流汗,整個計劃需要動員近五百萬人,其中兩百萬兵馬,兩百萬保障的民夫,還需要一百萬俘虜兵運輸物資,以及近十萬的官吏,管理人員,用於保障各條戰線上的物資和人員的及時到位,同時修建到前線的道路。


    大明時代的道路應該是非常發達了,但都是土路,馬路,泥濘小路,甚至沒有人煙的地方根本就是雜草叢生,亂石崎嶇的山路。


    而華夏王國的道路係統是發達的,最次的縣道也是煤渣小路,用石碾子碾過的平坦道路,還有人維護。大路更是水泥道路,寬闊的三十五米道路,旁邊還有三米點五米寬的驛道,同大道中間用壕溝和排水溝隔開,需要交叉的地方有通道。


    隨著核心區的擴大,擴大到原先大明最小領土的麵積,那些沒有建設這樣道路的州開始了一輪新的建設,陝甘州,山西州,四山州,東南亞各州,以及寶島州和巴拉望島,河北州,山東州。


    這樣龐大的工程,由國家撥款,各地官府監造,各地商人共同組成聯合建造公司,華夏王國道路建造商人的春天來了。


    張強抽調了大約十萬名官員趕赴各地現場監造,會同各地官府的官員一起監督,同時組建了十五個巡視組,從各個部門抽調三把手負責巡視組,三把手向二把手負責,二把手則向監察部負責,監察部則向內閣負責,副首相唐殿風作為總的工程負責人,走馬上任。


    軍事方麵迴到中樞的國防部尚書魏無忌總負責,蕭飛協助,鋒無羽總指揮,開疆拓土。


    情報方麵,米林擔任總指揮,王動,金麒,黃韜負責保障軍事行動。


    水師方麵阮進負責協調艦隊配合。


    在完成了水師總換裝以後的水師,目前有四支艦隊,全部換裝新式戰艦,護衛艦。


    以後水師就裝備兩種船隻,新式戰艦,七百八十噸,護衛艦,飛剪船型,速度快,還可以在戰鬥,火力也不弱,擁有一百八十噸的近海一千八百公裏航程,三百五十噸,遠洋八千海裏航程,可以在不用補給的情況下,航行八千海裏,並且立刻投入戰鬥,戰鬥時速度達到了13.5節,沒有戰鬥全速航行接近十五節速度。


    新式戰艦除了開始的一型,改造過後的型號,巡航速度八節,快速航行十節,需要的時候戰鬥速度12.5節。


    新式戰艦裝備七十六門新式後裝大炮,使用開花彈和穿甲彈延時碰炸引信,不再使用實心彈,全麵淘汰實心彈。


    新式戰艦和護衛艦裝備了簡陋的望遠鏡式劃分數字線瞄準係統,可以提高射擊的準確性百分之十一點五,為什麽這麽低呢?


    因為即便到了十九世紀,二十世紀,巨艦大炮時代,對轟的戰艦的炮彈擊中敵人最高的準確率也低的嚇人,平均不過三十多個點,能提高到百分之十一點五,算是十分先進和犀利了,也有可能即便裝備了這種簡陋的係統,也可能打一百發炮彈,一發命中或者完全命中不了。


    因為海上雙方都在顛簸的海浪中,在高速躲避航行的過程中交火,火炮在開火的時候受到船隻起伏,船員計算,船員素質,心裏作用,對方運動的速度,火炮的精度等等一係列複雜的因素影響,打的準才是怪呢。


    就算後世的導彈,精確製導都有可能打不準敵人的船隻的情況發生。


    在一係列的更換過程中,華夏軍的新式戰艦數量達到了一百五十艘,除了第二艦隊基本上處於打醬油的狀態,巡視海岸,保衛寧波,福建,浙江等州海麵,隻是擁有了二十艘戰艦十五艘護衛艦以外。


    其他的艦隊,第一艦隊擁有三十六艘戰艦,三十六艘護衛艦,他們要麵對的敵人幾乎沒有船隻,沒有戰艦,他們要防禦的是使用全部華夏軍退役的舊式戰艦的琉球王國。


    第三艦隊是個龐然大物,擁有五十六艘戰艦,七十多艘護衛艦,他們已經將駐地移防西貢,需要巡視和保衛暹羅灣,巴拉望島,麵對呂宋島的兩個敵人,還得應對將來澳洲王國,新魯國,以及荷蘭人,英國人的威脅。


    他們身後的駐防瓊島的第四艦隊則好一點,他們主要保衛壕門境,安南灣,寶島這一區域,和第二艦隊一樣,主要是近海防禦,不過他們還有兩個任務,一個是支援第三艦隊,一個是成為出征遠洋的遠洋艦隊。


    因此他們主要裝備船體稍微大一些,狹長一些的八百五十噸的新式戰艦,三十六艘,護衛艦噸位為三百八十噸,比其他艦隊的稍微大了五六十噸,航程都是一萬兩千海裏,速度稍微慢一些,都比其他的新式戰艦慢零點五節到一節的速度。


    但考慮到他們主要目的是遠洋航行,遠洋支援,因此慢一些也屬於正常,噸位大了一些。


    這樣下來,華夏軍總共擁有一百四十八艘戰艦,二百艘護衛艦,其中艦隊主要有一百八十艘護衛艦,各地水師警備隊總共擁有四十多艘護衛艦,用於巡視海岸和緝私,捕盜,收稅。


    總共擁有三百多艘戰艦和護衛艦,相比以前最高峰時期,他們擁有各種武裝商船,戰船,戰艦達到六千多艘,經過多年的售賣,報廢,用了近三十年才淘汰掉。


    總共獲取了大約十億華夏元的收入,但總體經濟利潤來說是巨虧,而新式戰艦光造價就不止這個數量,達到了二十一億華夏元,用了三年的時間才製造出來,服役,並且打了兩場大的海戰,證明了這種戰艦的優異性能。


    總之華夏軍在軍事方麵是強勢的,無人能比的,這種強勢使得張強這個穿越者現在都不知道如何做了,他已經把這個王國帶上了一條不同於曆史的道路。


    即便沒有他,要是按照武器製勝論,要是按照這種模式發展下去,那麽華夏王國,將稱霸亞洲,沒有敵手。


    是不是他該退出了?


    可惜那個該死的係統沒有反應,不知道什麽時候接應他迴去。


    再過一個月他就要遷都燕京了,作為一個後世人,作為一個曾經的大明人,天子守國門,臣子守社稷,他還是想著都城定都燕京。


    南人畢竟太油滑,一個個油頭粉麵的,腦子靈活的能把人騙的團團轉。


    北方人貧窮,但淳樸善良,雖然有些北方人的小滑頭,但總體不錯,而且燕京總是後世的都城,地理位置上好過金陵,在金陵定都的王朝都短命,雖然他不迷信,但定都金陵的王朝統計上朝不過五十年,他已經在這裏呆了二十多年了,定都燕京,換換風水也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