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不管怎麽說,張強是來幫助他們的,他們也不能太苛刻了,也不能問太多。


    就這麽到達前線。


    前線明軍營地更大,連綿十幾個十裏長的連營。


    對麵就是壕門境縣城了。


    壕門境縣城沒有城牆,但四麵都是依照這山丘修造的工事,有炮台,有屯堡,有壕溝,還有各種旗幟飄揚在不同的陣地上。


    陣地前方是據馬,樹樁,坑坑窪窪的,好像月球表麵,很多屍體都倒在那些地方,沒有人去收屍。


    大多是明軍的。


    這樣的場景,讓張強想到了饒州府,想到了華夏軍同清軍的那一場戰役。


    還真是像啊。


    沒想到葡萄牙人這麽快就學會了。


    望遠鏡裏麵,葡萄牙人的營地也是不少,可以看到各色人種在十幾裏外麵忙碌著。


    還真是像是萬國聯軍打明朝的樣子。


    越過重重疊疊的營地,陣地,看到遠處一個市鎮模樣的地方,後麵一處山崖上,一個歐洲城堡模樣的地方隱隱約約的出現。


    海邊,還能看到海上桅杆林立,好像一眼望不到頭的帆影。


    這種景象讓張強想起了天國王朝遠征耶路撒冷的那種景象。


    但好像人物倒轉過來了,他們是進攻者,是薩拉丁,而對方是防禦者,是十字軍。


    仔細看還能看到遠處山坡樹林裏麵的投石車一般模樣的戰爭機器。


    而明軍這邊就簡單多了,一道壕溝,估計是學著對方那樣,然後後麵是各個營寨,營寨後麵是十幾裏的帳篷連營。


    山崗上,營寨上,也有火炮,各自為政,估計一片連營,一個營寨,就是一個勢力,就是一個陣營,一個軍將的營地。


    葡萄牙人用壕溝,地形,工事阻擋明軍,明軍依然還是以前防備清軍那一套,各種營寨,像是一座座城池,各自為戰,可以看到明軍的騎兵遠比比較多,估計葡萄牙人也沒有那麽多騎兵,所以處於守勢,畢竟這個時代,騎兵就像二戰時候的坦克,即便是豆丁坦克,也有相當大的作用,因此,葡萄牙人還是攻不上來,隻能對明軍的進攻進行節製,而不能把明軍趕走,或者他們打出來。


    葡萄牙人和那幫泰西人倒地想要幹什麽?


    有精煉的軍隊不用,用一些炮灰和垃圾和明軍對拚,他們就這麽漠視生命嗎?


    這些天聽到關於雙方戰鬥的描述可以知道,葡萄牙人隻是在戰鬥最危急的時刻,才派上幾百自己的正規軍上去將明軍精銳殺出來,然後就又退迴去,用大炮和子彈,還有那些炮灰們的生命和明軍對話了。


    作為一個智魅流的玩家,張強考慮地方很大,很廣,從戰略的角度,從全大明戰場的角度考慮問題,他覺得是不是葡萄牙人和那些泰西人,和清軍共同在演繹一個局,一個能調動和牽製華夏軍的局。


    因為隨著華夏軍的崛起,隨著華夏軍同這些泰西人的貿易往來,清軍看到的是華夏軍領地的繁華,看到的是華夏軍領地的兵源強大,看到的是華夏軍的武器先進,而泰西人看到的是華夏軍領地的經濟繁榮,財貨不缺,資源豐富,這樣一塊肥美的鮮肉,誰不想占為己有,或者和合作夥伴一起拿下,分而食之。


    西方人最愛幹的就是這樣的事情了。


    就在張強胡思亂想的時候,明軍又對對麵的一個陣地發動了進攻。


    幾百民夫被驅趕著往敵人陣地上跑,拿著鋤頭,耙子,還有大斧子,看來是去清除敵人陣地前麵的障礙物去的,後麵大約兩千鄉勇正在列隊,中間是騎著戰馬的家丁模樣的明軍士兵。


    民夫很快穿越了大約五六裏地寬的雙方陣地中央的緩衝區,鄉勇們也拿著長矛,大刀,弓箭,跟隨著向前,有的手裏還扛著鋤頭和鉤子,後方,山崗上,前麵的營寨,屯堡上的火炮開始開火。


    看來南明也學會了火力壓製了。


    也許這些火炮射程根本打不到敵人陣地,可他們開火就為前麵衝鋒的民夫和士兵壯膽了。


    很快敵人的陣地後麵一片忙亂,大隊的敵人進入壕溝,或者在山丘後麵列隊,等待出擊。


    大約五六分鍾,敵人的陣地上也冒出了火光,炮聲。


    這可是能打到明軍的。


    頓時明軍隊伍裏麵出現了傷亡,民夫們一陣忙亂,轉身往迴跑。


    但明軍肯定不會如此草率,隻是發動一場鬧劇式的進攻。


    這也許是他們在向張強展示他們的戰鬥力,展示他們如何進攻葡萄牙人。


    盡管也害怕,但民夫中一些人還是用刀把,刀背,拍著那些往迴跑的民夫,驅趕他們先前。


    原來明軍還在民夫中安排了督戰隊,他們也穿著民夫的衣服,隻不過他們手裏拿著的是大刀,斧頭而已。


    民夫一陣慌亂以後被迅速壓製下去,繼續反身進攻。


    葡萄牙人也不出擊,隻是任由他們破壞那些障礙物,障礙物迅速的被清理幹淨,越來越接近葡萄牙人的壕溝。


    這時候,葡萄牙人的壕溝裏麵才冒出一排人頭來,迅速的彎弓射箭,民夫們死傷一片,但還是繼續清除障礙物,直到離敵人的壕溝還有十來米,他們才一聲怒吼衝上去,跳進壕溝同葡萄牙人搏鬥。


    準確的來說是和那些葡萄牙人組織的民壯搏鬥。


    對方也是一幫民夫啊。


    後麵的鄉勇跟上來了,他們沒有衝鋒,繼續清理障礙物,擴大攻擊區域。


    由三十米寬度,變為百米寬度,由百米寬度變為扇形的百五十米寬度。


    等往前清理到敵人壕溝前的時候,通行區域已經變為五十米寬度了。


    鄉勇們紛紛拿著刀槍跳下壕溝同敵人戰鬥。


    這下敵人的死傷速度超過了民夫的死傷速度。


    敵人迅速的從一旁的壕溝補充兵力,猶如被抽吸過來的水流,迅速的聚集在一塊。


    雙方戰的難解難分。


    這時候,張強看到明軍又出了兩隊先前配置的兵力。


    就在原先的地方兩側不到五十米的距離迅速的推進,壓上。


    敵人做出了反應,聚集在沙丘後麵的敵人穿著皮甲,拿著刀槍的士兵迅速跑出來,跑過五十米的距離,衝向第一波明軍衝到的壕溝麵前,同明軍戰鬥在一起。


    這下雙方的兵力都達到了三千多人。


    敵人的火炮卻還在一個勁的轟擊著壕溝外麵,明軍一側的區域,現在火炮對著衝鋒的明軍另外兩隊人馬轟擊。


    那兩隊人馬迅速的散開,看來他們不是第一次使用這種辦法打仗了,也學會了在炮火麵前散開躲避敵人的炮火了。


    但即便這樣,明軍依然傷亡很大,對士氣的打擊很大。


    一些明軍鄉勇乘機開溜,跑向兩側,或者逃迴去。


    逃迴去的下場肯定不好,四周的地方都有騎兵在截殺他們,驅趕他們。


    張強知道,這戰鬥肯定還隻是剛開始,因為無論是明軍還是葡萄牙人,都沒有投入真正的戰鬥力部隊。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