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很煩惱,一個令人難以解決的問題始終縈繞在他心中,不找到解決的辦法總是心裏不痛快。
他擔心葉爾羌國會同清軍合流,壯大清軍的實力,蒙古人騎兵可能越打越少,因為蒙古人的基數就那麽多,可葉爾羌國加上準葛爾汗國如果和清軍合流,那麽就能增加幾十萬騎兵,如果南下,或者華夏軍打到了陝甘,四山,那麽這就是問題了。
他能做到的,也是目前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讓米林派遣情報員,更多的情報員,去哪個方向摸清楚敵人的實力和動向。
隨時匯報。
這路途遙遠,可能情報員去到那裏就得三個月,一份情報返迴來就得三個月,來迴就得半年時間,半年啊,什麽該發生的情況都已經發生了,自己隻能在局勢改變以後,應對那裏的變化,而不是控製那裏的改變,不能把一切都掌握在手中,對於一個穿越者來說是相當危險的。
張強覺得自己鑽入一個套中,越掙紮越難受,越難受越想擺脫,結果越擺脫不了。
而此時佟大為也在為自己麵對的問題感到難過,難受,無法擺脫。
幾個月前他還在幫助那些遍地的土匪,說好聽點是起義軍和反正軍,他們確實在抵抗清軍,可他麽也在抵抗南明國,他們的目的就是當草頭王,落個山頭,當山大王,野心大一點的相當南明國的將軍,文官,就像曆史上演義小說裏麵說的宋江那樣,再大一點的相當李自成那樣的把皇帝拉下馬,然後自己當皇帝的流寇。
通過自己的努力,那些山大王被消滅了,合並了,改造了,合並的成了南明國的軍隊,不過戰鬥力不會太強,改造的,成為華夏軍的民兵士兵,名義上的,因為他們還在廣西,貴州,湖廣等地,一邊騷擾永曆南明的軍隊,一邊騷擾南明國的軍隊,還同清軍打戰,給這三個勢力造成不小的麻煩。
野心大一點的,南明國直接給官,讓他們去打清軍,占多少地盤都是他們的,這樣的後果是南明國不能控製他們,還得支援他們,他們卻像弘光朝廷的割據軍閥一樣禍害當地百姓,卻沒有給南明國帶來多少利益,給對抗清軍造成了一定的麻煩。
他的任務就是在前期幫助南明國訓練了幾萬名類似華夏軍的新軍的基礎上,再幫助南明國訓練兩支騎兵旅,而這兩支騎兵一支是王得仁新拉起來的部隊。
這支部隊裏麵有王得仁幸存下來的老營騎兵,也有他招募的沿海馬匪,就是那種出為馬匪,幾百裏地奔襲他地,搶劫一迴,然後帶著戰利品返迴自己的村莊,入為民。
看起來老實巴交的那種農民伯伯的形象,其實如果你敢在他家住一個晚上,第二天,基本上變成了人肉餡了,你身上的財物全被搜刮光,這種兇狠的隱藏起來的匪徒。
佟大為簡直腦袋快炸了,這是要多麽大的內存才能把這些關係理清楚,把這些事情擺平。
不過就在他為難的時候,一份命令讓他直接擺脫了這些煩惱,交給了下麵的米林的那些情報員去幹這些事情,他迴到了廣州府接受新的命令,出任華夏軍第五騎兵旅的旅長。
他鬆了一口氣,可沒有享福幾天,就又隨著第五騎兵旅六千多人被派到了南明國幫助南明國抵抗清軍的進攻了。
而和他合作的是他的老上司,王得仁,當初他還是王得仁的親兵隊長,這個關係怎麽處,又是一個麻煩啊。
他沒有完成王得仁交代的任務,王得仁就被清軍打敗了。
另外就是前期被打敗的漢軍旗的騎兵或者綠營騎兵,明軍兵匪。這些人也隻有王得仁這種老寇才會收攏他們。
當然此時南明國即便知道他們的組成也不便計較什麽,仍然得給他們幫助,接納他們,因為清軍實在他強大了,隆武朱聿健要恢複大明的榮光,就不會挑食,什麽都得接納。
李成棟從永曆南明哪裏迴來了,依然被接納了。
永曆南明在湖廣,湖南,陝甘的力量被打散了很多,實力大損,已經無力對抗清軍了。
如今永曆南明也隻能指望李定國他們這一支比較強大的勢力了,而李定國也比較忠心,一直沒有背叛已經身在緬甸,被殺掉兄弟的白莽緬甸王給囚禁起來了,堂堂的大明國皇帝,即便現在是落難了,大明也亡了,如今是南明時期了,但這樣的一個皇帝居然被別人囚禁,一個原先還搖尾乞憐的附庸國,轉臉就敢對自己的主子國的皇帝下手,而永曆皇帝還不敢反抗,怎麽看怎麽憋屈,而李定國卻還不知道指揮他的是附庸國的皇帝,而不是自己的皇帝。
別人的皇帝,當然是亂指揮了,你們損失越大,他們越安全,得到的東西越多。
李定國已經把半數的購買的槍支彈藥給永曆送去了,卻不知道這種上供被人家一個野蠻人給笑納了。
即便李定國知道,也不敢反抗,除非他不要這一麵永曆朝廷的大旗,否則白莽就敢殺掉永曆,他可不想當什麽罪人。
不過想到這些,佟大為卻沒有辦法去阻止,也沒有太大去關心,他關心的是怎麽麵對王得仁,如果論在南明的官職,他肯定沒有王得仁的大,如果論實力和後台,他卻是比王得仁的大,論兵力,也比王得仁多,論身份和地位,他在南明國肯定要比王得仁這種降而複叛的人要更加受南明國愛戴一些。
為什麽是一些呢,因為華夏軍坑南明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雖然這種的結果是南明國一次比一次強大,每一次覆滅,又在華夏軍的支持下重生,而且每一次華夏軍又幫助他們建立起更加強大的勢力,擁有更強的實力,可就算是佟大為也知道,南明國的君臣們肯定在肚子裏麵憋著一肚子的氣,想要把華夏軍解決掉,然後再踩上幾腳,對他的客氣是表麵上的。
“大人,馬得力和馬得功又和馮雙禮在梧州打了一場,這次雙方使用了大炮和火繩槍交戰,然後步兵和騎兵突擊,結果是南明國敗北,丟掉了幾座縣城。”
手下跑過來向他這個華夏軍使者,第五騎兵旅旅長,參將官職的報告了。
(本章完)
他擔心葉爾羌國會同清軍合流,壯大清軍的實力,蒙古人騎兵可能越打越少,因為蒙古人的基數就那麽多,可葉爾羌國加上準葛爾汗國如果和清軍合流,那麽就能增加幾十萬騎兵,如果南下,或者華夏軍打到了陝甘,四山,那麽這就是問題了。
他能做到的,也是目前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讓米林派遣情報員,更多的情報員,去哪個方向摸清楚敵人的實力和動向。
隨時匯報。
這路途遙遠,可能情報員去到那裏就得三個月,一份情報返迴來就得三個月,來迴就得半年時間,半年啊,什麽該發生的情況都已經發生了,自己隻能在局勢改變以後,應對那裏的變化,而不是控製那裏的改變,不能把一切都掌握在手中,對於一個穿越者來說是相當危險的。
張強覺得自己鑽入一個套中,越掙紮越難受,越難受越想擺脫,結果越擺脫不了。
而此時佟大為也在為自己麵對的問題感到難過,難受,無法擺脫。
幾個月前他還在幫助那些遍地的土匪,說好聽點是起義軍和反正軍,他們確實在抵抗清軍,可他麽也在抵抗南明國,他們的目的就是當草頭王,落個山頭,當山大王,野心大一點的相當南明國的將軍,文官,就像曆史上演義小說裏麵說的宋江那樣,再大一點的相當李自成那樣的把皇帝拉下馬,然後自己當皇帝的流寇。
通過自己的努力,那些山大王被消滅了,合並了,改造了,合並的成了南明國的軍隊,不過戰鬥力不會太強,改造的,成為華夏軍的民兵士兵,名義上的,因為他們還在廣西,貴州,湖廣等地,一邊騷擾永曆南明的軍隊,一邊騷擾南明國的軍隊,還同清軍打戰,給這三個勢力造成不小的麻煩。
野心大一點的,南明國直接給官,讓他們去打清軍,占多少地盤都是他們的,這樣的後果是南明國不能控製他們,還得支援他們,他們卻像弘光朝廷的割據軍閥一樣禍害當地百姓,卻沒有給南明國帶來多少利益,給對抗清軍造成了一定的麻煩。
他的任務就是在前期幫助南明國訓練了幾萬名類似華夏軍的新軍的基礎上,再幫助南明國訓練兩支騎兵旅,而這兩支騎兵一支是王得仁新拉起來的部隊。
這支部隊裏麵有王得仁幸存下來的老營騎兵,也有他招募的沿海馬匪,就是那種出為馬匪,幾百裏地奔襲他地,搶劫一迴,然後帶著戰利品返迴自己的村莊,入為民。
看起來老實巴交的那種農民伯伯的形象,其實如果你敢在他家住一個晚上,第二天,基本上變成了人肉餡了,你身上的財物全被搜刮光,這種兇狠的隱藏起來的匪徒。
佟大為簡直腦袋快炸了,這是要多麽大的內存才能把這些關係理清楚,把這些事情擺平。
不過就在他為難的時候,一份命令讓他直接擺脫了這些煩惱,交給了下麵的米林的那些情報員去幹這些事情,他迴到了廣州府接受新的命令,出任華夏軍第五騎兵旅的旅長。
他鬆了一口氣,可沒有享福幾天,就又隨著第五騎兵旅六千多人被派到了南明國幫助南明國抵抗清軍的進攻了。
而和他合作的是他的老上司,王得仁,當初他還是王得仁的親兵隊長,這個關係怎麽處,又是一個麻煩啊。
他沒有完成王得仁交代的任務,王得仁就被清軍打敗了。
另外就是前期被打敗的漢軍旗的騎兵或者綠營騎兵,明軍兵匪。這些人也隻有王得仁這種老寇才會收攏他們。
當然此時南明國即便知道他們的組成也不便計較什麽,仍然得給他們幫助,接納他們,因為清軍實在他強大了,隆武朱聿健要恢複大明的榮光,就不會挑食,什麽都得接納。
李成棟從永曆南明哪裏迴來了,依然被接納了。
永曆南明在湖廣,湖南,陝甘的力量被打散了很多,實力大損,已經無力對抗清軍了。
如今永曆南明也隻能指望李定國他們這一支比較強大的勢力了,而李定國也比較忠心,一直沒有背叛已經身在緬甸,被殺掉兄弟的白莽緬甸王給囚禁起來了,堂堂的大明國皇帝,即便現在是落難了,大明也亡了,如今是南明時期了,但這樣的一個皇帝居然被別人囚禁,一個原先還搖尾乞憐的附庸國,轉臉就敢對自己的主子國的皇帝下手,而永曆皇帝還不敢反抗,怎麽看怎麽憋屈,而李定國卻還不知道指揮他的是附庸國的皇帝,而不是自己的皇帝。
別人的皇帝,當然是亂指揮了,你們損失越大,他們越安全,得到的東西越多。
李定國已經把半數的購買的槍支彈藥給永曆送去了,卻不知道這種上供被人家一個野蠻人給笑納了。
即便李定國知道,也不敢反抗,除非他不要這一麵永曆朝廷的大旗,否則白莽就敢殺掉永曆,他可不想當什麽罪人。
不過想到這些,佟大為卻沒有辦法去阻止,也沒有太大去關心,他關心的是怎麽麵對王得仁,如果論在南明的官職,他肯定沒有王得仁的大,如果論實力和後台,他卻是比王得仁的大,論兵力,也比王得仁多,論身份和地位,他在南明國肯定要比王得仁這種降而複叛的人要更加受南明國愛戴一些。
為什麽是一些呢,因為華夏軍坑南明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雖然這種的結果是南明國一次比一次強大,每一次覆滅,又在華夏軍的支持下重生,而且每一次華夏軍又幫助他們建立起更加強大的勢力,擁有更強的實力,可就算是佟大為也知道,南明國的君臣們肯定在肚子裏麵憋著一肚子的氣,想要把華夏軍解決掉,然後再踩上幾腳,對他的客氣是表麵上的。
“大人,馬得力和馬得功又和馮雙禮在梧州打了一場,這次雙方使用了大炮和火繩槍交戰,然後步兵和騎兵突擊,結果是南明國敗北,丟掉了幾座縣城。”
手下跑過來向他這個華夏軍使者,第五騎兵旅旅長,參將官職的報告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