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對高一功吩咐道:


    “馬得力還在逍遙法外,而第九野戰旅因為抽調了兵力可能圍不住敵人,這麽辦吧,第九旅第三團已經啟程馬上歸建了,騎兵旅剩餘的兵力趕去支援第九野戰旅吧,我之前還調了第五騎兵旅來,讓第五騎兵旅來這裏,你們去幫助第九野戰旅,相信這樣兵力就夠用了,馬得功跑不了,你們騎兵旅在圍住敵人的同時,就是要追捕馬得力這支殘匪,不能讓他們逃了。”


    高一功馬上道:“是大都督,我這就去整理部隊,傷員就留在這裏了,大都督派人處置吧。”


    張強揮揮手,第九野戰旅第三團的團長和第四騎兵旅的高一功一起出了帳篷。


    張強又把眼光轉向另一麵,對第二十四野戰旅的旅長秦默道:“後退十幾裏,在最近的縣城駐紮下來,構築防線,給我死死的擋住敵人的進攻,不能讓魯軍超越這條防線。”


    秦默應了一聲,然後問道:“大都督,我們在哪裏設防合適,太近了不好,我們可能無法應付敵人的突襲,太遠了,我們無法得知敵人的兵力調動,無法對敵人造成壓力。”


    “地圖,”張強伸手對親衛喊道。


    親衛送上地圖,帳篷裏麵剩餘的將領都湊近了在桌子上展開的地圖上查看,張強指著一個地方,“這裏是緋村,你們的主要兵力駐紮在這裏,派少量兵馬去附近的鹹亨縣城駐紮,你們的主要力量是防守敵人從臨沂出來的敵人,同時把防線向棗莊防線延伸一些,但向東也不要放鬆警惕。


    你們還是要配合將來的第五野戰旅防守臨沂和日照方向的敵人。以後將有後方的民兵大隊上來接手你們後方的縣城和防線,並且為你們提供預警和補給運輸,等把敵人全部趕出山東州,我再派遣守備營,守備團來建設地方防禦力量和民政力量,目前你們軍政一把抓,先把現在的局麵穩定下來。等我調整好了部隊,再進攻敵人。”


    張強又轉向二十三旅派遣的一個團的團長道:“你們的兵力主要是負責沂河縣城以及連接第二十四野戰旅的地區的防禦,現在你們聽從秦默旅長的指揮,守衛這一段兩百裏地的防線。任重而道遠,敵人隨時可以集中優勢兵力來攻打你們,你們一定要守住,一直到我派遣援兵來增援你們,這個過程大概七天到二十天時間,知道嗎?”


    “明白,大都督。”第二十三野戰旅的團長道。


    張強又掃了一下身邊,第二十七野戰旅還有一些兵力,但現在還不能把他們派走,自己身邊有幾萬俘虜,靠親衛隊的兩千騎兵,又要照看俘虜,又要照看傷員,如果洪承疇率領大軍來攻,可能又被弄的很被動。


    近衛旅隻有四千多兵馬,加上親衛團的兵力不過六千多兵馬,這些兵力要看護這些傷員和俘虜,還得擔任這一代的防禦,的確有些照顧不過來,隻能等後麵的兵力調上來,主要是民兵大隊,他們把自己先前追擊,以及第五野戰旅,第二十四野戰旅,第四騎兵旅追擊敵人打下的地盤都占領了,防線才算穩固。


    如果能把防線向前推個二百裏地的話,那麽就好說了,這些兵力完全能照看過來,那時候蘇州州同山東州的交界並沒有像現在這麽寬,不過區區四百裏地,完全能憑借現在的兵力全都封鎖了,現在這個防線的寬度有八百多裏地,不是這點兵力能封鎖的。


    大戰剛完,無論是洪承疇的魯軍和自己的華夏軍都損失慘重,兵力奇缺,誰都無力再進攻了。魯軍好的的一點是他們防線不寬,隻有四百五十多裏地,而華夏軍現在還沒有打下濟寧府,防線有一千多裏地,打下了濟寧府第九野戰旅向推進到同他們平行或者稍微超越他們五十多裏地的時候,華夏軍的防線就隻有六百二十多裏地的防線了。


    如果能拿下青鳥府那麽防線就能縮短到同敵人差不多的地步,大約四百八十多裏地,但那時候臨沂府就有被華夏軍包圍的危險,張強想,到時候洪承疇一定會派兵來攻打,要不然他就隻能後退,到時候防線是縮短了,可他們也丟失了山東州這個幾千公裏的地盤,想來他不會同意,重要掙紮一下。


    布置下任務以後,張強沒有馬上離開,一直等過了一個星期以後,親衛團到達,騎兵旅和第二十八野戰旅的騎兵連帶傷員都歸建原來的部隊,他們停留的地方部隊已經不多了,都有了防地和任務,都調走了,傷員們也轉運迴濟南府安置,哪裏是華夏軍現在的臨時大後方。


    這段時間內,多隆一直沒有動作,還在收攏潰兵,還在努力穩定防線,有第二十六野戰旅和第二十三野戰旅,加上民兵大隊的防守,那一邊可以說穩如泰山。


    這一邊的兵力也在加強,兩個民兵大隊從廣州府,江西府調來,隨同來的還有廣西州的蘇誌清,他率領的部隊的編製是第二十九野戰旅,是原先的南明軍同第六野戰旅,東南水師陸戰隊,以及廣州府一個守備營合編的兵力大約兩萬多人的超級乙級野戰旅。


    這下張強擁有的兵力充足了,這個野戰旅的編製雖然超編了,可真好用來彌補防線上兵力不足的缺點,和張強見過麵以後,這支戰鬥力其實隻能同丁級野戰旅相比的超級野戰旅被部署到了沂河縣城到海邊的青鳥縣城,第五野戰旅已經在一天前拿下了青鳥縣城,將張強的華夏軍的防線縮短了一百裏地,現在他們已經隻需要防守五百多裏地就行了。


    第二十三野戰旅的那個團很快被調迴了第二十三野戰旅防區,歸建了。


    隨著他們到來的還有懲戒營的部隊,這些可不是來作戰的,他們都是一些監工,牢頭,工匠,兇神惡煞,他們到來以後,迅速開始甄別俘虜,這次同洪承疇魯軍的戰鬥,光俘虜魯軍就抓了七萬多,這還不包括先前打了幾戰抓獲的已經送到了河南州的清軍俘虜,以及後來抓的這些地盤上的那些大清的忠貞之士,還有在寧陽縣城隻當了幾天魯軍守城士兵的三萬青壯農夫,以及被馬寶,孔有性裹挾的百姓中的青壯俘虜,這些俘虜都參加過同他們的作戰,也是剛當了幾天魯軍的百姓,這些等待的日子裏麵,還抓了不少地主豪紳的家丁,家將們,地痞,混混們,都是反抗華夏軍統治的人。


    如今光這些俘虜就有二十萬人,有十三萬在這裏,有三萬在寧陽縣城,還有三萬在第五野戰旅哪裏,第五野戰旅先前抓獲的俘虜還有一些在濰坊府沒有送到河南州,張強就讓他們不要送了,直接留下,這些俘虜加起來有四十萬之多。


    於是光懲戒營就修建了六個,分在各地,每個懲戒營六萬多俘虜,懲戒營這次總共來了三萬人,分別管理這些俘虜。


    從各處調來的民兵大隊有一支部隊協助他們管理這些懲戒營,很快懲戒營分成了俘虜營和苦役營,甄別出裏麵的真正的魯軍士兵和將領,那些剛當了幾天的魯軍的百姓又分了一營,“改造營,”他們必須用他們的雙手幫助修建更多的營地,運輸糧食,同時將他們知道的這些地方的民生,地理環境,以及人口,隱藏的忠貞於大清和忠貞於大明,南明,馬匪,等等一係列對華夏軍統治不利的信息交代清楚,專業的懲戒營教官們會讓他們開口。


    如果他們在三個月之內沒有得到教官們的認可,那麽他們很快會被丟進俘虜營裏麵,如果得到了人口,都是一幫的被迫的平民百姓,三月以後就能返迴自己的家鄉了,華夏軍發給他們糧食和路費,並且派遣民兵部隊集中護送他們迴鄉。


    懲戒營的效率是十分高速的,不到半個月時間,等第二近衛旅調來的時候,已經甄別出八萬這些百姓了,同時還有一些當魯軍時間不長,又是山東州本地人的魯軍士兵被甄別出來,這些人被安置在改造營裏麵,區別對待,華夏軍對他們的態度已經不是對待敵人的態度了。


    對待敵人是餓死,渴死,隨便殺,怎麽都不會顯得過分,對待百姓則是和顏悅色,噓寒問暖,著實讓一些沒有見識的百姓感激涕零很久,老實的為改造營出力,半月時間修建了十八座改造營,十八座俘虜營,二十一座苦役營。


    很快不到一個半月時間,就有一萬兩千百姓被送迴了家鄉,民兵同他們迴去,主動幫手,重新修複被戰火毀壞的房屋,院落,挑水,掃地,就像親兒子對待父母一樣,很快化解了他們對華夏軍還殘留的一絲怨恨和埋怨,並且忠誠的對待華夏軍,這時候華夏軍才算在山東州站穩了腳跟。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些本來就是本地,附近的百姓重新迴來給營地送菜,送水,幫助營地的時候,更多的人被感動,赦免,又有兩萬五千百姓被釋放,這時候他們已經為大軍修建了十五座營地,供民兵和新來的近衛旅駐紮。


    隻是區區兩個月,八萬多百姓就走了五萬五千人,剩餘的人也陸續在以後的一個月以後走了,改造營迅速的空了下來,被民兵部隊接受,並且成為民兵部隊的營地,民兵部隊也吸收了大約一萬百姓和魯軍身家清白的本地士兵加入民兵部隊,並且利用這些營地對他們進行訓練,他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加入對俘虜營和苦役營的清軍和魯軍士兵和將領的看守。


    三個月時間其實也有魯軍士兵被轉化過來,並且很快同那些參加民兵的百姓一樣被送入改造營進行了初步的訓練,大約半個月以後被分配到了第二十三野戰旅,第二十六野戰旅,濟南府,青鳥府等地填補因為戰鬥被重創的原先調入山東州的四個民兵大隊的兵力空缺,又原先的民兵大隊的精銳兵力和普通兵力對他們展開繼續的訓練,當然訓練的是民兵的那一套,近衛旅和野戰旅,守備團和守備營的兵力空缺需要從後方的精銳的民兵部隊和新兵營補充,不從普通的民兵中補充。


    這些民兵以後將是地方上的預備役部隊的預備人員,隻能維持地方治安而已。


    隨著時間的推移,張強感覺民兵大隊已經太多了,除了先前調入的四個民兵大隊,後來又調入了五個民兵大隊,又組建了一個民兵大隊,十個民兵大隊兵力都擁擠在山東州,實在不是個事情,這些民兵大隊幾乎抽空了附近所有州的民兵大隊,這對附近州的治安不利,於是又調了兩個民兵大隊返迴河南州,一個民兵大隊返迴湖廣州,一個民兵大隊返迴湖北州,還有一個民兵大隊直接抽調到了東南亞去支援哪裏去了。


    剩下的五個民兵大隊,四個擺放在南北兩條防線的中央,讓他們維護地方治安,一個當做機動大隊被安置在第五野戰旅後方,攻耿全麗調遣。


    蘇誌清被解除了第二十九野戰旅的旅長職務,以山東州守備司令的名義被派往濟南府坐鎮指揮這五個民兵大隊,第二十九野戰旅拆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一萬兵力,仍然是第二十九野戰旅番號,歸耿全麗的第五野戰旅調遣,一部分分為四個守備營,每營兩千三百兵力,安置在四個中心府縣守備哪裏,同時直接指揮調動民兵大隊,成為民兵大隊的上級領導,蘇誌清指揮守備營。


    就在張強調兵遣將的時候,其實範搞的第九野戰旅已經攻克了濟寧府,並且成功抓住了馬得功,馬得力,並且恢複了濟寧府的運作,他這段時間同全部兵力已經歸建,並且從蘇誌清的第二十九野戰旅拆解來的騎兵組成了新的第四騎兵旅,攻克了棗莊防線。


    第九野戰旅駐守棗莊,第四騎兵旅駐守濟寧府,一邊恢複建製,一邊從其他的守備團抽調精銳騎兵,等他的騎兵旅的騎兵重新滿員以後,一邊訓練,一邊磨合士兵,同時時不時的幫助懲戒營追捕一些逃兵,民兵大隊清剿地方匪患的時候協助民兵大隊。


    這時候張強手裏的兵力其實已經很富裕了。


    第五野戰旅已經重新恢複了兵力,戰鬥力,從後方抽調來的守備團精銳補充進了第五野戰旅,並且有地二十九野戰旅的協助,一個民兵大隊的協助。


    第二近衛旅調來以後,張強合並了第一近衛旅,第一近衛旅和第二近衛旅合並以後,成為一支擁有一萬六千兵力的近衛師,這次張強不會再拆分開來使用了。


    這麽多兵力足夠他發動一次戰役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