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三十萬近四十萬俘虜,這讓張強看到了重新充實自己的俘虜營的機會。


    俘虜營現在人不多了,和最初的七八百萬的俘虜營相比,二百萬人的俘虜營有點少了,這和張強調整懲戒營的功能有些原因。


    隨著華夏王國核心區越來越離著戰爭越遠,人們生活趨於穩定,從戰爭向經濟發展轉變,核心區的一些犯罪懲罰轉交為刑部負責,各地刑部直轄的犯罪的人已經不放到了懲戒營裏麵了。


    他們被各地刑部另外設大牢關押,送到最近的監獄進行改造。


    現在核心地區沒有什麽需要俘虜做的了,這些人如何處理是個頭疼的問題。


    可為什麽非常頭疼還要有需求呢?


    因為四山州被農民軍和大清禍害之後,哪裏需要添加很多的人口,二百萬都扔進去也不夠啊。


    這些人不能是老實的百姓類型的人,必須能適應窮山惡水的人,這批人適合去哪裏開荒。


    就像開荒東南亞小國和瓊州島,寶島州一樣,這第一批人死傷肯定多,普通百姓安樂了十幾年了,你讓他去哪裏,就是把他送到絕路上去,這對於華夏王國的穩定十分不合適,會讓百姓反感的,一些沒有工作的年輕人需要送到一些比較安定的地方,已經經曆過第一次開荒,但去了依然會有些艱苦的地方鍛煉,而不是讓他們去送命。


    除了四山州,瓊州的礦山已經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以現在的開礦條件,不足以讓那些年輕人去,隻能讓俘虜們去哪裏。


    二百萬俘虜大部分是經過了十幾年改造的好俘虜了,四山州比較適合他們,他們的歸化的心也很強,這點人還滿足不了四山州,哪能扔到礦山裏麵去,但riben人就沒有那個考慮了,介於它們千年來同華夏的關係,張強認為很適合去瓊州礦山去。


    當然不是所有的俘虜都送去四山州,三十萬riben人需要人看著,需要在他們裏麵摻雜一些漢人,否則讓他們抱團,很不好。


    這三十萬riben人也分為俘虜和苦役,和先前送達的近百萬苦役和俘虜一起到礦山,把他們融合進去,便於控製哪裏。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一個月了,這些調整很快到位了。


    根據賀錦反饋迴來的信息,近三百萬俘虜和苦役在哪裏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樹被推到了,礦山分為近幾十裏地的上下工作麵,苦役在最下麵,俘虜和riben人在中層,最上層是自願來找活兒幹的老百姓,他們負責運輸和分類礦產的工作。


    民兵負責看守,懲戒營的由俘虜提拔上來的監工把持著礦山的各個部位,每天監視著那些人開礦,由華夏王國特許的商人送來各種蔬菜,糧食,還有他們打造的工具,然後把那些分類好的礦產運到了初級冶煉廠。


    這裏由那些改造好的俘虜把礦石進行精煉,之後送到了港口冶煉廠進行進一步的提純,鐵定送往華夏王國核心區各個鐵廠進行精煉和提純,產品出廠以後賣給各個商家。


    最低等的送去鐵匠鋪,作坊打造一些農具,生活用品,價錢談不上高,但很暢銷。


    中等的送去打造普通的兵器,鎧甲,或者大門上的鐵環,或者賣到船廠,外麵去賺錢。


    上等品被工部收購,迴去送到高等精煉廠進行再次精煉,製成高級的鎧甲和兵器,火槍部件,大炮部件,生產華夏軍需要的wuqi。


    礦山的出產和死傷是成正比的,出產越高,死傷越高,礦山每天可以出產一千噸初級鐵石,一個月三萬噸,一年就是三十六萬噸。


    這個產量正好符合現在大明的生產水平。


    這還是初級的,先前張強開發瓊州島的時候不過每年十萬噸,如今翻了三點五倍。


    這種低下的生產水平免不了死傷。


    每天都有三十到五十人死傷,一個月就是三百多人到近千人。


    當然也不是光有死傷不給獎勵,那樣的話,即便有十萬民兵,十萬野戰旅,這幾百萬人也要反了。


    獎勵就是你能在最底層堅持一個月不死,那麽苦役營裏麵的等級就提升一下,去上麵一點的層級去挖礦,順便搞搞運輸,把最底層的礦石運到最上麵去,對於苦役來說能攬這樣的活兒,證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迴報。


    最底下是吃不飽,穿不暖,皮鞭抽著,完不成任務還有死亡標準,每天一個,最後一個被拖到外麵打死,屍體讓運屍體的俘虜拉到外麵掩埋。


    為了華夏王國能有一個好的環境,好的發展,張強是十分冷酷無情的。


    那些壞人,hanjian,殘殺華夏軍的敵軍是要付出代價的。


    稍微上麵一層最起碼能多吃幾口飯,幹的活兒也不算太危險,危險的立馬拉來最底層的人幹。


    當然上麵的人也是這樣,一層壓一層的。


    中層也在開采,他們用的都是俘虜裏麵最壞的人,或者東南亞被押來的土著人,現在有riben人幹這樣的活兒,相比東南亞土著,riben人要比土著們勤勞多了。


    很快這三十萬人獲得了底層監工的資格,不是全部,大約有一千人比較突出,所以不用幹活了,去當監工了,而礦山管理的民兵隊長就把下層監工的俘虜給拉到上層去當運輸工了。


    隨著時間的發展,riben人幾乎承包了整個底層和中層的監工和礦石開采工作,效率比起以前來提高很多了。


    不過riben人可不是什麽好人,很快下層的苦役就幾乎消耗殆盡了,不得不從其他地方調來更多的苦役讓他們管理,同時運來更多的東南亞土著送到礦坑裏麵去了。


    張強隻看出產和結果,礦山怎麽運行他不管。


    這樣的效率下來,一天比一天的出產高,達到了每天增加幾千噸的出產率。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四山州的戰鬥打響了,鋒無羽兵團快速推進,用俘虜打先鋒,同那些盜匪拚殺,活下來的去後方休整,死了的就地掩埋,很快占領了重慶府。


    近八十萬有功的俘虜被提升為監視居住的百姓,他們可以在這裏開荒,種田,新修水利設施,道路,並且開發了一個個村莊和居民點。


    全國的懲戒營部隊向這裏調動,懲戒營監工隊伍都是一些優秀的俘虜歸化人員,他們被送到一個個居名點和村莊監視這些俘虜,成為新的民兵自衛隊的領導和民兵,中間加兩個表現好的俘虜充當隊員。


    村長和裏長任用華夏軍正規民兵部隊的人員,文職文吏任用那些畢業了的各地的kaoshi過的在職的辦事員,都是鄉鎮級別kaoshi過了新官員,他們得去這些艱苦的地方曆練,為自己履曆上增添一筆輝煌的過往,以後才可能提拔起來。


    三個月適應期,三個月表現期,表現期過後,由雲貴州縣城的文辦給予打分,然後諮議局商討他們的提拔和表現,給出建議,提交縣衙考核,過後再提拔為開荒地的署理官員,在這裏搭架子,成立縣衙,他們成為縣衙的組gren員,等於是從辦事員轉成了科員。


    科員就是正式的官府公務員了。


    不過等級也不高。


    但他們是署理,比起他們原先的辦事員,等於是臨時工的工作性質要好多了,沒有一定的理由不能開缺。


    由他們組成整個被占領地區的官府衙門,他們可以挑選合格的俘虜作為自己的吏員,等於是臨時工中的臨時工,為什麽說是臨時工中的臨時工呢?


    因為他們的工資不發,他們還不是百姓,他們是被監視的罪犯,隻有百姓,並且身家清白,由官府確認以後才能來官府做吏員,臨時工,發工資,不過不多,不再各地官府的辦事員賬簿上顯示,他們有一定的技能和wenping,就是讀過書,但不成才,但經曆過縣裏麵的公務員kaoshi,這樣的人才能做正式的辦事員,簡稱臨時工,這樣的百姓臨時工才是辦事員,有上進的可能,上級官府也會把他們備案,以備以後考察。


    很是複雜的關係吧,等於是這些人可以臨時幹活,但沒有身份,不被認可,臨時用吏員稱唿他們。


    真正的百姓臨時工等於是官府臨時雇傭,幹雜活的,雇傭關係,但沒有wenping,沒有上進可能,但他們身家清白,可以被長期雇傭,但他們不是官府需要的人才,不能繼續上進,也是吏員身份。


    第三種是真正的官府臨時工,但他們是辦事員,是可以進入隊伍的,kaoshi以後官府備案,發給比上麵兩種更高的工資,要轉正,可以繼續kaoshi,然後被發配到這裏,表現好,他們就成為正式的公務員,但沒有品級,辦的事情是有品級的人辦的事情。


    這些科員們可以在這裏發展成為有品級的,比如縣衙的書辦,文辦,賬房,或者更高的職位,從九品的正式官員。


    從九品就需要在吏部備案了。


    以後歸州府調配,縣衙也不能隨便開了他們,等於是後世的鐵飯碗了。


    這些對於俘虜們來說還太久遠,他們現在需要獲得一個百姓的身份努力。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