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過在高一功帶領的忠貞營結束同清軍的戰鬥之後三個時辰就派遣了黨首素率領五千精銳步卒來援,同來的還有三千民夫,這些民夫一半是來接傷員和俘虜的,一半是運來消耗掉的箭支,彈藥和炮彈的,黨首素的步卒帶著糧草一起前來助陣。


    王能的五千兵力,加上剩餘的忠貞營七千多兵力,黨首素的五千多兵力,還有一千五百民夫,這兵力又恢複了近兩萬兵力,高一功覺得能完成攻占平頂山的任務了,就帶著部隊繼續前進,逼近平頂山縣府。


    張強利用戰鷹的視野看著搖搖頭,他還以為清軍的新軍鎮有多厲害呢,原來不過是一幫拿著火槍的步兵而已,這和華夏軍強調的火力輸出,遠處擊敗敵人,騎兵追擊的理念有著很大的差距,就沒有再看接下來的戰役,退出了戰鷹視野。


    對於洪承疇清軍新軍的恐懼或者擔心,在此刻張強已經從心底裏麵開始鄙視了,這簡直就是一堆廢品,這要是讓那幫外國人搞的話,肯定要玩出新花樣。


    但讓清軍搞的話,他們崇尚的是無腦的勇猛,還有互相算計的謀略,戰場上他們從來不會多動腦筋去玩戰略或者戰術的。


    張強摸著下巴思考,是不是再搞點事情,讓那些士兵逃迴去,然後被編入其他的新軍部隊,繼續滲透瓦解敵人。


    想到這裏馬上執行,把米林叫來,兩個人把這些想法一說,米林拍著桌子道:“大人真是厲害,我這就去安排,多派一些底層的人員進入洪承疇的清軍裏麵,他那些新組建的新軍鎮部隊我們滲透的還不夠,這就讓他們準備一些人手,把王能手裏的情報人員和那些始終效忠我們的人派出一千多人。


    放這些人逃迴去,一段時間後,起碼混個底層的什長,伍長什麽的,這樣基本上就把底層的部隊掌握住了,如果有一兩個人像王能將軍那樣,那麽咱們就能再控製住一些部隊,就算不能混到如此高位,也能混個把總,百戶什麽的,到時候也能起到作用。”


    這樣的事情早就在田斌時代就開始執行了,但田斌走了以後,華夏軍要應付各路戰鬥,執行起來速度很慢,滲透的力度不夠,最高也就王能這麽一個標統,相當於遊擊將軍的武將。


    是的,張強又想用滲透,埋伏間諜,然後顛覆的那一老套東西幹洪承疇了,反正他已經在敵手的隊伍裏麵埋了不少人馬了,不過那些人馬因為田斌所在的第一鎮新軍被調往燕京,保護多爾袞去了,為多爾袞站台去了,所以那一次幾乎抽空了田斌所做的一切的努力,這一次張強決定加大力度,大幹,快幹,迅速的瓦解敵人。


    剛剛恢複到了二十八個新軍鎮的洪承疇部清軍,這一次被忠貞營打掉一個,又隻有二十七個新軍鎮了,隻比洪承疇最強的時候多了一個,但這多出來的一個其實也沒有什麽戰鬥力,何止一個,實際上洪承疇部的新軍鎮現在戰鬥力最強的十五個,因為向豪格派出兩個,在孔有德哪裏,在湖廣州哪裏被消滅了兩個,其實真正剩下的不過十一個而已,其他後麵建立起來的,隻能說略有戰鬥力,最後建立的這幾個,可以說還沒有什麽戰鬥力。


    因為順治和孝莊也不是吃素了,既然知道火器部隊厲害,人家能不往你部隊裏麵摻沙子?


    所以新建立起來的幾個洪承疇控製力並不高,讓一群隻懂得騎馬射箭,吃肉,高調裝,裝裝的滿清貴族,皇親國戚們來控製新軍,除了內鬥還剩下什麽戰鬥力。


    所以說張強以為都是一堆廢品,垃圾,隻需要派遣人進去策反,加騷擾,最後來個反戈一擊就行了。


    兩個人商量了一番以後,幾天之內篩選出幾百精銳人員化妝一番以後潛行進入南陽府,加入到了王能的隊伍裏麵去,之後王能用一些民夫替代了他們以及要派出的人員,這下一下減員兩千兵馬,這兩千兵馬在一次的攻擊平頂山一個縣城的時候就給報銷掉了,抹去他們的蹤跡了,隨便加一些俘虜和招募的民夫,王能的軍隊依然有五千兵馬,但在其他人眼裏,他的部隊已經損失慘重,對忠貞營的威脅不是那麽高了。


    這類似於家丁被敵人殺死,想要再培養這麽多家丁的話,需要付出不少的時間和精力,一向用這種觀念看待問題的高一功從對王能的防備,到對王能的親近,王能也恰如其分的示好,站隊,很快就成為了高一功的心腹,雖然這個心腹的分量不如那些跟隨高一功轉戰南北的家丁,家將,心腹老營老兵那麽關係好,親近,可怎麽也算是高一功看在眼裏的可用之人了。


    留在王能手裏的不過兩千來可用的兵馬,加上兩千來民夫和俘虜轉化而來的兵力,這比當初投靠的時候,實力已經打了五折,高一功當然放心用他了,還少派了幾百兵馬來監視他,成功的以為自己掌握住了這支部隊。


    不久,高一功帶隊的忠貞營收複了平頂山,將忠貞營的地盤擴大了一些,恢複了先前的針對清軍的威脅,戰後,高一功把損失慘重的王能部留下來和劉國軒一起整理殘兵,守備平頂山,然後會同援軍黨首素的部隊繼續給清軍找麻煩,攻擊駐馬店一帶的清軍。


    雙方在駐馬店一帶進行了拉鋸戰,消耗戰,洪承疇部清軍從一開始的置身事外,在一年半以後再次陷入戰爭的泥沼。


    麵對這樣的情況,洪承疇不敢派他心愛的新軍鎮來同忠貞營過招了,他指派馬寶繼續守衛駐馬店,派遣的卻是原先的冷兵器部隊,從各個長江防守部隊裏麵抽調出綠營兵和漢軍旗兵,以及滿清兵同高一功在駐馬店互相消耗。


    雙方一兩千人的兵力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最多不過四五千人的部隊決戰,誰都沒有能力奈何對方。


    李過經此一役以後,開始考慮忠貞營的出路了。


    他心底的出路其實還是去敵人兵力薄弱的四山州,陝甘西北方向,哪裏雖然人口少,土地貧瘠,而且各族雜居,矛盾重重,卻是忠貞營如果不想寄人籬下,或者被拆散消亡的唯一出路。


    他並不讚同高氏的投靠華夏軍的決定。


    而張強也並沒有把他們放在眼裏,他們在張強眼裏就是困獸猶鬥,最終是要滅亡的。


    他的眼睛還是盯著洪承疇的清軍,還有最近發生在南明國和永曆大明李定國部的矛盾上。


    雙方在幾個縣的地盤上的爭奪已經從開始的嘴仗,到後來的屢屢摩擦,小範圍的戰鬥,到後來雙方大將帶兵圍攻對方城池的地步。


    兩個南明國家之間的戰鬥更加慘烈,誰都不服誰,誰都以為對方戰力不強,都是一個層次上的敵人,因此才有可能麵對麵的決鬥,如果是清軍來了,這種情況可不會出現,有一半的幾率是明軍先逃跑,躲過清軍的大軍,然後伺機發動幾場小規模的戰鬥,獲得一些軍功,誇大軍功上報朝廷,等待著升職,升官罷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