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的警衛團是新的編製,以前是親衛隊,營級編製,八百多人,後來改為了一千五百人,增加了一些附屬部隊。


    一個百戶工兵連,物資托用都是用強壯的馱馬,一個百戶兩百來人,馬屁卻有五百多匹。


    一個傳令兵斥候營,裝備馬刀,加弓箭,加短火銃,加一人雙馬,背上背著傳令兵才有的小旗幟,這樣是為了讓各方,各個部隊識別。


    傳令兵在各個軍營和驛道上通行無阻,這五百人編製的傳令兵營是張強控製和接受各軍和內閣,地方上的消息的重要部門,因此都比較精銳,或許打戰不行,但說到逃跑,潛伏,潛行,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坑蒙拐騙,樣樣都會,都是從各軍中挑選的機靈的,識字的老兵擔任。


    一個槍騎兵營,那是衝鋒陷陣,和敵人冷兵器騎兵對抗的法寶,裝備精煉,基本上就是全幅鎧甲,從頭到腳都是鐵疙瘩,長槍也是鋼槍,衝起來,無人可擋。


    當然少不了兩個特殊的騎兵營,龍騎兵營,裝備全新的燧發槍,下馬就是火槍手,上馬就是騎兵,腰間還掛著精鋼彎刀和新的燧發槍短火銃。


    獵騎兵營,裝備弩箭和弓箭,短火銃,馬刀,盾牌,下馬就是近戰的刀盾兵,上馬就是衝鋒的一般的騎兵。


    這樣一改,警衛團編製人數就大了不少。


    四個營總共兩千八百人,加上一個工兵連,三千人,加上一個輜重連,馱馬輜重連,加上十幾個或者幾十個侍從,人數達到了三千三百多人。


    編製超大了。


    有時候張強都覺得,自己應該放棄近衛軍的指揮權,專門帶這個警衛團算了。


    這些兵力中最核心的還是獵騎兵和龍騎兵營。


    張強的教練技能並沒有放下,所有補充進警衛團的精銳士兵都被他親自訓練過,對自己忠心不二。


    張強並沒有帶近衛旅,是因為近衛旅要做好防守或者接應前麵守備在長江岸邊的野戰旅七八個旅,加上幾萬守備部隊,幾個騎兵旅的工作,畢竟江岸對麵,就是敵人超過五十萬兵力的大軍,容不得一絲毫的懈怠。


    華夏軍已經走上了正道,內政有周粥,前線有魏無忌帶兵,張強可以在此期間安然離開,而不會憂心忡忡,被敵人打個措手不及,即便敵人開戰,魏無忌和周粥,以及內閣的一幹官員都可以商量著調兵遣將,除了張強的近衛旅他們調不動以外,其他的野戰旅,魏無忌都是能調動的,地方守備部隊和民兵內閣也能調動得了,這樣保證了兵力和政令的通達。


    到達汀州府的時候,張強見了藺養成,此刻藺養成已經略顯富態,再也不是那個風餐露宿,整天惶恐不安,擔心被官兵追繳的農民起義軍的爭世王大頭領了。


    作為一個兵部直轄的俘虜營,苦役營的軍務提督,雖然他需要應付戶部的查賬,吏部官員的考核,禮部關於他行為的審查,監察部的監管,民情部的調查監視,以及還需要聽從內閣首相的命令,種種掣肘下,他還是做的不錯。


    就算是這樣的壓力下麵,他依然幹的有聲有色,配合華夏軍中樞,地方,做了很多工作,為華夏軍做出了很大貢獻。


    可以看出藺養成一點也不在乎那樣的嚴密監管,因為他相當於是一個監獄總監了,他的權利還是很大的,管轄著全華夏軍的所有俘虜來的戰犯,這人數前麵已經說了大約五六十萬人。


    隻要不在大節上犯錯誤,華夏軍還是允許他貪婪一點的,不能像朱大典那樣貪婪就行了。


    汀州府已經看不出戰爭的痕跡,變成了一個繁華的府城,人口大約三十多萬人,戰爭結束,逃離的百姓陸續迴歸,加上從清軍哪裏不斷接受到的歸明的百姓,士兵,汀州府重新煥發了生機。


    驛道已經從金華府修道了這裏,並且已經貫通了南北,東西,北上是江西的南昌,九江等地,南下是泉州府等地。


    在汀州府被看押的俘虜並不多,因為都分配出去了,主要是苦役營裏麵的重要犯人,這裏駐紮著一個守備團,加上一個騎兵團,還有一個民兵大隊,足以應付幾萬俘虜。


    在汀州府停留了半天時間,警衛團再次南下,不過兩天到達了香山外圍。


    蘇觀生先帶著他的使團迴肇慶府迴複隆武去了。


    帶走的是張強支援給他的物資,一個騎兵營加上一個民兵營押送物資,在華夏軍地盤上,這已經是很安全的事情了,絕對不會出問題。


    “第四艦隊參將阮述拜見大都督,”到達了香山,張強就看到了香山已經成為一片廢墟,戰鬥過的痕跡有如昨天,第四艦隊的軍官,阮述來到他的麵前,對他講解戰鬥過程。


    香山不是葡萄牙人守備的重點,這裏隻有一些西方常見的防禦工事,碉堡,胸牆,壕溝,縣城的城牆被炸塌了。


    麵對艦隊上的重型火炮,一個區區的縣城是承受不了如此大的火力打擊的。


    一隊隊香山的百姓,大都是大明百姓,被押送出來,海戰隊的人在船上,陸戰隊的人在縣城附近警戒著,從泉州和漳州來的民兵正在清理殘骸,清理戰場。


    眺望海上,隔海的島嶼也被被攻占了,上麵有海戰隊的人配合陸戰隊的士兵在警戒著,民兵部隊登上島嶼,將上麵的百姓押送過來,這些人大都不是良民,都是反抗華夏軍的,他們自身可能是海盜家屬,也可能是日本來的移民浪人,這些人都是要送到苦役營去的。


    藺養成也派了人過來收押他們,這些人將被派往內陸,最危險的地方去勞作致死,然後從內陸移民,當然是那些流民和難民了,加上那些軍中水師中退下來的老兵,組成新的村落和這裏的居民群落,也可能是從北方草原上被抓來的草原上的蒙古人改造過以後,送到這裏雜居,形成一個新的漢人群體。


    看看河對岸,哪裏依然在戰鬥,炮火連天,喊殺聲陣陣,慘叫聲陣陣,戰鬥依然沒有停止的樣子。


    張強對阮述道:“讓尤海波再從內地搬十幾個河邊生活的大村落來,同他們交錯安置,但不要打亂他們,讓這裏的人徹底變成咱們的良民,沒有允許,一點見到不是我華夏軍漢民的人,全部抓起來,送官法辦,該坐牢的坐牢,該送俘虜營的送俘虜營,在沒有新的命令下達之前,一律按此方法執行。”


    “是,大都督,”阮述行了一個軍禮。


    “多安排一些民兵值守岸邊,不要讓敵人有從這裏登陸突襲我們的機會,你的艦隊也要日夜巡邏海岸,不要讓敵人的船隻從你的防區過去。”


    “明白。”阮述道。


    “嗯,我授命你組成第二十一野戰旅,兵源骨幹就從你的艦隊兩個戰隊裏麵抽調。


    軍官嗎,從你的戰隊裏麵抽調一半,其他的一半,我把我的親衛隊一個百戶的士兵留給你,至於兵源,就從這次表現好的民兵裏麵抽調補充,不夠的去找尤海波和賀錦,讓他們從守備部隊裏麵給你抽調精銳補充,你暫時代管這個野戰旅,駐紮在這裏,防備敵人。


    野戰旅為乙級野戰旅,滿員七千八百人,你是代管,但也不能官職太低了,我升你為副將。以後有人管理這個野戰旅了,你依然是副將,對方是參將。”


    “謝大都督,”聽到自己升職了,阮述是十分高興。


    香山已經被華夏軍收複,掃平,張強帶著警衛團往廣州府方向去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