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王國,濟州島?


    張強已經很久不管那邊的事情了,大清同琉球王國打成如何都不是他的事情,總之是消耗他們的實力,又不是消耗華夏王國的實力,即便能讓他們雙方的作戰技術和經驗提升一大把,以後華夏王國對付他們更加難,可張強就是不去幹涉,因為戰爭不是說單一的事情。


    這需要考慮雙方的綜合國力,大清雖然這十幾年時間發展的不錯了,人口提升了,漢人已經消亡,有的隻是漢人麵孔,漢人的一些傳統的大清人,這比魯國洪承疇清軍時候哪裏的百姓更加徹底。


    由於華夏王國一直在從私塾小學的時候就對那些人開始了愛國教育,灌輸華夏漢族思想,使得現在的華夏王國其實已經變成了一個認同感很強的國家。


    作為曆史上有名的康熙大帝,那能不知道華夏王國的這種動作是為了什麽,隻要不糊塗,他們是不會無動於衷的,於是,他們也學著華夏王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不過比較落後的是,他們教育的是忠君思想,也提出了大清人口號,但不如華夏王國提出的多,執行的徹底。


    華夏王國提出的他們是華夏漢族人,華夏民族,華夏王國,張強就是他們的君,但君和民族都是為了國家服務的,都是凝聚國家的力量,你可以不愛君,但必須愛國,愛民族,一切為了民族的利益考慮,無論你走到何方都要記住自己是華夏人,是華夏王國的華夏人,而不是其他王國的漢人。


    總之這一套複雜的理論和思想教育是為了凝聚民心,為了服務整個王國,大清學會了,於是大清人的凝聚力也有了,漢人忘卻了自己是華夏民族的人,直接轉為了大清人,這和西域被征服的哪裏的漢人直接轉成了信奉真主的漢人一樣,反正有口飯吃,我在你這裏生活,我就是你的人,你讓信什麽就信什麽,之後他們的信仰就很堅定了。


    因為真主是不容背叛的,並且真主有一套能讓這種信奉傳承千年的辦法,並不像漢人的信仰一樣,飄揚不定,從來不會傳承千年,傳承千年的是漢人這個民族,而不是信仰,漢人一直在變。


    張強感到他每天都是糾結於漢人的凝聚力,漢人自強不息,漢人如何能比其他國家的人更加愛國,而不會被利益,金錢所誘導,後世他從各種的網站上看到很多人在評論一些文章的時候,開始還不怎麽樣,從九零後,八零後後期的那些人就開始變了。


    直接不是愛國了,而是背叛了,他們直接指責國家,以日本人,美國人,蘇聯人的身份直接指責國家怎麽樣,他們代表的那些國家如何強大,而不是像七零後這些人,即便是去了別的國家,依然愛國,哪怕是拿到別的國家的國籍,依然心中懷著一顆無奈卻對國家的赤子之心,他們的無奈是因為他們無法活下去,沒有安全保障,是對國家的不爭,不強大的無奈,而後麵出生的那些八零後後期的人,則是全盤否定了國家,從一個黃皮白心,變成恨不得整容之後變成徹底的黑心白皮的其他國家的人。


    卻不想他們為國家做出了什麽,他們為了國家的貧窮和軟弱奉獻過嗎?


    不呆在國內,即便是自己活著,每天為國家搬磚加瓦,也能盡一點力量,而是跑到別的國家,給人家交稅,給人家奉獻,反過來還以人家的國人的態度指責國家,指責國內的人沒有他們過的優越。


    侍從匯報完三王子的琉球王國同大清的戰鬥之後就走了。


    琉球王國的軍隊重新奪取了製海權,奪取了濟州島,但傷亡是慘重的,近十萬琉球王國發配到九州島的日本民夫被殺是,或者背叛,然後被重新奪取濟州島的三王子的部隊殺死,留下的漢人也被殺死,死亡的人員達到了十五萬人,而戰死的士兵達到了十萬人,雖然隻是一些仆從軍,可也讓琉球王國的實力大損。


    如果加上那些漢人士兵,正規軍士兵,以及東南亞,南洋土著民兵,那些被華夏王國移民過去給了琉球王國的土著人的死傷,總死亡人數達到了二十五萬人,傷五萬人,其中一萬重傷,兩萬輕重傷,基本上等於是殘廢的廢人的那種傷,還有兩萬有可能被治愈,然後成為編製內的正規軍士兵。


    正規軍士兵成為精銳的兵力。


    這樣重大的傷亡,一個是大清的兵力不少,另外一個是雙方都使用了壕塹戰這樣一戰被證明是最好的絞r機的戰術。


    另外,水師方麵,清軍雖然損失慘重,有一千二百艘漁船大小的船隻損失,有二百噸以下的戰船近八百艘被擊沉擊毀,傷的更不在三百艘以下,這些裏麵包括了高句麗的那種烏龜船,遼東的高大的捕魚船,以及很多的泰西人留給清朝的二百噸以下的武裝商船,泰西人為了支持大清和日本人可是賣了他們不少的船隻,現在一下被琉球王國拚光了。


    大型的戰船,三百噸以上的也損失了九成,近二百艘沒有了,戰艦,那種大福船更是損失殆盡,畢竟琉球王國裝備的可是華夏王國的戰艦,雖然數量不多可是戰鬥能力強啊。


    一艘不說對抗數十艘吧,但在規模上來的時候,一個分艦隊肯定能對抗敵人近五六十艘大小船隻,從漁船包括戰艦,這就和一群拿著g棒的人去對抗一個拿著幾把左輪手槍的人,能把人家打傷打死,但他們的傷亡肯定巨大。


    於是,琉球王國的三王子悲催的發現,他的近五百艘戰船戰艦隻剩下了二十艘了,連幫助他們的葡萄牙人都被打的隻剩下可憐的三艘,還有好多人被清軍俘虜。


    於是三王子發現即便他贏得了戰爭,他的水師也被消滅了,留下近百艘的三百噸到六百噸的運輸福船和廣船,這個改裝一番以後肯定比現在的清軍水師殘餘力量強大,可對於已經習慣了華夏王國水師的強大的三王子是不能接受的。


    他用剩餘的商船改裝一番以後,從日本的中國島把軍隊撤迴到濟州島去了,將中國島的防禦交給了孔有性,徹底從華夏王國同日本人的戰爭中退出去了。


    留下五艘六百噸的戰船以及改裝的三十艘三百噸戰船其他的戰船都撤迴了琉球王國保衛本土去了。


    琉球王國現在再次虛弱了。


    可以說三王子這次打的戰役相當的慘烈,損失也相當的重,雖然讓張強的日本戰略受到了損失,中國島的防禦一下被削弱了一半,可相對於他們的損失,琉球王國的損失才是最重的,張強想,三王子現在肯定已經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之中,因為華夏軍當初就對他們占領濟州島而不是直接運兵到日本島,幫助華夏軍攻打日本發出了譴責和不滿,如今不僅和華夏軍的關係搞壞了,自己還損失慘重。


    不僅損失了人口,還損失了近一大半的精銳兵力,他們剩下的兵力僅僅能保衛濟州島和本土了,水師都無法麵對其他的擁有戰艦和戰船的王國的襲擊,比如鄭成功他們的澳洲王國。


    當然澳洲王國是不可能襲擊他們的,相隔何止萬裏,襲擊一次他們路上就要走半年,哪怕艦隊快速襲擊,僅僅為了和他們水師打一戰這樣的小戰役,都得先快速的走上四個月時間,來了不一定能碰到他們的艦隊,也就是說一次勞師遠征,澳洲王國就得用一年的時間來運作,還不能長期呆在這裏,無法補給物資。


    華夏王國雖然和澳洲王國做生意,但除了生意,張強是不會讓鄭家人有機會染指附近的地盤,哪怕登上去休息一下都不行,僅僅隻能讓商隊和少量的船隻靠岸進行交易,還得全程在華夏軍水師的監視下。


    現在的局勢已經相當的明朗了,大金國滅亡了,華夏軍在北方需要和尚可喜和吳三桂打戰,大清國雖然獲得了山西州和大片的草原上的土地,但他們同樣損失慘重,兵力無法繼續征戰,還得重建被戰火毀滅的山西州,而鼇拜因為這樣的滅國戰功被召迴了燕京,升職加薪,開始了他在大清的軍中飛揚跋扈的時代。


    大清現在在軍功方麵,沒有人能比得上他了,至少這個時代的康熙大帝的少年時代任何人無法比得上他了。


    多隆慘敗,雖然逃了迴去,也得夾著尾巴做人了,索額圖拿走了他在河北州防禦華夏王國的軍權,納蘭明珠開始了自己的文官權臣之路,當然還沒有達到他以後的那種高度,現在還不是重要的人物,但也和索額圖一樣開始變得出類拔萃了。


    琉球王國在一旁暗暗添傷,暗暗流淚。


    新魯府發展進入快車道,四國府開始變得穩定,猶如先前的新魯府一樣,防禦加上發展。


    孔有性取得了中國島的控製權,陳兵三十萬麵對日本人屢遭打擊的殘兵敗將興致滿滿,正在他興致滿滿,躊躇滿誌的時候,一紙調令讓他迴到了中樞同他的侄女孔四貞見麵,哪裏的將領換成了剛剛從前線迴來的朱哥,剛剛學習了幾天時間的總參謀部參謀就又走馬上任,獨攬一麵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