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正清十分狼狽的帶著幾百明軍士兵逃入張強所在的營寨。


    這時候,前麵的營寨卻被葡萄牙人不斷湧出來的部隊接受,並且開始修葺,居然準備用來當做他們外圍防禦的堡壘。


    他們在堡壘前麵一百米處挖掘另外一條戰壕。


    張強不禁莞爾,這戰壕是他在同清軍大戰時候使用的防禦辦法,敵人居然學的這麽快,這麽精,可比明軍要學習的快很多。


    明軍就像德軍一樣,崇拜進攻,除了喜歡用營寨往前推敵人,就不喜歡用這些戰壕把自己束縛住,戰壕雖好,可防備敵人的同時也把自己的兵力優勢削弱了,他們得從崎嶇不平的戰壕上爬過去,兵力分散,讓敵人可以乘機殺傷那些士兵,而葡萄牙人和所有的西方人倒是對這個戰壕的戰法情有獨鍾,居然現學現用,逐步推進,擴大自己的防禦範圍,把明軍的兵力優勢給給化解了。


    逃進來的蘇正清的明軍正規軍新軍士兵增加了營寨的防禦兵力。


    一時間敵人的散兵遊勇竟然對這座營寨和周邊的兩座相隔不遠的營寨無可奈何。


    寨牆上如雨的弓箭,弩箭讓葡萄牙人無法靠近,即便是你再勇猛,如果鎧甲不足以防禦敵人,還是無法靠近營寨的。


    三座營寨互為犄角,把葡萄牙人的進攻先鋒給分割阻擋在這一邊,葡萄牙人隻好從營寨四周三裏以外的地方繞過去繼續進攻別的營寨和明軍連營。


    而葡萄牙人的大部隊終於推進到了營寨一裏遠的地方,這時候營寨上麵的大炮被華夏軍接管,華夏軍操作火炮的功底可是比他們這些明軍強多了,明軍隻能打下手。


    營寨上麵火炮齊鳴,三個營寨讓剛停下來的葡萄牙人的大部隊損失慘重。


    有了張強的命令,營寨的火炮專門打敵人隊伍中的葡萄牙人這些泰西人所在的地方,不僅能給他們造成巨大傷害,還能給他們旁邊的那些雇傭兵,印度火槍手,火炮手以巨大殺傷。


    “大都督,李光熊和黃斌卿大人在後麵的連營裏麵堅守,他們已經派出求援的傳令兵斥候,向九星縣求援,向明朝朝廷求援,我們也派出了士兵向後方的部隊求援,預計三日可到。”


    張強道:“蘇大人,你可去下一個營寨,全麵指揮,當然主要的防守任務交給我的士兵和軍將,你負責協調,”


    然後又轉身對李光地道:“李大人可去下一個營寨,咱們三個人每人坐鎮一座營寨,你們以我的這座營寨為主,共同防禦,共同進攻,聽從我這裏的命令,不知可好?”


    李光地道:“好,好,張強大都督身經百戰,華夏軍又如此之強,我等願意聽從大人的指揮,下官這就去,還請大人派兵護送。”


    蘇正清也拱手道:“那就有勞大都督了,末將這就領兵去下一個營寨防守,聽從大人指令行事。”


    區區十幾門大炮,不過是華夏軍六磅炮的威力,卻打出了十二磅炮的威力,打的葡萄牙人大部隊驚慌失措,死傷慘重,不得不丟盔棄甲,退出兩裏地以外,散開包圍這三座營寨。


    這時候後方被追殺的明軍紛紛逃進這三座營寨,三座營寨居然一下擁有了七八千的兵力。


    大炮還在轟鳴,敵人丟棄了一些大炮,又從別的地方拉來大炮和明軍對轟,營寨裏麵出現了傷亡。


    敵人的大炮越來越多,營寨的大炮被壓製住了,張強讓士兵們下到下麵,需要戰鬥的時候再衝上營寨,上麵隻留下炮兵和幾十個觀察的士兵。


    後方的廝殺還在繼續,連營哪裏,五六裏地外麵,廝殺正酣,敵人的兵力不斷湧入,明軍潰敗,除了一些拚死抵抗的明軍以外,其他人都在逃亡。


    雙方在戰場上的兵力此時已經達到了十萬之數。


    死傷已經達到了各家兩萬之數。


    畢竟葡萄牙人雖然死的不多,但他們的雇傭兵多啊,幾個縣城的明人多啊,都是和葡萄牙人混熟了,或者心裏就沒有這個大明,隻是覺得他們被葡萄牙人管理,比起被明人管理要好的多了,所以他們就把葡萄牙人當了祖宗,當了皇帝。


    就像後世的寶島,去了幾年的人,就認為自己是寶島本地人,把大陸的中華民族忘了,以為自己是外國人了,特別恨中華的人,稱之為外鄉人,外省人,把那些心係祖國,沒有忘記自己祖宗的漢人當做是仇人,極力的排外。


    寶島如此,香山如此,更別說那些到了南洋,就認為自己是土著人,是哪裏的人了的,特別仇恨中華,仇恨自己的漢人祖先的那些人。


    所以,張強覺得教育要從娃娃抓起,要從漢人這個本身的身份抓起,即便是擁有別國國籍的人也得讓自己的後代保持漢人的純正血統,不能和本地讓你通婚,以免被人家同化。


    潰兵,明軍畢竟比其他他們這些葡萄牙人匆忙組織起來的雇傭兵,鄉勇多,他們這些人還是死的不少,於是戰場逐漸趨於平靜,該逃的明軍已經逃了,該戰鬥的依然在戰鬥,該躲進營寨裏麵的也躲進去,繼續和敵人戰鬥。


    在連營中心,有一座大營盤,做的比較結實,龐大,哪裏還有大約六七千明軍依然在依靠地利負隅頑抗,抵抗那些葡萄牙人雇傭兵的攻擊。


    在敵人還沒有完全包圍張強他們所在的三座營寨的時候,張強讓人揮舞令旗,把正在原野上追殺敵人騎兵的獵騎兵和龍騎兵騎兵部隊招了迴來,一麵麵對敵人的火槍,火炮,損失慘重。


    一千多騎兵迴來的時候損失不多,也就一百多人,不過卻帶迴來幾百明軍騎兵和一些明軍士兵。


    這樣三座營寨的兵力又加強了,差不多達到了八千多兵力。


    張強微微點頭,然後又對自己的傳令兵發布命令,乘著敵人還沒有合圍,調兵遣將,將自己的華夏軍集中在這座最大的營寨裏麵,將明軍士兵輸送到其他營寨裏麵,隻留下一些民夫和殘兵敗將協助華夏軍戰鬥。


    這樣,冒著敵人的炮火,張強他們用了大約半個小時時間,在華夏軍騎兵的護送下,三座營寨的士兵川流不息,物資調動不斷,合理分配了物資和兵源。


    另外兩座營寨都有張強的傳令兵斥候駐守,還有一些騎兵和炮兵駐守,而大部分華夏軍士兵則集中在了張強的這一座營寨裏麵了。


    這樣張強這裏就擁有了三千華夏軍士兵,一千民夫,一千明軍殘兵,總共五千兵馬,而另外兩座營寨。


    蘇正清在和這座營寨平行的正麵對敵的一座營寨裏麵,他的幾百殘兵,加上陸續逃進去的他的新軍士兵,大約兩千人兵力。二百多民夫和其他部分的殘兵一百多人,總共兩千五百人。


    李光地的營寨在後麵一裏多地的側後方,擁有一千殘兵敗將,二百新軍士兵,二百華夏軍士兵,五十華夏軍騎兵,加上兩百明軍騎兵,還有兩千民夫,總兵力達到了三千七百斌兵力。


    此刻,該進入各個營寨的戰場上的明軍逃兵也都進來了,因為離著連營太遠,張強也管不了後麵的連營了,隻能管著這三座營寨,用這一萬殘餘的明軍抵抗敵人。


    而敵人終於知道了他們的實力,也終於調整好了,各部兵力都收攏了起來,戰場上的雙方兵力都匯聚在各處,不再看到漫山遍野的逃兵和被被追殺的士兵了。


    “接下來將是疾風暴雨一般的進攻了吧?”張強笑道。


    果然,就見葡萄牙人的隊伍迅速分開,一門門繳獲的大炮,一門門他們的大炮,從三磅炮到十八磅炮,幾乎集齊了所有這個時代的能見到的仿製葡萄牙人的大炮,還有葡萄牙人鑄造的大炮已經別的泰西人國鑄造的大炮。


    “讓民夫到下麵去挖洞,將所有能挖掘的的地方都給挖成洞穴,所有能躲進去的人都躲進去。”張強下令道。


    這個營寨雖然結實,可也承受不住這樣多的火炮的攻擊,寨牆是不用想了,肯定經受不住幾次轟擊就會倒塌。


    然後就要看如何和敵人使用火器對戰了。


    各色旗幟在營寨外調動頻繁,很快,葡萄牙人的部隊分配好了針對各個寨子的兵力部署。


    麵對張強這邊寨子的是大約七八千的兵力,蘇正清那邊是大約五六千的兵力,而跑去包圍李光地寨子的兵力是大約三四千的兵力,這些兵力都是擁有相當多的火槍和泰西人的兵力,其他的兵力都是一些雇傭兵。


    都是精銳,也不知道葡萄牙人怎麽想的,去包圍黃斌卿大營的是一幫雜七雜八的募兵,雇傭兵,少量的葡萄牙人的部隊,包圍這邊三個小寨子的兵力居然達到了兩萬人,不僅有各國的正規軍兵力,還有各國的附從兵,還有各國的雇傭兵,以及葡萄牙人在當地組織起來的鄉勇,流浪漢們的隊伍。


    雖然不知道敵人怎麽想的,但張強還是知道無論如何,先應付過敵人這第一輪的炮擊,然後再想辦法。


    營寨頂,最高的地方,旗幟揮舞,把張強的命令傳達到各個營寨,然後各個營寨反饋會消息。


    這段時間大家都很默契,誰也沒往誰的地盤上打放一炮,也沒有派一兵一卒。


    一邊準備防禦,一邊準備包圍。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