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國準確的來說是魯監國南明,因為人們傳遞消息的時候總有人省略一些字眼因此魯監國南明就成了魯國。


    魯國朱以海當政,鄭成功為攝政王,張煌言為宰相,路振飛為魯國兵馬大將軍。


    魯國分為水師軍和6戰軍,其取名字的緣由是學習自華夏軍的水師裏麵的協助戰船進行冷兵器作戰和火器作戰的海戰隊和6戰隊,加上水師艦隊這一軍製。


    實際上魯國的軍隊有三支,水師軍分為海戰隊和水手,海戰隊相當於華夏軍的海戰隊,平時幫助水手進行海上跳幫作戰,戰時去搶掠別的海盜上的敵人財產,打擊敵人的路上軍隊。


    這些都是鄭成功所轄製的,還是他原先的部下。


    而6戰隊則是路振飛和張煌言的南明軍隊,不過現在是在寶島的路上負責防禦作戰而已。


    實際上這隻是從一支原先大明的軍隊變成了一個確立的國家的軍隊。


    他們占據了寶島大半和長江入海口的崇明島等地盤。


    由於張強的華夏軍的壓迫,由於清軍依然強大,所以實力弱小的魯國隻能在立國以後,派人和張強締結了友好同盟條約。


    條約規定,魯國和華夏軍是友軍,魯國依仗崇明島這個前沿陣地,進攻清軍,依然戰鬥在牽製清軍的第一一線,不過主要的作戰方式已經不是路上戰鬥了,而是防守崇明島,以海戰為主,騷擾清軍水師,同清軍水師作戰。


    魯國和華夏軍均在對方國度獲得貿易權權利,雙方可以互相派遣商隊進行貿易,並對對方的商隊進行保護,不得挑釁對方,不得殺傷對方商隊,搶劫等,雙方商隊在對方允許的法令下進行貿易。


    魯國的成立徹底讓張強的華夏軍擺脫了一個大義,法統上的桎梏,不用讓他們用大明宗室,這樣的大義,法統來壓製華夏軍了。


    而他們立國,也讓張強的華夏軍不必再對他們進行援助了顛覆了,這樣魯國也得到了喘息的機會,要不然張強還是會在他們身上吸血和挑動他們,把他們當炮灰送給清軍去廝殺。


    也許別人看不出來,但和華夏軍交往密切的鄭成功幾次以後還是看出了張強的用心的,所以他在知道了自己無法對抗華夏軍隊的時候,主動提議和解,我也不要你的援助,你也別針對我。


    這樣雖然華夏軍少了一個炮灰盟友,但多了一個貿易方麵的盟友,少了一份威脅。


    而張強也知道魯監國明軍被自己已經坑的差不多了,是該讓他們休息一下,緩解一下的時候了,他們現在對清軍也沒有多大威脅和作用了,因此張強才放過他們一馬。


    反正現在華夏軍已經名震大江南北,已經和清軍正麵對上了,清軍已經視華夏軍為最大的對手,甚至把攻擊永曆南明的主力部隊撤迴來和張強的華夏軍打了一次大的戰役,清軍大敗,按照清軍的秉性,肯定會在接下來的時間主要針對華夏軍作戰了。


    實際上魯國還是有一定的6上的戰鬥能力的,而且他們和清軍打仗還是有一定的主動性的,不像永曆南明的何騰蛟等。


    被清軍一直壓著打,雖然何騰蛟其人對大明還是忠誠的,氣節也可以。


    這個人膽小怕事,打壓,坑害自己人,貪財,那是一等一的好手,打仗可沒有一點的骨氣,把大明朝官員的那種秉性揮的淋漓盡致。


    雖然還是在堅持,而且曆史上他也沒有投降過清軍,最後城破自殺,但他的這種無用功,對於大明來說還真不是什麽好事情。


    相比來說鄭成功主動作戰,朱以海等人也是主動作戰,殺傷的清軍比他們還多,倒是對清朝的建立起來一定的阻礙作用。


    這些一切的一切卻不能挽救南明,南明的敗亡是多方麵因素導致的,最大的因素是不團結,給了清朝各個擊破的機會。


    現在東南已經被華夏軍占領了,這麽小的地盤上,財力,物力,人力有限,就不能再容有另外一個政權體製出現了,這也是張強想要驅逐他們的原因,沒有了他們,華夏軍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形成一個強大的集體,對清朝予以沉重打擊,魯國的一切都已經對張強不重要了。


    當然他們還是有一定作用的,就是去別的地方開拓漢人領土,華夏軍可以和他們貿易,把自己生產出來的過多的貨物賣給他們,把哪裏的物產帶到大明這片土地上來,幫助華夏軍獲得自己現在無法去獲得的其他的地方的物資。


    華夏軍可以專心的去展和打仗,同清軍戰鬥。


    讓一個還有殺傷力的勢力去自己背後和側翼,這是危險的,張強也不是沒有防範,華夏軍水師六個艦隊不斷有新船下水,不斷有經過訓練的新兵加入水師,水師無論是海戰還是路上作戰的兵力都堪堪和魯國抗衡,讓魯國的攝政王鄭成功有所顧忌,這張強的目的就達到了。


    解決了鄭成功和魯監國明軍,這邊就剩下一個隆武南明了。


    隆武南明還在展中,廣東一地危險重重,隆武南明還離不開華夏軍的支援和保護,雖然他們現在和華夏軍的關係並不好。


    無論是從觀念上,還是從法統正義上,隆武南明現在都看不慣華夏軍,也許將來會成為華夏軍的潛在對手,一個危險的潛在對手,可能比魯國還要危險,因為他們和華夏軍同樣在6地上,雙方又挨得那麽近,以後將是個大麻煩,現在有清軍的威脅,他們不得不和華夏軍抱團取暖。


    華夏軍也支援他們,讓他們分擔一直和華夏軍沒有多大關係,不知道敵友的永曆南明的威脅,和清軍的正麵威脅。


    隆武南明隻要站穩腳跟了,很快反擊就會到來。


    馮雙禮的加入將給隆武南明增加不少戰力,至少能逼迫的馬得功部不敢向前,能和孔有德部對峙一段時間,而孔有德部並不是針對他們的,孔有德已經看不上他們了,他怕的是華夏軍從背後襲擊,一切準備都是為了和華夏軍打仗。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