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羊的孩子


    南方的勢力變化,猶如一陣風潮,迅的蔓延到北方。


    清順治皇帝依然沒有親政,因為曆史生了變化,多爾袞應該在三年前就死去了,卻因為張強的穿越,把個中華大地的局勢搞的紛繁複雜,喜愛遊獵的多爾袞沒有時間去他的老家去遊獵,所以沒有被有心人害死。


    他還在為滿清的未來奮鬥,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奮鬥,然而這理想太難了一點,也太多變了一點,入關以後的勢如破竹,望風而降的局麵在一個叫金華的小城市被一個叫張強的無名小卒拚死擋住了。


    這就和曾經不可一世的我大德意誌的鐵騎被西伯利亞的寒風阻擋在莫斯科城下一樣,折戟沉沙,本來是一個意外,卻隨著時間的推移,讓一個意外演變成一場足以葬送清王朝女真族人統一大業的險灘,成為另外的一個明長城,不知道這次又能阻擋他們幾百年。


    更加令人憂心的是,在萬裏草原上也不平靜,已經沉浮於他們的察哈爾蒙古人變成了他們的心頭大患,兩年前還不顯,但此刻,察哈爾部已經變成了另外一個強大的遼人,角色互換,他們成了關內的明軍,需要安排重兵把守各個關口,防止察哈爾部入關突擊他們的西北方領土。


    派去草原上的清軍和糾集起來的蒙古人呢?


    被遊動的察哈爾部蒙古人打的大敗而歸,察哈爾蒙古成了草原上的心腹大患,人口猛增,三十萬人,控弦十萬,更有萬餘馬匪,小部落依附於察哈爾蒙古人,往日的成吉思汗的子孫們鬧騰的他們不得安寧。


    現在大清朝等於是多線作戰,西南和西北方向的永曆南明盡管有大軍壓製,並且略次清剿,可盡管永曆南明軍隊戰鬥力不堪,可無窮無盡的兵力,猶如地鼠一般打下這邊,冒出那邊,打下那邊,這邊又冒出來了,煩不勝煩,需要重兵分守各地才能讓他們不至於繼續坐大。


    而西北極西的陝甘等地也是鬧騰不已,不說那些迴鄉的大順餘部,明軍殘部,就說那些土司和俄國,西域等人也是鬧騰不已,清軍一直想要抽調吳三桂再次南下也不能,還得繼續增派兵力,派遣王公,貝勒督陣才能勉強壓服地方。


    如果說這些地方還能看到希望,那麽打不死的隆武南明卻讓人更加頭疼,每次都快勝利了,南明往華夏軍領地一跑,不久以後,又是滿血複活,然後再次跑到別的地方落地生根,幾個月以後再次和清軍打的難解難分,越打越難打,一次次損失增大。


    如果說張強不想和清軍對戰,怕教會清軍作戰的藝術,那麽清軍就是確確實實的讓隆武南明學會了怎麽和清軍打仗,怎麽安排戰略,怎麽排兵布陣,隆武也就像張強經常在後世聽到過的某節目的名言,“女人就是男人的學校,每一次經曆一個女人,男人就成熟一分。”


    隆武南明已經不在怯懦的唿喊,悲號,哭喊,深明大義,也不像沒有頭腦的弘光南明一樣,居然蠢的把失去大明江山的責任推給大順逆賊,而請清軍一起匯剿大順農民起義軍,自絕於民族。


    他們立國了,正式的承認自己是一個國家了,旗幟鮮明的表明自己的立場,所有立誌反抗清軍的大明土著和大明百姓都往隆武南明的南明國跑,壯大了敵人的力量,也把馬得功驚嚇的跑迴了桂林,將半個廣西府相讓,丟失了前麵多鐸,等王公費盡千辛萬苦打下的地盤。


    還有一個一直消滅不了的魯監國明軍,突然和鄭成功合流,變成了魯國。


    經過梳理以後,整個朝廷的清朝大臣們現,原先不過是一個鬆散的地方反清勢力,居然都成了實力強大的國家,統一大業變成了國戰。


    這一切的罪魁禍所有人都認為是華夏軍。


    剛剛年過四十的多爾袞威嚴的坐在已經成年的順治帝下,也不管順治帝如何想,直接擺出叔父,重臣的威嚴,對下麵的文武百官道:“說說吧,如何應對當下的局勢,各方都需要援兵,各方都在催餉,列位臣公你們有什麽看法?”


    “王爺,臣認為應該從盛京調兵,先滅察哈爾部,草原不穩,我國就無從南下,曾經的成吉思汗的子孫們對我國才是重大威脅,至於南方,現在的兵力自保還行,等洪大人訓練完畢新軍再同華夏軍決戰,到時候,蒙古八旗兵力空出來,就像我們曾經攻打明朝一樣,三十萬騎兵大軍南下,加上幾十萬綠營清軍,選一統帥,足以蕩平所有的威脅。”大學士剛林起身說道。


    剛林是多爾袞提拔的親信大臣,多爾袞問話,他立刻站出來迴應。


    多爾袞點點頭,“說的有道理,其他諸臣,你們有什麽建議?”


    範文程站出來道:“王爺,臣認為還是先完成統一大業,剿滅永曆南明才是,永曆南明現在是大順餘孽支撐,為南方最弱的勢力,魯國次之。


    魯國雖有海上強大實力,然步足在路上戰力委實不堪,屢次登66地上都做不成什麽事情,派隨便一個參將級別的大將領軍兩三萬足以打敗他們。


    他們登6不上來,我們也無法去海上追繳,所以不足為懼,隆武明軍如今背靠華夏軍,可令濟爾哈朗親王分兵去幫助孔有德剿滅,再派遣一些軍隊足以壓製或者剿滅。


    聽說華夏軍和他們已經起了齷齪,以後他們不會像以前那樣能得到華夏軍的強力支援了。先剿滅永曆南明,再剿滅隆武南明,再同華夏軍決戰,一舉定乾坤,這樣才能迅的統一江山。”


    多爾袞逼著眼睛聽他說了一通,微微點頭,“不錯,範大人說的不錯,不過草原上也不可忽視,你認為誰可擔當統兵大將,完成剿滅察哈爾蒙古的重任?”


    範文程思索了一下,“滿洲鑲黃旗靖遠大將軍鼇拜可領軍平定草原。”


    多爾袞睜開眼睛,想了想,“好,就鼇拜了,雙管齊下,一定要剿滅草原叛逆,到時候率領三十萬蒙古大軍,六萬清軍大軍拿下,一舉蕩平南明餘孽。”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