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窗開在兩米四處,即便因為搖擺,最底層的炮窗還是至少能比水麵高一米多,能在一般的風浪下進行射擊,海況太複雜,則關閉底層炮窗,防止滲水。


    三層甲板,底層甲板裝載三十二磅火炮二十門,一邊十門,第二層裝載二十磅火炮三十六門,一邊十八門,上層甲板裝載火炮四十門,為九磅炮二十八門,一邊十四門,船頭,船尾側翼一邊裝載十二磅炮三門,兩邊十二門。


    船尾正中裝載一門反擊炮,為三十六磅火炮火炮,可以做一百八十度旋轉,照顧到尾翼大部分火力死角。


    船頭安裝兩門可以旋轉四十五度的十八磅炮,可以咬合起來一起旋轉,也可以分開向兩側射擊,射擊角度為九十度。


    火炮底座有專門的滑道,滑道盡頭有抵消後坐力的凹槽和凹槽裏麵的軟墊子。


    同時在四角還有三磅小炮六門,可以清掃敵人的跳幫水手,清掃躲入船身側方的敵人水手。


    整個船身大約九十五門火炮,這有點比較過分了,六百噸的船安裝95門火炮,其實因為這些火炮的裝載,實際上整艘船最終出來達到了七百二十噸了。


    這就是一艘軍艦,張強也沒有用他來做裝載貨物的如今這個時代的風帆船,它們造出來就是為了打戰的。


    就在張強日夜不停的監工新式戰艦的時候,魯國方麵傳來好消息,大王子洪識銘再也堅持不下去了,三王子洪天炮在得到了華夏軍的支援以後已經是超過他百倍的存在了,四國島一戰,洪天炮派遣的十幾萬大軍不僅擊敗了二王子的炮灰部隊,同時守住了二王子的正規軍兵力的衝擊,反擊的時候還幫助了孔有性的部隊一舉拿下了愛媛縣全境,之後又派兵跟隨孔有性的部隊拿下了香川縣城,駐紮在香川縣城,以後陸續撤軍。


    撤軍的時候他收獲了五萬riben俘虜百姓轉化為的民兵仆從軍,等於是他的正規炮灰部隊,為什麽要說正規炮灰部隊呢?


    因為這些可是參加過戰鬥的二王子的民兵部隊和riben百姓,有著戰鬥經驗,不像其他的炮灰部隊,完全是憑著勇氣和人數作戰,消耗敵人的彈藥和兵力,自身死傷慘重,這些都是從屍體堆裏麵爬出來的,但他們依然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


    這些兵力肯定比島上的那些土著炮灰要有力的多,而且riben人比起東南亞土著和南洋土著來更加不怕死,有一種韌性,所以他們在一次突擊行動中一次攻占了大王子剩餘的兩個大島,使得大王子除了琉球王國本島,魯國主島以外其他地方都沒有一個人了。


    大王子害怕了,西班牙人也撤退了,他們的人也走了,留下很多土著炮灰,這些土著炮灰語言不通,還不服管教,使得大王子忙的焦頭爛額的,軍隊的士氣一降再降,他——,已經走投無路了。


    除了十幾萬陸續招募的沿海漢人海盜和一些走投無路的漢人以外他別無所依了,他將麵對三王子的打擊,如果不快想出辦法,他將無法再存在下去了。


    他派遣楊大人為使者,來求和。


    不過張強也不想和他妥協什麽的,魯國給三王子管轄,三王子已經投靠了華夏王國,不給自己人好處,難道要給外人好處?繼續講琉球島交給外人?等他恢複過實力來讓他給自己添麻煩?


    於是他直接讓古月笙告訴楊大人,有兩條路走,一條是全家搬過來,成為一個富家翁,一條是給他時間,帶著他的人遠走他鄉,願意去哪裏去哪裏,華夏王國看在他是三王子大哥的份上放他一條生路。


    對於漢人,張強還是不想趕盡殺絕,或者說自己派兵殺了他,也不想讓三王子為難,讓三王子殺了他,三王子隻想奪權,即便想要殺了他,張強也不會同意,那樣多年以後三王子會懷恨華夏王國的,鬥爭就是鬥而不破,大王子也沒有做什麽大不了的事情,沒有殘害漢人,人家內部鬥爭張強也不想參與。


    楊大人幾次糾纏,張強都讓古月笙去處理了,這是外交部的事情。


    最終他給古月笙下了這樣一個定論。


    一個月以後,就在新艦下水試航的時候,終於得到了消息,大王子帶著他剩餘的船隻和艦隊,帶著大約三千漢民人口遠遁婆羅洲,張強笑了笑,也沒有再想這些事情,漢人走的越遠越好,讓他們開開眼界也好,看看歐洲殖民者是如何從幾萬裏之遙來這裏殖民的,當然以漢人的本性隻能是屈服,然後成為人家的子民,迴來為殖民者搖旗呐喊。


    不過此去婆羅洲,想想哪裏的土著吧,他們可是排外的,想想哪裏的***居民吧,他們可不是善茬,在宗教情緒的影響下,不亞於壓抑很久的riben人的戰鬥力,這三千人最後能活下來的人,也將活的很艱難,除非他們正確看待武力,正確使用武力,否則也是人家土著人的一盤肉而已。


    黃韜無聲無息的出現在張強身後,張強察覺的時候,他已經開口了,“陛下不斬草除根,後患無窮啊,他已經和我們結仇了,我滅國之恨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大恨,其他的哪怕是割讓土地,死傷多少百姓都不是我們中華民族要考慮的,作為一國君王,洪士銘必將銘記在心,恐怕他會在婆羅洲站穩腳跟以後勾結西班牙人和土著人來反攻我們,我們最善於的是借外人的勢力消滅自己人。”


    張強望著宮殿屋頂的飛梁,“無所謂了,我們也有我們一時伸不過去的手,婆羅洲,南洋,馬尼拉都是我們暫時不能伸手去的地方,我們的最主要的目標是培養華夏王國的國民,然後武裝他們統一華夏土地,統一之後才能往外擴張,要不本來我們的人口就多,百姓愛生孩子,要不了多久現在的土地就不夠用了,讓他們去吧,和敵人死拚去吧,幾年之內咱們不需要操心。”


    黃韜道:“那陛下就放心讓三王子掌管琉球群島嗎?他可是連靠近新魯府的幾個島嶼都占了,要不是咱們在靠近寶島州的島嶼上都有水師官兵駐紮,我看他還會占領那些島嶼,到時候他要繼續擴張下去,就會和我們發生矛盾。”


    張強揮揮手,“無他,由他去吧,你的民情部要做好工作,去策反幾個他的朝臣,要找那些有血性的官員,武將,留著備用,如果他敢反我們,就讓這些人去反他,我們對他政策就是保持原先對魯國的政策,開放港口同我們貿易,他也可以接納那些泰西人,然後用我們的產品去換泰西人的產品,但是wuqi貿易一定要禁絕,不能讓我們的技術流落外藩。”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