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在研究葡萄牙人的戰艦,三王子在忙著開港賺錢,華夏王國在忙著穩定國內,徹底融合各民族,純化漢族,杜歌在忙著積蓄實力向他的老東家張強發起攻擊,泰西人忙著積蓄實力複仇,重新打開華夏王國的市場,鋒無羽的兵團正在同尚可喜的大清遊擊隊忙著搶占四山州的地盤。
大清正忙著收拾大金國呢,這大金國的豪格要說人是一個猛人,要說打戰,打了幾十年了,也算是一個百戰老將了,可他還真打不過大清,因為大清有康熙這個逆天的貨。
這貨別看才十幾歲,可現在他已經把大清收拾的差不多了,服服帖帖的,現在已經把幾個王爺該殺的殺,該貶的貶,該抄家滅族的抄家滅族,收拾完了,而且重新啟用大清漢人為官,把整個大清弄得政通人和了。
丟失了大半個大明江山,人家把蒙古八年理順了,幾十萬蒙古人還是人家的鐵杆,後方遼東發展的也不錯,還征服了朝鮮,從朝鮮弄來十來萬奴才,戰鬥力還不錯,不過他沒有交給鼇拜,鼇拜還在前線打豪格呢,交給鼇拜的還是蒙古騎兵,漢軍旗,綠營兵這些舊時代的冷兵器部隊,自己手裏掌握著十幾萬朝鮮火器兵,十來萬蒙古兵,五六萬清軍八旗兵。
鼇拜也沒有前世那樣因為功高震主而被康熙殺掉,而是委以重任,繼續攻伐大金國,前些時候被華夏軍支持的大金國打的敗退百裏地,後來又反攻迴去了,又迴到了汾陽地麵上去了,豪格坐在並州城裏麵,守著那點地盤打打不贏,趕趕不走,卻是也比較窩囊。
雙方的戰爭也快打了十年了,死傷二百多萬人,現在有點打不動了,都有些偃旗息鼓的樣子,不過實際上大清是越打越結實了,大金國是越打越弱了,雖然每年都有不少煤炭和石膏礦出口華夏王國,可也無法填補戰爭的無底d,
此時,索尼已經死了,輔政大臣已經隻剩下了鼇拜,蘇克薩哈,遏必隆三人,而新崛起的大清重臣索額圖,納蘭明珠,周培公,姚啟聖,熊賜履,施琅,張伯行,南懷仁,湯若望等等人物活躍在朝堂之上,本來還有李光地和李光熊,不過現在這兩人在張強的華夏王國。
還有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等漢j,不過吳三桂如今正背蕭飛兵團打的叫苦連天,要不是張強還顧著如果消滅了吳三桂,華夏軍轉到大金國背後,大金國會膽戰心驚的跳起來,張強肯定命令蕭飛兵團滅掉吳三桂那個大漢j。
尚可喜被鋒無羽追的躲狗d,爬山d,狼狽異常,耿精忠早被黃韜的騎兵旅消滅了,孔有德被李定國滅了。
總的來說,大清國是在戰火中逐漸強大起來了,而大金國卻越來越弱了。
蒙古人是爛泥巴扶不上牆,早就沒有了當年忽必烈的那種強悍作風,整天馬上酗酒鬧事,然後靠著祖輩的英雄光環,暢想當年。
遠處葉爾羌人滅了準葛爾人,準葛爾人遠遁萬裏,不知道去俄羅斯那個荒郊野外當少數民族去了。葉爾羌汗國一路從青海到大草原,到賀蘭山下,到祁連山下,到康定地區,雄赳赳齊洋洋不可一世,疆域萬裏。
不過卻沒有張強想的那樣同蒙古人發生什麽摩擦,蒙古人經過兩次被葉爾羌汗國侵擾之後,僥幸的這十來年沒有再遇到葉爾羌汗國的侵擾,在草原上生活的還算不錯,有一種風吹草低見牛羊幸福既視感。
遼東大地上黑土千裏,沃野千裏,雖然隻有一季的糧食收獲季節,之後就是漫長的寒冷季節,可也出產了不少糧食,養活了不少還沒有達到臃腫的大清皇室以及女真人,還有超過女真人數倍的漢人奴仆,準確的說,以張強的觀點來說他們已經不是漢人了,他們是形似漢人的大清人了。
實際上如果不從一些服裝和民族習慣,以及仔細的考究來看,其實女真人和漢人真的無法分辨誰是誰了,如今就更加模糊了。
籠統的來講,大清的人口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已經有了五千萬人口,加上朝鮮人兩千五百萬人,其人口已經接近了華夏王國的一半了。
鼇拜不在朝堂,蘇克薩哈和遏必隆,明珠,索額圖,多隆,周培公等重臣在朝堂上同康熙商量著事情。
康熙一臉稚嫩,絨毛沒有退盡的嘴張開,對殿下的眾人問道:“諸位愛卿,如今魯國出兵搶占了高句麗的濟州島,也是我們大清的濟州島,你們認為該任何應對這件事情?”
如今大清還是把琉球王國稱作他們的叛徒洪承疇通過打劫搶來的魯國,對於洪承疇三個兒子爭位從而改變的各個王國並沒有承認,三王子奪取琉球群島之後已經改名魯國為琉球王國,三王子就是不想頂著他老子搶來的國家的名頭,他也想成就一番豐功偉業。
蘇克薩哈出列,顫顫巍巍的說道:“陛下,濟州島無所謂了,海外蠻夷之地,是原先的高句麗的土地,和我們沒有任何的損失,倒也不必太在意。”
周培公出列道:“陛下,高句麗現在被我國征服,算是我國的領土,濟州島也算是我國的領土,雖然先前一直是高句麗的士兵把守,可我們不能置之不理,高句麗國王已經三次上書請求上國派兵收複濟州島,他們的兵馬無法攻上濟州島,哪裏的魯國士兵和魯國水師太厲害了,高句麗的高屋船無法接近就被打的四散逃走,很多被擊沉。”
說這句話的時候周培公心裏還是感歎一番,自從華夏王國崛起以後,越來越霸道了,而這跟著華夏王國的魯國也霸道的厲害了,一句話不說,直接搶占了高句麗的濟州島,他算是看明白了,人家現在是留著大清耍猴呢,人家要推,隻要有決心,一年之內這大清準完蛋,現在人家都不興自己打你了,使喚小弟來打你,看看魯國把日本打的,差點滅國了。
要不是泰西人幫了一把,要不是我大清幫了一把,要不是魯國突然內訌起來,這日本指不定早就被滅了。
不過轉眼看過來,周培公他們這些人還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天朝上國的德行,讀書人最高的德行,他可是知道華夏王國是什麽情況,哪裏沒有科舉,也或者說科舉就不是讀書的,那是為了選官的,他認為選擇的那些不是官,是官下麵的小吏,不是正式的官,他感覺自己當個大清朝的大官天生高人一等。
看不起華夏王國那些泥腿子們,感覺是一群造反起來的泥腿子,沒有什麽用,雖然知道這些人很強悍,也知道大清實力不能和人家比,可他還是覺得最後勝利的一定是我大清。
說完這句話,他沒等其他人發表意見,就說道:“老臣認為應該派水師去幫助高句麗奪迴濟州島,濟州島位置重要,是我們支援日本的重要海上通道,如果被魯國掐斷了,那麽以後日本滅亡了,對我們的後方高句麗是十分不利的。”
[本章完]
大清正忙著收拾大金國呢,這大金國的豪格要說人是一個猛人,要說打戰,打了幾十年了,也算是一個百戰老將了,可他還真打不過大清,因為大清有康熙這個逆天的貨。
這貨別看才十幾歲,可現在他已經把大清收拾的差不多了,服服帖帖的,現在已經把幾個王爺該殺的殺,該貶的貶,該抄家滅族的抄家滅族,收拾完了,而且重新啟用大清漢人為官,把整個大清弄得政通人和了。
丟失了大半個大明江山,人家把蒙古八年理順了,幾十萬蒙古人還是人家的鐵杆,後方遼東發展的也不錯,還征服了朝鮮,從朝鮮弄來十來萬奴才,戰鬥力還不錯,不過他沒有交給鼇拜,鼇拜還在前線打豪格呢,交給鼇拜的還是蒙古騎兵,漢軍旗,綠營兵這些舊時代的冷兵器部隊,自己手裏掌握著十幾萬朝鮮火器兵,十來萬蒙古兵,五六萬清軍八旗兵。
鼇拜也沒有前世那樣因為功高震主而被康熙殺掉,而是委以重任,繼續攻伐大金國,前些時候被華夏軍支持的大金國打的敗退百裏地,後來又反攻迴去了,又迴到了汾陽地麵上去了,豪格坐在並州城裏麵,守著那點地盤打打不贏,趕趕不走,卻是也比較窩囊。
雙方的戰爭也快打了十年了,死傷二百多萬人,現在有點打不動了,都有些偃旗息鼓的樣子,不過實際上大清是越打越結實了,大金國是越打越弱了,雖然每年都有不少煤炭和石膏礦出口華夏王國,可也無法填補戰爭的無底d,
此時,索尼已經死了,輔政大臣已經隻剩下了鼇拜,蘇克薩哈,遏必隆三人,而新崛起的大清重臣索額圖,納蘭明珠,周培公,姚啟聖,熊賜履,施琅,張伯行,南懷仁,湯若望等等人物活躍在朝堂之上,本來還有李光地和李光熊,不過現在這兩人在張強的華夏王國。
還有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等漢j,不過吳三桂如今正背蕭飛兵團打的叫苦連天,要不是張強還顧著如果消滅了吳三桂,華夏軍轉到大金國背後,大金國會膽戰心驚的跳起來,張強肯定命令蕭飛兵團滅掉吳三桂那個大漢j。
尚可喜被鋒無羽追的躲狗d,爬山d,狼狽異常,耿精忠早被黃韜的騎兵旅消滅了,孔有德被李定國滅了。
總的來說,大清國是在戰火中逐漸強大起來了,而大金國卻越來越弱了。
蒙古人是爛泥巴扶不上牆,早就沒有了當年忽必烈的那種強悍作風,整天馬上酗酒鬧事,然後靠著祖輩的英雄光環,暢想當年。
遠處葉爾羌人滅了準葛爾人,準葛爾人遠遁萬裏,不知道去俄羅斯那個荒郊野外當少數民族去了。葉爾羌汗國一路從青海到大草原,到賀蘭山下,到祁連山下,到康定地區,雄赳赳齊洋洋不可一世,疆域萬裏。
不過卻沒有張強想的那樣同蒙古人發生什麽摩擦,蒙古人經過兩次被葉爾羌汗國侵擾之後,僥幸的這十來年沒有再遇到葉爾羌汗國的侵擾,在草原上生活的還算不錯,有一種風吹草低見牛羊幸福既視感。
遼東大地上黑土千裏,沃野千裏,雖然隻有一季的糧食收獲季節,之後就是漫長的寒冷季節,可也出產了不少糧食,養活了不少還沒有達到臃腫的大清皇室以及女真人,還有超過女真人數倍的漢人奴仆,準確的說,以張強的觀點來說他們已經不是漢人了,他們是形似漢人的大清人了。
實際上如果不從一些服裝和民族習慣,以及仔細的考究來看,其實女真人和漢人真的無法分辨誰是誰了,如今就更加模糊了。
籠統的來講,大清的人口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已經有了五千萬人口,加上朝鮮人兩千五百萬人,其人口已經接近了華夏王國的一半了。
鼇拜不在朝堂,蘇克薩哈和遏必隆,明珠,索額圖,多隆,周培公等重臣在朝堂上同康熙商量著事情。
康熙一臉稚嫩,絨毛沒有退盡的嘴張開,對殿下的眾人問道:“諸位愛卿,如今魯國出兵搶占了高句麗的濟州島,也是我們大清的濟州島,你們認為該任何應對這件事情?”
如今大清還是把琉球王國稱作他們的叛徒洪承疇通過打劫搶來的魯國,對於洪承疇三個兒子爭位從而改變的各個王國並沒有承認,三王子奪取琉球群島之後已經改名魯國為琉球王國,三王子就是不想頂著他老子搶來的國家的名頭,他也想成就一番豐功偉業。
蘇克薩哈出列,顫顫巍巍的說道:“陛下,濟州島無所謂了,海外蠻夷之地,是原先的高句麗的土地,和我們沒有任何的損失,倒也不必太在意。”
周培公出列道:“陛下,高句麗現在被我國征服,算是我國的領土,濟州島也算是我國的領土,雖然先前一直是高句麗的士兵把守,可我們不能置之不理,高句麗國王已經三次上書請求上國派兵收複濟州島,他們的兵馬無法攻上濟州島,哪裏的魯國士兵和魯國水師太厲害了,高句麗的高屋船無法接近就被打的四散逃走,很多被擊沉。”
說這句話的時候周培公心裏還是感歎一番,自從華夏王國崛起以後,越來越霸道了,而這跟著華夏王國的魯國也霸道的厲害了,一句話不說,直接搶占了高句麗的濟州島,他算是看明白了,人家現在是留著大清耍猴呢,人家要推,隻要有決心,一年之內這大清準完蛋,現在人家都不興自己打你了,使喚小弟來打你,看看魯國把日本打的,差點滅國了。
要不是泰西人幫了一把,要不是我大清幫了一把,要不是魯國突然內訌起來,這日本指不定早就被滅了。
不過轉眼看過來,周培公他們這些人還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天朝上國的德行,讀書人最高的德行,他可是知道華夏王國是什麽情況,哪裏沒有科舉,也或者說科舉就不是讀書的,那是為了選官的,他認為選擇的那些不是官,是官下麵的小吏,不是正式的官,他感覺自己當個大清朝的大官天生高人一等。
看不起華夏王國那些泥腿子們,感覺是一群造反起來的泥腿子,沒有什麽用,雖然知道這些人很強悍,也知道大清實力不能和人家比,可他還是覺得最後勝利的一定是我大清。
說完這句話,他沒等其他人發表意見,就說道:“老臣認為應該派水師去幫助高句麗奪迴濟州島,濟州島位置重要,是我們支援日本的重要海上通道,如果被魯國掐斷了,那麽以後日本滅亡了,對我們的後方高句麗是十分不利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