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在追憶往昔,借酒澆愁,對南明國的挖牆腳行為無可奈何之機,華夏軍卻在湖廣州和湖北州漸漸取得了成果。
一如以往,華夏軍來了以後,先派兵占領各個要地,然後往很多人煙絕跡的鄉村塞人,轉化的俘虜,俘虜營表現良好到達關押年限,並且不想為兵的俘虜,甚至有一些罪行輕,對華夏軍沒有什麽危害的苦役營的罪犯也被釋放出來,打亂秩序,混合了從浙江州,福建州這兩個最先穩定下來,並且接受了近十年的華夏軍統治下表現良好,並且願意為華夏軍出力的百姓移民,中間摻雜一些退伍的華夏軍年老的士兵,基層軍官,還有從江西州弄來的民兵組成基層村落。
這些基層村落在無人區安插,在城市安插,在城鎮邊上安插,然後再把那些罪行輕的李過忠貞營部被俘的願意落腳為民的士兵,同時還有其他被裹挾的百姓,打亂了組成另外一些基層村落,同華夏軍比較忠誠的基層村落間隔起來安插進去。
這些村落中間安插一些流民和難民,以及從廣西州弄來的南明百姓,還有本地的湖廣州百姓打亂組成一個基層村落,安插在上述的兩種村落中間。
還有一種村落是在這些村落的重要位置找荒村,或者人口少的原先就有的村落,把那些從隊伍上退伍下來的傷兵,殘兵,老年士兵,同時還有專門落戶在這裏的絕對忠心的要培養的民兵小隊家屬安置在這裏。
這就是一個鄉的基本組成,那些退伍的民兵和清兵俘虜,明軍俘虜,以及民兵小隊被組成一個民兵中隊放置在這個鄉的鎮子裏麵,擔任基層防守任務。
而縣城則放上一個守備營,正規守備營,也許守備營的人手不足,編製不足,不過區區一個百戶,兩百餘人,但這震懾力就擺在那裏,加上派遣的官員帶來的衙役和本地招募的新衙役和捕快,成為縣城基本的安全保證。
縣城的官員到位以後,守備營開始招募兵源,從這些村落和縣城年輕人中招募青壯,組成民兵治安隊負責巡視縣城,保衛縣城,而守備營隻是起震懾作用,這樣由正規的守備營區區兩百來人,加上退伍的民兵和傷殘的野戰旅士兵,組成了本地的治安軍,也許不足以抵禦敵人的進攻,也許不足以壓製起義的反叛分子,但維持治安,保證這個地區的民政官府正常運轉足以。
而且有些縣城重點地方還有野戰旅的部隊巡邏,一些關鍵的縣城還有野戰旅士兵和守備團駐守,野戰旅的大部隊能通過正在修複的道路和河道運兵增援各地,同時整個州四麵都有野戰旅正規部隊大部隊駐守,敵人或者想要破壞的人是不會再大兵力包圍中的州裏麵掀起一絲浪花的。
隨著湖廣州和湖北州的穩定,那些跑到雲貴州和河南州,陝甘州的百姓也開始迴流,跑到華夏軍地盤上的百姓被送迴來一大部分,另外一小部分被江西州和廣西州吸收了。
沒有了戰爭,商業很快運轉了起來,開始還是從華夏軍地盤上過來的官府商隊運來急需的物資和糧草免費發放或者以工代賑供應百姓,後來是各個商隊也從華夏軍領地到來,帶來各色物品,兩個州開始繁榮起來。
後來南明的商隊也來了,同時還有走私的忠貞營的商隊,雲貴的商隊,清軍的商隊和大金國的商隊,甚至還有山裏的百姓從山裏跑出來,交易一些山貨。
相比這兩個剛剛從戰爭中恢複過來的州,已經擺脫戰爭很久的江西州就繁榮很多了。
江西州挨著南明的廣西州,廣東州,同南明的生意使得江西州迅速繁榮起來。
便捷的迅速擴張的道路係統使得江西州成為溝通南北,東西的貿易中樞。
相比而言,還處在對峙前沿的安徽州被華夏軍占領的那一半地盤上卻有些蕭瑟,但也因為他早就擺脫了戰爭,百姓其實也更加富有,你永遠不可能消滅地主和富人,這些地方的地主和富人很快冒了出來,也許比起大明統治之下的時期,這些地主和富人們要安分很多,可他們的財富卻一點也不必那個時候少,因為出現了很多小作坊和中型作坊,甚至還有官府控製的工廠。
這裏的物資相當豐富,這裏的百姓各個紅光滿麵,唯一讓他們感到畏懼的就是穿著新的軍服巡邏在各處的華夏軍民兵,守備營士兵,以及野戰旅正規軍士兵。
各種防禦工事使得人們知道,戰爭依然存在,而且離得不遠,不過幾十裏的距離,也許哪天清軍就會再次打過來。
人們在享受和平的時候,心裏依然惴惴不安,同時有能耐的人還是想著往浙江州跑,因為那裏絕對沒有戰爭籠罩,甚至比起這裏來,還少了一些民兵和村衛隊。
而相比這裏,重兵駐紮的金陵府更是戰爭前線,那裏相對來說民少點,軍隊多點,而且大多是精銳部隊,沿海更是還能看到穿著海魂衫,外麵還套著鎧甲,手裏拿著滑膛燧發火繩槍的陸戰隊士兵在城鎮巡邏,騎兵更是在沿海海岸巡邏。
但這些都沒有阻擋一行人,他們在漆黑的夜裏,在騎兵巡邏的一個死角,乘坐小船,悄悄的在懸崖底下的沙灘登陸,在本地人的接應下,潛入了杭州府和金陵府交界地帶的一個鄉村。
換上本地人給的衣服,喬裝打扮一番以後,他們偷偷的深入內陸,隨行的人員越來越少,最後不過三人同行,一人為本地一家商鋪的夥計,另外兩人一個為彪悍大漢,一個為年老的書生模樣的人。
“首輔大人,為什麽我們要從這裏登陸,直接從海上過去不好嗎?非要穿行千裏,喬裝打扮過華夏軍地盤呢?”大漢惴惴不安的用手摸摸懷裏的匕首,左看右看,有些慌張的問身邊年老的書生。
年老的書生不耐煩的揮揮手,“你懂什麽,不要多問,保護好老夫就行了,老夫的事情也不用你多管,還有要裝的正常一些,把你口音隱藏起來,如果不行,就閉嘴,那個小哥,我們還有多久能到達縣城?”
做奴仆打扮的夥計笑道:“大人,還得走個兩三日,而且到達縣城,你們盡量不用多口,一切由我來處理,要不然華夏軍盤查可是很嚴的,你們懷裏偽造的文書和身份可經不起那幫衙役捕快的火眼金睛,他們就是靠這個吃飯的,不瞞你老說,對於奸細的懲罰華夏軍可是很嚴厲的,用大都督的話來說就是讓他們“蕩秋千”或者“敬畏我主””。
(本章完)
一如以往,華夏軍來了以後,先派兵占領各個要地,然後往很多人煙絕跡的鄉村塞人,轉化的俘虜,俘虜營表現良好到達關押年限,並且不想為兵的俘虜,甚至有一些罪行輕,對華夏軍沒有什麽危害的苦役營的罪犯也被釋放出來,打亂秩序,混合了從浙江州,福建州這兩個最先穩定下來,並且接受了近十年的華夏軍統治下表現良好,並且願意為華夏軍出力的百姓移民,中間摻雜一些退伍的華夏軍年老的士兵,基層軍官,還有從江西州弄來的民兵組成基層村落。
這些基層村落在無人區安插,在城市安插,在城鎮邊上安插,然後再把那些罪行輕的李過忠貞營部被俘的願意落腳為民的士兵,同時還有其他被裹挾的百姓,打亂了組成另外一些基層村落,同華夏軍比較忠誠的基層村落間隔起來安插進去。
這些村落中間安插一些流民和難民,以及從廣西州弄來的南明百姓,還有本地的湖廣州百姓打亂組成一個基層村落,安插在上述的兩種村落中間。
還有一種村落是在這些村落的重要位置找荒村,或者人口少的原先就有的村落,把那些從隊伍上退伍下來的傷兵,殘兵,老年士兵,同時還有專門落戶在這裏的絕對忠心的要培養的民兵小隊家屬安置在這裏。
這就是一個鄉的基本組成,那些退伍的民兵和清兵俘虜,明軍俘虜,以及民兵小隊被組成一個民兵中隊放置在這個鄉的鎮子裏麵,擔任基層防守任務。
而縣城則放上一個守備營,正規守備營,也許守備營的人手不足,編製不足,不過區區一個百戶,兩百餘人,但這震懾力就擺在那裏,加上派遣的官員帶來的衙役和本地招募的新衙役和捕快,成為縣城基本的安全保證。
縣城的官員到位以後,守備營開始招募兵源,從這些村落和縣城年輕人中招募青壯,組成民兵治安隊負責巡視縣城,保衛縣城,而守備營隻是起震懾作用,這樣由正規的守備營區區兩百來人,加上退伍的民兵和傷殘的野戰旅士兵,組成了本地的治安軍,也許不足以抵禦敵人的進攻,也許不足以壓製起義的反叛分子,但維持治安,保證這個地區的民政官府正常運轉足以。
而且有些縣城重點地方還有野戰旅的部隊巡邏,一些關鍵的縣城還有野戰旅士兵和守備團駐守,野戰旅的大部隊能通過正在修複的道路和河道運兵增援各地,同時整個州四麵都有野戰旅正規部隊大部隊駐守,敵人或者想要破壞的人是不會再大兵力包圍中的州裏麵掀起一絲浪花的。
隨著湖廣州和湖北州的穩定,那些跑到雲貴州和河南州,陝甘州的百姓也開始迴流,跑到華夏軍地盤上的百姓被送迴來一大部分,另外一小部分被江西州和廣西州吸收了。
沒有了戰爭,商業很快運轉了起來,開始還是從華夏軍地盤上過來的官府商隊運來急需的物資和糧草免費發放或者以工代賑供應百姓,後來是各個商隊也從華夏軍領地到來,帶來各色物品,兩個州開始繁榮起來。
後來南明的商隊也來了,同時還有走私的忠貞營的商隊,雲貴的商隊,清軍的商隊和大金國的商隊,甚至還有山裏的百姓從山裏跑出來,交易一些山貨。
相比這兩個剛剛從戰爭中恢複過來的州,已經擺脫戰爭很久的江西州就繁榮很多了。
江西州挨著南明的廣西州,廣東州,同南明的生意使得江西州迅速繁榮起來。
便捷的迅速擴張的道路係統使得江西州成為溝通南北,東西的貿易中樞。
相比而言,還處在對峙前沿的安徽州被華夏軍占領的那一半地盤上卻有些蕭瑟,但也因為他早就擺脫了戰爭,百姓其實也更加富有,你永遠不可能消滅地主和富人,這些地方的地主和富人很快冒了出來,也許比起大明統治之下的時期,這些地主和富人們要安分很多,可他們的財富卻一點也不必那個時候少,因為出現了很多小作坊和中型作坊,甚至還有官府控製的工廠。
這裏的物資相當豐富,這裏的百姓各個紅光滿麵,唯一讓他們感到畏懼的就是穿著新的軍服巡邏在各處的華夏軍民兵,守備營士兵,以及野戰旅正規軍士兵。
各種防禦工事使得人們知道,戰爭依然存在,而且離得不遠,不過幾十裏的距離,也許哪天清軍就會再次打過來。
人們在享受和平的時候,心裏依然惴惴不安,同時有能耐的人還是想著往浙江州跑,因為那裏絕對沒有戰爭籠罩,甚至比起這裏來,還少了一些民兵和村衛隊。
而相比這裏,重兵駐紮的金陵府更是戰爭前線,那裏相對來說民少點,軍隊多點,而且大多是精銳部隊,沿海更是還能看到穿著海魂衫,外麵還套著鎧甲,手裏拿著滑膛燧發火繩槍的陸戰隊士兵在城鎮巡邏,騎兵更是在沿海海岸巡邏。
但這些都沒有阻擋一行人,他們在漆黑的夜裏,在騎兵巡邏的一個死角,乘坐小船,悄悄的在懸崖底下的沙灘登陸,在本地人的接應下,潛入了杭州府和金陵府交界地帶的一個鄉村。
換上本地人給的衣服,喬裝打扮一番以後,他們偷偷的深入內陸,隨行的人員越來越少,最後不過三人同行,一人為本地一家商鋪的夥計,另外兩人一個為彪悍大漢,一個為年老的書生模樣的人。
“首輔大人,為什麽我們要從這裏登陸,直接從海上過去不好嗎?非要穿行千裏,喬裝打扮過華夏軍地盤呢?”大漢惴惴不安的用手摸摸懷裏的匕首,左看右看,有些慌張的問身邊年老的書生。
年老的書生不耐煩的揮揮手,“你懂什麽,不要多問,保護好老夫就行了,老夫的事情也不用你多管,還有要裝的正常一些,把你口音隱藏起來,如果不行,就閉嘴,那個小哥,我們還有多久能到達縣城?”
做奴仆打扮的夥計笑道:“大人,還得走個兩三日,而且到達縣城,你們盡量不用多口,一切由我來處理,要不然華夏軍盤查可是很嚴的,你們懷裏偽造的文書和身份可經不起那幫衙役捕快的火眼金睛,他們就是靠這個吃飯的,不瞞你老說,對於奸細的懲罰華夏軍可是很嚴厲的,用大都督的話來說就是讓他們“蕩秋千”或者“敬畏我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