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放過洪承疇魯國的決定在朝中還是有很多人不理解的,尤其是南明國投靠的那幫官員,他們對於華夏軍放過這幫餘孽簡直就是助紂為孽,一時間朝中大臣們紛紛擾擾,以各自的方式發出自己的聲音,甚至讓周粥也一度猶豫了很久。


    但這種聲音在監察部介入調查以後就銷聲匿跡了,監察部的新任尚書杜歌,對就是杜歌,這個當過監察部副部長,監察部侍郎的家夥,在結束了對李定國部的援助以後,就返迴了朝堂上,可是沒有位置讓他幹啊,很多位置人家雖然是兼職,可是幹的都比他好。


    在外交部張亮還在外麵的時候,他也隻能以外交部侍郎的名義暫代外交部的尚書的工作,可他並沒有事情幹,每天還是就和坐辦公室的人一樣,端著一杯茶,走來走去,十分消閑,直到有一天朱聿健看到他那個樣子,非常惱火,覺得他不幹事情,於是去周粥哪裏告了他一狀,周粥馬上把他叫來,讓一個副首相告一狀,即便是周粥也要做出點什麽,於是對他罰俸半年,下放到了懲戒營當了副總監,每天在礦山上,河道裏麵,修建道路的工地上跑來跑去,跑了一年之久,直到朱聿健因為年齡和身體的關係退休了,他才重新返迴朝堂。


    迴來以後還是安插到了監察部任侍郎,侍郎相當於副部長,幹一些文書工作,可這對於他來說還是很為難,因為監察部的尚書是陳函輝,老革命了,人家從1644年就是反清的義士,義軍領袖,對工作那是認真負責的,退休之後又被叫迴了朝堂,任監察部尚書,雖然他的身體已經不好了,可是還是親自抓很多工作,因為知道他同張強的關係,也同尤海波的關係,並沒有怎麽針對他,任由他那麽閑著,直到陳函輝去世,他才被尤海**上了監察部部長的職位。


    當上了監察部部長想要清閑也不行了,於是很忙碌,因為同朱聿健的關係,他對於那些南明官員同樣不是很友好,很多貪汙的南明官員被他查出來,直接丟進監獄,所以這次大家鼓嘈這件事的時候,被他以雷霆手段拿下好幾個人,南明官員就閉嘴了。


    這一方麵也說明這一方麵張強把南明國官員收入華夏國朝堂是一個錯誤,明顯把一群整天知道打嘴仗的人收了進來。


    不過張強聽到民情部的報告以後並沒有發作,而是一笑置之。


    他在意的是留下魯國這個窗口,華夏國能獲得什麽利益。


    利益不小,魯國在即同華夏國簽訂停戰協議以後,又同大清取得了聯係,這個過程雖然艱險,艱難,但已經主政的康熙皇帝還是原諒了洪承疇的背叛,同時也承認了洪承疇的魯國,同樣和洪承疇簽訂了停戰協議,並且讓洪承疇承認是大清的藩屬國,向大清進貢禮品和金錢。


    但因為實際上朝堂裏麵還是有漢人官員的,大清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加上洪承疇曾經是漢臣,因此隻是象征性的給了一些,不過一百萬華夏元而已,這對於幾個月來已經嚐到同泰西人遠航的貿易船隻做買賣,同華夏軍做買賣獲得不菲的稅收的魯國來說,不是什麽大事情。


    之後,魯國再次同日本大名打了一場海戰,海戰中殲滅了日本的船隊,使得日本大名,鹿兒島上的大名將軍轉而開始接觸和討好魯國,從而打開了日本市場,日本人的貿易船隊也來到了魯國貿易。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華夏軍獲得了巨大的貿易收入,很多商品出口到魯國中轉,從魯國獲得了日本的金銀銅鐵,補充了這十幾年來同外麵的人貿易中損失的金銀庫存,同時把華夏元在一次推送到了大清,大金,魯國,泰西人哪裏,同時雖然華夏國不同泰西人貿易,可是華夏軍同鄭成功的關係好,可以從鄭成功哪裏中轉,於是獲得了的不少南洋的產品。


    但魯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聯絡了大清,大金,高麗,日本這個市場,使得華夏軍的國內的產品就近輸送到了以上國家。


    這其中就有華夏軍替換下來的金改1火繩槍,現在華夏軍已經全軍替換為滑膛燧發槍了,手裏大量的金改2火繩槍都交給了東南亞小國地盤上的民兵隊伍,守備部隊也裝備了滑膛燧發槍,野戰旅裝備了前裝燧發線膛槍和前裝滑膛燧發槍。


    作為改進版本的前裝線膛燧發槍肯定要比前裝滑膛燧發槍要先進很多了,不過有個毛病就是雖然打的準,打的遠,可是速度上還是不如前裝滑膛燧發槍,甚至有時候還不如金改2火繩槍,所以那些裝備的部隊都是軍中的精銳射手,人數不多,卻可以在危急時刻用來對付那些該死的遊擊隊。


    一槍一個,如果一個連隊裏麵有十幾個人,那麽遊擊隊在被擊斃十幾個人以後,基本上蒙了,或者崩潰了,因為前裝線膛燧發槍可是打的遠啊,這比前裝滑膛燧發槍和後裝滑膛燧發槍還遠,不說是一百米吧,就是一百五十米,一百八十米,二百米,好的槍手,精英槍手都可以一槍一個,二百米距離,這對於拿著那些大刀長矛,搶奪民兵手裏的火銃和鳥槍,更進一步搶奪去的金改1火繩槍,哪怕有幾支金改2火繩槍的遊擊隊精銳部隊都是大麻煩,因為人家可以打到你,你打不到人家啊。


    這一次裝備升級替換,那些精銳民兵大隊直接用上了前裝滑膛燧發槍,民兵大隊用上了金改2火繩槍,普通民兵用上了金改1火繩槍,很多大隊的退伍兵用的都是金改2火繩槍,所以在火力上,遊擊隊是根本壓製不了民兵部隊的。


    不過盡管這樣,華夏軍倉庫裏麵的金改1火繩槍,金改2火繩槍還是不斷的被替換下來,越來越多,於是張強想起了同魯國做買賣。


    把繳獲他們的大刀長矛,火銃,鳥槍都一股腦賣給他們,然後又賣給了他們很多金改1火繩槍,金改2火繩槍。


    結果知道張強意願的洪承疇直接派人來,要買華夏軍的金改2火繩槍,因為在同華夏軍的作戰中,洪承疇吃夠了金改2火繩槍的虧。


    張強也扭捏,直接賣給他五萬支金改2火繩槍,反正他有了更先進的燧發槍。


    於是魯國成了華夏國的對外窗口,張強很是得意的給魯國起了個名字,叫“小香江”意思指後世的我國剛剛建國的時候的香江。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