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了暹羅國的抵抗,華夏軍的腳步繼續沿著狹長的海島陸地向馬來西亞進攻,雖然傷亡開始增大,但征服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止過,除了合作的土著人,所有不合作的人都被丟進俘虜營和苦役營裏麵勞作,修建港口,碼頭,開辟叢林裏麵的道路,沿著半山腰修建道路,這樣即便山洪暴發,也能走一段路,不至於一段路也走不了。


    東南亞這邊在大踏步的前進,山西州卻遇到了麻煩,於成龍迴去以後實行高築牆,廣積糧,兵馬堆一線的辦法,大量的兵力使得華夏軍要攻克任意一座縣城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要是硬攻,傷亡太大,隻能一點一點的蠶食,先把周邊的村鎮都攻下來,然後一點一點的拔除於成龍在城外挖的戰壕,修的工事,堡壘,這些在泰西人,日本人教會他們以後,他們就已經知道怎麽做了,尚可喜,洪承疇那會兒也是這麽做的,但他們沒有學會用,一直到這次,才有於成龍想到了這個辦法。


    以華夏軍的現在的武器裝備,大炮加火槍,的確有點為難,因為這是比後世一戰時候還要落後多少年的裝備,的確不能很容易的攻克敵人的防線,別看華夏軍玩壕塹戰時候玩的挺爽,可當自己麵對的時候,也打成了一鍋爛攤子,除了巨大的傷亡以外,沒有任何辦法。


    隻能同清軍耗著,不過可以突襲一些兵力少的縣城和府城,作為大後方,長治府,被東風破的十六野戰師和萬竇霓的第十野戰師突擊攻破,然後圍著臨汾府和侯馬府,長治府之間的縣城進行圍剿,第九野戰師出一個旅,一個守備團,第十野戰師出一個野戰旅和一個守備團,第十六野戰師出一個野戰旅和一個守備團,利用地形,不遠幾百公裏運動到一個縣城,然後幾家一起上陣,守備團阻擊各地的援兵,野戰旅合圍,經過一段的時間,終於把戰線之間的敵人縣城和城鎮全部奪取,這時候戰鬥已經使得大清國和華夏軍梅林魚兵團感到疲憊了,大家不約而同的采取了守勢。


    這邊朱哥同趙暉,亞鵬的兵馬以守備旅為主力,以仆從軍為輔助,幾次發起對日本京都府的圍攻戰,但總是因為日本人的抵抗而敗北,日本人比大清國更快反應過來,要說外國人比中國人聰明,不要臉,他們知道凡是可行的辦法,麵子都是浮雲,大清國雖然有洪承疇打陣地戰,壕塹戰的先例,可就是刷不下那個臉去玩那種戰爭,因此在後麵七八年裏麵老是吃虧。


    打,打不過華夏軍陣地加壕塹的防守的城池和陣地,防守不屑用壕塹,隻是堅城加上蒙古騎兵的突擊,無論是在野外還是城鎮,他們都打不過華夏軍。


    而日本人就不一樣了,在吃過華夏軍的虧以後,逐漸的學會了華夏軍的作戰方式,他們也開始挖掘壕塹,布置鐵絲網,用華夏軍的作戰方式對付華夏軍。


    這下朱哥他們踢到了鐵板上了。


    民兵仆從軍死了好幾萬,就是拿不下京都府。


    在陝甘州戰役告一段落以後,張強終於抽出了兵力,巴格雅魯整補過的兵團野戰師被調集了一個野戰師去幫助朱哥。


    第七野戰師高誌祥的部隊被調到了日本,歸朱哥指揮,成立朱哥兵團。


    新魯府守備旅,四國府守備旅,中國島守備旅,近路區守備旅,四個旅被編成第十九野戰師,歸原先賦閑在家的孔有性指揮,加入朱哥兵團,同時調巴格雅魯兵團的第十七野戰師加入朱哥兵團,馬漢兵團第八懲戒營加入朱哥兵團。


    剩餘的兵力編製成日本島守備師,兩個守備旅一個在新魯府和中國島,一個在四國島和周邊小島上駐防,同時負責近路區的守備。


    成立日本島糾察大隊,負責地方治安,糾察大隊一半是漢人,一半是日本人,少量的東南亞土著,因為此時的日本島上解放的島嶼上,還有很多原先留下的東南亞土著歸化漢人,以及大量的日本百姓,雖然已經死去,轉移,以及賣掉不少了,但還有很多願意歸化的日本百姓,於是這裏的情況就比較複雜了,為了安定,隻能啟用他們。


    這裏的情況還是比較好的,三王子洪天炮哪裏的情況更加複雜,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東南亞土著,鄭智的人,鄭經的人,大清的人,有一大半是日本人,一小半是東南亞土著百姓,隻有大約七十萬人是漢人,就那樣還有很多是原先跟隨洪承疇逃走的大清百姓和官員。


    雖然洪天炮一心想著依靠華夏王國,但他也有他的想法,華夏王國的漢化教育他做的很好,但很多都是外人的情況下,這種好也有著隱憂,那就是不一定有人真心歸化,尤其是泰西人,他們隻是做生意,不一定要服從你的歸化,還不時的給他找麻煩。


    而華夏王國不斷的將日本島上的抓住的日本俘虜和日本百姓賣給他,換取他的支持和一些幫助,因此他哪裏的情況一天比一天憂心。


    不過張強不會告訴他的,別人的事情為什麽要提醒?


    以後讓他哪裏亂去吧。


    這樣以後自己也好處理,直接拿下琉球王國。


    三王子部隊裏麵的日本人比例越來越高了,不斷的將他們丟入前線,高句麗前線去送死,這是華夏王國高興還來不及的事情。


    不用他們親自處理,不用背罵名,何樂而不為呢?


    他哪裏往高句麗島上送的日本人越多,高句麗抵抗越激烈,大清派兵援助越多,大清被牽扯的越深,山西州的戰線壓力就越小,大清的國亡的就越快,這是個看不見的利益鏈條,張強都不忍心拆斷它。


    兵馬調整完畢,朱哥發起新一輪進攻,在一個月前拔掉了京都府外圍的各個敵人據點,攻破了敵人外圍的戰壕防線,雖然死了不少仆從軍士兵,但東南亞土著士兵和日本仆從軍士兵,關華夏王國什麽事情,反正死的不是自己人。


    當然不可能不死一些自己人,因為這些人需要軍官帶領,中國島守備旅和四國府守備旅死了三千多老兵,也算一大損失,但這點損失相比拿下京都府,直逼敵人的京師東京,還是合算的。


    現在家大業大,張強對於部隊的傷亡也麻木了,人數死的多了,隻不過是一個數字的變化,根本無關緊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